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天啓皇帝

朝廷上爲毛文龍的事情吵翻了天,這事情最終還是要皇帝天啓來決斷誰是誰非。於是,在這天,天啓聽完大儒在建極殿庭筵(可不是吃飯,是聽大儒們講經史子集)之後,決定將毛文龍的事情解決一下,大家別吵了,人命關天啊,再吵下去,這跑題都跑到天邊去了,實在是沒意思不是。

天啓其實不算是一個昏君。

這個倒不是奔叔在爲天啓翻案,只是看的書多了,想廢話幾句。

定性天啓爲昏君的理由其實都是很可笑的。

比如理由之一,就是說天啓從小貪玩,也就是說,凡是能玩的,天啓都喜歡,什麼上樹掏鳥窩,下河抓王八,划船溜冰,逮蟋蟀,騎馬射箭拆家,當然,後世耳熟能詳,最終成就他天下聞名的工程師職稱的木匠油漆愛好,更是精益求精了。

不過“掏鳥窩,溜冰,划船,捉迷藏。”想必每個人都不陌生,每個人都有童年,童年伴隨着各種遊戲,童年意味着無憂無慮,沒有責任,沒有負擔,所以童年是美好的,是每個人一生都在回味的。

可是將一個人的童年遊戲作爲他“昏庸”的罪狀,這就過了。誰小的時候沒有玩過捉迷藏?難道溜冰,划船就是“貪玩成性”“性格奇特”?

有句俗話大概都聽過,小時候淘氣的男孩一般都很聰明,可是由一個淘氣的孩子推論出他長大“勢必要把國家搞壞。”這個推斷就有些武斷了。

再說天啓成爲昏君的標誌就是他文盲。但史料中對於天啓“好查邊情”“悉心聆聽講讀”的記載難道就不真實了嗎。

大家可要知道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孫承宗可是天啓的老師啊,以孫承宗的性格和爲人,那就是一個嚴師的典範,就是再頑劣的學生,在那樣的嚴師手下,即便不能做個好皇帝,但讀好書,認識字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吧。

再說天啓昏君第三大罪證,那就是天啓不上朝,最終被魏忠賢把持了朝政。

天啓在頭三年是上朝的,天啓皇帝並不是真的不上朝,剛剛接任皇帝這個職位的時候,還是很勤勉的,要不魏忠賢爲什麼三年後才把持朝政。天啓雖然沒有老祖宗洪武帝規定的早晨天不亮就起來上朝,但也比他爺爺幾十年不上朝還是強上許多,只是後來越來越煩下面的官員每日在朝堂上互相攻炸,尤其還老是放着正事不幹,就是揪着明朝三大案磨磨唧唧的不放,每日將個朝堂弄的跟個鬥獸場一樣,實在是煩不勝煩,於是按照小年輕的逆反心理作用,乾脆來了一個眼不見爲淨,纔開始不上朝的,纔有後來魏忠賢把持朝政,纔有閹黨東林爭鬥不休,從這一點上看,天啓不是,最少不算是一個昏君,將大明一手毀壞的也不是天啓,而是那些官員。

但天啓不上朝不等於真的荒廢了朝堂事情,每日在後宮還是勤於政事,尤其對邊地軍事上,還特別上心。

天啓有很高的軍事敏感度,對邊情也非常感興趣,甚至派了東廠探子到遼東爲他暗訪邊情,對於毛文龍越來越傾向性的支持,也是在一次次對遼東局勢的主動了解下做出的選擇。他對毛文龍還是寄予厚望的,也不希望毛文龍真的敗了,那對遼東抗金的大事是個沉重的打擊,尤其對自己支持的政策也是一個打擊,因此,天啓是從內心不願意過多責難毛文龍的。

對於毛文龍剛剛取得的大勝,天啓是非常欣慰的,還在午門上,親自觀看了斬首佟養真的好戲。

但這一次突然就來了一個毛文龍丟失鎮江的大敗,這讓朝堂出現了局面混亂,當時天啓也非常頭疼,於是,在講經之後,留下了一羣文武重臣,詢問對毛文龍該如何處置的事情。

面對召集過來的文武大臣,天啓開始詢問:“毛文龍先勝後敗,王化貞說要增援褒獎以鼓勵其繼續戰鬥,而熊廷弼卻要殺之以謝天下,意見絕對相左,但這樣扯皮已經多日了,前線吃緊,毛文龍那裡還在危難之中,今日大家就說說,倒底這事情該怎麼辦纔好。”

天啓開口就先定下一個主題思想,希望這次不要將朝堂會議扯的太遠而依舊什麼事情也解決不了。

他對那樣的朝堂會議,已經是煩不勝煩了。

首輔葉向高站出來先行啓奏:“啓稟萬歲,遼東鎮江,孤懸敵後,毛文龍失守的確有罪,正所謂有功則獎,有罪當誅,如此法度乃行,臣以爲,當誅毛文龍。”

聽到自己的首輔如此說,當時天啓就皺眉。

葉向高,在明朝所有的首輔裡,不算是個奸臣,反倒還算是個能臣幹臣,在他執政期間,平息黨爭,直諫皇帝,推行改革,對抗宦官,總總事情都做的非常好。

但在遼東事情上,他卻站錯了隊,他認爲,登萊王化貞就是一書呆子,他怎麼懂得邊事?於是推斷,他的辦法都不是正確的辦法,都是書呆子的愚蠢辦法。

而熊廷弼有帥才,既然是有帥才的,當然他所做的舉措,也就自然是對的了,於是他一心信任熊廷弼,也就不免走入個人好惡的圈子裡去了,不管怎麼說,人就是人,聖人其實也是人,誰能沒有過錯和小小的私心呢。

葉向高在萬曆年開始做首輔直到現在,當時沒有副手,被稱爲獨相,他的地位還是相當尊崇的,他這樣說,當然是代表了內閣的意思。

但天啓知道,葉向高是有能力的,也是對大明忠貞不二的,但在經撫不和裡,葉向高是心向熊廷弼的,這次這樣說,就有了他私人偏見在的。

尤其大家都知道,王化貞是東林門下,他能當上這個遼東巡撫,也是東林大力支持的結果,要不以一個書生,連軍營編制都鬧不明白的傢伙,怎麼就能擔當着復遼大任呢?

舅舅沈光柞當然立刻站出來,朝天啓施禮後焦急的啓奏:“萬歲,毛文龍孤懸遼東,先有鎮江大捷,提振了大明軍心士氣,現在兵敗,已經危如累卵,若是不救,便讓有功有爲的將士寒心,還請聖上下旨,速速發天津水師救援,只要這個毛文龍不死,就是對後金的一個巨大的打擊,就是對大明的一個提振啊。”

沈光柞說的是對的,現在天下皆黯的時候,毛文龍鎮江大捷,那就是在爲大明豎起了一杆大旗,給大明將士,尤其是失陷在遼東的百姓一個希望,如果這杆大旗最終還是被後金砍倒了,那對軍民士氣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這一點上,沈光柞倒不是單單的爲自己的那個不怎麼得意的外甥請命,這也是在爲朝廷大局着想。至於同爲東林,現在還說這個幹什麼,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打得,別人是打不得的,都這個時候了,親情大於黨派,先把自己早逝妹妹的孩子保下再說吧。

結果正所謂歪打正着,正是今日和葉向高的一番對答,讓站在天啓身後的魏忠賢看到,沈光柞也不是頑固的東林,將來可以利用,最終閹黨勢力佔據朝堂的時候,這個沈光柞卻沒被閹黨打倒,依舊安安穩穩的坐在了順天府尹的位置,一直到終老。

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1194章 山陝大抓捕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1338章 初勝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73章 草原的風情第870章 勾連土匪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362章 虎頭蛇尾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343章 反攻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1064章 大和島條約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654章 林丹汗的野心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196章 縝密安排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1702章 君臣攤牌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545章 拉人入股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075章 緊急動員第777章 萬象更新第619章 逼迫出戰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46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1026章 必死無疑朝鮮王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567章 安撫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1110章 解圍
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1194章 山陝大抓捕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1338章 初勝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73章 草原的風情第870章 勾連土匪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362章 虎頭蛇尾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343章 反攻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1064章 大和島條約第177章 絕望的百姓第654章 林丹汗的野心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196章 縝密安排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1696章 戰死百分之五百的軍隊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1702章 君臣攤牌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545章 拉人入股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075章 緊急動員第777章 萬象更新第619章 逼迫出戰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46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041章 準備迎敵第1026章 必死無疑朝鮮王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567章 安撫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1110章 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