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

其實,天啓對孫師傅有了嫌隙微詞,問題就出在了毛文龍身上,孫承宗面對建奴的計劃,是計劃,即便說是計劃的進攻,就表現但手足失措,只能寄希望於毛文龍出擊牽制,而毛文龍出擊卻大獲全勝,一個每年幾百上千萬的投入,一個是沒有一分一文的支持,結果戰局卻是如此反差之大,讓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天啓不得不做出對比。

而就在這個時候,毛文龍在死戰,卻沒向朝廷要一分錢,(這其實不是毛文龍不要,而是他深陷敵陣,也沒功夫要,同時也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太多,要也要不來)而孫承宗卻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向天啓要二十四萬銀子的軍餉,說是趁着努爾哈赤全力對付毛文龍,遼河前線空虛的情況下,可以發動進攻了。

這樣的說法,簡直讓再厚道的天啓也發飆了。尤其是在羣臣的反對下,在魏忠賢不懷好心的吹風下,天啓真的怒了。

人家毛帥沒有要一分銀子就爲解遼西的困局,發動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大戰,反倒你在遼河東面,沒有建奴一兵一卒的情況下,還要二三十萬銀子才肯出擊,這就是幾個意思?

這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一年七八百萬的開支,孫師傅上任三年,竟然要了一千八百多萬,卻不如毛帥一個一文不要的人的戰功大,你是幾個意思?是不是要黑我?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怨氣的時候,事情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個結局,那就是開始對自己最信任的人,不再以絕對信任出發,代之的是抱怨。

不過從這封天啓但信中,還只是抱怨而不是怨恨,事情還有但挽回。

“本來這事情還沒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馬維忠真的是痛心疾首,繼續說着事情的前因後果:“其實自打孫閣老擔任薊遼督師兩年下來,孫閣老和袁軍門一直沒有發動大戰役的機會,而發動戰略總反攻把後金趕出去的機會又不成熟。但反過來說,孫閣老在無爲的時候,雖然依舊耗費了巨大的錢糧,但也正因爲雙方沒有戰事,無形中爲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使國朝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充分顯示了天朝的不戰之威。”

對於這樣的話,毛文龍是保持中肯的認同的,不管怎麼說,在當時,遼西山海關是主戰場,大明的確沒有向建奴反擊的能力,真的大戰一開,必將依舊是一敗塗地,那時候,丟城失地不說,就是一個戰爭的使費,就是天文數字,戰爭,像大明這種被動的戰爭,真的是燒錢的啊。

“但事情卻壞在了東林的身上。”馬維忠恨恨的說。

這事情怎麼又扯到東林的腦袋上去啦,在自己的孤臣黨和閹黨的聯合打壓下,在皇帝的壓制下,東林現在不是很乖嗎。這讓毛文龍簡直就是一頭霧水。

馬維忠就繼續解釋:“按照你的建議,不再用文臣監軍,這其實是好事,最少太監被約束的不能瞎指揮,即便是瞎指揮,武將文臣對太監也敢反駁,不至於武將對文臣監軍唯唯諾諾,文臣對文臣監軍勾連一氣,這是好事。”

這種功勞推在毛龍的身上,毛龍就坦然受之,雖然這和歷史前後差別不大,但畢竟自己將這件事情提前了三年。

這件事的對與錯,其實根本不用現代人的評說,後來崇禎徹底的撤掉了太監監軍,撤掉了錦衣衛,其產生的惡果,就足以說明一切。

等後來崇禎發現,他太過相信文武百官的操守這其中的弊端之後,再次派出太監監軍重整錦衣衛,一切都已經晚了。

馬維忠就痛苦的說道:“但什麼事情都有個例外,就比如說孫師傅,這裡就是一個例外的例外,因爲孫師傅的身份的確太過特殊,他的性格也是老而彌堅,這雙方的條件加在一起,派太監監軍,在孫師傅認爲,這是皇帝對他的絕對不信任。”

毛文龍就一捂臉:“孫師傅的狀況的確與衆不同,尤其是老小孩小小孩,這個老小孩對上皇上這個小小孩,雙方的逆反心理都會突然爆發,我真的已經想象到了最壞的結局。”

馬維忠就更痛苦,這倒不是他做作,而是因爲他處在這個位置上,結果已經有了一定權力的皇帝,和一個皇帝的老師,天下公認的名臣之間出了點矛盾,那絕對不是小矛盾,這讓內閣絕對無所適從。

“皇上本來就喜歡視察邊關,掌握第一手材料,經常派東廠的人到各地邊軍,然後將邊關的事情上報給朝廷和皇上。當時孫師傅沒有得到申請的20萬兩銀子的軍費,本來這件事情就是東林黨人掌握的兵部和工部阻撓造成,是他們向皇帝進讒言,讓皇上拒絕了孫師傅的要求。但其實皇上後來想一想,還是有些後悔,但天子金口玉言,實在是沒有辦法反悔,於是就命令魏忠賢派遣他的黨羽劉朝、胡良輔、紀用等四十五人,以監軍的身份,帶着數萬武器裝備來到關門,供給邊關軍隊。又用內帑白銀十萬,蟒、麒麟、獅子、虎、豹等銀幣賞賜將士,賜給孫承宗蟒服、銀幣等慰勞軍隊。”

毛文龍就長舒了一口氣:“這不是好事情嗎?雖然孫師傅最終還是沒有發動反攻,但最少可以緩和皇上和孫師傅的關係。”

結果馬維忠就痛心疾首的敲桌子:“天下事情若都是像哥哥這樣坦然,那這天下就沒有什麼亂事了,結果事情壞就壞在東林的那幫別有用心之人的身上。他們造謠說,皇上派出去的犒賞隊伍,表面上是慰勞軍隊,實際上是魏忠賢但閹黨,想要竊取孫師傅但兵權去窺探軍情的。”

“這樣的造謠,簡直就突破了底線。窺視軍情,難道魏忠賢掌握的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就吃乾飯的嗎?難道窺視軍情非要帶着十萬白銀,各種銀幣嗎,非要帶着蟒袍玉帶嗎?有這些東西,直接收買不就行了嘛?這樣窺視軍情,能窺視到什麼?信這個的人,難道都是豬腦子嗎?”毛文龍簡直被這三歲小兒都知道的道理氣瘋了。

毛文龍說的對,但對和錯,卻還是要站在什麼立場上,什麼角度上,就比如老小孩孫承宗,正因爲皇上不給自己二十萬銀子反攻,而讓毛文龍立了那麼大的功勞而憋屈呢,這下好了,簡直就直接爆發了。

“當時孫師傅出關巡視寧遠,聽到這個消息立刻上書給皇上,說不能讓宦官監軍,但皇上卻回覆說這沒什麼。於是使者到邊關後,孫承宗只用茶水招待。連一頓飯都不管,直接將監軍給俄起來了,剩下的事情,哥哥就應該知道了。”

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1210章 皇帝被圍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199章 李光春的辦法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54章 慘重的損失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078章 忠貞王鎬第470章 大朝會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480章 挖坑把自己埋了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465章第410章 下馬威第1227章 改革 深入皇宮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062章 奔跑奔跑第538章 兩黨合作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254章 困獸猶鬥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836章 兵臨赫圖阿拉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779章 良策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967章 讓敵人發抖吧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005章 沒有援軍第781章 單刀赴會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1023章 敵佔區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
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1210章 皇帝被圍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199章 李光春的辦法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54章 慘重的損失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460章 魏忠賢的判斷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078章 忠貞王鎬第470章 大朝會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480章 挖坑把自己埋了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465章第410章 下馬威第1227章 改革 深入皇宮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062章 奔跑奔跑第538章 兩黨合作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254章 困獸猶鬥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836章 兵臨赫圖阿拉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779章 良策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967章 讓敵人發抖吧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005章 沒有援軍第781章 單刀赴會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1023章 敵佔區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