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

毛文龍腳不沾地的爲林丹汗這個好安達忙活,簡直以林丹汗的部族爲家了,恨不得一下子就將這個已經半殘廢的部族整頓的威武雄壯起來,能夠立刻拉上戰場和周圍的部族開始征戰,開始他做草原萬王之王的開始——其實,就是立刻能和其他部族打起來,讓草原徹底的亂起來。

這樣的辛苦,簡直累的毛文龍都要抓着毛毛的手才能爬上炕去。每每這個時候,毛文龍都要哀聲長嘆慘叫:“推一個人入坑,我容易嗎我,大明滿朝文武不但不感激我,還要撻伐我,你們摸摸你們自己的良心,你疼不疼啊。”

哀嚎慘叫歸哀嚎慘叫,自己還必須給皇上,還要那個死太監,還要那個老眼昏花但精明的老讓人感覺和狐狸是拜把兄弟,也就是好安達的葉向高寫密報,報告自己的目的想法。

天下人皆可不理解自己,但唯一三個人不能不理解自己,沒有這三個人的支持,自己畢竟落得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這就是所說的上面的三個大佬。

捂着腦袋,叼着毛筆,面對着一張空白的紙張,痛苦的冥思苦想,好在這時候的毛毛,也乖巧的自己在一邊玩,只是不管怎麼動作,一隻手抓着毛文龍的衣角,眼神時刻留心着毛文龍的動作。

軍營悽苦枯燥,有了這個小傢伙,倒是讓毛文龍感覺到一絲絲的溫暖。

經過刻骨銘心的思考之後,毛文龍還是用他拙劣的毛筆字,開始先給皇上寫,一封書信。

毛文龍對毛筆字一直不適應,也想超前的辦法用鵝毛筆,結果他追了無數只鵝,拔了他們的羽毛,卻怎麼也做不出真正的鵝毛筆來,想一想這期間肯定有什麼關鍵的工藝在,最終還是放棄了。其實這就是一個文化圈的一種文化傳承和習慣,習慣這個東西,並不是由自己養成的,而是被周邊環境影響的。

習慣性的白話開頭:“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毛文龍爲草原事情陳情。”然後就像寫小說一樣,將自己整個戰鬥的過程,戰鬥的目的,戰鬥的結果,以及最近不能回朝繼續給林丹還汗陷阱的想法,一一說明,這樣就能獲取皇帝最大的支持,畢竟,自己還是在爲這個老豬家奮鬥,我爲你無償打工,取得如此大的輝煌戰績,就應該得到你的全力支持,這是必須的!

洋洋灑灑寫了一部中篇小說,總算是將自己的想法寫明白了,也希望自己的,說明,能夠獲得皇帝的贊同,然後將這幾十張紙好好的摺疊,用一個皮囊裝上,密封的自己的火漆,放到了一邊。

緊接着就寫第二封信,這一封是給葉向高的。

其實給一個孩子,皇帝寫封信,連吹帶捧帶太忽悠,倒是輕鬆的很。不過給老狐狸葉向高寫信,說明自己的初衷本性,最主要的是讓他能接受自己的理念,這是相當困難的,爲此,毛絨也不知道救下了自己多少根頭髮,撕碎了多少張紙,但最終定稿,還是從家國大義上出發,滿篇都是聖人的道理,家國的大義。其實也正是用這種辦法,才能打動葉向高。

而毛文龍其實更明白,一想到雖然是文士,但能夠做到首輔這個位置,絕對不是頑固不化的,否則他早就被人掀翻了。

文學有一種忠君愛國的思想,做到首輔的位置,其實他的愛國更大於忠心,這就是歷代丞相和大明的首輔大臣,往往,不顧犧牲自己,跟皇權對抗的原因所在,這就是一種變通,只要這些人有變通,那一切事情都會好辦的,毛文龍也就看準了這種真正爲國的大臣的心態,纔有了這一封書信,當然,在這一封書信裡,話裡話外的,一再提醒,當初自己這麼決斷,是因爲繼承了首輔大人代表那個給自己發的那個命令,對朵顏部的處置,要便宜行事,只要達到最終的目的,消除以後後金借道朵顏部再次襲擾京畿的目的爲第一目的。

這絕對是拉虎皮做大旗,歪曲內閣的本質初衷,絕對有拉人下水的嫌疑,但現在毛文龍就這麼理直氣壯的說,就是抓住了是指文人那種春秋筆法,所謂的春秋筆法,就是含糊不清,全靠個人的理解,這也就是聖人的經典,爲什麼每一個人讀都有每一個人的理解的道理。

第三封信,就是要給魏忠賢,這一封信,毛絨寫的是輕鬆加自如,人實在是最好對付,根本不需要任何彎彎繞,直來直去的就砸上利益。

於是毛文龍就直言道:“老魏,我跟你說,這一次滅了朵顏部,我的收穫是巨大的,往大了說,我叫開疆拓土,穩定了北方,往小了說,我替你解決了九邊軍鎮東門四個邊鎮的軍餉開銷。

原先大明九邊,從春到夏,烽火連天,你不得不想盡辦法,這些征戰不斷的將士們籌措一碗稀粥,憑着你老魏那淳樸的良心,你也必須爲戰死的將士們給或多或少的一點撫卹燒埋,那麼現在好了,連接着東部草原的四個軍鎮不但在這次我發動的戰爭裡渾水摸魚,爲他們的家鄉賺了三五年的富足日子,替你解決他們的飯碗,主要的是,最少在三五年之內,你再也不會掏出一份撫卹的銀子,因爲邊疆無戰事,我替你省了很多很多的錢,你不支持我,你就是沒良心。

最最關鍵的是,我讓林丹汗和我們靠近,直接打開了一片草原的市場,我將向他們大批的走私私鹽,然後讓他們轉手,在搶佔後進食鹽市場,削弱後金國庫收入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每年不下300萬銀子的利潤,咱們是兄弟,300萬,我叫向,你內帑上繳100萬,緩解你內庫的緊張,這是名正言順的收入,你若是要,就幫我抗過我回京之後,東林的那幫僞君子們對我的發難,咱們兄弟發大財,如果你不幫我,咱們就一拍兩散,我天天堵你的門,管你要我東江鎮每月絕對不能少的五十萬兩銀子,利弊之間,你自己掂量着辦。”

什麼人什麼對待方法,毛絨對皇帝和那個首府以及魏忠賢,就是用這三個辦法,來將他們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有時候手法雖然齷齪,但是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還管它什麼手法齷齪?

天下公道自在人心,只要最終的結果,拯救了整個大漢天下,自己就是英雄。當然,如果失敗了,原生化給自己家的十條罪都少了,到那時候,他殺自己的時候,會更加理直氣壯,不過那都是後話,顧着眼前纔是正經。還是那句話,利益捆綁住了一大批人,到時候,袁崇煥即便想殺自己,800條正當的理由,他也必須考慮考慮。

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1329章 四佔鎮江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786章 大朝會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856章 完勝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002章 附身毛文龍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396章 溫馨的感覺第1316章 誰都坑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1352章 拼消耗第124章 故國難歸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343章 反攻第019章 林畔之戰第288章 販賣食鹽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790章 有奸佞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332章 動起來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994章 整軍備戰2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395章 回家的 那抹溫柔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470章 大朝會第786章 大朝會第1434章 盧象升討債第1139章 漢江沿岸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1245章 搏殺 搏殺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043章 哲學問題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354章 透陣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1197章 徐光啓 齊飛的決斷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254章 羣策羣力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275章 大戰略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440章 深謀遠慮第288章 購買硫磺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791章 奸佞的證據第1392章 調換能將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264章 天下局勢
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1329章 四佔鎮江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869章 遼東土匪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786章 大朝會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856章 完勝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938章 假仁假義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468章 駐軍天津衛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002章 附身毛文龍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285張 陰謀詭計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396章 溫馨的感覺第1316章 誰都坑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1352章 拼消耗第124章 故國難歸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343章 反攻第019章 林畔之戰第288章 販賣食鹽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790章 有奸佞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332章 動起來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994章 整軍備戰2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395章 回家的 那抹溫柔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470章 大朝會第786章 大朝會第1434章 盧象升討債第1139章 漢江沿岸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1245章 搏殺 搏殺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043章 哲學問題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354章 透陣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1197章 徐光啓 齊飛的決斷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254章 羣策羣力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275章 大戰略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440章 深謀遠慮第288章 購買硫磺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791章 奸佞的證據第1392章 調換能將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264章 天下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