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遼西落幕

洪承疇坐在自己的巡撫衙門裡,沒有去管城外那幾萬皇太極真正的精銳大兵壓境,而是聽着外面瓢潑大雨的聲音,和身邊的文臣們討論着這場大雨帶來的結果:“我上書皇上和內閣,在這裡推行屯田制度,目的有兩個。第1個,就是安置那些從遼東逃過來的百姓,讓他們耕者有其田。但這個屯墾的辦法,我將採取毛帥的方針策略,那就是將我們掌握的那些荒蕪的土地,承包給他們,收取1/3的糧食作爲地租,以後所有的徭役,都將以僱傭的方式出現。而在前三年,是免除地租的,這樣就能夠吸引他們承包土地,開墾荒蕪的土地。同時,我們也不再像原先那樣,向他們提供免費的耕牛種子,而是和東江鎮一樣,用我們政府的信譽向銀行擔保,貸款給他們,分5年還清。這樣不但讓他們實實在在獲得了資金,而且還減緩了我們政府的費用支出。”

東江鎮的法子就是怪,看着是對老百姓不管不問,但這種不管不問的辦法,第1個獲得了百姓的雙手贊同。而且政府沒有負擔的情況下,讓老百姓獲得了實惠。

現在大明的官員幾乎都不再是食古不化的,對於這樣的好辦法,當然要借鑑,或者說直接照搬。蕭規曹隨,大家也樂得個省心。

“而我第2個目的,就是就地取材,用屯墾收上來的糧食,供應咱們大軍和各級官府,減輕朝廷的壓力。最主要的是減少了那接近一半的消耗,然後咱們也不必再求爺爺告奶奶的,伸手要錢要糧,這樣活的自由自在。”

下面的官員就不由的是開心的笑了。

雖然朝廷的財政開支,依舊傾向於遼西前線,但是每一次伸手要錢,也是非常讓人頭疼的事。那真是跑斷了腿磨破了嘴,而且哪怕是戶部的一個小小的門房,都給自己這些官員臉子使喚,說良心話,那的確不是人乾的事情。如果能夠有一部分物資,尤其是最大的那一部分消耗糧食,遼西在三五年之內能夠自給自足,就省了大家的心了。

“然後我聽從毛帥的建議,準備在錦州筆架山地區,開鋪建港,這樣在這幾年我們所需要的糧食,就可以利用銀行匯兌的辦法,在南方直接收購,然後用海路直接運輸過來。不但讓我們得到充足的糧食,而且能夠讓戶部節省巨大。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港口,爲在座的諸位,創造一點收入,爲咱們巡撫府衙增加一些稅收,到時候,我們的日子就會更好過了。”

對於這樣美好的展望,大家充滿了樂觀的信心,在所有的官員坐在這裡侃侃而談未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從巡撫大人的規劃裡,看到了這一場對於雙方來說都是規模空前的大戰的勝利,看到了巡撫大人對未來將戰線推到大遼河邊的信心,看到了恢復遼東的光輝前景。

洪承疇的屯田辦法,在後世是起到了絕對巨大作用的,但可惜,那個時候他已經獨木難支,最終懷恨收場,希望這一次,能讓他壯志得酬。

“願望歸願望,但是遼西地區十年久旱,尤其是這幾年,旱情更加嚴重,讓我準備推行的屯田制度難以實行。但這一次好了,這一場幾年難見的大雨,會將這片乾涸的土地徹底的滋潤,各個河流也會再次出現長流水,然後我們去購買東江鎮的風車車水,我們的目標就能實現了。”

大家都對這一場雨感覺到興奮無比,他不單單滋潤了遼西乾裂的土地,最主要的是,他澆滅了所有人心中的焦慮,讓所有的人都心生出希望。

皇太極坐在大帳裡,聽着那外面瓢潑的雨聲,心生絕望。

他面對的是一個絕對難纏的敵手,面對的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而剛剛糧草被人燒燬的戰報傳過來,讓皇太極感覺到對面這個人,有着積極進取之心,讓自己的處境更加艱難。

而眼前這一場突然降臨的暴雨,所有攻城的計劃全部破產。同時,即便糧道被再次打通,但已經洪水氾濫的河流,被徹底沖毀的道路,將大大的延長糧食運輸的時間。而只要時間延長,自己不多的糧草消耗就更加巨大,最終會拖垮自己。

看着眼前這些垂頭喪氣的將士,最終不得不接受了范文程的忠告,撤兵回瀋陽

代善等旗主紛紛指責,“範文成,你這個漢狗,當初出兵的是你,在錦州堅持進攻的也是你,而現在要求撤退的也是你。你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按照你的狗屁道理,我們撤退回去,不但損失慘重沒有收穫,而且讓大汗顏面盡失,讓我們大金威風掃地,你到底是何居心?”

於是衆將也紛紛跟着附和,一時間罵聲如潮。

範文成就攏着手,低眉順眼的躲在皇太極的背後,不敢辯駁,其實也懶得辯駁。“一連串的計劃制定,都是依據當時的狀況決定的,不能拘泥於成法,這纔是真智慧,你們這些蠢人,我懶得搭理你。”范文程用這樣的話語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努力的維護着自己心中那所剩無幾的自尊。

“夠了夠了,不要再說了,實際情況大家也不是不知道,這場爛仗的確也打不下去,也不能再打了。這事情我就這麼決定了。全體都有,現在回去準備。爲了不懈怠軍心,不讓敵人警覺,告訴將士們,就說我們再攻錦州,然後再攻大淩河,然後撤退回遼河東。準備好後,大雨一停,我們立刻行動。”

大雨下了足足三日方停,等大雨停了之後,皇太極毫不猶豫的帶着大軍反身殺向了錦州,在錦州面前做足了樣子,讓明軍以爲皇太極依舊要死戰的時候,皇太極帶兵全部壓向了大淩河,讓洪承疇趙率教以爲皇太極放棄他原先全面開花的策略,開始一步步按部就班的逐步推進。結果他在大淩河面前虛晃一槍,直接撤回廣寧,留下嶽託在廣寧斷後之後,大軍轟隆隆撤回了遼東。

這場戰鬥,在皇太極指揮的這場完美的幾乎經典的撤退裡落下了帷幕。

等皇太極已經撤回遼東了,洪承疇等才恍然大悟,讓孫師傅掌握的五萬養精蓄銳,準備在敵人被大大的消耗,在他精疲力盡時候,來一個各路出擊的戰略徹底的落空。

但不管怎麼說,寧錦之戰,前後殺敵合計兩萬,其中真女真和蒙古兵佔據一半,這比歷史上要翻了四倍。而最大的收穫,是提升了洪承疇在關寧中的地位聲望,讓將士歸心,同時也打出了關寧必勝的信心,這纔是最關鍵的。從此,一味防守的關寧鐵騎,在洪承疇的帶領下,開始走向收復遼東的正途。

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1254章 困獸猶鬥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328章 漢軍營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1194章 殺回去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294章 溫柔中的商機第1225章 同是未雨綢繆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606章 暗訪林丹汗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1308章 出擊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1415章 歹毒的計策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354章 透陣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688章 家國事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442章 草原軍團危急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9章 情勢反轉了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022章 結陣死戰第536章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04章 忠誠誰第662章 勢利小人的養成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328章 漢軍營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920章 布衣宰相親臨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786章 大朝會第340章 裹挾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340章 裹挾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436章 擴軍備戰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359章 宿命之始
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1254章 困獸猶鬥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328章 漢軍營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1194章 殺回去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294章 溫柔中的商機第1225章 同是未雨綢繆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606章 暗訪林丹汗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1308章 出擊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1415章 歹毒的計策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354章 透陣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688章 家國事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442章 草原軍團危急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9章 情勢反轉了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022章 結陣死戰第536章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04章 忠誠誰第662章 勢利小人的養成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328章 漢軍營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920章 布衣宰相親臨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786章 大朝會第340章 裹挾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340章 裹挾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436章 擴軍備戰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359章 宿命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