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

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

幾天後聖旨送到,着太孫全權負責除滅血吸蟲行動。

同時到達的還有大批藥物,部分醫生以及白英團隊。

老朋友到來,陳景恪自然要親自出迎。

只是見面後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個身材瘦弱,弓着背的中年人,會是他認識的白英。

也就只有那一雙清明的眼睛,還能看出一點往日的神采。

要知道,三年前白英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青壯年。

去年他們也見過,雖然略有些削瘦,但還算硬朗。

這半年多沒見,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白英沒有注意到他的表情,一見面就大笑着招呼道:

“哈咳咳……陳伴讀,勞你親迎實在愧不敢當。”

陳景恪已經猜到了緣由,心中一酸,道:

“白兄,你這是……”

白英倒是豁達,說道:“沒什麼,幹粗活老的快。倒是陳伴讀,風采更勝往昔啊。”

陳景恪嘆道:“和白兄一比,我實在慚愧。”

白英正色道:“不一樣,我沒有別的本事,只有一把子力氣。”

“能一展所學造福於百姓,人生無憾矣。”

“你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做的是高屋建瓴之事,非我所能比也。”

“若沒有伱,我恐怕還在大運河上擺渡呢。”

陳景恪搖搖頭,沒有再說什麼,拉着白英去見了朱雄英。

朱雄英對白英印象不深,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只是詢問了淮水水系的事情。

白英回道:“……淮水主幹道和重要支流,都已經梳理完畢。”

“剩下的部分,臣也已經留下了治理方略,各地衙門只需依法施行即可。”

“最多三年,淮水水系即可恢復往昔。”

朱雄英誇讚道:“白郎中辛苦了……”

陳景恪也很高興,淮水水系疏通,受益最大的是誰?

答案是淮北。

前世有本書叫《被犧牲的局部》,是一位大學教授,用自己的學識,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爲家鄉鳴不平。

內容講的是在古代淮北是如何被朝廷,以大局的名義犧牲的。

從經濟、政治、水系、漕運等等方面,綜合分析了淮北的困境。

淮北被犧牲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淮水水系遭到破壞,而他的下游就是地上懸湖洪澤湖。

洪澤湖是如何禍害淮北乃至河南南部地區的,前面已經說過,這裡不做贅述。

這一世,黃河成功改道,洪澤湖沒有機會成爲在地上懸湖。

淮水水系全面被疏通,整個淮水流域都會重新煥發生機,這自然也包括淮北地區。

以後朝廷自然不會再輕易犧牲這些地方。

陳景恪穿越以來,做了很多事情。

但總結起來,其實就三件事:

一,發展醫學。

二,爲百姓解綁。

三,佈局讓各個地區都能有發展的機會。

遷都、黃河改道、疏通淮水,只是第一步。

後續要做的還有更多,他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佈局。

總能給各個地區的人民,找到合適的道路。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場上的對話也接近了尾聲。

朱雄英說道:“調你過來的目的,想必你也已經知道了吧?”

白英回道:“臣已經知曉,必竭盡全力配合太孫除蟲。”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如此便好,具體有哪些任務,你和陳伴讀商議吧。”

例行接見過衆人,他就離開了。

留下白英和陳景恪,商量具體事務。

陳景恪沒有急着談正事,而是先拉着白英檢查了一下身體。

果然不出所料,勞累成疾。

“白兄,你應該好好修養一兩年,否則恐命不久矣。”

白英也是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的問題竟然如此嚴重。

“陳伴讀,你可莫要騙我。”

陳景恪正色道:“我從來不拿生命開玩笑,你這是積勞成疾。”

“也就是現在身體強壯,還能抗一抗。”

“若換成四五十歲的人,早已經沒了。”

白英臉色微變,他今年也才三十出頭正值壯年。

且事業有成,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自然不願意死。

不過迅即就恢復了正常,苦笑道:

“沒想到,我這麼快就要經歷生死難關了。”

然後正色道:“皇恩浩蕩,且江南百姓爲毒蟲困頓千年,我又豈能爲了一己之私置身事外……”

陳景恪打斷他的話,笑道:“誰說讓你置身事外了,這次你來是出謀劃策的,具體的工作交給別人去做。”

“你就老老實實的吃藥調養,等身體恢復了,朝廷那邊還有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等着你去做呢。”

一聽說有大工程,白英立即就來了精神,追問道:

“大工程?之前重修了黃河淮水,這次不會是準備對長江動手吧?還是說準備復通濟水?”

對長江動手?復通濟水?您是真敢想。

陳景恪說道:“濟水都乾涸近千年了,復通得不償失。”

“現在告訴你也沒什麼了,遷都之後朝廷準備復通隋唐大運河。”

白英恍然大悟,說道:“是了是了,復通隋唐運河,不論南北,往來洛陽都能節約數百里路。”

不過他神色裡也難掩失望之色。

復通隋唐運河雖然也算是大工程,可有前人留下的經驗在,對他來說技術含量實在太低了。

他更想要做前人未做過的事情。

而且相較於自己,他心中也爲自己的老家山東感到遺憾。

漕運代表的就是財富。

京杭大運河從山東腹地穿過,沿途地區經濟發展的都很不錯。

這也是黃河奪淮入海之後,山東依然能保留一定生機的緣由。

而恢復隋唐大運河,山東段基本就廢了。

沿途的地區,恐怕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好日子了。

不過還好,黃河迴歸故道,算是有得有失吧。

陳景恪豈能看不出他的想法,心下暗笑不已,技術大牛都有這樣的脾氣。

“很失望?那如果我說,在復通隋唐大運河之後,還要保持山東河段的漕運能力呢?”

聞言,白英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說道:

“我就知道,你的計劃不會如此簡單。”

但隨即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黃河水流量有限,恐怕無法支撐兩段河道。”

陳景恪說道:“我對水利所知不多,只能給你兩個提議。”

“一是將山東段縮窄,大船繞道走隋唐故道,中小船隻走山東段。”

“二是重新梳理山東境內河流,整合多餘水資源。”在火車沒有出現之前,漕運就是最便利的交通方式。

漕渠沿線的經濟發展都非常好。

他提議復通隋唐大運河,安徽河北都會跟着受益。

但如此一來,山東就成了受害者。

陳景恪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又怎麼會不考慮到這種情況呢。

前世黃河奪淮入海,少了黃河水資源,白英都能將山東段大運河修好。

這一世有了黃河水的補充,再將山東段大運河縮窄,疏通的難度只會更小。

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中的難度依然非常大。

必須要懂水利,還要了解山東河流分佈,才能重新調配水資源。

而這兩個條件,白英都滿足。

所以,在聽到陳景恪的提議之後,他不但沒有覺得困難,反而整個人都興奮起來。

既能一展所學,又可以造福家鄉,他自然一萬個願意。

心中對陳景恪也更加的敬佩,難怪小小年紀就能獲得陛下的信任,考慮事情真的是面面俱到。

“好,此事就交給我了,馬上就做規劃。”

陳景恪笑道:“不急,你現在先將身體調理好,然後幫南方各省制定一個大致的修繕河道之法。”

白英按捺住迫切情緒,問道:“你準備讓我如何配合?”

陳景恪說道:“治理血吸蟲,其實就是滅殺釘螺。”

“滅殺釘螺最簡單的辦法,我只能想到兩個。”

“其一,將河水放幹,然後捕撈,撒生石灰……”

“其二,直接將原有的河道填平,重新開挖一條。”

“比較大的河流,只能靠捕撈……”

“你要做的,就是幫他們分析一下,哪些河道可以用第一種辦法,哪些可以用第二種。”

“不同的河道,又該如何進行這兩項作業。”

“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滅殺釘螺,那就更好了。”

白英點點頭說道:“此事好辦,我明日就動身去考察南方各省的水流佈局,儘快拿出方案。”

陳景恪勸阻道:“此事非一日之功,可能要二三十年才能完成,不急於一時。”

“你還是先養好身體,後續朝廷用到你的地方還有很多。”

白英笑道:“沒關係的,江南水網密佈,處處皆可通船。”

“我在水上飄泊二十年,乘船對你們來說會身心疲憊,對我來說就是休養生息。”

“此行我只是考察水系,不用親自下手幹活,無礙的。”

陳景恪卻堅持道:“你先休息一週,我好好給你調理一下,看情況再說。”

“不用和我爭辯,此事我說了算。”

白英感受到他的關心,很是感動,說道:

“好,那我就聽你的,好好歇上幾天。”

但他並不是真的歇着,而是讓人找來了江南水網分佈圖,開始在地圖上做初步的規劃。

陳景恪心中是非常佩服,難怪上輩子能封神。

這態度,已經超過大部分人了。

不過作爲醫生,他還是嚴格規定了休息時間。

每隔半個時辰就要休息,每天辦公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時辰。

朝廷要大動干戈,在南方開展除血吸蟲活動,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有事不關己,毫不在意的。

也有詫異的,這不像是洪武大帝的手筆啊。

哦,原來是太孫力主此事。

那就不奇怪了,太孫仁慈啊。

南方地區的人民,聽到這個消息,無不歡呼雀躍。

得知是太孫力主此事,還決定留下和大家一起除蟲。

江南百姓,無不感激涕零。

之前因爲種種改革,利益受到損害而對朝廷心有不滿的人,也改變了想法。

至少太孫是將咱們南方人當人看的。

可以說,在這一刻,朱雄英已經成了南方人心目中真正的君主。

到廟觀禮求神拜佛,都會加一句,保佑太孫平安萬年。

更有很多人家,都開始爲朱雄英立牌位,早晚三炷香感謝。

然後紛紛響應除蟲行動,願意傾家蕩產協助朝廷除蟲。

面對這種情況,陳景恪欣喜不已。

民心可用啊。

但也足見江南百姓,被血吸蟲禍害的有多慘。

除蟲,需要廣大百姓配合才行,光靠朝廷是做不到的。

想讓百姓配合,就需要讓他們知道問題在哪,如何做。

藉着這個機會,陳景恪派出了大量人員,主動宣傳《防蟲論》。

並要求地方衙門開展培訓班,向百姓宣傳《防疫手冊》和《防蟲論》兩本書。

朝廷已經將除蟲列入政績考覈,此事關係到自己的烏紗帽。

南方各級官吏自然全力配合,不敢打一點折扣。

甚至會出現加碼的情況。

朝廷轟轟烈烈的除蟲運動,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

更多的蠻夷部落走出山林,主動入籍。

其中就有一個五萬多人的大部落。

這個部落屢次和地方衙門做對,甚至一度出兵和衙門對峙。

這一次,部落首領親自帶着家族所有男丁,前來朝覲太孫。

用他的話說,感受到了太孫的仁慈。

他相信,一個如此有擔當,把人當人看的君主,不會欺騙他們。

他們願意相信、追隨這樣的君主。

帶着全族男丁過來,是爲了表達誠意和臣服。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和他們生活的環境實在太過惡劣有關。

瘧疾、血吸蟲等等疾病,肯定是生活在山裡的他們最容易得的。

入籍大明,在山外擁有一片土地,顯然是最舒服的。

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認朱雄英的個人因素。

爲什麼以前他們不肯出山呢?

說白了還是他們不信任朝廷,不信任地方衙門。

現在朱雄英通過一系列的行動,成功贏得了南方蠻夷之心,獲得了他們的信任。

他們願意出山歸順,接受朝廷的條件,也是因爲朱雄英這個人,而不是朝廷的優渥條件。

而蠻夷臣服,又反過來加重了他在朝中的分量。

此時的他,正式從紙面太孫,變成了一股真正的政治勢力。

擁有了在朝堂發出自己聲音的資格。

 

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47章 貨幣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1章 揭皇榜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346章 血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426章 大家都怕真相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71章 自古以來第418章 死亡名單第237章 無題第342章 無題第455章 你死我活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423章 玩敵養寇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445章 喜憂參半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54章 無題90.第90章 做人第313章 見聞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452章 明勳宗禪位大典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41章 挖坑殺人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484章 科技就是玩具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243章 呂宋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409章 尊王攘夷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46章 血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464章 送上神壇第84章 徐達還朝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80章 發個單章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第432章 殷第34章 新篇章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65章 直搗黃龍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453章 孔210.第209章 陽謀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313章 見聞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485章 將相之才第489章 王者之師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
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47章 貨幣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1章 揭皇榜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346章 血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426章 大家都怕真相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71章 自古以來第418章 死亡名單第237章 無題第342章 無題第455章 你死我活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423章 玩敵養寇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445章 喜憂參半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54章 無題90.第90章 做人第313章 見聞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452章 明勳宗禪位大典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341章 挖坑殺人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484章 科技就是玩具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243章 呂宋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409章 尊王攘夷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46章 血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464章 送上神壇第84章 徐達還朝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80章 發個單章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第432章 殷第34章 新篇章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65章 直搗黃龍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453章 孔210.第209章 陽謀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313章 見聞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485章 將相之才第489章 王者之師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