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

“八旗的強悍真的是天下僅見,我們大明在和他們交戰時候,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真的不冤枉啊。”沈其榮和袁可立站在海岸邊高大的帥船上,全程觀看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最終給予了敵人和自己人這樣的評價。

袁可立卻不無得意的替毛文龍反駁這個老將:“沈帥倒是以偏概全啦,你看看振南的復遼軍,整個戰鬥過程中,真的是可圈可點,八旗建奴遇到復遼軍,絕難取得完勝的。”

這一點沈有容倒是深以爲然:“雖然許傑那小子利用劉興祚反正的機會,設下十面埋伏甕中之鱉之計,取得了圍困住正紅旗代善的關鍵,但再好的計劃,也得靠人執行,如果這個計劃堵住代善的是普通的大明軍隊,這一個衝鋒,明軍也就潰敗了。”

袁可立點頭深以爲然:“想當初,薩爾滸一戰,大明抽調了全國最精銳的軍隊,從江浙,到四川雲貴,再到山陝邊軍,以及僕從國朝鮮蒙古,幾乎就是全大明的精銳,有兵十一萬,號稱四十七萬,結果面對不過區區兩三萬建奴,就被一戰全殲,這的是可惜啊可惜。”

薩爾滸之戰,是大明永遠的痛,也是所有大明將士永遠的痛,一提起這場戰役,所有的人的心,都堵的慌。

沈有容沉默了片刻,最終長嘆一聲:“其實薩爾滸一戰,我們不是輸在了兵力不足,也不是輸在了敵人的強悍,而是恰恰輸在了我們調來了全國的精兵強將,這是一個最大的敗筆。

這些大明各地的所謂精銳,都認爲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各不同屬互相不服,你進我不進,楊鎬還是一個文人,除了對祭天這種東西瞭解之外,對兩軍戰爭根本就一竅不通,難免就出現瞎指揮。

而更要命的是,各地來的軍隊,將官良莠不齊,個人揣着個人心,地域觀念又極強,大家都認爲,我是山西的官,我是雲貴的官,爲什麼要爲你們遼東作戰?所以纔有了山西總兵一個逃跑,全軍立刻四分五裂,自相踐踏而死的要遠遠多過被敵人屠殺的,現在總結起來,這纔是最根本的敗亡的道理。”

在一個文官面前指責文官,這本來就不太恰當,但沈有容有他的資本,袁可立有他的包容胸襟,所以兩個人才相處融洽。

“老將軍說得對,所以從那以後,咱們大明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而是不惜一切錢糧,就在遼東整頓屬於自己的軍隊。”然後就一指硝煙瀰漫的戰場:“你看看現在的復遼軍,就是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內部團結一致,外部一心對敵,這樣怎麼能夠不取得勝利?而作爲大帥的毛文龍,並沒有如其他將官那樣,只爲了自己升官發財,而是將他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本來是屬於自己的,卻全部投入到了將士們的身上,手中,碗裡。有這樣的大帥,將士們當然甘心赴死,長此下去,一支天下無敵的鐵軍將從這裡誕生。我有一種預感,復遼軍,就會在不久的將來,從牽制後方建奴,轉變成收復遼東的主力,大明的希望,就全靠它了。”

對於這樣的論斷,沈有容深有同感:“爲了這個大明,爲了列祖列宗,我輩該勇於擔當。”然後笑着對袁可立道:“還望老大人坐穩這個登萊的位置,全力以赴支持振南,而老夫老了,不久就要請求致仕了。”

袁可立當時大驚:“國朝還需老將軍,您怎麼能說出如此話來?”

沈有容不由得哈哈大笑:“我是一定要致仕的,但我會以白衣的身份來東江鎮養老。”

袁可立這才恍然大悟,指着沈有容笑着道:“真的是老謀深算,不錯,很好。”

沈有容的意思是,登萊掌握着東江鎮的後路,這個對東江鎮相當關鍵的位置,絕對不能假手於人,所以他堅決的要求袁可立,即便老了,也要老死在這個任上,爲毛文龍的東江鎮穩定住後方基礎。而自己不甘寂寞,想要再次殺敵報國,幫助東江鎮。但自己的資歷過老,品級也過高,一旦自己來到東江鎮,就會讓毛文龍束手束腳,引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而只要自己致仕了,那麼自己將以平民百姓的身份,成爲毛文龍的一個幕僚,那纔是雙方兩便的結局。

“那我們就一言說定,我就老死在登萊巡撫的任上。”

歷史上,袁可立過早的離開登萊,是大明遼西和毛文龍過早敗亡的直接原因。袁可立主政期間,毛文龍戰果十分輝煌,兩個人配合默契,但後來接任袁可立的登撫武之望,是一位名醫,但爲政多乖。他在任上與毛文龍的關係極差,兩人多次互參。武之望袒護魏忠賢義子登萊總兵楊國棟,支持楊國棟兼併東江鎮。又多次剋扣毛文龍的軍餉,前後達四十四萬兩,使東江軍民飢寒交迫。毛文龍要求查賬,而武之望則強留相關的財務官員,以至二人勢成水火,讓東江鎮過早衰亡,後來更是互相彈劾將校離心。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有天大的本事,沒有賢者相助,也是不能成就大事的。今日袁可立表態,歷史便開始改寫,袁可立最終老死任上,成爲東江鎮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基石。

“我現在就寫致仕的摺子。”

“我現在就讓京城裡的孤臣黨上下走動,讓皇帝批准你的請求。”

沈有容就開懷大笑:“這天下也真的是有意思,有聽說爲了升官發財而四處走動的,卻頭一次聽說爲了致仕到處鑽營的,不過我喜歡。”

而其實沈有容是真心的想幫助毛文龍一把,不想讓他毀掉。

張盤突然發難,殺了一個營頭,再用強力的手段,免了兩個營頭的職務,而恰恰這三個人都是東山礦徒出身,這樣的消息一出,當時李光春博然大怒,書生意氣,和書生骨子裡的那種東西就爆發出來了,而礦徒出身的其他營頭也怨氣沖天。

從這一點上看出,東江鎮也不是鐵板一塊啊,要不是自己這兩個老的坐鎮在這裡沒人敢動,說不得就是一場不可收拾的結局。所以,沈有容想用自己老的資格,替毛文龍鎮住那些派系,黨爭,絕對不能再在東江鎮出現了,這是亡國亡軍的毒瘤。

就在兩個人探討東江鎮的未來的時候,戰場形勢再變,代善開始用戰死的將士的屍體填埋壕溝,就連那些負傷的也毫不留情的將他們丟到壕溝裡,任他們哀嚎慘叫。

在漢人看來,女真真的野蠻不仁道,但在那些八旗子弟看來,這再正常不過,在他們的規矩裡,戰傷和戰死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在缺醫少藥的後金,負傷了就等於死亡了,與其痛苦的熬死,還不如痛快的戰死,所以纔會出現,女真人一旦負傷,不是想着怎麼樣退出戰鬥,而是更加瘋狂的死戰,以其獲得更多的戰後繳獲分紅,爲自己的一家或者家族換取更大的利益。

壕溝填埋的時候,遠在對面山上指揮塔上的許傑就知道結果了,於是他立刻下令嗩吶號手,吹起了嗩吶。

嗩吶這個東西簡直就是魔鬼一樣存在的樂器,他能逼真的模仿出人的語音,在這個年代,簡直就是個奇蹟。於是,復遼軍就利用他來傳遞信息命令,這可比旗語或者是鼓聲傳達命令準確多了。

至於保密的問題,這時候大戰正酣,誰都是明白人,只要敵軍一動,立刻就能判斷出敵人的目的。只要能準確的傳達軍令,就是勝利的第一保證。

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648章 對袁崇煥的反應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807章 老虎歸山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1077章 齊飛的做派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1248章 我委屈着呢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62章 人才難得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846章 網住一條大魚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067章 穩住鐵山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186章 再佔鎮江的後果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70章 招募百姓敵1217章 天啓託孤第441章 君臣初見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123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92章 大殺器出現第1242章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316章 陷馬顯威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567章 安撫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536章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1288章 全民動員2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1037章 鄭芝龍的懺悔第1270章 往死裡整崇禎第495章 世子駕到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316章 陷馬顯威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
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648章 對袁崇煥的反應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807章 老虎歸山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1章 軍功太大了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1077章 齊飛的做派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1248章 我委屈着呢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62章 人才難得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846章 網住一條大魚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1067章 穩住鐵山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186章 再佔鎮江的後果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1153章 進軍南北美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70章 招募百姓敵1217章 天啓託孤第441章 君臣初見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792章 搶個好官爵第569章 商行起航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123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92章 大殺器出現第1242章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316章 陷馬顯威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567章 安撫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047章 被逼一戰第536章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1288章 全民動員2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1037章 鄭芝龍的懺悔第1270章 往死裡整崇禎第495章 世子駕到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316章 陷馬顯威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