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

大將回京,必須事先申請,得到朝廷批覆才能起行,否則就是大罪。毛文龍回京的奏摺送到了天啓的桌案上,當時葉向高也在身邊,在魏忠賢將這個奏摺遞過來的時候,天啓看了一眼,興奮的豁然起身,但是站了一會兒,就一臉沉重的坐下,然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最終長嘆一聲,將這個奏摺放在御書案上,手指在這份奏摺的封面上輕輕的敲打,沒有表示任何態度。

天啓皇帝整個表現,被一絲不落的落到了葉向高的眼裡,他就眯着眼睛,擼着自己的鬍子,微微的點頭。

從這一點上來看,自己悉心培養的這個皇帝,開始變得沉穩起來,這是作爲一個帝師最大的成就。

好一會兒之後,天啓皇帝扭過頭望向葉向高:“葉師傅,這毛帥請求回京的奏摺,您老怎麼看?”

自從孫承宗督師薊遼之後,原先對孫承宗老師傅的依賴,就開始轉向了葉向高。現在的天啓皇帝,雖然有了自己獨斷專行的傾向,但他性格里對別人的那種依賴,卻轉向了葉向高。之所以如此,也是這一段風雨飄搖的大明,外有強敵壓境,內有黨爭不休,但是坐鎮中樞的葉向高則巋然不動,處置形式沉穩老練,穩定了現在的大明朝局。

而最關鍵的是,葉向高的所作所爲,的確是出於維護皇權,或者直接說,就是爲了維護天啓皇帝,培養出一個孤臣黨,均衡了朝局的勢力,慢慢的削弱了東林黨對天啓皇帝的架空,這讓天啓皇帝感覺到這個老師傅的忠心,也感覺到了一種可以依靠。

而在這短短的兩年時間,毛文龍在東江鎮,真正做到了牽制後金。他的開海舉措,讓戶部對各個地方軍隊供應上,得到了巨大的緩解,就在這半年時間,就爲戶部節省了不少於100萬銀子的消耗,讓互補和內帑緩解了壓力。

而毛文龍的皇商籌劃,已經見到了效果,那就是200萬的現銀資格定金,流入了內帑,這一百隊皇商已經進入蒙古經營,又有將近200萬銀子的利潤分成進入。

天啓不是一個小氣的皇帝,說句良心話,在國家大事上,魏忠賢也不是一個小氣的人,如此一來,有了400萬兩額外的收入,戶部再敲詐內帑,每每都能得逞。

戶部寬裕了,也就讓內閣事情好辦了,其實所有的東西不還是圍着那個繞嗎,所以現在的葉向高這個內閣首輔,可比歷史上的他運作得滋潤從容了許多。

葉向高也不是一個糊塗的人,當然知道鹽打哪兒鹹,醋打哪兒酸,歸根結底還是毛文龍的功勞。雖然毛文龍給他添了無窮無盡的麻煩,但讓他能夠手中握有錢糧,應對那些四處伸手的大事來說,葉向高還是表示感謝的。

所以聽到毛文龍要請求進京,天啓皇帝徵求自己的意見,在欣慰天啓皇帝已經慢慢成熟的同時,葉向高也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歡喜。

“哈哈哈。”葉向高先開心的笑了一陣,然後得意的道:“怎麼他不想再躲在草原啦,請求回京啦,老臣倒是認爲可以,因爲他們給予我君臣捅了太多的婁子,當事者應該出來說道說道,否則你我君臣總是這樣爲他遮遮掩掩擦屁股,我真的有點焦頭爛額。”

和一個沒受過系統王道教育的皇帝,說一些古奧深奧的詞令,其實是很累的,所以在沒有外臣的時候,葉縣高倒是更願意和天啓皇帝,按照家庭裡父子的那種談天辦法,來說一些國朝大事,省得聽着難受,說的累心。

聽到葉師傅如此說,天啓就輕鬆的哈哈一笑:“按照道理來說,毛帥這一次回京,根本就不需要請求,因爲他離京的時候,在半路上是被咱們截回來的,按照道理來說,他壓根兒就沒有離京。因爲當初他要去皮島,是朕讓他進行豐潤救援的,也等於是沒有離京,既然沒有離京,當然也就沒有回京的請求道理。”

看看一臉波瀾不驚的葉師傅,天啓背起了手,在御書房裡慢慢的踱步,原本輕鬆的臉,卻變得凝重起來:“話雖然是這麼說,但葉師傅你也知道,現在朝堂上的局面是如何,東林黨想至毛帥於死地啊,毛帥回來,畢竟是一場脣槍舌劍,以毛帥口才自辯能力,自保還應該沒有問題,但又將掀起一番朝爭,也不知道又將是一個混亂結局。”

其實天啓說這話,事實的確如此,但這句話由皇帝的嘴裡說出來,的確太不恰當了。所以葉向高並沒有答話,但卻輕輕地苦笑搖頭。

“而現在所謂的閹黨,雖然吃了毛帥的好處,卻準備袖手旁觀。”說這話的時候,天啓就橫了一眼尷尬的魏忠賢。

閹黨這個詞在皇帝口中是第一次說出來的,似乎是承認,也似乎是不滿,魏忠賢就繼續尷尬的低下了。

皇帝說的一點都不錯,雖然這一次毛文龍給了自己巨大的利益分潤,但毛文龍立的功勞,的確是太大了,皇帝和葉向高在搞平衡,魏忠賢何嘗不是想這樣?在魏忠賢的心裡,東林黨必須打倒,但是東林黨的勢力的確是盤根錯節,太強悍了,還不是自己這個閹黨所能夠完全戰勝的。自己就必須聯合孤臣黨來和東林鬥,這是大勢所趨。但如果毛文龍憑藉着連番巨大的功勞,壯大了孤臣當,那就等於再次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在魏忠賢的心中,孤臣黨需要扶持和聯合,但他的地位必須是處在輔助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根本就不應該和自己平起平坐。而按照現在發展的局勢,在毛文龍在草原大勝的時候,孤孤臣黨已經呈現不受控制的壯大,你放眼看看,滿京城所有掛着孤臣黨標籤的人,一個個已經趾高氣揚,加上毛文龍將這些軍功給他們,那些人勢必要真正的走入朝堂。

一個東林就已經讓自己頭大,如果再出現一個孤臣黨和自己抗衡,那麼自己想要實現的一黨獨大,把持朝廷的目標,就更加渺茫了。

所以在這一段時間,原先力挺毛文龍的魏忠賢等閹黨,對東林對毛文龍的發難,開始集體失聲,這已經明確的表明,他們對毛文龍已經採取了不支持不反對的態度。

葉向高對剛剛皇上對閹黨的評判,深表欣慰,這證明皇帝已經開始成熟起來,開始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朝局中的三個黨派的鬥爭和作用,而不是一味的維護閹黨了。

這是政治的成熟。這是一個高高在上,掌控大明帝國的皇帝該有的潛質,雖然這會削弱內閣的權利,但其實,在葉向高的心中,大明就是應該這樣,內閣權利過大,那是大明的不幸,但皇權權利過大,也是這個老大帝國的不幸,只有平衡纔是這個老大帝國的幸運。

葉向高老了,對什麼事情都看明白了,對權利的興趣也看淡了,所以他纔有這種平常之心。

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1279章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1099章 悠閒的友軍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562章 去與留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567章 安撫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604章 說服戚軍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1010章 視察軍工廠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268章 送妻兒入京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011章 備戰忙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1233章 反覆無常毛文龍第1345章 朝鮮的敵意第1179章 談論一下哲學問題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638章 夜襲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1139章 漢江沿岸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243章 佈防第1356章 轉攻皮島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1110章 解圍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97章 突然發難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940章 養賊自重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636章 射鵰者的威力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720章 皇上內閣的心思
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1279章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1099章 悠閒的友軍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562章 去與留第236章 毛文龍的作用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567章 安撫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604章 說服戚軍第680章 分化瓦解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1010章 視察軍工廠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268章 送妻兒入京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011章 備戰忙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1233章 反覆無常毛文龍第1345章 朝鮮的敵意第1179章 談論一下哲學問題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638章 夜襲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239章 紮下根基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1139章 漢江沿岸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243章 佈防第1356章 轉攻皮島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1110章 解圍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97章 突然發難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940章 養賊自重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636章 射鵰者的威力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720章 皇上內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