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五章 出擊

李子雄繼續道:“闖軍的目標正是歸德,由於絕對的數量優勢,即使我治安軍旅能夠守住歸德,也將曠日持久,隨着彈藥的持續消耗,我在歸德的大量人員將處於危險的境地。”

李自成的大軍突然撲向歸德,有些出乎天策軍司令部的意料。王越以歷史的觀點認爲李自成在沒攻破京師前,並沒有打過山東,因爲打歸德就是奔着山東或中都去的。

以起點城的優勢,王越沒有操心歷史細節,歷史大勢知道即可。其實歷史上的明年正月,闖軍向歸德發動了進攻,七天後城破,而起點管理委員會在歸德的移民工作,提前了李自成對歸德的進攻。

而前期據參謀部的分析也得出,由於大量治安軍的存在,山東這幾年還算安定,軍事力量在大明諸多省份中可算首屈一指,天策軍因滅清戰爭和擊敗張獻忠之戰中的威名,流寇應該不敢貿然衝向山東。

歸德的軍事佈置是爲了應對一般性的流寇騷擾,但是面對猶如蝗蟲般的闖軍,軍力依然薄弱。

“山東的治安軍可以抽調多少部隊支援歸德?最近的距離歸德有多遠?”王越問道。

李子雄用指了指大地圖道:”最近的是治安軍第十六旅,現在在鄒城,距離歸德一百七十公里,今天中午該旅接到司令部的命令後,正在向歸德運動,預計後天下午可以趕到歸德。現在山東我治安軍共有十二個旅,其中有四個旅爲擴充治安軍後的新兵旅,其餘的八個旅有的距離較遠,有的在收攏轉運移民,所以投入歸德方向的兵力最多是六個旅,從我進軍速度計算,六個旅全部到達大約需要五六天時間。”

治安軍是駝馬化部隊,全軍的後勤和重型裝備都是由馬車來運輸,同時騎兵數量配置多於天策軍,每個旅有一個營的騎兵,約五百多人。

治安軍將來承擔的是保衛地方的工作,爲了提高機動性,天策軍下屬的治安軍部隊正在普及自行車化,三十個治安軍旅已經有一半全員裝備了自行車。由於營養充足,訓練強度大,治安軍的行軍速度比一般官軍快的多。

冷兵器時代的步兵行軍速度通常在日行四五十里,急行軍速度是日行百里,即五十公里,而治安軍的日常行軍速度即可達五十公里以上。

王越笑着道:“崇禎皇帝陛下給我多次來電,催促我天策軍出兵,阻止闖軍東進。要知道漕運乃朝廷命脈不得有失,皇帝陛下這次是真急了。”

這次崇禎確實急了,歸德是豫東重鎮,與開封共成犄角,自洛陽淪陷後,歸德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同時還關係着漕運安危。如果歸德失陷,開封就勢單力孤了。

崇禎皇帝心中驚慌,一面向王越求援,一面急忙調兵援救歸德。但洛陽失陷和義軍的節節勝利,令官軍膽寒,各自擁兵自保,朝廷下旨也調動不靈,軍閥傾向已經顯現。

此時的左良玉正在隨州堵截張獻忠部,是河南附近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官軍。現在的左良玉了不得了,坐擁雄兵三十萬之衆,已經有實力跟朝廷講條件了。

這左良玉怎麼有這麼多兵馬呢?這要感謝張獻忠同志了,有句話叫“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左良玉的軍隊就是此類典型代表,他們比流寇搶的還徹底,所以左良玉跟着張獻忠後面很是發了大財,有了擴軍的本錢。

張獻忠入川后,左良玉的大本營被朝廷就近安置在了武昌,這下不得了了,武昌的漕糧鹽舶被左良玉霸佔和掠奪,左軍的財力愈加雄厚。

所以左良玉不是那麼好請的,朝中大臣建議派原戶部尚書侯恂去請,這左良玉正是侯恂提攜起來的,左良玉對侯恂一向都很感恩。

這位侯老先生因爲遭人彈劾,正在獄中服刑呢,崇禎不得不下特旨將侯恂釋放,任其爲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去解歸德之圍。侯恂就任,下令調左良玉部北上。

自朱仙鎮大敗之後,左良玉是談李闖色變。

但左良玉不能不給侯恂面子,便一面向侯恂回覆,先派部將金聲桓帶五千士卒去向侯恂報到,充作侯恂的護衛親軍,一面給侯恂寫信,說他的三十萬人馬若全部赴河南,河南正處災荒,糧餉問題一定會讓侯恂爲難,請侯恂三思。侯恂以爲言之有理,不得不收回成命,自此歸德的援軍無望了。

在場的衆將官也聽說崇禎都急的火上房了,不禁轟然而笑,第五師師長,遼東軍區司令員馮源山躍躍欲試道:“司令,我們天策軍已經清閒了一年了,該動動身子骨了。治安軍畢竟是地方部隊,而闖軍數量龐大,治安軍火力有限,傷亡在所難免,爲了減少損傷,也該我們天策軍上。”

李子雄冷靜地道:“據情報分析,闖軍兵力看着嚇人,其實真正的老營戰兵應該不到兩成之數。”

王越道:“數量衆多的炮灰也是個麻煩,源山說的是有道理的,治安軍雖然可以擊退闖軍,傷亡難免。而且闖軍還裹挾的大量流民,他們也是我遼東急缺的人口,所以天策軍該動一動了。”

他話風一轉道:“不過第五師不能動,就由第二、三、四師出動,完成這次作戰任務。”

馮源山急了站起來道:“司令,我…!”

王越擺手阻止他繼續往下說道:“現在你是遼東軍區司令員,要多重點關注一下北方俄國老毛子的動向,不要讓他們鑽了空子。”

馮源山無奈地坐下,這打仗也是上癮的事情,可惜北方沒什麼動靜呀!

按照天策軍司令部的長遠規劃,將會陸續成立幾大軍區,目前擬定的有京津軍區、山東軍區、江南軍區和南洋軍區。

“好了,現在我命令。”王越道:“空軍立刻向歸德的治安軍補充彈藥物資,同時空軍大部軍機向濟南轉場,準備支援我軍在歸德的戰鬥。”

第八五六章 微波通信第四六五章 荷蘭人來了第二一六章 出征第三八九章 偵察排斷後第九五九章 嚴正抗議第三五三章 南下第六七二章 天主顯靈了第六六一章 癡心妄想第五十八章 韃子入寇第六三三章 亂找第三九六章 手快有手慢無第一零六章 阿帕奇(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六五三章 再反第六七九章 新桶狹間之戰第八三二章 如坐鍼氈第三六零章 翻臉第一四六章 卡拉OK第二四六章 以後跟我混吧第八零三章 紅娘子第三四八章 湯若望的收穫第四四四章 軍火買賣第八七五章 我有不好的預感第六一六章 只是想談點合作第五七零章 大被同眠第四九八章 平叛第三五九章 忽悠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五二八章 特種作戰第八八八章 想見公主需要我批准第八三九章 想法很誘人第四五四章 滅絕全族第四零一章 這是在作孽第八十四章 一幫混蛋(求推薦票)第九二四章 激戰夔門第七一九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六七五章 目標大阪第五四一章 崇禎“出獄”第一四二章 調查王越(求票票)第六五六章 二十一條第九三七章 神蹟第八三五章 大軍雲集第五三七章 盧象升要人第二一八章 豪氣的陳新甲第六六九章 天策軍很奸詐第九六三章 強盜邏輯第九七二章 王莽是你的榜樣第九四五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的第四一六章 推出去斬首第九四八章 求大明皇帝爲安南做主第二七八章 漢奸們的表演第八五七章 馳援第七二七章 窮途末路第八二二章 敲打第二五四章 攻入平壤第一四一章 大棚菜(求票票)第六九一章 封爵第五八七章 告海外國民書第三四九章 推銷武器第十章 巡檢司第一五七章 工部不答應第二二一章 仁川港第一零四章 夜襲(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六八七章 責任太大第三八七章 倒黴的舒城第一二五章 人才(爆更三求訂閱)第九三五章 悲催的安南第五七三章 逆推慘案第三十章 郭老漢第六三八章 質問第二六二章 弄個特區第九五六章 和平協定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四二章 調查王越(求票票)第五二一章 大掃蕩第九二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二七章 命案第三六七章 工業革命的發端第七零一章 恐怖襲擊第二四九章 佔住出海口第七八四章 如見鬼魅第三二二章 識趣的吳三桂第六三一章 大同辦事處第八九零章 水陸並進第八零三章 紅娘子第六三五章 擊鼓罵曹第八七二章 關係着百年國運第八九六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十六章 還沒馬車快第三一四章 董用文的抉擇第五四九章 講道理第五六九章 大忽悠第九八零章 巨震第六九七章 一鍋端第二九四章 十日後第八章 武器的威力第五二五章 “逃人”第七六四章 集體失聲第八四四章 滅了明國?第八七九章 腥風血雨的南洋第四二八章 空谷幽蘭
第八五六章 微波通信第四六五章 荷蘭人來了第二一六章 出征第三八九章 偵察排斷後第九五九章 嚴正抗議第三五三章 南下第六七二章 天主顯靈了第六六一章 癡心妄想第五十八章 韃子入寇第六三三章 亂找第三九六章 手快有手慢無第一零六章 阿帕奇(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六五三章 再反第六七九章 新桶狹間之戰第八三二章 如坐鍼氈第三六零章 翻臉第一四六章 卡拉OK第二四六章 以後跟我混吧第八零三章 紅娘子第三四八章 湯若望的收穫第四四四章 軍火買賣第八七五章 我有不好的預感第六一六章 只是想談點合作第五七零章 大被同眠第四九八章 平叛第三五九章 忽悠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五二八章 特種作戰第八八八章 想見公主需要我批准第八三九章 想法很誘人第四五四章 滅絕全族第四零一章 這是在作孽第八十四章 一幫混蛋(求推薦票)第九二四章 激戰夔門第七一九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六七五章 目標大阪第五四一章 崇禎“出獄”第一四二章 調查王越(求票票)第六五六章 二十一條第九三七章 神蹟第八三五章 大軍雲集第五三七章 盧象升要人第二一八章 豪氣的陳新甲第六六九章 天策軍很奸詐第九六三章 強盜邏輯第九七二章 王莽是你的榜樣第九四五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的第四一六章 推出去斬首第九四八章 求大明皇帝爲安南做主第二七八章 漢奸們的表演第八五七章 馳援第七二七章 窮途末路第八二二章 敲打第二五四章 攻入平壤第一四一章 大棚菜(求票票)第六九一章 封爵第五八七章 告海外國民書第三四九章 推銷武器第十章 巡檢司第一五七章 工部不答應第二二一章 仁川港第一零四章 夜襲(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六八七章 責任太大第三八七章 倒黴的舒城第一二五章 人才(爆更三求訂閱)第九三五章 悲催的安南第五七三章 逆推慘案第三十章 郭老漢第六三八章 質問第二六二章 弄個特區第九五六章 和平協定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四二章 調查王越(求票票)第五二一章 大掃蕩第九二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二七章 命案第三六七章 工業革命的發端第七零一章 恐怖襲擊第二四九章 佔住出海口第七八四章 如見鬼魅第三二二章 識趣的吳三桂第六三一章 大同辦事處第八九零章 水陸並進第八零三章 紅娘子第六三五章 擊鼓罵曹第八七二章 關係着百年國運第八九六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十六章 還沒馬車快第三一四章 董用文的抉擇第五四九章 講道理第五六九章 大忽悠第九八零章 巨震第六九七章 一鍋端第二九四章 十日後第八章 武器的威力第五二五章 “逃人”第七六四章 集體失聲第八四四章 滅了明國?第八七九章 腥風血雨的南洋第四二八章 空谷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