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大動干戈

天啓4年的7月,整個北京城一片喜氣洋洋,真是人頭攢動熙來攘往,在外地的各地督撫大員早已經進京,住在各個館驛客棧,或者是會館裡,等待着龍兒的百日生辰,同時期待着太子的冊封,期待着八賢王的冊封,期待着將這個讓大家擔心的傢伙早點滾出北京,去信陽就番。對於這些官員來說,這是羣臣的勝利,這是臣權的勝利。

節日一到,各種繁瑣的禮儀從天不亮就開始,最終一直到天黑,皇帝祭告了天地宗廟,冊封朱慈燃爲大明的太子,在一羣重臣被正式任命爲太子太傅,以教導太子治國之道,又追加毛文龍爲太子太傅,以教導太子軍事。雖然毛文龍不在場,但並不能影響天啓對他的厚望。

遠在萬里之外,手握重兵,卻依舊被皇帝如此信任,不被猜忌,這在整個歷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然後就是正式的撤銷了朱由檢的信王封號,改封八賢王,封地信陽,賞賜除了土地之外的一批金銀珠寶,擇日就番信陽。

而就在這之後,皇后懿旨,爲八賢王主持大婚,娶王妃周氏,庶妃田氏,袁氏。一次配齊一次完活。

就在短短的10日內,大明就辦了驚天動地的幾個關鍵的大事。

趁着各地官員督撫都在,天啓召開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朝會,官員們多的大殿站不想,直接站到了太和殿的廣場上去了。

在大殿上,天啓神情莊重的向天下公佈了未來天下大旱的消息,公佈了和內閣重臣商定的未雨綢繆計劃。正式向天下宣佈,大明的工作重心,由原來對外的戰爭,平定各地叛亂,轉爲未雨綢繆賑災,要求所有的臣工賑災平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同時號召天下百姓,與朝廷共風雨,衆志成城,與老天爺做一番殊死搏鬥。

天啓皇帝豪邁的誓言,旺盛的鬥志,讓所有的大臣們眼前一亮,精神一振,這纔是他們所需要的皇帝,而不是他們原先的那個木匠。

而正是因爲在這巨大的災難面前,讓整個大明的朝廷,節奏變得快起來,內部變得團結起來,有了一股中興的氣勢,這就是所謂多難興邦。

然後就是一堆人事任免。任命八賢王坐鎮信陽中樞,節制信陽軍政,指揮南糧北運。他成爲大明後期第1個有實權的王爺。

任命左光斗爲信陽知府,職位與順天府,天津府,南京府府尹級別相當,有遇事專斷之權。

任命鄭國公爲右都督信陽總兵官(左都督給了毛文龍)調度信陽一府五縣衛所軍備。

任命楊嗣昌爲山陝義倉大使,兼任山陝督糧御史,兼任訓練西北義勇總督,連升兩級,和山西兼山西巡撫平起平坐,可謂權頃西北。

任命致仕的葉向高爲黃河河道都御史,監督黃河河道的疏浚拓寬。

任命原漕幫幫主,現在的天津到北京運河總督曹廣校爲運河都御史,負責運河疏浚。

任命馬維忠內閣行走兼戶部右侍郎,負責人口遷移。

宣佈大赦天下,各地杆子土匪下山回家,一律不再追究,以增加各地河道人手,以安定地方。減免西北百姓賦稅,向天下商賈和工廠主加增大災稅,額定爲稅銀的兩成。這個額度不多,等於是貨物價格的兩釐,但現在努力發展的工商業已經成了規模,就這單單的兩釐,年末裡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這筆收入將全部用作糧食的購買。

但爲了不開遇事就亂加稅的惡劣先河,天啓規定,大災解除,這多出來的大災稅,將從未來的商人上繳稅收里扣除返還。

一來是徵收的不多,二來天下商人也有善意,所以這一次加徵的稅收,並沒有引起商人們的反彈,反倒是樂於執行。因爲爲了應付大災,未雨綢繆的計劃裡,就有興工商,搞基建,消化過剩的人口生活壓力的辦法,工商業被國朝重視起來,道路運輸更加方便,因此上,商人和工廠主們反倒獲益更多。

一道道聖旨頒行天下,整個大明朝開始動起來,真的是人心擰成了一股繩,一致對外一致對老天爺。

朝會解散,各地督撫懷着精氣神兒,懷着一股幹勁,紛紛歸回本地,開始執行未雨綢繆計劃,同時,魏忠賢的錦衣親軍和東廠太監,配合御史們也紛紛奔赴各地,監督計劃執行,監督各地官員操守。嚴厲打擊貪污腐化,嚴厲打擊可能激起民變的土豪惡霸行動,大明的吏治竟然爲之一清,地方也見太平。這立刻獲得了無數百姓的拍手稱快,原本百姓對這個朝廷的心中怨恨,也轉變成對這個朝廷充滿了希望。

而毛文龍隱藏在整個大明朝廷,對抗天災的未雨綢繆計劃中自保的未雨綢繆,也就自然而然的推進中。

當然,由於這一次,東江鎮將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局面,毛文龍上摺子請求沒參加京城的聚會,天啓皇帝雖然感覺到遺憾,但也認爲毛文龍識得大體,反倒欣慰的加勉一番。直接將毛文龍的兩個兒子封爲太子伴讀,可謂恩遇隆重。

同時也給了毛文龍想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口。

天啓正式宣佈,對西北的戶籍開始放寬,允許百姓搬遷到遼東,或者是出海謀生,這個巨大的改變纔是最實際的。正所謂人挪活樹挪死,被圈禁在必死之地,還不如出去闖一闖,於是整個大明再次出現了人口大遷徙。

當然他們的首選,還是自己故國的遼東,雖然那裡戰爭依舊在繼續,但在那裡,卻有天下英雄,被百姓認爲是大明的守護神的毛文龍在,那還怕什麼。再說了西北民風彪悍,與打打殺殺早已經司空見慣,而無數西北漢子,還帶着爲國殺敵,光宗耀祖的理想呢。

首先孫師傅和袁崇煥就大度的向朝廷保證,單單遼西地區,就準備接納百萬人口。

當初孫師傅和袁崇煥可是認爲遼人不可信,但在天啓兄弟的堅持下,纔在遼東人裡募集了十幾萬的遼東漢子,組成了關寧鐵騎。但他們依舊不放心這些人,纔有了成軍幾年了,卻不敢拿出去與建奴戰鬥的狀況。他們真的怕一旦這些軍隊帶出去,面對建奴,他們給自己來一個臨陣反水,那可就徹底的壞菜了。

但這下好了,西北的漢子來了,這是絕對讓人放心的一股力量,同時,這些西北漢子,在以前的時候,總是和蒙古人在西北邊境你來我往的廝殺,他們是天生的騎兵,正可充實關寧鐵騎。

毛文龍沒想到自己的計劃,竟然有人插手攪局當然不樂意了,但好在西北人多,毛文龍立刻在沿途各地設立宣傳站,宣傳他東江鎮的富庶平安,宣傳他的土地是多麼的肥沃,宣傳他的工作多麼的多,宣傳的整個東江鎮哪裡是戰火前沿?完全就是世外桃源,你們不來就後悔去吧。

毛文龍這樣的作爲,在天啓看來,就是爲國分擔,但在有心人看來,卻是加重自己的實力,讓有心人更加擔心了,但不管怎麼說,毛文龍現在還是乖寶寶,有心人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惹是生非,一切都以對抗天災爲主,等天災過後,咱們再說。

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983章 鄭芝龍的出現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1287章 全民動員第1019章 頻繁的海戰第1268章 送妻兒入京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903章 賺點小錢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328章 棄城第790章 有奸佞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249章 大建設開始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277章 天啓的好心情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413章 視察東江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648章 對袁崇煥的反應第962章 暗控西北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1318章 大火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091章 一變再變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1052章 敵後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403章 溫馨時候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243章 佈防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1341章 爲難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955章 口是心非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
第618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325章 海岸慘敗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193章 料敵先機第983章 鄭芝龍的出現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1287章 全民動員第1019章 頻繁的海戰第1268章 送妻兒入京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903章 賺點小錢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328章 棄城第790章 有奸佞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249章 大建設開始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277章 天啓的好心情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413章 視察東江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648章 對袁崇煥的反應第962章 暗控西北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第1318章 大火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091章 一變再變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1052章 敵後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906章 朝鮮王的算計第403章 溫馨時候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1177章 開發蒙古第243章 佈防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1341章 爲難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955章 口是心非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