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分田分地

既然旅順已經被自己設定爲真正的統治區域,就要給與大力的治理,讓它真正發揮自己根據地的作用。

毛文龍重來旅順,這讓許傑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讓原先一個孩子王,硬是一步登天擔當起一地知府的重任,也算是難爲他了,這真的就有一種的旱鴨子上架的意思。

“一切都是開頭難,由於我不想將旅順交給朝廷,讓朝廷一些貪官污吏跑過來伸手,所以一切都必須靠我們,我們必須摸索出一套我們自己行之有效的辦法,將這裡建設成我們最穩固的根據地,生產出我們需要的東西物資,供應我們未來的戰爭。”坐在旅順的大堂上,毛文龍開宗明義,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以便讓手下的文武將士們做到心中有底。

“如果登萊或者是遼東巡撫過來討要該如何辦呢?”朱明不無擔心的詢問,上下尊卑,一切聽從朝廷,這樣的觀念在這些人的腦海裡已經根深蒂固,旅順雖然是毛文龍拿下來的,但是按照行政劃分上,他不歸東江鎮管,一旦上面派來官員接收也是爲難。

毛文龍就皺眉:“這件事情一時半會兒我也是拿不出個章程來,等前面南關戰鬥結束,建奴退去,我是要專門開一場大會,咱們兄弟在一起好好的商量商量,但是我的原則就是,不管怎麼辦,旅順我是絕對不交會給朝廷的,我們必須掌握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地方,即便朝廷派來官員,我寧可將它直接沉海,我也絕對不能讓他們染指。”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大家也就把心放在了肚子裡,開始好好的研究研究這旅順的治理問題。

要說現在毛文龍可比當初劉備還慘,堂堂大明九鎮之一,然後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地盤卻根本沒有,皮島等諸島是借朝鮮的,這旅順以及沿海諸島海要從登萊手中耍賴,這是真是窘迫到了極致了。

經過後金的統治殘暴洗禮,旅順這個地方已經被徹底的摧殘,無數的富戶地主被女真建奴殺害,無數的土地成爲無主之地,無數的村鎮被建奴統治佔領,無數的漢人百姓被變成了奴隸。

現在,這就是毛文龍想要的一片破而後的地方,他開始準備在這裡,施行自己的規劃綱領。

首先第一項,就是重新丈量劃分土地,登記註冊,實行在皮島上的辦法,將所有已經沒有主人的土地,收歸政府所有,然後按照貧瘠膏腴,設定五等,以最高收每年一百斤糧食的地租形式,無限期的租種給那些流民百姓。

這個消息一出,立刻轟動了整個地方,地租而不是賦稅,宣示着土地的所有者是政府,而不再是一家一戶,也就限制住了土地的自由買賣。如此一來,就避免了土地的兼併,同時,即便百姓多麼的貧寒困苦,因爲他不能將最根本的土地賣掉應急,所以總是能夠最低保證他們的吃飯燒材。有飯吃,有柴燒,就是溫飽。而有了溫飽誰還會去造反呢?

同時低廉的地租取代了所有的苛捐雜稅,這讓每一個人都看到了富足日子的光明。

而最讓百姓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的是,這些土地的承租年限,那就是——一萬年,只要你能活個1萬年。

這是什麼?這就等於你祖祖輩輩有着屬於自己的土地。

對於漢人來說,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做個小地主,那是無數的漢人祖祖輩輩所奢望的,這一下,他們的目標終於實現了。

但是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官府不允許出現地主,爲了抑制住兼併,爲了抑制住有能力的人,多承包土地,然後再將他們轉包出去,加徵地租獲利,官府規定,每一個人租種的土地,不得多於五十畝,這是一個壯勞力所能達到的耕作極限,當然這個數目不限制於男女老少。

而一旦超過這個數目,即便你拿出多少銀錢,也絕對不允許承包。

現在地廣人稀,剩餘的土地該怎麼辦?難道就白白的浪費嗎?這是有識之士提出來的問題,也是那些百姓看着一塊又一塊良田即將被閒置心疼的詢問。

土地不能被閒置,這已經是毛文龍所考慮的問題,允許他特殊規定,將閒置的土地作爲機動地,也可以對外承包,卻不再限制承包的面積,規矩不變,地租還是那麼多,但這裡卻有一個額外的限制,那就是不管你多麼熱愛這片土地,你的承包年限絕對不允許超過五年。

而五年後,新增加的人口,將由這些土地,來滿足他們每人50畝土地的承包數目,繼續讓他承包1萬年,當然,你還需要能活到那個年限。

原先皮島的土地政策,還是非常粗糙的,現在,掌握了真正的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毛文龍和許傑就夜以繼日的推敲着完善着,不斷的補足漏洞,想象着可能發生的問題,想出解決應對的辦法,最終敲定了這個還算完備的東西。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完美的制度,無論是什麼制度,都是有漏洞的,都會被有心人鑽了法律的空子。但法律和條文這個東西就是這樣,都是在被不斷的鑽空子之後,在不斷的完善,最終無限趨近於完美。

開始丈量土地了,開始發放承包土地了,這樣的消息立刻如12級颱風一樣,以巨大的威勢橫掃了整個遼東半島的尖端,讓無數百姓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無數的百姓追趕着丈量土地的官員,仔細的詢問着這片土地的面積,計算着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然後立刻一家一家的開始合計,馬上登記造冊,承包一片又一片屬於自己終生的土地。

雖然家裡只有一個壯勞力,雖然身後不過是三五個老弱,但這並不能阻擋百姓能擁有自己土地的奢望,他們都以最大的限度,五十畝一個人的目標承攬下土地,剩下的就是一個人要頂兩個人用,全家老小齊上陣,將屬於自己的土地,耕作開發出來,讓自己一家能夠獲得最多的財富。

等待擁有土地的,挑着火把燈籠,在晚上的時候等在衙門的門外,只要天一放亮,開始辦公,他們就會拉着這些衙役,跑到自己相中的土地上去,然後急切的在那一紙文書上,按上自己鮮紅的手印。

等到晚上的時候,他們卻怎麼也睡不着,他們一直認爲自己生活在夢裡,於是就一遍又一遍的起來,跑到屬於自己的那塊土地間,來來回回的確認。

而一些憨直的百姓,直接就將自己的一家老小,搬到了田間地頭,就在自己的田間地頭搭起了地窩子,看住這一片屬於自己永遠的土地,生怕他哪一天跑掉。

第1336章 靜待第970章 玩過了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624章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442章 草原軍團危急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1147章 御駕親征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688章 家國事第093章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624章第724章 建立銀行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318章 大火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536章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495章 世子駕到第091章 一變再變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302章 不做奴才的百姓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196章 清君側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567章 安撫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013章 再建戚家軍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
第1336章 靜待第970章 玩過了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624章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659章 挾功以自重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442章 草原軍團危急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1147章 御駕親征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934章 別開生面的決戰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688章 家國事第093章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624章第724章 建立銀行第1419章 應對危局第1318章 大火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1043章 入朝第一戰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745章 強行出城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536章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495章 世子駕到第091章 一變再變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302章 不做奴才的百姓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196章 清君側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703章 可怕的僭越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567章 安撫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013章 再建戚家軍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