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

明軍以征討倭寇的名義攻佔對馬島之後,那邊便沒有重要的事報入朝廷了,好像事情就到此結束了一般。朱高煦的目的、當然不在於此,只佔領對馬島對他沒有任何意義。

或許是他太心急了。畢竟這個時代的邦交關係,長達數年纔可能有一點改變。但朱高煦確實沒法沉下心等待。

因爲他的對外戰略,初期目標、便是要制定馬六甲海峽以東所有地區的秩序,僅一個日本國不可能去等幾年、甚至一二十年。

朱高煦決定下旨廷議,召集大臣商討對日本國作戰的事宜。

洪武以來形成的廷議制度,到如今沒有多大變化,很能體現皇帝集-權。

過程便是大臣們對一件大事進行御前討論,但是討論的結果僅供參考,最終仍由皇帝進行決斷。然而洪武之後的皇帝,威望顯然比太祖要差點,所以最好是大臣們不能形成共識,皇帝纔好出面裁決;或者達成的結論,正好符合皇帝的心意。

宮中下旨鴻臚寺,通知了即將參與廷議的幾十個大臣,確定有關時間、事由等細則之後,朱高煦也做了些準備,等待朝臣廷議。

臨近日子的這天下午,兵部尚書齊泰忽然在柔儀殿外主動求見。朱高煦當然下令,準他覲見。

齊泰先在殿外叩首,又入內再次行大禮。禮儀罷,他又向站在書案後面的貴妃妙錦拱手作揖。

妙錦迴應道:“齊夫人可好?”

齊泰要求覲見,顯然是爲了正事,聽到貴妃這麼一問,微微露出了意外的表情,隨即又釋然了。皇帝的妃子問大臣的夫人,她們都是婦人,這樣的話還算是比較得體的。

朱高煦忽然想起了齊泰的那段私情、妙錦也是知道的,他心道:妙錦問好,怕不只是客氣,應該確實對那種事有興趣。

齊泰道:“多謝貴妃,拙荊敬效皇后皇妃,主持家中內事,一切安好。不久之後便是中秋節,拙荊亦會進宮,去大善殿朝見皇后,彼時亦能當面恭聽皇后、皇貴妃、貴妃等教誨。”

妙錦微笑着點了點頭。

朱高煦只聽着他們對話,目光從齊泰手裡的卷宗上掃過。

齊泰很快把東西放到了桌案上:“日本國之事,臣查閱了大庫的舊檔,其中有朝鮮國、元朝的一些記載。然後知會大理寺卿高賢寧,提審過對馬島俘虜宗太郎等,寫成了一些拙見、方略,請聖上過目。”

朱高煦欠身,伸手把卷宗拖了過來,徑直問道:“齊部堂認爲,此事的關鍵問題是甚麼?”

齊泰道:“沒有必要。”

“哦?”朱高煦馬上就被吸引了注意力,動作也暫且停了,不禁擡頭看着齊泰。

齊泰嚴肅地說道:“日本國足利義持、或稱源義持統帥室町殿之後,似乎正在實行閉關鎖國的國策,對大明毫無威脅,且海路遙遠。我朝大臣對日本國用兵、必定多持勸阻的主張,原因便是覺得沒有必要征討。”

“嗯……”朱高煦又發出了一個習慣性的聲音。

齊泰又輕輕說了一句:“其實不止一件事,是這樣的理由。”

朱高煦頓時擡眼,看了齊泰一下,齊泰竟然與自己對視了片刻。按照此時的禮儀,人們不能直視地位更高的人,所以齊泰的細微動作、讓朱高煦專門留意到了。朱高煦一時沒有吭聲,若有所思地坐在那裡。

齊泰也似乎特意沉默,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今日君臣交談倒也奇怪,剛開口說兩句話,便冷場了。

貴妃妙錦也在旁邊,饒有興致地品味着此時的氣氛。

朱高煦想了好一陣,終於開口道:“朕並不想徹底攻滅日本國,目標還是石見銀礦。”

齊泰道:“聖上明鑑,一開戰端,朝廷最好先做最壞的打算,準備接受大戰的後果。當年建文削藩時,臣也是這樣的主張。”

朱高煦立刻點頭道:“朕贊同齊部堂的觀點。你覺得,日本國傾國之力抵抗,發生的大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齊泰權衡了一會,說道:“臣以爲,至少超過五成。”

朱高煦站了起來,揹着手踱了兩步,轉身問道:“理由?”

齊泰道:“一百餘年之前,元軍有過兩次徵日之戰。彼時元軍如燎原之火、已經攻滅了多地,武力聲威之盛,遠播內外。但日本國並未被嚇阻屈服,可見他們有勇武鬥狠之氣。何況有了擊退元軍的先例,日-本人信心大增,更不會輕易屈服了。”

“嗯……”朱高煦不置可否。

齊泰繼續說道:“元軍徵日,至今已隔了百餘年,時過境遷,日本國確實不太一樣了。元朝時,日本國是位於鎌倉的徵夷將軍統-治,現在應該是室町殿的幕府掌權。臣查閱舊檔、收集近兩年的消息,發現他們今昔差別很大。

臣認爲,鎌倉府有點像分封制。一些效忠徵夷將軍武家勢力,稱作‘御家人’,他們侍奉將軍,幫着修建宮殿、保衛幕府、管理地方、出兵從徵;反過來,將軍則用官職與土地,賞賜那些有功勞的人。

而室町幕府完全不同,情況更加複雜。當年建立幕府的徵夷將軍,因爲住在一個叫‘花之御所’的地方,那地方又叫室町殿,所以當地人才用室町殿、代指幕府的權力中樞。

室町殿與各地藩鎮,應該並非簡單的從屬關係,反倒有些像是守護大名中的盟主。臣如此看法,也是通過大內氏近年發生的事、進行揣測。

前任家督大內義弘‘叛亂’戰死之後,他的兩個兒子爭奪家督之職。幼子因爲起兵中途曾投降室町殿,得到了幕府支持、受任命爲家督,長子起兵反抗;結果大內家的長子獲勝。其長子竟然率兵‘上洛’,最後得到了室町殿的被迫承認。可見室町殿對守護大名的權力有限,似乎只相當於仲裁的盟主。”

“齊部堂這樣解讀,倒也有道理。”朱高煦道,“上洛是指逼宮?”

齊泰道:“回聖上話,不太一樣。京都原來叫平安京,仿照了唐代,左稱‘洛陽’、右稱‘長安’;現在的京都,當地人習慣叫洛陽,上洛就是進京。帶兵進京,確有宣稱實力之嫌,但他們好像形成了一些規矩,大內家的長子進京並未打仗,只是去拜見將軍和公卿,態度很恭敬;大概是一種軟硬兼有的姿態。”

朱高煦沉吟片刻,說道:“也就是說室町殿的統治,更加鬆散?”

齊泰抱拳道:“照宗氏的口供,室町殿倒不一定比鎌倉府更散,他們之間有很複雜的聯姻結盟關係,相互抱團。且目前的足利義持,通過挑動兩次‘叛亂’,削弱了勢力最大的兩股勢力、其中便包括大內氏。而今室町殿的威信已經達到了最高。”

朱高煦聽到這裡,頓時覺得日本國的制度十分奇怪,與中國曆朝歷代都不一樣。齊泰竟能從各種線索中,大概弄清楚日本國的制度,也是挺爲難他了。

齊泰道:“臣因此擔心,同樣是面對外敵,現在的室町殿實力、可能比元朝時的鎌倉府更強。鎌倉府通過賞賜制度,徵召各藩鎮的兵力,一旦沒有更多的官職和土地賞賜了,內部可能就會不穩定。

但室町殿無需賞賜,各守護大名的結盟關係錯綜複雜,面對外敵時出兵、可能僅僅爲了不被孤立。我朝最穩妥的法子,還是等待時機,待他們這種聯盟出現了你死我活的內-鬥之時,我朝才更容易從中漁利。”

等待歷史自然演進,那得等多少年?

朱高煦道:“大內氏與室町殿已有積怨,他們之間的平衡似乎十分脆弱。能不能設法從中挑-撥,更快地激-化矛盾?”

齊泰道:“聖上所言,臣以爲可以試試。”

朱高煦想了想說道:“實在不行,便用精兵強攻,先把室町殿的威信打掉再說。我朝官軍戰力,已今非昔比。”

齊泰道:“那便要用大軍了。因爲按照元軍徵日的往事估算,日本軍可能調集十萬以內的大軍迎戰。若我朝兵力太少,恐怕不成。”

朱高煦沉吟不已,他已經猜到明日上午的廷議結論了。幾乎所有的大臣、應該都會勸阻朱高煦。從某種角度看,大臣們並沒有錯,反而很盡忠職守。

如果按照太祖定下的規矩,朱高煦仍然能乾坤獨斷、合法地發動戰-爭;然而這樣站在所有大臣的對立面,畢竟不是好事。

齊泰皺眉道:“臣的看法,便是不發大軍、很難達到目的,勞師動衆的可能很大。臣也曾考慮過佯攻九州地區、派兵徑直佔領石見國的方略。然日本軍必定還要進攻石見國,那時官軍的水路糧道、軍需補給便更長了。”

朱高煦呼出一口氣,看着齊泰道:“齊部堂雖然反對朕的主張,但朕得謝你,你說得很有道理。有理有據、盡心盡力,實乃朕之良臣。”

齊泰問道:“聖上決定不冒險徵日了?”

朱高煦卻立刻搖頭。

第五百四十章 衆正盈朝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六百七十二章 時貴時賤第八百九十章 命運之晨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必當真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一百八十一章 話劇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八十章 德州的消息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七百一十九章 狠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八百五十四章 陋寺大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六十七章 非戰不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四百一十二章 源於恐懼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二零四章 西廂記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靈璧的炮聲(1)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一百八十二章 真的沒笑第七百一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四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高地厚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戲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一百五十五章 奸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效果很好的香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一百三十章 細雨京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四十八章 春捲第四百五十一章 準備好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六百一十章 搶來搶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冷冷的微笑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一千零六十章 關係情感第六百一十章 搶來搶去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三十五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會回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三百九十九章 勝敗論英雄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六百六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六百六十四章 深淵萬劫不復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三十六章 皮厚得很第三百零九章 舉國抗敵(2)第一百三十八章 雪光普照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六十六章 井畔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七百六十八章 只因黃金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競天擇第六十五章 煙花絢麗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
第五百四十章 衆正盈朝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六百七十二章 時貴時賤第八百九十章 命運之晨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必當真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一百八十一章 話劇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八十章 德州的消息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七百一十九章 狠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九十一章 誅心第八百五十四章 陋寺大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出一轍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四章 黃大人的煩惱第六十七章 非戰不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六百九十九章 歸途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四百一十二章 源於恐懼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二零四章 西廂記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靈璧的炮聲(1)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六百二十一章 雁過留痕第一百八十二章 真的沒笑第七百一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四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高地厚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戲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一百五十五章 奸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效果很好的香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一百三十章 細雨京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真理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四十八章 春捲第四百五十一章 準備好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七百八十三章 再活五百年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六百一十章 搶來搶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冷冷的微笑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一千零六十章 關係情感第六百一十章 搶來搶去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三十五章 何事輕何事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會回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三百九十九章 勝敗論英雄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六百六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六百六十四章 深淵萬劫不復第八百二十八章 輔佐之責第三十六章 皮厚得很第三百零九章 舉國抗敵(2)第一百三十八章 雪光普照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六十六章 井畔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戲第七百六十八章 只因黃金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競天擇第六十五章 煙花絢麗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