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兄弟心思

天啓和朱由檢本來就節省,兩兄弟就在御書房弄了四菜一湯,一壺低度數的酒,邊吃邊談。

“前階段安排的3路出擊,讓我們損失慘重,那按照毛帥的說法,我們沒有失敗,最多隻算是慘勝,這件事情已經800里加急追着你送過去了,你已經看到了吧。”

朱由檢就一邊夾着菜吃,一面點頭:“我很贊同毛帥的論斷,從整個結局來看,我們的確沒有徹底的失敗。而在臣弟看來,毛帥奪得了鞍山,奪取了滿清唯一的一個鐵料生產基地,這不但不是慘勝,而且是一個大勝,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勝利。因爲臣弟在地方多年,知道工業和礦產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還請哥哥爲這場大勝而歡欣鼓舞。”

“這個我當然知道,滿清丟失了鞍山,即便有充足的糧草,卻沒了鐵料打造武器,他也就是一個沒了牙齒的老虎,和病貓沒有什麼不同。”

“而我從下面就帶來了一個更好的消息,這次我們在將士上損失慘重,但在毛帥發出了加倍徵兵之後,民間的士氣,不但沒有因爲巨大的犧牲而低落沮喪,感到更加的高昂,大家紛紛請求參軍入伍,這的確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天啓就玩味的一笑,然後道:“事情的確是非常好,但是那些參軍入伍的,畢竟不是出自你我兄弟的手,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嗎?”

朱由檢直接放下了筷子,面色陰沉的回答:“這一點兄弟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反反覆覆的就考慮這件事情。”

“你可有什麼想法嗎?”

朱由檢就直接道:“現在我們的京營是20萬,但其實真正能有10萬就不錯了,而即便這10萬,也都是混吃混喝的,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在這一點上,當初臣弟被圍在豐潤的時候,就已經暴露無遺。”

天啓拿着筷子扒拉着菜,聽着點頭。

“而現在,東江鎮所有的兵都出自遼東,薊遼督師的關寧鐵騎,也全部出自遼西。你又接受了毛承勇做草原督師——”

“這一點我不認爲是錯誤,就在前天,毛承勇和劉興賢進京面對的時候,我在集英殿召集了他們,當着滿朝的重要文武重臣,對他進行了考覈。”

朱由檢就放下剛剛說的話頭,認真的詢問整個過程。

“據我和諸位大臣考察,毛承勇的確適合這個位置。當時他沉穩幹練,表現非常得體,而且滿腹詩書經文,更有文臣風範。當時他們對準備治理的草原,提出了5點策略,有和我們不謀而合的,也有出乎我們意料的。”

“什麼樣的5點建議,能讓哥哥你和全體的文武大臣滿意?臣弟倒是想要聽聽。”

天啓就抽出來一個單子,這是那次召對的簡要記錄,指着上面道:“第一,發展農牧,以富牧民之家。第二,增加牧民收入,以安牧民之心。第三,平易內外物價,以平牧民怨恨。這三點是劉興賢說的。”

“劉興賢做爲奴兒干都司指揮使,主要的是民政,這三點提的切中要害,如果按照這個辦法施行下去,不出十年,蒙古就徹底的成爲我們華夏族的一部分,再也不用憂慮他們的反叛了,好人才。”

天啓很贊同這個評斷。然後繼續道:“第四,以歸心牧民家庭子弟爲兵。第五條,向東穩步推進。”

“這一定是毛承勇的計劃。”然後痛心疾首的道:“當初曹文詔輕視了蒙古騎兵,還堅持他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老一套,再加上他突騎冒進,纔有這一場大敗。”

天啓公平的道:“他的蒙古人譁變,他的管理辦法是一方面,我們急忙調走毛承勇也是一個錯。”

朱由檢就將酒杯擋在了自己的面前,調走毛承勇和他的一萬多將士,將復遼軍徹底的從草原抽調幹淨,其中的隱情,兄弟兩個是合計過的,卻不想捅了這麼大的一個婁子,遭到了這麼大的一個失敗。

“而曹文詔冒進,還不是我們催逼所致?”

這一點,不單單是天啓有錯,其實內閣和兵部錯誤更大。當然,毛文龍也逃不了干係。

“現在,我們必須用毛承勇,否則我們的北方就危險了。也正因爲如此。”天啓把話說回來“我準備以幫助草原和關寧恢復這個正當的理由,從信陽調十萬大軍,四萬給關寧,因爲蒙古軍團還有三萬信陽軍,所以,我準備給草原軍團三萬,剩下的三萬,充實到京營裡去。然後你親自坐在京營,對京營進行整頓。淘汰那些所有不合格的,就在全國官員的子弟中遴選優秀的,在小胖子和你的聯手下,打造一支以官員子弟爲基礎,以信陽軍爲核心的十萬京營。”然後慎重的加重了語氣:“記住,十萬精銳,實打實的十萬,實打實的精銳。”

朱由檢站起來,衝着哥哥拱手:“臣弟明白了。”

其實,真要是十萬京營精銳,真就可保京師穩定無憂,而其中的費用也不必相現在所謂的半飢半飽的二十萬開銷大,這次是天啓和英國公仔細商量的。英國公正式交代了擔子給自己的兒子張之及。但在交接之前,英國公決定自己做這個黑臉,直接掃蕩掉京營十三營所有的積弊,將一支真正瘦身但強悍起來的京營交給自己的兒子。

天啓站起來,拍了拍朱由檢的肩膀:“毛帥都知道上陣父子兵呢,我們就來一個打虎親兄弟。”

朱由檢感動的道:“哥哥,臣弟就當你的馬前卒。”

天啓哈哈一笑,“什麼馬前卒不馬前卒的,你我兄弟不分彼此。”對着朱由檢半真半假的道:“對於你掌握軍權,外面的許多大臣都怕咱們來個蕭牆之禍,但他們是真的不知道我們兄弟啊。其實,這個位置我坐你坐有什麼區別呢?還蕭牆之禍,他們多心啦,你只要說一聲,哥哥我和你嫂子正求知不得呢,立馬跑到山清水秀的地方逍遙去啦。”

朱由檢不小啦,現在已經十九,尤其在外面歷練多年,早就成熟了,若是以往聽到這話,真的就當哥哥說笑,說不定還能歡喜的真就坐兩天。但現在聽着,卻是誠惶誠恐了,雖然表面上沒有什麼,和往常一樣。

但不久,就將信陽的所有事物都交給了左光斗,直接將家搬來了京師,就住在原先的老宅子裡,快快樂樂的每日到哥哥家蹭吃蹭喝,而且對自己的侄子溺愛的簡直讓人髮指,而在學業和修養上,卻嚴厲的令人髮指。

有時候老太妃都看不下去了,就對張皇后叨咕,心疼那個孫子,結果張皇后笑着勸慰:“反正早晚他們爺倆搭夥,未來還得兄弟看着,現在就看着,比以後再歸攏好的多。”

最終天啓笑着定論:“不愛死,不打死,隨他。”

於是,進宮的朝臣們常常看到這一幕,前一陣,八賢王扛着太子放風箏,下一幕,八賢王提着棍子追着哭喊的太子滿世界跑。

對於這樣的場景,羣臣們就欣慰的視而不見了。

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159章 啦啦隊的作用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1268章 送妻兒入京第853章 努爾哈赤的麻煩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986章 徹底的敗了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1150章 分贓朝鮮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879章 謀劃清洗第1144章 滅亡的瘋狂前兆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1352章 拼消耗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590章 趁亂佔便宜第893章 下定決心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1032章 戰神張盤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348章 恢復第344章 奪城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044章 敵情有變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870章 勾連土匪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697章 徵召騎兵第621章 多倫的盼望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247章 理直氣壯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1029章 天下局勢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011章 備戰忙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351章 援軍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510章 利益第一(爆更求支持啊)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292章 困難重重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283章 倒晉聯盟
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159章 啦啦隊的作用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1268章 送妻兒入京第853章 努爾哈赤的麻煩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986章 徹底的敗了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1150章 分贓朝鮮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879章 謀劃清洗第1144章 滅亡的瘋狂前兆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1352章 拼消耗第1269章 全民皆兵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590章 趁亂佔便宜第893章 下定決心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1032章 戰神張盤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348章 恢復第344章 奪城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044章 敵情有變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870章 勾連土匪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697章 徵召騎兵第621章 多倫的盼望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247章 理直氣壯第1266章 清君側的目的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1126章 滅日計劃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1029章 天下局勢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974章 斑斑血淚第1011章 備戰忙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351章 援軍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510章 利益第一(爆更求支持啊)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292章 困難重重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283章 倒晉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