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篇章

第34章 新篇章

送走朱元璋,陳景恪將方纔的事情回憶了一遍,發現沒有什麼紕漏就放下心來。

今天他確實是有意展現自己的能力,目的自然是獲得朱元璋的認同。

太孫伴讀的位置太敏感,現在他的身份還沒有公佈,等大本堂正式開課就瞞不住了。

到時必然會有人找茬。

有了朱元璋、朱標的認可,就不用擔心丟失這個位置。

不過他也深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以後會繼續藏拙,直到需要展露爪牙的那一天。

時間又過去了五天,陳景恪大多數時間都躲在房間裡。

不是編寫醫書,而是思考具體該給朱雄英講什麼東西。

思考之後,他決定給朱雄英講兩樣東西。

其一講史,其二基礎知識科普。

講的太多太深也沒什麼必要,朱雄英沒時間學,朱元璋也不一定願意讓他學。

況且朱雄英是太孫,不是科研人員也不是文學家,沒必要研究那些東西。

只需要瞭解是怎麼回事兒就足夠了,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有了這個認識,他很快就制定了框架。

這幾天他也沒忘了給馬秀英複診,藥方再次進行了調整。

且經過幾日服用醋酸鈣和阿膠,她腿抽筋的毛病基本被控制住了。

雖然偶爾還是會抽筋兒,但頻率已經很低,且也沒那麼痛苦了。

這種明顯的改變,也讓朱元璋和馬秀英更加相信他的醫術。

之前雖然也相信了陳景恪的診斷,但她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服藥前和服藥後,也沒有什麼差別。

這難免會讓她心生忐忑,藥有用還是沒用?自己的病是嚴重了還是減輕了?

現在有了對比,她心中的忐忑也就消失了。

但這種變化,也讓她更加的小心,日常完全按照陳景恪的交代去做,不敢大意。

以防自己疏忽導致病情惡化。

病人如此配合自然是好事,但過猶不及。

陳景恪反過來安慰她,不用緊張,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他說的只是一個參考,大差不差就行了。

馬秀英雖然嘴上答應,但依然嚴格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陳景恪也就沒有再勸,對方是誰,馬皇后,豈會因爲這點小事給自己搞出心理問題。

就在第五天,陳景恪又去了一次葉府,爲葉雲流做複診。

葉兌的態度非常親切,雖未到大門口迎接,但也迎到了大堂門口。

這已經是很隆重的迎接方式了。

只看他的態度,陳景恪就知道葉雲流的病情有所好轉,心中也鬆了口氣。

有效就好,若是無效,他也束手無策了。

葉雲流的狀況看起來不錯,面色已經和常人差不多,胃口也有所恢復。

就是還有點輕微便秘,不過已經不影響排便。

陳景恪爲其做了一番檢查,得出結論:

再有七天左右即可康復,然後再服藥三天穩固一下就可以了。

葉兌徹底放下心來,再次表示了感謝,並贈給他一本親手書寫的《易經注》做謝禮。

這就相當於是將自己對《易經》的理解,也全部贈送給了陳景恪。

可謂是非常厚重的謝禮了,陳景恪再三推辭纔不得不接下來。

之後三人閒聊了一會兒。

陳景恪得到了兩個消息:

其一,葉雲流身體已經無礙,葉兌也終於有心思做別的事情,這兩日大本堂就可以開課了。

其二,葉雲流也會去大本堂讀書,同去的還有好幾名公卿子弟。

不過這些人只能算是太孫同窗,不算伴讀。 這兩個消息都是意料中的事情,所以他並未感到驚訝。

倒是葉雲流,問了他很多問題。

小朋友對救命恩人既感激又好奇,實在是他的經歷確實挺傳奇的。

陳景恪還是很擅長和小朋友打交道的,沒聊幾句就獲得了葉雲流的好感。

這小子也不知道是大病初癒還是本性就是如此,文文弱弱的。

說話也慢里斯條,書卷氣很重。

和朱雄英剛好相反,那位太孫可是相當活潑的。

聊了一會兒,他就很識趣的起身告辭。

葉兌略微挽留,就讓葉雲流代爲送客。

回到皇宮,陳景恪先是向朱元璋彙報了情況。

朱元璋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他不用擔心,大本堂想去就去,沒人會說什麼。

同時還暗示了一句,好好輔佐太孫,不用擔心外面的事情。

陳景恪心下一喜,自己太孫伴讀這個身份,終於穩了。

謝恩之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拿出葉兌贈送的《易經注》翻看了幾頁。

確實非常精妙,果然不愧是最拿手的學問。

第二天葉兌入宮謝恩,並和朱元璋說了大本堂開課問題。

等他離開,朱元璋就命人通知所有學員,三日後正式上課。

陳景恪一開始還疑惑爲何要三日後,沒必要這麼拖拖拉拉的吧?

大本堂從決定重開到現在,都過去大半個月了。

難道還要挑選個黃道吉日不成?

兩日後他才知道原因。

六月二十二日,朱元璋在正式奉天殿冊封嫡長孫朱雄英爲皇太孫。

冊封儀式非常隆重,規格完全參照洪武元年朱標的冊封大典。

若非兒子的儀式不好超過父親,規模還要比朱標時期還要大。

就在當天,文武百官齊聚,還有受邀觀禮的各國使節、僧道、耄耋老人等。

奉天殿銅爐丹鼎點燃檀香,煙霧繚繞猶如九天宮闕。

三通鼓聲之後,百官入列。

朱雄英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分別參拜了朱元璋和朱標。

這裡其實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參拜三公(丞相)。

只不過朱元璋加強皇權,丞相被廢除了,參拜三公也一應取消。

參拜的過程也非常繁瑣,這裡就不一一細表。

參拜結束,就是接受冊封的詔書、璽印、服飾等物。

這一步結束,就意味着他正式成爲太孫。

接着就是他接受百官朝賀。

先是在京的諸王朝賀,即便是朱元璋的兒子也不能例外,照樣要過來參拜。

諸王之後就是文武百官,再然後是朝廷內外命婦……

陳景恪就是個芝麻官,沒資格參與進來,不過這麼隆重的慶典怎能不參加。

就特意向朱元璋討了一個禮官的身份,穿着禮服站在人羣裡湊人數。

好賴也算是參與了。

一番折騰,儀式終於結束,接着就是賜宴。

陳景恪混了一點吃食,覺得沒意思就離開了。

走在路上他忍不住心生感慨。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在皇宮站穩了腳跟。

朱雄英獲封,大本堂開課,意味着他的生活也即將進入新的篇章。

(本章完)

第429章 無題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420章 官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3章 奪嫡旋渦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472章 太聖皇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482章 人權的二象性第483章 理學之冠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後續第450章 無題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34章 新篇章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397章 死有餘辜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04章 氣運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80章 發個單章第243章 呂宋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55章 正義執行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00.第100章 廷議第374章 問問我的艦炮第423章 玩敵養寇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447章 攤牌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394章 一國兩分治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491章 大型pua現場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304章 氣運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422章 標題困難戶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97章 死有餘辜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65章 滄海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289章 政變第7章 將計就計第420章 官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433章 無題第253章 帝國時代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42章 新羅婢第260章 無題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第391章 你是什麼人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441章 他配嗎
第429章 無題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420章 官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444章 禍不單行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3章 奪嫡旋渦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472章 太聖皇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482章 人權的二象性第483章 理學之冠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後續第450章 無題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34章 新篇章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397章 死有餘辜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04章 氣運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80章 發個單章第243章 呂宋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55章 正義執行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00.第100章 廷議第374章 問問我的艦炮第423章 玩敵養寇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447章 攤牌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394章 一國兩分治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68章 謹言慎行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491章 大型pua現場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304章 氣運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422章 標題困難戶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97章 死有餘辜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65章 滄海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289章 政變第7章 將計就計第420章 官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433章 無題第253章 帝國時代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42章 新羅婢第260章 無題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第391章 你是什麼人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441章 他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