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

對於天啓的情緒,孫承宗怎麼能不明白這個處在叛逆期的學生的想法呢?其實知子莫若父,這個道理並不一定對,往往最瞭解一個人的性格的,反倒是他的老師。現在,天啓這個學生已經有了對毛文龍的依賴症病發的先兆了。

對於毛文龍在萬馬齊黯的時候,連續兩場大捷,給這個黑沉沉壓抑的大明帶來了一些新鮮的空氣,還有一線光亮,孫承宗心中是相當高興的,也是相當佩服的。

但孫承宗原先對毛文龍的性格印象就非常的惡劣,這一次又出了彈劾上司,制上司於死地的手段,就更讓孫承宗感覺到厭惡,在他認爲,毛文龍這次挾私報復,就根本沒有一點爲國爲民的純真在,至於毛文龍說出的上面的那一副對聯,孫承宗認爲那絕對是一種剽竊(他還就真說對了,嘻嘻)

但是現在不是打擊這個學生的時候,自己也不想給這個學生留下一個按照自己好惡用人的想法,於是就耐心的解釋。

“萬歲支持毛帥新開東江鎮,其作用極大,如果真能像他所報的那樣,手中掌握着5萬精兵,即便沒有這些兵力,一兩萬人還是應該有的,對後金的牽制是有巨大作用的。如果將毛帥調到別的地方,就失去了這個戰略的作用,將是得不償失。”

對於老師誇獎毛文龍在敵後的巨大作用,對於老師誇獎自己批示了建設東江鎮,天啓還是有些心中小得意的,因爲當初同意毛文龍深入敵後的是自己,同意設立東江鎮的還是自己,得到了知兵的老師肯定,當然也就顯示出了自己的英明。至於老師說的毛帥如此重要,也就不再多問了。

“那您對馬世龍是怎麼看呢?您準備怎麼用他?”

“老臣準備加強他的權利,授予他節鉞,讓他自行升遷他的將領,給與他充分的權利。而且所需的軍馬錢穀不用上報審批,隨便拿隨便用。”

天啓還沒有說什麼,朱由檢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如此一來,兵權,錢權,人事權全部放給馬世龍,一個武將的權力過大,不受文官監督,在掌握着充足的不受考覈的錢糧,這不但和我們國朝的體例不合,更有尾大不掉的禍患,老師傅認爲這樣合適嗎?”

這樣的提問出自於一個13歲的孩子口中,的確出乎了孫承宗的意料之外,不得不對這個旁聽生刮目相看,但對於他的這種帝王之間纔有的心性,孫承宗卻充滿了警惕。

不過天啓對弟弟和老師的問答,卻是一臉的滿不在乎,溺愛的輕輕拍拍弟弟的後背:“老師如此說,必然有它的道理,還請老師傅說一說。”

孫承宗看到皇帝竟然這麼說,也就不能再說別的,於是就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這些年士兵大多不訓練,糧餉大多不覈查,這的確是一個最大的弊端。但讓將領領兵打仗,卻讓文官負責招兵訓練,這就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讓將領在前線衝殺,卻讓文官在後方指揮作戰,這就有一些門外漢指揮門內漢的嫌疑;在邊關應該重視軍事人才,卻每天增派文官;把邊事交給了經略和巡撫,卻把選擇戰守的權利放在朝堂之上。這是極大的弊端。”孫承宗毫不客氣的指出了這中間的種種弊端線:“現在是非常時期,就是應該將權利下放到領兵的大將手中,萬歲您試想一下,戰場變化萬千,戰機稍縱即逝,身在前線的將領要有主動出擊的覺悟,有覺悟但沒權利,打不打得經略巡撫說了算,等上報等批准等開完會,互相爭吵討論,戰機早就沒了,敵人早跑八百里開外了;可有時候明明沒有戰機,上面命令要打,上去了一敗塗地,然後文官說這是前線將領作戰不力,各種處分。這仗能打好就怪了。”

這一番直言,的確說出了當時的弊端,孫承宗說給兩個孩子聽,當然讓他們無話可說。

但朱由檢還是嘀咕一句:“如果這個武將不像你說的那樣,未來的這個責任可就重大了,老師傅可要想清楚。”

孫承宗就淡然一笑:“*******,*******,爲了江山社稷的穩固,一些風險還是要擔當的。”

結果朱由檢的一句話成了預言,兩年後,正因爲馬世龍的問題,牽連了孫承宗,讓他黯然神傷地退出了遼東。

天啓直起了身子:“既然老師傅認爲應該這麼做,那一切就都是對的,那就這麼做,不過袁崇煥您怎麼認爲?”

對於這個學生,孫承宗立刻回答道:“在文人裡,我的這個學生,也算是知道兵法的,但是我卻對他非常瞭解,這個人賭心太重,如果將大任交給他,我真的怕他將事情搞砸,因爲戰場不是賭場,所以我要用其長,而避其短,看住他不要賭性爆發,我認爲他還是能有大作爲的。”

孫承宗這樣評價袁崇煥是有原因的,不說原先當官時候的勇敢,就是在遼東事情上,侯恂推薦袁崇煥進了兵部,其實就是閒散的官,熬資歷,如果熬上個十年二十年,有足夠長的命,就可以當上六部之一的尚書。

但結果袁崇煥聽說山海關外需要用人,於是,剛剛得到的兵部位置還沒坐呢,直接一個人跑到了前線山海關外,考察一番之後,回來直接對上司說:“我要調動工作,給我足夠錢糧,我一人既可擋建奴的進攻。”

然後自請調山海關前線,對於這樣的敢做事敢擔當,其實是很讓人佩服的,但這話就有點過了,建奴肆虐遼東十幾年,無數將士官員在遼東折戟沉沙,你說這話,的確說太傲,太大了,同時也太視滿朝同僚爲無人了。

但大明所有但官員都畏懼遼東如死地墳墓,那裡正缺少人手,這總算是跳出來一個願意去送死的,大家當然求之不得的將這個同伴裡的異類踢出去,於是朝廷高興的委袁崇煥以山東兵備僉事,督關外軍,也就是監軍了。

他去山海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藉助監軍的身份,和王再晉分庭抗禮,對於王再晉築城八里鋪的事情,不是和王再晉協商該怎麼改進,而是直接上書告狀,明顯的意思就是將王在晉趕走,那後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

而就在剛剛不久閻鳴泰讓他去查關外潰敗人數,他雞毛當令箭地殺人很多將士,這就有僭越爛權之嫌了。跟在根本上,就是賭,賭自己在不斷的冒險裡,升遷更快。

當然,這種賭法,對國家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故爲大言、劍走偏鋒。想方設法引起別人注意,拿軍國大事去賭前程,只要賭中了,那就升官極快,如果賭輸了就是國家替他出賭注。只要膽子大、性命還在,那下次可以再賭更大一些。爭取一把就都贏回來。”這就是孫承宗對袁崇煥的評價。

對於這個往好了說是勇於任事,往壞了說是膽大包天的人,孫承宗還真要在大膽使用上,嚴加管束,真怕他給自己捅出大婁子來。

嚴加管束,孫承宗自認做到了,這主要來至自己是袁崇煥的老師。

第959章 人要勝天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036章 無限野望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724章 建立銀行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361章 衆志成城第1308章 出擊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弟1234章 募集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208章 天啓出更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1339章 伏筆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812章 花錢如流水啊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083章 撂挑子不幹了第530章 論開皮島港事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1027章 火油彈發威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227章 改革 深入皇宮第417章 兄弟交心第887章 跳出來了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1011章 備戰忙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341章 街壘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第897章 再次整編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1335章 發動第1289章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694章 大會蒙古諸部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464章 東林集會第346章 光復
第959章 人要勝天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036章 無限野望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724章 建立銀行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361章 衆志成城第1308章 出擊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弟1234章 募集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208章 天啓出更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1339章 伏筆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1006章 中日海戰-改變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812章 花錢如流水啊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925章 沿途留軍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083章 撂挑子不幹了第530章 論開皮島港事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1027章 火油彈發威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227章 改革 深入皇宮第417章 兄弟交心第887章 跳出來了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1011章 備戰忙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1118章 主動分權第341章 街壘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第897章 再次整編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1335章 發動第1289章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172章 進退兩難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694章 大會蒙古諸部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464章 東林集會第346章 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