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

武德三年的元宵一過,天地萬物復甦,朝廷大事也開始進行了。朱高煦要先送盛庸等大將出發、去朝鮮國;待到下個月下旬,運載官軍水陸軍主力的艦隊、纔會從大江下游的各港口啓航。

龍江港上籠罩着些許潮-溼的霧汽,讓今日的送別場面、無法盡顯排場。停靠在碼頭上的寶船,隱約露出巨大的身軀、高高的桅杆,若隱若現的景象,彷彿海市蜃樓。

朱高煦率文武官員,在江畔的一座亭子裡等了一會兒,盛庸、平安、柳升三人便來了。這座亭子很小,朱高煦便迎着三人來的方向走了出去。

盛庸等數人跪伏在地,先行大禮。

朱高煦上前扶起他們,開口道:“朕聞古代帝王拜將餞行,曾用‘捧轂推輪’之禮。可惜諸位這回是騎馬出行,朕無轂可捧、無輪可推了。”

諸將頓時露出了稍微輕鬆的笑容。

朱高煦語氣一變,說道:“然則朕對爾等的信任,以及殷切之情,並未有絲毫不同。”

他們聽罷紛紛抱拳作拜,許諾盡力。

wωw★ttκΛ n★c○

這時站在朱高煦側後的兵部侍郎裴友貞,作揖道:“臣從徵安南國之時,作過一首曲子,今日爲邵國公、鄂國公、安遠侯餞行,臣請奏一曲助興,並與三位將軍共勉。”

朱高煦點頭道:“甚好。”

裴友貞便招呼站在遠處的隨從,待隨從拿着樂器上前來,他又向周圍的人拜道:“《萬里金陵》,嫌醜了。”

蕭聲剛剛響起,朱高煦立刻就被吸引了。他有點驚訝,只有一枝竹蕭、一副銅鑔,竟也能表現出如此深遠、磅礴的氣勢。

加上裴友貞報上來的曲名,頓時這音樂深得朱高煦之心。

朱高煦的音樂知識很淺薄,這兩年才從杜千蕊那裡學到了基本的曲譜,他發現自己的音樂天分、似乎不怎麼高,主要缺乏音律的節奏感。但是另一方面,他倒是很能欣賞各種音樂,或許是聽得多了。

此時裴友貞演奏的曲子,正因主音只有一枝竹蕭獨奏的高超表現方式,這曲子的蒼涼感很重。倒讓朱高煦想象到,仿若在遠古人口稀少的莽荒時代、祖先斬荊披棘開疆闢土的情形。然而朱高煦認爲,這個時代的世界、應該已經很熱鬧了。

君臣傾聽一曲罷,朱高煦也沒當場說自己的感受,只是撫掌道:“好!朕以前不知道,裴侍郎有此才華。”

裴友貞道:“臣不敢當。”

朱高煦轉頭看向亭子裡的侍從,輕輕招了一下手。宦官侍衛們立刻打開酒罈子,在許多碗裡倒上酒,然後端了上來。

站在一起的君臣都陸續端起了酒碗。大夥兒捧着碗,看向朱高煦,彷彿等待着甚麼。

朱高煦也明白,君臣離別時的酒,總得說點話。

他端着酒碗沉吟片刻,便對大將們說道:“自古以來,神洲四方之地,我國爲之宗主;故稱中國,國君即爲共主。咱們決不能放棄故有的勢力範圍,更不能放棄應得的地位與尊嚴。除此之外,自三皇五帝起,我國便是最先進文明的國家,當世亦不能故步自封,而應找到一條突破藩籬的道路。諸位將軍,朕相信數百年之後,後世必能認同你們,稱頌爾等爲國家社稷立下的功勞。”

既然這些人已經是站在帝國上層的人物,朱高煦便不吝說出角度較高的言辭。大夥兒怎麼理解,那便是他們自己應該領悟的事了。

盛庸捧着酒碗彎腰道:“聖上雄心壯志,臣能隨行其中,爲聖上驅馳,深感榮幸之至。”

平安道:“聖上下旨攻打何處,自有聖上的道理。臣當然照辦。”

柳升道:“臣願將聖上之威名,宣揚四海。”

朱高煦舉起酒碗道:“幹了!”

“幹!”文武大臣們附和道。

大將們在木盤上擱下酒碗,便一起跪伏於地,向朱高煦再次叩拜。他們起身後,盛庸抱拳道:“臣等請聖上,靜候捷報。”

朱高煦點了點頭,擡起手輕輕揮了一下。

盛庸等告辭後退,然後接過侍衛們送上的繮繩,牽着馬向江畔的碼頭去了。朱高煦率衆仍然站在原地,目送大將們啓程。

就在這時,天空忽然落下了陣陣雨點。太監的聲音道:“快把傘拿過來。”

春雨很快下成一片,雨不大、卻已讓前面的景象都籠罩在了雨幕之中。不遠處那些戴着寬檐帽、穿着整潔禮服的將士們,在雨中列隊,仍然軍容整肅一動不動,與朱高煦一起觀望着江邊。

待碼頭上的兩艘渡船、載着大將與護衛騎兵離岸了,朱高煦才轉身離開了亭子。

朱高煦上了四馬驅動的鑾駕,帶着儀仗大隊回城。他從窗戶往外看,一條匯入大江的河流進入了眼簾。河岸的垂柳已經發了嫩綠的新葉,在濛濛的小雨、輕風中搖曳,此刻煙雨籠罩的景色同樣充滿了春季的氣息。

驀然回顧,朱高煦纔想到,自己正式登基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年。

這整三年裡,朱高煦幹了很多事;但乍一想,他竟然好像沒有甚麼特別宏偉的功績。他北征過蒙古,然而蒙古諸部的活動與之前區別不大;在安南國部署過一場戰爭,不過安南國在永樂年間就已經被徵-服,朱高煦甚至讓安南國的王族復國了;明軍水師下過西洋,同樣是永樂年間就幹過的事。

朱高煦甚至取消了一些永樂年間制定的大事:遷都北平、新修皇城,準備多次北伐的謀劃,編修永樂大典的大事。而朱高煦下令編修整理的《天工開物》,似乎並不是那麼惹人矚目,畢竟只涉獵於技術。甚麼《諸國科學譯匯》,也只限於朝廷大臣之間流傳。

不過,朱高煦倒是不計較、一切事情是否能讓人驚歎。他只是走着自己認爲更合理的步驟,並且認爲短短三年取得目前的進展、已經算很快了。

如果圖名,他倒相信,只要史冊對他的所作所爲能如實記載,後世反倒會更認可他的事業。前提是他要走穩一點,不要失敗得那麼快,不變成王莽那樣的唐突革新。

當然在被重新認可之前,朱高煦覺得自己可能要被誤解一些年。但相比做一個士人們讚美的古代明君,朱高煦還是更願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所以他並沒有覺得自己被誤解、有多麼委屈,都是自己的選擇而已。在他的觀念裡,國家層面的事、文明的進步纔是有意義的。

他沉思了一陣,毫無改變心意的願望,仍然打算一條道走到底。

朱高煦掀開了簾子,說道:“裴友貞,叫裴友貞上車。”

旁邊的錦衣衛武將立刻抱拳應允,轉頭喊道:“聖上有旨,宣兵部侍郎裴友貞同乘。”

聖旨再次傳了一遍。沒一會兒,跟在後面的裴友貞騎馬來到了鑾駕後面,然後上了馬車。

裴友貞見禮罷,朱高煦便徑直說道:“咱們軍中用的團龍日月旗,可以做國旗。朕覺得還要選一首國歌,在升旗或是某些典禮上演奏。裴侍郎那曲《萬里金陵》,朕覺得不錯。”

裴友貞驚了一下,頓時喜道:“臣不知是否能堪當禮樂,或可與朝臣商議。”

朱高煦沒理會裴友貞的建議,畢竟王朝從未有國旗國歌這種東西,有甚麼好商量的?

“但是此曲作爲禮樂,或有點過於悲涼,不太合適。”朱高煦道,“朕琢磨了一下,覺得這種感受與音律無關,而是蕭聲獨奏造成的效果。”

裴友貞點頭道:“聖上一語言中。臣譜此曲時,倒未曾想過充當禮樂。只因臣隨徵的經歷,見了沙場殺伐,將士深入蠻荒之地;深感萬里金陵的宏圖,卻也有着沉重與荒涼,蕭聲正當此意。”

朱高煦沉吟道:“用更多的管樂齊奏,效果會不會改變?”

“橫吹。”裴友貞恍然道,“改爲軍樂器橫吹短笛齊奏,銅鑔也增加多副,必能化解悲意,轉爲壯闊意境。”

朱高煦點頭道:“甚好,你重新編排之後,來柔儀殿演奏。”

裴友貞作揖道:“臣領旨。”

朱高煦沒再吭聲,重新拿起手邊的地圖來看。這是一幅南洋的海圖,與最近正在征討日本國的大事毫無關係。

過了一會兒,朱高煦發現、裴友貞似乎對這副圖感到詫異,便開口道:“裴侍郎今天演奏的曲子確實好,朕也頗有感悟。演奏一首曲子,有序而精確的節奏很重要啊。”

裴友貞道:“原來聖上也精通音律。”

朱高煦搖頭不語。

沉默片刻,朱高煦便又道:“徵日之役預計會在三四月間開始,整個戰役或將持續數月。不管大戰時間長短,真正要實現官軍進駐石見國的目標,最少還要幾個月。

在此期間,咱們也不用只等待結果。占城、真臘兩國,共有三處優良的海港,並處於海船下西洋的必經之路上,我們應該設法納入官軍的駐防範圍,設爲據點,以開闢出成熟的航線。”

裴友貞道:“聖上深謀遠慮。”.

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心實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一場戲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三百零七章 將功贖罪第四十九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四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六百零六章 心狠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五百八十五章 你來啦第二百五十九章 佳節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八百九十五章 簡單的人第十一章 野村第七百五十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八百五十七章 山花綻放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四十六章 兩頭牛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八百七十三章 朗日輕風第六十四章 續空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五十七章 第二場雪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世基業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場雨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便宜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五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觸景生情第四十五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一百九十章 大喜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天府之國(10)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三百六十章 母儀之風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一百六十七章 信任的試探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零一章 最美季節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四十一章 酉時驚魂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七百六十九章 廊蕪幽回第五百一十一章 同心協力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一百三十章 細雨京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二百二十一章 熱鬧的壽宴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三百章 蕩其國
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心實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一場戲第九十二章 高陽王自重第三百零七章 將功贖罪第四十九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九十七章 熟悉又陌生第四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二十四章 嵐(1)第六百零六章 心狠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五百八十五章 你來啦第二百五十九章 佳節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八百二十二章 隱約的真相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八百九十五章 簡單的人第十一章 野村第七百五十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八百五十七章 山花綻放第二十五章 感覺很受傷第四十六章 兩頭牛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八百七十三章 朗日輕風第六十四章 續空第四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五十七章 第二場雪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世基業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場雨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便宜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五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觸景生情第四十五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一百九十章 大喜第三百六十二章 雨夜陰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天府之國(10)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主沉浮(4)第五百七十二章 半個時辰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三百六十章 母儀之風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零八章 英雄本色第一百六十七章 信任的試探第五百八十一章 光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零一章 最美季節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十四章 讓你叫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四十一章 酉時驚魂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七百六十九章 廊蕪幽回第五百一十一章 同心協力第七百七十三章 鳥居之處第七百二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一百三十章 細雨京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二百二十一章 熱鬧的壽宴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三百章 蕩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