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池中月

朱高煦要見的人雖然是生母,但也不敢在院子裡亂跑。畢竟在燕王的後院,這裡可不止他的母妃一個妃子。

馬和走進月洞門,也沒到處亂走,他伸着脖子四處張望,卻不見有丫鬟奴婢。正在這時,馬和臉上忽然一喜,招着手,捏着嗓子生怕太大聲了,喚道:“池月真人,池月真人……”

不一會兒,便有一個女子靠近了月洞門。

朱高煦只看了一眼,頓時愣在那裡。

那女子應該是個道士,穿着淺灰長衣,衣飾沒有一點鮮豔的顏色,手裡拿着一把拂塵。哪怕在王府後院,她仍然戴着一頂窄帷帽,臉上掛着半透薄紗巾,紗巾裡面還蒙着一層布遮掩口鼻。

如果換一個人在府裡戴帷帽,朱高煦肯定搞不懂有什麼作用。但是這個女子的帷帽,至少有一個作用,那就是遮掩驚人的容貌!

儘管穿着寬鬆的道袍,衣服樸素得沒有一點顏色,容貌還被遮掩了大半,女子仍然非常美。清麗、冷豔,這種感覺迎面襲來。朱高煦終於相信一種說法了,真正的美女,就算裹一身破布也能裹出時裝效果。

驚鴻一瞥,朱高煦心裡便產生了諸多情緒。還有一種可惜,爲何?或許是因爲這麼一個女子,居然是出家的道士!

燕王府哪來的這麼個人物?

朱高煦這纔回過神來,在記憶中確實有印象。因爲和這女子沒見過幾面,所以記憶並不深刻。

池月道姑年紀不大,估摸和朱高煦差不多,不過傳言她得過張三丰的傳授,故被尊爲真人。她的出身不算低,父親是景清,洪武時的榜眼,也是朝廷官員;傳言她九歲時遇到了張三丰指點,這才選擇出家修道。

大概兩三年前,燕王才聽到她的名聲,如此神乎其神的人;而且她並不是什麼來路不明的茅山道士,她爹可是洪武的榜眼!

正好王妃徐氏身體不好,燕王就請景氏到府中爲王妃祈福養身。不想王妃與景氏一見如故,非常喜愛,王妃竟認作義妹……

如此算來,朱高煦竟然要叫這個年輕的女子爲小姨?

……就在這時,女子的眼睛狠狠瞪了朱高煦一眼,朱高煦這才感覺自己蠢蠢地站在那裡看別人,又不說話,實在有點失禮。

那雙眼睛被紗巾遮着,卻也是顧盼生輝,十分有神,一個眼神便十分犀利。不過明亮有神的眼睛就算有嗔怪之色,也是別有風情,好似嬌嗔。

初見時,朱高煦着實動盪浮躁,但這時很快冷靜下來。

這娘們住在燕王府,與王妃姐妹相稱,就算有人能不顧她出家身份、有什麼想法,那個人也一定只有燕王朱棣!

朱高煦此時去撩燕王的女人?好像只有腦子進了一大桶桶裝水,纔會那麼作死。

“我方纔想起,池月真人是母妃身邊的人,我去了京師幾個月,差點忘了。”朱高煦用隨意的口氣道,“勞煩池月真人告訴我娘,兒臣回來了,想去給她老人家問安。”

“王妃在養病。”景氏開口道,沒有一個多餘的詞。聲音特別好聽,讓人想到細膩幽靜的泉水、池中的明月。她微微一頓,又道,“跟貧道來。”

居然不用通報?朱高煦也不管了,便跟着她走進月洞門。

後面傳來馬和的聲音:“奴婢便不去了,恭送高陽郡王。”

徐王妃住的地方,重檐歇山頂建築錯落其間,有種不在北方地區的錯覺,與北平城市井的景象全然不同。

天氣比較熱了,前面的景氏穿的道袍也薄,站着不動還好,一動起來,輕薄的料子就會時不時貼緊一些地方。隨着姿體的擺動,婀娜的身材若隱若現。

一路無話,朱高煦看着景氏的背影,將各個瞬間在腦海中拼湊起來,便形成了一副身材柔韌婀娜的畫面。女子天生的腰身,不管怎樣,走起路來動作姿態就是不一樣。

朱高煦對這個貌似長輩的女子,暗裡並無尊敬恪守之心,不過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是很剋制的。景氏不說話,他也不說話,省得沒話找話有故意接近的輕浮意味。

二人走過一條廊道,又走進兩邊牆壁夾着的鋪磚路,繞了好一陣,終於進了一道磚木方門。走廊一邊是個院子,另一邊一整排房屋。

走到王妃的門口,朱高煦便聽到裡面“咳咳”的咳嗽聲。

朱高煦醞釀片刻情緒,強行把腦子裡子孝母慈的各種故事感受一下,跨進門去,便苦着臉拜道:“兒臣回來了,母妃的病要緊麼?”

簾子兩邊站着兩個丫鬟,紛紛向朱高煦屈膝作禮。這時簾子被挑開一角,徐王妃伸出頭來,臉色十分憔悴,她的姿勢是躺着的。徐王妃的目光看向朱高煦,道,“高煦,娘看到你就放心了。早上你大哥和三弟來過,說你的馬折損了,要遲歸,娘一上午心都懸着,總算等到你回來了。你怎麼弄成了這副模樣?”

朱高煦趕緊順着這個意思,說道:“兒臣剛回來一會兒,什麼都沒來得及,走了兩千多里路沒換衣裳。就是怕母妃擔心,剛見過父王,便趕緊過來報平安。”

徐王妃不提這事兒,朱高煦都忘了自己和乞丐一樣的形象,剛纔景氏瞪自己一眼,似乎也有對他的形象感到詫異的原因。

徐王妃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娘覺得你去了一趟京師,回來倒是懂事了不少。”

朱高煦聽罷心裡“咯噔”一聲:做母親的一般很瞭解兒子,不小心要露陷!不能在王妃這裡待太久了。

他想了想,又問:“母妃的病要緊麼?”

徐王妃這纔想起回答這個問題:“不要緊。天氣熱,爲娘就多貪了一會涼風,反倒染了風寒,調養幾日便好,你不必擔憂。”

片刻後,她又道,“高煦,你站那麼遠作甚,過來讓娘瞧瞧。”

朱高煦硬着頭皮走過去,在簾子外面蹲下來,任徐王妃細看自己。心裡說服自己鎮定:身體還是原來那個,王妃不可能看出來什麼端倪。

他讓徐王妃看了一會兒,就趕緊說道:“母妃還在病中,不要太費神。兒臣不能多作逗留了,您得安身靜養。”

徐王妃微笑道:“你還是那樣,每次來心急火燎就要走。去罷。”

朱高煦起身拜道:“兒臣告退。母妃好轉了,派人到兒臣府裡告知一聲。”

徐王妃點點頭。

朱高煦後退兩步,轉身出門。他默默地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來,總算應付完了爹媽,想矇混過關實在費神,並不輕鬆。

這時他提着的心,才微微放鬆一點,頓時一陣巨大的睏意襲上心頭。他巴不得就地躺倒,先睡一覺再說。

忽然,耳邊傳來一個清冷的聲音,“王妃叫貧道送你出洞門。”

朱高煦剛剛鬆一口氣,注意力分散放鬆,冷不丁被嚇了一跳。景氏走路沒聲音似的。

她先說話,朱高煦便道:“真人養身有道,還請多照顧一下母妃。”

“好。”景氏應了一聲,她的目光從朱高煦臉上掃過,似乎有疑惑之色,或是覺得朱高煦今天見到她的心態很鎮定。

以前那個朱高煦看見景氏是什麼態度?他實在想不起來,已經忘了。

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二百章 奢靡第一百章 山清水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時高低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間的迷霧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四百零九章 馳援貴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廊蕪幽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八百六十一章 錦繡京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實相幻相第六百零二章 賢惠翁主第三百四十八章 母后第七百六十章 黯淡中點燃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姓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一場戲第十一章 野村第七百四十八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五百章 漢王炮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一百二十章 大舅美言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吉時未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來不及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都督的回憶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霧無風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中的炮聲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七百六十七章 清白的關係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八百九十二章 荊棘之路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三十五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二十六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雲無常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帝就了不起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零九章 來去如風
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二百章 奢靡第一百章 山清水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時高低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八百四十九章 圖上的餅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間的迷霧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四百零九章 馳援貴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廊蕪幽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奇恥大辱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二百六十五章 承接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八百六十一章 錦繡京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四百三十七章 賀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天三夜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實相幻相第六百零二章 賢惠翁主第三百四十八章 母后第七百六十章 黯淡中點燃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姓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一場戲第十一章 野村第七百四十八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五百章 漢王炮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一百六十一章 周公成王論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幹天怒第一百二十章 大舅美言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吉時未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來不及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都督的回憶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霧無風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中的炮聲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七百六十七章 清白的關係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八百九十二章 荊棘之路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三十五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二十六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雲無常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帝就了不起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零九章 來去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