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戰事結束

六月的深夜,燥熱難耐,而真的驚醒皇太極的,是一陣刺耳的雲板聲,這讓他不得不在皺眉長嘆之後,招呼幾個小太監過來,服侍自己穿戴,然後到朝堂上去處理政務。

從十三鎧甲起兵,到萬曆四十六年,在興京告天七大恨發動對明作戰,攻克撫安、三岔、白家衝三堡,到四十七年擊敗明朝十萬大軍,到天啓元年攻克遼東最高首府遼陽,再到二年攻取遼西重鎮廣寧。原先壓在自己頭上的明朝帝國,在遼東苦心經營兩百餘年的基業,就被自己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取而代之。

在這個過程中,又有多少明朝的猛將名將成爲他前進道路上的刀下之鬼?又有多少精兵勁旅被旋風一樣的八旗鐵騎擊垮?川兵、浙兵、白桿兵、血脈僅存的戚家軍、遼東鐵騎,哪一個又不是威名赫赫名鎮一方,有着屬於自己的傳奇和榮耀。

可這些都在後金鐵騎那疾風般的衝鋒和馬背上勢如泰山般的揮劈前蕩然無存,沒有一個將領沒有一支軍隊,在他們面前取得過勝利哪怕是平局。

甚至明朝將領和八旗鐵騎交過手沒死逃回來,都可以立即升官,如果是且戰且退,部隊沒有被打亂建制那簡直就可以官拜總兵,不過鑑於在遼東當總兵的危險性,這些人紛紛表示打死都不幹。

自己不是曹操,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大旗;他不是朱元璋,沒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道德制高點;他不是苻堅,沒有“投鞭斷流”的龐大軍隊;他也不向歷史上那些霸主,有着數不過來的文臣武將左膀右臂;他甚至不同於任何一位朝代的開創者,沒有天下大亂揭竿而起,沒有烽煙四起遍地烽火,沒有地方割據宦官干政的大背景,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挑戰統一的中央政權的,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在他身上沒有應驗,不僅躲開了子彈還啄瞎了獵人的眼睛。

他是噩夢,是明朝的噩夢,是一塊籠罩在明朝上空的陰雲,努爾哈赤的名字雖然沒有達到小兒止啼,但它的效果也十分不錯,最起碼努爾哈赤這個名字出現在大明朝堂的時候,朝臣們都是鴉雀無聲你看我看你。

但是,現在努爾哈赤卻是每日三驚,讓他夜不能寐,倒不是毛文龍那個小強折騰他的,而是現在遼東統治區內的糜爛狀況讓他寢食不安。

因爲他終於明白了,漢人的一句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自己和自己帶出來的一羣強盜有着衆多缺陷。

這些缺陷可以總結概括爲兩大不會:這樣不會那也不會,但不會不是因爲努爾哈赤傻,相反他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從殺無谷之人的決定就可以看出努爾哈赤已經看到了後金統治的根本問題在於糧食,今天十三山被消滅了(佟養性是這麼報告的)

但是,不等於天下太平,軍情四起,逃民遍地。隨着他的一個又一個法令的頒佈,逃亡和反抗成爲了大金統治下遼東大地的主旋律,沒奈何,努爾哈赤下緊急命令,在自己汗門皇宮大門口設立竹板、銅鑼、大鼓,並規定:在夜間,凡是報告軍情的,則敲打竹板;報告逃人情況消息的,敲擊銅鑼;如若是好消息,就捶鼓。

從此努爾哈赤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剛躺到牀上還沒閉眼呢就聽到鑼聲又得起來,努爾哈赤感覺自己耳朵旁有一個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廣場舞,晝夜不停,而聲音也越來越大,音調啊也越來越激昂。

人們都習慣說“敲鑼打鼓”,有鑼聲必有鼓聲,可到了努爾哈赤這裡這個習慣變爲了“敲鑼打板”,以至於竹板和銅鑼都因爲敲打過多而換了好幾次,可一旁大鼓上光灰塵就落了一指厚。

又是雲板響起,皇太極不得不以六十二的年紀,披衣起來處理政務軍情。在這個年代,這絕對應該是頤養天年的老人了,但努爾哈赤依舊雄心勃勃。

新建的大殿還散發着老松木那特有的香氣,聞着倒是讓人神清氣爽。

小太監貓一樣的端來了燭臺,亦步亦趨的跟在皇帝是身旁錯過半步的地方,時刻提醒着皇上腳下。

走到大殿的東暖閣,火炕保證乾爽舒適,隨時等待皇上的駕臨。

坐下來,直接在炕桌子上拿起了一個奏摺:“是這個嗎?”

哪個近侍小聲的回答:“是這個,八阿哥遞上來的,八百里加急,剛到。”

老八一項沉穩,能夠動用八百里加急,能夠在夜晚需要敲響雲板,一定是出了特殊緊急的事情,否則他能解決的,絕對不會驚動自己。

翻看了火漆,沒有被動過,然後拿起一把小刀,將火漆剝落,展開內容,先看了一下頁數,這是努爾哈赤的習慣,從頁數上看輕重緩急,頁數越多,其實倒是事情越不急,反倒是寥寥的幾個字,倒更可能是緊急公文,需要小心處理。

將信紙湊在燈光下開始看,結果越看努爾哈赤越心驚,最後不由手都開始輕輕的抖動起來。

他從來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毛文龍,從一羣叫花子難民在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竟然發展壯大到如此厲害,竟然真的成了自己的心腹之患。

看到皇太極的建議,努爾哈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其實按照正常的規律來講,越是向毛文龍這樣,卻也需要在他還弱小的時候,就將它掐死在萌芽狀態,一旦讓他得到了從容的發展空間,那麼其所造成的後患將更大。

但是老八說的也對,再結合自己現在的狀況,的確是讓努爾哈赤左右爲難。

頭年臘月的時候,爲了對付這個毛文龍,鑲藍旗的阿敏就損失了足足3000女真八旗,開啓了一場大戰損失最多的先例。

而後至今在正月的時候出兵廣寧,雖然在物資上獲得了巨大的補充和繳獲,但真實的戰果,也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土地,卻沒有得到,這等於是半途而廢,功敗垂成。

結果還是這個毛文龍繼續在自己的身後搞東搞西,雖然給自己軍隊造成的損失並不大,還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但是卻裹挾了巨大的人口,搶奪了自己無數民間的財富,根本的還是殺傷了自己無數的子民,這樣的損失,不低於一場大戰。

然後緊接着就是眼前這對長山島的一個小小的剿滅戰,而衍變發展起來的一場連番的大戰,結果的結局竟然打到了這個地步,真的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其實,這個時候,整個八旗軍隊連續征戰,已經是筋疲力盡,未戰先受大挫,已經是軍心沮喪,一旦強爲,後果不堪設想,而對毛文龍的戰爭,不會獲得任何的搶掠戰果,倒是需要源源不斷的從國庫裡往外掏東西。

在左思右想之後,最終努爾哈赤長嘆一聲,提筆給皇太極寫了一封聖旨:“保住金州復州一線,我們來年再戰。”

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833章 強攻牛毛寨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1205章 陷害皇帝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1190章 暗中佈置第1291章 暴動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702章 讓位之意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1019章 頻繁的海戰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1260章 改造盧象升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340章 裹挾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574章 慘烈戰陣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1291章 暴動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720章 皇上內閣的心思第277章 天啓的好心情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1104章 無情的屠殺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1158章 大裁軍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1381章 鎮江大捷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257章 大戰略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093章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799章 打倒一個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328章 漢軍營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015章 漢軍出動
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833章 強攻牛毛寨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1205章 陷害皇帝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1190章 暗中佈置第1291章 暴動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702章 讓位之意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1019章 頻繁的海戰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1260章 改造盧象升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457章 暴打文官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340章 裹挾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574章 慘烈戰陣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1291章 暴動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720章 皇上內閣的心思第277章 天啓的好心情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1104章 無情的屠殺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1158章 大裁軍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1381章 鎮江大捷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257章 大戰略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093章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799章 打倒一個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328章 漢軍營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015章 漢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