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

京師依然繁華似錦,春天的花草樹木復甦,讓景物更添顏色。天下的財賦聚集京師,四方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也是想方設法要在京師謀生。

去年京師來了一個姓王的秀才,爲了謀生,他託同鄉給他找了個生計,便是在陽武侯府上教蒙學。

學生只有一個人,薛祿的年幼孫子薛詵。那陽武侯是個勳貴武將,對孫子的文才,只要求將來會讀書寫字;於是隨便找了個有功名的先生,給他孫子教蒙學。先生便是王秀才了。

王秀才的家不在直隸。他家中有田有房,又有功名,原不必幹這種事的;但他最終還是選擇背井離鄉,來到京師苟且過活。不爲別的,就爲了一個機會。人說在京師扔塊石頭,也能砸中一個官,就這麼簡單。

他的榜樣,是朝中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

楊士奇比王秀才的出身尚且不如,壓根就是個白身,以前也是教書的;而現在楊侍郎是御前紅人,又非常會做人,所以誰都要給他幾分面子,想巴結的人排隊也排不上。

可是王秀才到京師快一年了,除了教小孩兒識字,仍然一事無成。他方明白一個道理:時勢造英雄。

楊士奇於洪武年間出仕,那會兒朝廷恩科選拔的人才、不足以滿足官吏人數,所以楊士奇才有機會以白身進入官場。但現在不同了,有功名的人真是越來越多。

王秀才無趣地坐在凳子上,看着連筆也握不穩的孩童在紙上亂寫。

就在這時,薛府上的管家到廂房來了。管家徑直說道:“王先生快去上房,侯爺有請!”

王秀才愣在那裡,一下子有點意外。因爲他來薛府快一年了,來的時候薛祿還沒封侯,卻一共只見過薛祿一面;便是剛進薛府的那天,薛祿親自看了王秀才一番,當場就很隨意地決定,留下王秀才教他孫子。

後來薛祿去四川當官,離京幾個月,最近剛回到京師。王先生始終沒再見過他。

“王先生來!我帶你去。”管家催促道。

王秀才跟着管家進了一道門樓,走了一會兒到了一間大房子門前。管家站在門口躬身道:“侯爺,王先生來了。”

裡面傳出“嗯”的一聲。管家便招了招手,叫王秀才進去。

“在下拜見陽武侯。”王先生進門作揖道。

“坐。”年近五十的薛祿,身材看起來依舊壯實。他正埋頭寫着甚麼,連正眼也沒看王秀才一眼。

王秀才瞧見一條空凳子,走了過去。他觀看了一番房屋裡的景象,不禁伸手摸到了下巴的稀疏鬍鬚,眼睛也微微眯了起來、更加明亮了。

屋子裡除了王秀才,還有幾個穿長袍的人;其中兩個面熟,另外兩個卻沒見過。地上丟着一些皺巴巴的紙團,大概都是薛祿扔的、但不一定全是他寫的。

“奏章會不會寫?”薛祿終於擡起頭來,眼睛裡露出精光。

王秀才甚麼都寫過,就是沒寫過奏章,他頓時怔在那裡。片刻後他終於沉住氣,發現薛祿面堂有黑氣、一臉鬱色,很快猜到薛祿在愁什麼了!

薛祿不久前在四川都司當官,率兵平漢王叛亂、大敗,喪師十餘萬!

王秀才做了多年生員,在京師也是有同窗的;他在京師花掉的錢財,多半都是花在了與那些人走動上,當然對這樣的大事有所耳聞!

薛祿肯定想上書解釋兵敗之事,但薛祿對自個寫的奏章和身邊幕僚寫的,都不滿意……看地上那麼多紙團就明白了。

於是薛祿病急亂投醫,把府上教書的秀才也叫了過來?一定是這麼一回事!

“那得看甚麼樣的奏章。”王秀才道。

還未離開的管家急忙轉過身來,沉聲道:“王先生,你可別不識擡舉!”

而薛祿則不耐煩地問了一句:“幹不幹?”

這個問題,王秀才也正在急着琢磨!

王秀才忽然想起了除楊士奇之外的另一個人,高賢寧。高賢寧也只是個秀才,靠一篇文章就名滿天下,最後被太宗皇帝破格錄用……據說高賢寧還躲着,不願意做官呢!因爲被他的錦衣衛同窗要挾,才勉強出山。這樣清高的作爲,讓高賢寧的名聲更大。

不過王秀才心裡明白,爲薛祿這種名聲狼藉的敗軍之將粉飾文章,絕對是士林中人的恥|辱!王秀才若只想給一個勳貴武夫當狗,可以幹這個事。但他的期望,根本不是錢財,而是名、權!

王秀才也明白:今天這種事,顯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嗅到了某種機會,正絞盡腦汁琢磨着,那個機會究竟是甚麼、能依靠眼下的事做點甚麼文章……

他忽然開口大聲道:“陽武侯,失敬了!在下雖窮,卻不敢棄氣節,您這個文章,在下寫不了!”

“啥?”薛祿立刻擡起頭,眼睛裡瞪着兇光道:“槽你|娘,你說啥?”

薛祿的兇悍果然名不虛傳,光一個眼神便殺氣十足,立刻將王秀才嚇住!王秀才非常害怕,瞬間就後悔了……可是現在已無退路,如果服軟,今天便會弄巧成拙,必須要豁出去保住尊嚴!

然後再將這個事兒,給京師的士林好友都說說。讓士林中人看見,他王秀才多麼有氣節!

王秀才咬牙昂首道:“孟子曰,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管家忙道:“侯爺息怒……”

但薛祿已站了起來,邁着有力的步伐,走到了王秀才跟前。

王秀才的手指在袍服內發起了抖!他的渾身都緊繃着,等待着暴|戾的薛祿一掌打過來……

薛祿這人的名聲狼藉,他在廟堂上打死紀綱、殺瞿能全|家的事,早已不脛而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敢和他對着幹,骨頭絕對夠硬!

當然也要看運氣,萬一被當場打死,王秀才就完蛋了。可是在這世上,想往上爬,哪有甚麼也不用付出的好事?

薛祿一臉殺氣,冷冷地盯着王秀才。

王秀才咬牙等待着那個時刻,像薛祿這種暴|躁武夫,被羞|辱了絕對要動手……往臉上打,打出傷來!

不料薛祿居然一根指頭也沒動他,薛祿冷冷道:“領了錢,走人!”

王秀才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僵在那裡半天說不出話來。他難以置信,薛祿這種打了敗仗就惱|羞成怒,殺人全家泄|憤的人,居然在一個無官無職的生員面前忍住了?

這世道是怎麼回事?

“陽武侯,這……”王秀才連話也說不利索了。

薛祿冷笑道:“我不饒你,敢情要把你打個半死,好叫你拿着傷去賣直邀名?你好見人就說,看嘞、快來看嘞,俺不給陽武侯寫奏章,被打成這樣了像頭豬一般!”

薛祿的後半句還學着被打落牙的人、口齒不清的樣子,做出插科打諢的動作,一下子把管家也逗樂了。但管家立刻意識到這是嚴肅的事,急忙掐手臂正色憋着。

薛祿一臉譏色。

王秀才的臉紅到了脖子,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既感覺很羞|辱,又懷着畏懼,急忙埋着頭逃出門去。他連教書的錢也不好意思去拿,便趕緊離開了此地。

王秀才離開薛府後惶惶不可終日,他想起薛祿打死紀綱的事,怕薛祿是個睚眥必報的人。但王秀才也心存僥倖,或許薛祿根本沒興趣和他一個生員計較,很快會把這事忘了。

……薛祿和幾個幕僚寫了很多遍奏章,總覺得哪裡不對,卻怎麼也沒搞明白。他冥思苦想,晚上也睡不着,終於自己想明白了,這奏章究竟哪裡不對!

之前大夥兒寫的所有奏章,都有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一直在爲四川兵敗辯解,推卸責任。

如果四川之敗,薛祿沒有錯,難道錯的是皇帝、用錯了人?辯解真的有用嗎?

薛祿連夜爬起牀奮筆疾書,重新寫了奏章。專門說自己錯在何處,並請聖上嚴懲、絕無怨言,痛述他誤了聖上大事,萬死也不能報答聖上給的恩情……

薛祿從來不是一個求穩的人,他就要這樣寫奏章!

聖上若要讓一個人死,那個人解釋推卸再多都沒用。聖上若不要一個人死,就算當年李景隆前後兩次喪師達百萬大軍,他死了嗎?

回頭看“靖難之役”,建文朝的大將全都打過敗仗,但被處死|罪的人很少。哪種人會死?徐增壽那樣、確定了是吃裡扒外的人。

薛祿放下筆,將鎮紙放在未乾的奏章上,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紙上寫的認錯,讓他十分惱怒氣悶,四川那一戰的失敗,牆頭草太多、把他害慘了!

要他心甘情願承認的罪責,只有退到重慶府之後。那時他沒有守城,確實是因爲他還不想死……而被圍在重慶府必死無疑;就四川那爛攤子、那麼多漢王瞿能的舊部,根本守不住。唯一的作用是拖延時間,或長或短罷了。

薛祿強忍着那股子憋屈,只想着怎麼還能重掌兵權。終有一天,要讓漢王也嚐到失敗羞辱的滋味!

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所爲第二百六十六章 半塊玉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五百章 漢王炮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六百零五章 傷快好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真假輕重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六百零七章 如同故人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高氣傲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厭的山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七百六十二章 火種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七百六十章 黯淡中點燃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第七百九十九章 錯在哪裡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和睦睦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二百五十八章 平靜的年關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二百七十六章 戲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八百零二章 良將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便宜第五百二十章 決斷第七百五十七章 權變與誠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高氣傲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四百章 靜靜的錦官城第八百三十八章 終極新政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會回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實相幻相第二百零七章 義兄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聽春雨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場兒戲一場夢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八百六十章 煞氣第八十八章 東昌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四百六十八章 哪裡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和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七十八章 除夕那夜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五百零四章 漁翁之利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夜魚龍舞
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所爲第二百六十六章 半塊玉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惱怒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慎獨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五百章 漢王炮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三十二章 高皇帝顯靈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六百零五章 傷快好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真假輕重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三百八十五章 輸贏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六百零七章 如同故人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高氣傲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厭的山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七百六十二章 火種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七百六十章 黯淡中點燃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跡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第七百九十九章 錯在哪裡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和睦睦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二百五十八章 平靜的年關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二百七十六章 戲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八百零二章 良將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便宜第五百二十章 決斷第七百五十七章 權變與誠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心高氣傲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四百章 靜靜的錦官城第八百三十八章 終極新政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會回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實相幻相第二百零七章 義兄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聽春雨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場兒戲一場夢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日月城第八百六十章 煞氣第八十八章 東昌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四百六十八章 哪裡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和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七十八章 除夕那夜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五百零四章 漁翁之利第一百零二章 清規戒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夜魚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