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風水寶地臺灣

流寇要跑,當然逃不過天上的眼睛。

於是王越留下一個排的天策軍士兵和兩百名明軍,防守營地,馬車和炮兵陣地,其他兵力全軍出擊。

流寇已敗,不需要太多的兵力留守,何況第五團的炮兵和海軍的炮兵,還有衛生隊都是有單兵武器的。

兩百明軍用於打掃剛纔的戰場,那五六千倒下的流寇騎兵並不是都死了,受傷的人需要他們收攏起來,交給天策軍衛生隊救治。

炮兵繼續向流寇開炮,目標就是流寇向回撤退的步兵隊伍。

這些步兵也是倒了大黴,跑了一個來回什麼也沒幹,往回跑還要接受炮彈的洗禮。

天策軍的火炮真是打的太快了,真可謂彈如雨下,炸的流寇們鬼哭狼嚎,很快就傷亡慘重,他們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沒命地向前狂奔。

南下支隊對飢兵後陣的炮擊持續到現在,可供炮擊的目標越來越少,流寇老營的兵丁不是被炸死了,就是被打散了。

隨着張獻忠撤退命令的下達,這幫人跑起來更歡了,所以南下支隊又分出了四十門迫擊炮,支援第五團的炮擊。南下支隊炮擊的目標除了正在撤退那三萬步兵,還有張獻忠中軍用於觀陣的那七八千兵力,其實這部分兵力就是個預備隊。

南下支隊炮擊的距離,最大跨度已經達到了四公里左右,由此可見幾十萬大軍佔地之廣。

其實這個距離並不都是流寇佔據的,流寇的步兵往回跑,相距他們的出發陣地還有一里多地呢,南下支隊的炮兵陣地設置在流寇飢兵之前的一里多地,這就差不多要減去一點五公里了。

南下支隊加入了炮擊,更加劇了流寇的逃亡速度,並從有序向無序發展。流寇本來就沒有多嚴謹的秩序,一旦敗逃就會產生混亂,天策軍的猛烈炮擊加速了混亂的形成。

三萬革左五營步兵從撤退演變成逃跑,最後炸了窩一轟而散,所有人只有一個想法,別讓炮彈落到自己的頭上。闖塌天劉國能無論如何也約束不住,只好隨他們去了,猛烈的爆炸遮蓋住了呼喊聲,任何命令也難以傳達,因此這些步兵只有少部分人遵循了既定的撤退路線。

任何撤退行動都要有斷後部隊,就算是逃跑也應該一樣。按說這三萬步兵是最理想的斷後部隊,通常情況下都應該留下一批人斷後。

張獻忠傳令撤退後,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結果打眼一看,立刻打消了一個念頭,迅速帶着自己的中軍人馬狂奔而去。

並不是那三萬步兵散了架,無法履行斷後任務,而是張獻忠看到的是三萬人在炮火中飽受摧殘的情景,就知道什麼都是徒勞的。而且炮彈也陸續落在了他的中軍,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第五團和南京京營迅速追上了革左五營的這部分步兵,炮擊隨即停止,轉換了炮擊方向。

天策軍一邊開槍,一邊用高音喇叭大喊:“放下武器,饒你們不死!”

這些流寇們有的一看跑不掉了,丟掉武器跪地投降,有的仍然沒命地逃跑,有的被打死在地。

南京京營的明軍一涌而上,逮住一個就繩捆索綁,這可都是錢呀。

三萬步兵被炸死、打死一萬多人,俘虜三千多人,餘着約七八千人四散而逃。

天策軍剿匪是來救人的,不是來殺人的,王越也沒心思去追這些人。幾十萬流寇崩潰的場景是赫人的,方圓幾十裡內到處都是慌亂奔跑的人羣,漫山遍野全是人,場景之混亂難以想象。

王越指揮部隊繼續向流寇大陣衝去,張獻忠一跑不但他的老營跟着跑,那些被他裹挾的百姓也跟着跑。

流寇的飢兵達到了三十餘萬,南下支隊一邊前進一邊宣傳,到張獻忠撤退才陸續搞定約十萬人。飢兵們最先逃跑的是後陣的那些人,南下支隊對後陣老營的炮擊,早就讓他們心驚肉跳,一看老大們都跑了,二話不說跟着就跑。

後陣飢兵逃跑也帶動了其他飢兵,王越就是奔着這些人去的,南下支隊留下治安軍繼續他們的工作,第四團迅速行動,協同第五團攔截飢兵。

天策軍以連爲單位四處出擊,到處喊話,哪裡人多,就奔哪裡去。天策軍對他們這些手持木棍糞叉的人並不亂殺無辜,尤其高音喇叭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大部分被攔截到的飢兵都放棄了逃跑。

天策軍兵力有限,最終有近十萬飢兵跑路,方圓幾十裡內還有二十萬飢兵需要收攏和安置,所以王越放棄了對他們的追趕。

這是一個龐大的饑民羣體,天策軍暫時將他們臨時安置在茶嶺附近,等候在舒城之戰俘虜的五萬人。

至此,天策軍南下已經俘虜了近三十萬人,這些人的安置將是起點城近期的頭等大事。

王越南下剿匪是考慮過俘虜安置工作的,只是形勢的變化太快,張獻忠等人的裹挾速度太快,原本的二十多萬人迅速發展到五十萬。

上海縣、威海港、天津港、香港島等地的基建建設,甚至起點城附近的許多公路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還有仁川港和濟州島都能消化人口,這些人口也包含了山東地區今年乾旱所產生的饑民。

但是現在饑民的人數比預計的多出了近三十萬人,跟張獻忠跑掉的那些人,王越也把他們算在內了,這些人最終是要逐步追回來的。

人口多了就要考慮糧食問題,原先是打算將這些人用於基建和工業建設的。

現在要增加糧食就要增加耕地,北方旱情嚴重,而且還要持續好幾年,發展農業投入太大,那麼目光就只能轉向南方。

王越雖然是應天巡撫,也不可能在江南地區爲這三十萬人拿到足夠的耕地,除非發動土地革命。這種事情不是當前急需要進行的工作,所以不予考慮。

要在南方弄到土地,沒必要一定非盯着內地,就在大陸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塊風水寶地,它就是臺灣。

第一五六章 彈劾王越第七八八章 跟不上節奏第九三二章 昆明隱患第六三八章 質問第六五六章 日本之患在大明第四三三章 寶物第五五六章 島國傳統第五三八章 交換條件第七六六章 應對中原亂局第三八三章 這她孃的打的什麼仗第八一二章 血戰長街第三三四章 苦逼的張國維第二十二章 成交第一四七章 新兵招募(求票票)第四三一章 名花名廚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四五二章 血的教訓第九二四章 激戰夔門第九七八章 封王第四六零章 明軍來幫忙第四六九章 支援熱蘭遮城?第九三一章 借道入緬第九三六章 一幫吃乾飯的第九二二章 抉擇第一八八章 你們從哪裡來?第五四一章 崇禎“出獄”第五零三章 抄家上癮第五一九章 多爾袞的策略第九十四章 走馬取昌平三第五九四章 馬打藍國第四五三章 打擊的對象第六八五章 爲了日本的未來第二一八章 豪氣的陳新甲第七一一章 興奮的黃太吉第九七二章 王莽是你的榜樣第九零四章 活捉第七百章 慈不掌兵第四九九章 鎮壓第四六八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三九章 盛京之殤(求票票)第一三七章 電廠與鋼廠(求票票)第三五九章 忽悠第八九八章 自毀長城第八六六章 敦刻爾克?第五六六章 他們是魔鬼第三十七章 衣衫難解第四一四章 搶功第五八四章 狂信徒第一四九章 起點城經濟(四千字)第九十二章 走馬取昌平一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雛形第二七一章 駱都督你怎麼看第一八九章 言之不預第六九七章 一鍋端第三三三章 進京第三十二章 他們人多第一七四章 接收艦船第八五一章 左良玉被圍第八三四章 聯合軍演第七三八章 無所遁形第五六五章 高射炮首戰第五四四章 暴露了第三九四章 火器受潮第一四七章 新兵招募(求票票)第三十七章 衣衫難解第六七三章 滾滾天雷第三三五章 我是廈大的?第八一六章 憋屈的賀人龍第六零三章 清軍的“關寧防線”第八二一章 不務正業的應天巡撫第一一一章 馬的安置(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死命的打第八九八章 自毀長城第七三二章 被俘虜第三二零章 抓肥豬第八一三章 滅口第六五一章 還是不是大明的臣子?第九一五章 中南半島的混戰第九三零章 流寇終結第一三五章 羅開源(今天單發個四千大章)第七七零章 李自成第四四七章 政黨魁首第三一二章 我在明朝生活過第五六一章 焦急的斯豪津第四八四章 第一次中英衝突第九六八章 厚顏無恥第四九六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第七九零章 吾輩中人第四四三章 如同謀反?第六六四章 要錢不要命第七六六章 應對中原亂局第五六七章 乾脆的西班牙人第五七五章 我要繼續俘虜生涯第五二二章 三光政策第四十章 回家第一九八章 天津巡撫第六零三章 清軍的“關寧防線”第九零九章 奔襲長沙第六六一章 癡心妄想第五四三章 起點城印象
第一五六章 彈劾王越第七八八章 跟不上節奏第九三二章 昆明隱患第六三八章 質問第六五六章 日本之患在大明第四三三章 寶物第五五六章 島國傳統第五三八章 交換條件第七六六章 應對中原亂局第三八三章 這她孃的打的什麼仗第八一二章 血戰長街第三三四章 苦逼的張國維第二十二章 成交第一四七章 新兵招募(求票票)第四三一章 名花名廚第一零一章 輕視(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四五二章 血的教訓第九二四章 激戰夔門第九七八章 封王第四六零章 明軍來幫忙第四六九章 支援熱蘭遮城?第九三一章 借道入緬第九三六章 一幫吃乾飯的第九二二章 抉擇第一八八章 你們從哪裡來?第五四一章 崇禎“出獄”第五零三章 抄家上癮第五一九章 多爾袞的策略第九十四章 走馬取昌平三第五九四章 馬打藍國第四五三章 打擊的對象第六八五章 爲了日本的未來第二一八章 豪氣的陳新甲第七一一章 興奮的黃太吉第九七二章 王莽是你的榜樣第九零四章 活捉第七百章 慈不掌兵第四九九章 鎮壓第四六八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三九章 盛京之殤(求票票)第一三七章 電廠與鋼廠(求票票)第三五九章 忽悠第八九八章 自毀長城第八六六章 敦刻爾克?第五六六章 他們是魔鬼第三十七章 衣衫難解第四一四章 搶功第五八四章 狂信徒第一四九章 起點城經濟(四千字)第九十二章 走馬取昌平一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雛形第二七一章 駱都督你怎麼看第一八九章 言之不預第六九七章 一鍋端第三三三章 進京第三十二章 他們人多第一七四章 接收艦船第八五一章 左良玉被圍第八三四章 聯合軍演第七三八章 無所遁形第五六五章 高射炮首戰第五四四章 暴露了第三九四章 火器受潮第一四七章 新兵招募(求票票)第三十七章 衣衫難解第六七三章 滾滾天雷第三三五章 我是廈大的?第八一六章 憋屈的賀人龍第六零三章 清軍的“關寧防線”第八二一章 不務正業的應天巡撫第一一一章 馬的安置(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死命的打第八九八章 自毀長城第七三二章 被俘虜第三二零章 抓肥豬第八一三章 滅口第六五一章 還是不是大明的臣子?第九一五章 中南半島的混戰第九三零章 流寇終結第一三五章 羅開源(今天單發個四千大章)第七七零章 李自成第四四七章 政黨魁首第三一二章 我在明朝生活過第五六一章 焦急的斯豪津第四八四章 第一次中英衝突第九六八章 厚顏無恥第四九六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第七九零章 吾輩中人第四四三章 如同謀反?第六六四章 要錢不要命第七六六章 應對中原亂局第五六七章 乾脆的西班牙人第五七五章 我要繼續俘虜生涯第五二二章 三光政策第四十章 回家第一九八章 天津巡撫第六零三章 清軍的“關寧防線”第九零九章 奔襲長沙第六六一章 癡心妄想第五四三章 起點城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