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

薛巖回了大理寺一趟,拿了一些東西,重新回到了禮部簽押房。此時簽押房外二十步內、已不準閒雜人等靠近,朱高煦的親信陳大錘負責看着外面。

太陽西垂的光景下,禮部古樸的院子裡很寧靜。但周圍的崗哨,讓這裡平添了幾分緊張之感。

簽押房內西牆的高處、有一扇小窗;原本傾斜照射進來的陽光、越來越平了,角度上看此時離酉時已然不遠!

緊迫倉促的時間下,朱高煦還算沉得住氣。他坐在桌案旁邊,動作很沉穩,並無慌亂之感,他正默默地快速瀏覽着薛巖拿來的密卷。

過了一會兒,朱高煦擡頭看了薛巖一眼,不動聲色道:“薛寺卿坐。”

站了許久的薛巖,這才抱拳道:“下官謝王爺賜座。”

朱高煦翻看桌案上擺放的東西,過了一陣,他終於把那些東西從手裡放下了。他直起腰來,暗自舒出一口氣,看向薛巖道:“這些東西有大用,薛寺卿立大功了,本王保證你能因此將功補過。”

“王爺仁厚……”薛巖抱拳道,他說罷臉上露出一副思索的表情。似乎在想着大用在何處。

朱高煦見狀,一邊整理自己的思路,一邊用語速很快的聲音道:“這些東西,至少能證實先帝駕崩在東宮!”

薛巖點了點頭,問道:“下官有一事不明,皇太子(高熾)爲何要下官查案呢?”

“真實的緣故,並不重要。”朱高煦輕輕擺了一下手,不動聲色地說道,“關鍵是咱們得怎麼說。”

薛巖一本正經地點頭道:“王爺言之有理,下官正是此意。”

朱高煦道:“咱們可以這樣說:皇太子事先只想發動政|變,欲先將先帝幽禁、再行謀刺;然先帝忽然遇|刺,與其策劃有變。後來皇太子在戰敗之際、倉皇失措之下,惱羞成怒,纔想查出擅自行動的罪魁禍首、以|泄私憤!”

薛巖問道:“王爺如何證實此事?”

朱高煦答道:“製作供詞,比如王狗兒的證言,接下來再去弄到手。”

薛巖沉吟道:“那豈不是……不太可信了?”

朱高煦道:“所以本王才說,能證實的事、是先帝駕崩在東宮。事實到這裡,已經足夠了。只要其中有一些事是真的,那麼整件事都像真的了。”

“有道理……”薛巖若有所思地說道。

倆人一直談論着謊言,但都十分嚴肅的樣子,就像真的一樣。

……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了。朱高煦等人準備了一番,派兵封閉了洪武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等路口;並派人去把皇城附近各中央衙|署的人、都帶到了承天門外。

除了上千人的官員,還有各衙署的書吏、胥役、官差、侍衛,人們陸續到來時簡直人聲鼎沸,起碼有好幾千人!這些全都有公|職,不過甚麼地位的人都有,衣裳也是五顏六色、穿戴五花八門。除此之外,磚地廣場上還有大量的伐罪軍將士。

朱高煦及幾個文官、武將都站在承天門和外五龍橋的南面。這時那裡搬來了多張桌案拼湊,正在搭建一個臺子;遠遠看去就像在搭戲臺一樣。

承天門、長安左右門之間的廣場,此時已經站滿了密密麻麻的人。此情此景,就像城隍廟過節了一樣,人們聚集擁擠在一起,正在看戲。

沒過多久,簡陋的“戲臺子”已經備好了。臺子上,正上方擺着一把椅子;左右兩側,各擺着兩排板凳。

朱高煦取下了腦袋上的鐵盔,遞給身邊的陳大錘,走上了“戲臺”。他清了清嗓子,擡起雙手道:“諸位……”

下面嘈雜的人羣漸漸安靜了不少,無數眼睛注視着臺上的朱高煦。

朱高煦道:“最近不到兩年之間,發生了一些事;在場的諸位、天下上億大明子民,應該都知道一些大概的事實了。那便是,先帝駕崩、本王朱高煦從京師隻身逃走;然後發生了‘伐罪之役’。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他稍微一停頓,道:“那麼,當初在宮中究竟發生了甚麼?本王舉兵伐罪,歷經艱難進京,就是爲了這個真相!更是爲了今日之是非黑白公道!爲了制裁喪盡天良的大奸大惡!”

好幾千人的擁擠人羣裡,沒有人質疑這些簡單的事實,很多人還若有所思地點頭。

朱高煦接着說道:“本王再說一個事實。前年年中,本王從安南國戰場進京獻俘,奉詔進宮、接着便宮門封閉了!從宮門封閉到先帝靈柩移至乾清宮、這段時間裡,是不是隻有少數幾個文武被准許進了皇宮?!

這些人便是:楊榮、楊溥、楊士奇、金忠、袁珙、郭資、譚清。

此乃衆目睽睽之下的事實!若是本王說錯了,在場的諸位當初都在千步廊附近上值、可以站出來辯駁!”

朱高煦等了一會兒,見沒有一個人質疑,便說道:“好!本王基於以上兩個事實,就此來問當時宮中的真相!來人,發鬮!”

軍士們端着盤子過來了。

數千人的人羣,雖然人們站得亂糟糟的不整齊、完全比不上軍陣,但他們是分了地方站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更何況大明朝等級森嚴、尊卑有別,當官的都不齒與胥役這等人站在一起。

於是軍士們分人羣、開始撒捏成團的紙條。

那些紙條大部分是白紙,只有少量寫了“一”字。凡是撿到了有字紙條的人,都被軍士們請了出來;這些人、也是甚麼人都有,既有高位的官員,也有純粹當差的差役等等。

抓到鬮的人被請上了“戲臺”,文官武將、按官職高低,分作兩側在板凳上入座;差役、侍衛等站立在旁。

“戲臺”上的人更多、佈置也更加豐富了,數千看官們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有的凝重,有的畏懼,有的稀奇,有的津津有味……

朱高煦喊道:“帶涉事之人,楊榮、楊溥、楊士奇、袁珙、郭資、譚清、海濤上來!”(其中金忠已死,不在此列;海濤屬於內官,不是大臣。)

七個人被將士們帶上了臺子,站在中間面對着人羣。他們幾乎都穿着上值的官服、頭戴烏紗帽,因爲此時他們還只是有嫌疑,並未定罪!

朱高煦坐回上位的椅子上,大聲問道:“本王問你們,先帝駕崩、乃何物所致?”

幾個人沒有一個吭聲的,他們都皺眉苦思着甚麼,表情一模一樣!

朱高煦指着楊榮道:“楊榮,你寫那篇邸報,說本王如何忤逆先帝、如何囂張出宮;先帝如何服了紀綱進獻的紅丸駕崩。你現在對大夥兒說說,那是事實嗎?”

楊榮沉默了好一會兒,又擡頭看人們紛紛矚目的目光。他的臉色十分尷尬,很快便通紅了。

這時楊榮憋出了一個字道:“是。”他說罷面露懼意、轉頭看了朱高煦一眼。

但是朱高煦並未勃然大怒,他冷冷地說道:“很好!帶大理寺卿薛巖!”

薛巖身後跟着兩個軍士“護送”,拿着一個包袱走上了臺子。

朱高煦的嗓門很大、中氣十足,他大聲問道:“大理寺卿薛巖,本王進京之前,你是不是奉我長兄之意、正在查先帝駕崩之事?”

薛巖答道:“回漢王話,是。”

朱高煦問道:“你怎麼證明?可有真憑實據?”

薛巖道:“下官有聖上(高熾)的數道聖旨,被准許進詔獄、東宮、後宮查案。請漢王過目。”

朱高煦道:“不用給本王過目,讓檯面上在座在站的諸位,驗明聖旨真僞!”

軍士從薛巖手裡拿到證據,放到一塊木盤子裡,拿給檯面上的人們傳視驗證。高熾已經做了快兩年皇帝了,大部分京官都熟知高熾的筆跡;他們查驗之後,都說是今上親筆聖旨、並加蓋有印璽。

朱高煦還隨便指了一個文官,叫他當衆念出聖旨的內容。

就在這時,太監猛哥站了出來作證!他說皇帝下聖旨的時候,有一次他負責磨墨。這個證人,倒不是朱高煦事先安排的,屬於意外。

司禮監太監海濤用憤恨的眼神、看了猛哥一眼。他們肯定是認識的。

有了人證薛巖、猛哥,物證高熾親筆用璽的聖旨。朱高煦便當衆大聲作出了結論:“薛巖此前在查先帝駕崩之事,且此事乃皇太子(高熾)授意,與本王無半點關係!”

在證據確鑿、合情合理的推判結論之下,沒有人站出來質疑。連楊榮海濤等七人東宮黨羽,也沒有吭聲反駁……反駁是要有證據才行的,不然在衆目睽睽之下無理取鬧、沒有任何作用。

朱高煦立刻進入下一環節,大聲問道:“薛寺卿,你查出了甚麼?”

薛巖的喉嚨蠕|動了幾下,神色十分凝重,微微有點猶豫。但是朱高煦很鎮定地等待着,他相信薛巖明白此時該怎麼選擇了。

“咚咚咚……”遠處城樓上的鼓聲響起了。接手了正陽門防務的伐罪軍將士,不忘敲響了酉時的鼓聲。

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三百三十章 亂我心者第五章 君影草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八百二十九章 佳節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五十二章 大丈夫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五百五十章 最可靠的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清白的關係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六百九十八章 未盡的勝利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工開物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中的炮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一百七十章 良辰吉時第四十八章 春捲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八百三十八章 終極新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王者之姿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五百六十六章 來不及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境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二十九章 臉厚第二百三十章 吃不完兜着走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二百七十六章 戲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雪恨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八百五十四章 陋寺大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世基業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陰侯的驚喜第六百四十六章 黨羽第六百二十三章 冷暖親疏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倒一次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守規矩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一百章 山清水秀第三百七十四章 暴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再相逢第三十章 煮熟的鴨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八十八章 東昌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二百二十四章 玉器鋪第三百一十章 舉國抗敵(3)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冷暖親疏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八百八十一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六百六十一章 皇權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
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三百三十章 亂我心者第五章 君影草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八百二十九章 佳節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五十二章 大丈夫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柑橘與翡翠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五百五十章 最可靠的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清白的關係第三百五十章 惡犬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六百九十八章 未盡的勝利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京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工開物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可動搖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中的炮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一百七十章 良辰吉時第四十八章 春捲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八百三十八章 終極新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王者之姿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五百六十六章 來不及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色初降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境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二十九章 臉厚第二百三十章 吃不完兜着走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二百七十六章 戲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雪恨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八百五十四章 陋寺大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世基業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九十六章 姆媽不高興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戰天府之國(9)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陰侯的驚喜第六百四十六章 黨羽第六百二十三章 冷暖親疏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倒一次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守規矩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一百章 山清水秀第三百七十四章 暴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再相逢第三十章 煮熟的鴨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二百八十九章 陳興旺第八十八章 東昌第二百零一章 牡丹與芍藥第二百二十四章 玉器鋪第三百一十章 舉國抗敵(3)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冷暖親疏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衣裳第八百八十一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勳貴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六百六十一章 皇權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