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

大明的帝京這幾日的政治生態是博雲詭異,每一個集團或者是小勢力裡,都在談論着毛文龍打文官的事情,但唯一讓人不解,唯一應該站出來爲毛文龍站臺的武將集團卻是集體噤聲。

英國公府邸在這休沐的日子裡,更是大門緊閉,連原先坐在門洞懶凳裡的門子都搬着凳子消失的無影無蹤。擺明了就是不和任何人往來的架勢。

然而,在這外表冷落中,英國公張維賢的密室裡,卻是煙霧蒸騰,十幾個老少在這裡已經坐了很久。

張維賢皺着眉對定國公徐希道:“老徐,你能不能少抽點菸,這太嗆人了。”

坐在徐希身邊的成國公朱純臣小心的陪着笑臉對定國公道:“小侄勸過您多少次了,還是將這口戒了吧,當年皇上可是下過聖旨的,嚴查種煙和吸菸的,您這不是爲自己招惹事情嗎。”

鎮遠候肇亦嗣就咳嗽着狠狠的吸了一口:“大侄子,你的膽子也太小了,在這裡還有外人嗎?再說了,皇上管着我們也太狠了點,如果連這個也管,那麼我們乾脆就直接上吊算了。”

西寧候宋誠就過來打圓場:“成國公也是爲了大家好,你臉都抽黑了,還是少抽點吧。”

揚武候薛翰就接口道:“現在這旱菸的確難抽,不過前幾日蘇其民那小子給我弄了兩盒皮島捲菸,嘖嘖,那味道真的好,等明個兒見到他,我給大家討要一點。”

豐城候李承祚就哀嘆一聲:“想當初你我的祖上,可都是顯赫一時的,結果你看看我們現在,除了英國公混的還算行外,我們都混到了什麼地步,想抽一口煙,都得戰戰兢兢的,還得向一個小小的五品的下官陪着笑臉討要,唉——”

忠順候吳克英不由得長嘆一聲:“咱們大明啊,咱們這武將是越來越不吃香了,大家空有報國之心,卻不敢宣之於口,只能終老在自己家的牀榻之上,這真的是可悲啊。”

英國公就苦笑搖頭,看着在座的一大羣當年英烈國公後代們慢慢墮落,不由得悲從中來。

想當年,大家這些武將是何其輝煌?大明開國洪武爺當時制定的政策是重武輕文的。

想當年,明朝初年,大明國境周邊尚未平靜:北有元朝餘孽虎視眈眈;東北朝鮮李成桂派兵假扮倭寇騷擾山東沿海;東部的日本和明朝已經絕交;西部明玉珍勢力剛被收服,西域鞭長莫及;南部的安南在元末趁機脫離中國版圖……

在如此危機四伏的國際環境下,朝陽般的明朝鐵血而尚武。洪武爺直到洪武末年還派遣藍玉爲主將發動北伐和西征,藍玉因卓越戰功被封爲涼國公。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也奉行了向外擴張的政策,所以直到永樂年間,武重文輕的情況一直得到重視。

洪武三年初封的6位公爵中,僅有李善長1名文官,其餘5人皆爲武臣。靖難之後,初期分封爵位,獲得公、侯、伯的開國功臣一共有36人,其中文臣僅有3人。後來更是形成了無軍功不得封爵的制度。後來王守仁之所以能被封爲伯爵,不是因爲他在心學上的成就,而是因爲他平定了寧王叛亂,立下了軍功。

在待遇方面,武臣明顯高於文官,比如衛所制度中就有大量的世襲武官職位,而文官都是要自幼苦讀,通過層層科考選拔來獲得官位,且官位還不能傳於子孫。

但風光的日子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的呢?

成祖之後的仁宗和宣宗時期,文官地位雖有所上升,但依然被武臣壓制。直到英宗正統十四年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整整六十六位隨軍大臣死於亂軍之中。主要負責軍事的高層勳貴體系受到毀滅性打擊,京城的公、侯、伯府幾乎家家披麻戴孝。土木堡之變後,繼位的明代宗和剛升任兵部尚書的于謙,趁機對軍事機構進行大規模調整,武官的權柄被削弱。

這次調整是否和于謙的文官立場有關,因爲文官的于謙,擊敗了也先,明代宗又是于謙和朝中其他文官所立,文官集團迎來了一個高峰,明朝重文輕武的局面由此奠定。

而老一代影響朝局的國公勳貴都戰死了,剩下世襲的,都是孩子,根本就沒有一點反擊爭取的實力,於是情況就越演越烈,最終都到了現在的模樣,大家想要聚一聚,都會被監視,被彈劾,每個人都活在戰戰兢兢裡裡。

土木堡,這是大明文武的分水嶺,當時英宗一下子將武將勳貴一窩端,是不是有意爲之呢?那隻能是見仁見智了。

好在自己的英國公一系,秉承着不結黨不做幫派的理念,一心抱住皇上的大腿,才走到了今日,即便王振擅權,也不敢都英國公分毫,劉瑾勢大,也要對英國公一脈畢恭畢敬,現在魏忠賢囂張,也要對自己退避三舍。這都是韜光養晦,居功而不自傲的結局啊。

本來英國公準備就這樣做下去了,但現在的形勢卻越來越嚴峻了,文官集團對武將的壓迫已經越來越嚴重,文官視武將已經行同豬狗,而自己的根本就是武將集團,如果再不有所作爲,那麼將來自己也將步入眼前這些人的下場。

爲了英國公一脈繼續傳承下去,好好的將爵位權力交給自己的獨子張之及,自己必須爭上一爭啦。

看到還在胡說八道的一幫兄弟子侄們,張繼善不得不敲了敲桌子:“諸位,諸位,現在是我們商討大事的時候,大家還是收收心應對眼前的事情吧。”

結果李承祚撇撇嘴:“不就是毛文龍那愣頭青,不知道吃錯了哪個藥,將一個狗屁的文官打了嗎,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至於您老興師動衆的悄悄將我們召集起來嗎?”然後不由自主的四處張望一番:“爲可和你說,錦衣衛無孔不入,我們的所作所爲是瞞不過皇上的,大家可不要亂說亂動。”

錦衣衛的厲害大家當然知道,所以,大家立刻收聲,不再敢胡言亂語了,那剛剛對朝廷,對皇上抱怨的幾個勳貴,在心中也開始後悔自己的瞎說了。

不過正事還是要聽聽勳貴領袖英國公的想法的。

毛文龍打文官的事情,是這次大家幾十年悄悄聚會的核心,其實大家心中都知道英國公的想法目的,但大家都不願意做出頭鳥,歷屆皇上防着大家還來不及,在這趟渾水裡,大家真的不想下腳,只想老老實實的過個太平日子,反正這些年,皇上雖然沒給大家權力,但賞賜還是不少的,大家的家底都還殷實,吃喝不愁,何必作妖呢?

英國公就痛心疾首的道:“我們武將被壓制的太久了,我看這次是我們出頭的一個機會,我們何不趁着這個機會有一番作爲?”

結果他的話剛一出,徐希就吸了口煙,然後悠悠道:“爭了又能如何?最終還不是一個土木堡?”

土木堡是大家心中永遠的痛,在座的沒有不知道內裡情形的,一提起這事情,大家就全部氣餒了。

徐希就站起來淡淡的道:“好了,你們聊着,我還要回家餵我的鳥呢。”然後也不管其他人,直接站起來出去,從英國公的後門直接揚長而去了。

看到定國公走了,大家也就紛紛站起來給英國公施禮,然後也就從角門匆匆的離開了,留下英國公在這裡不知所措。

最後英國公只能長嘆一聲,無奈搖頭了,人心散了,還能怎麼樣呢?

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827章 難熬的蟄伏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967章 讓敵人發抖吧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1103章 調整攻擊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1269章 條件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440章 深謀遠慮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238章 努爾哈赤的目標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1143章 洪承疇的勇敢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599章 新的戰法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338章 邀戰第465章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304章 絕望與希望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299章 戰端再起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613章 蜂擁而出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645章 慘烈戰陣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1223章 氣勢 是忽悠出來的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613章 蜂擁而出
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827章 難熬的蟄伏第1051章 到底誰勝了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857章 改變戰法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967章 讓敵人發抖吧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1103章 調整攻擊第1169章 逍遙出行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1269章 條件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440章 深謀遠慮第1400章 逆天改命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238章 努爾哈赤的目標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1143章 洪承疇的勇敢第1088章 主動出擊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599章 新的戰法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338章 邀戰第465章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304章 絕望與希望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299章 戰端再起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613章 蜂擁而出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816章 有敵使來訪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026章 大聲邀戰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1215章 真的難以收場了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847章 壕溝戰術第645章 慘烈戰陣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1223章 氣勢 是忽悠出來的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613章 蜂擁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