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

對於毛文龍的升賞已經決定了,但正式的手續卻遲遲沒有發出,因爲不管是皇帝還是內閣,都開始猶豫起來。

開衙建府,獨鎮一方,這是大事情,還是要謹慎些的好。

天啓回到後宮的木工房裡,在一羣小太監的幫助下,又開始了他本職工作,今天,他要給老太妃打造一個逍遙椅,讓老太妃坐的舒坦一些。

但打着打着,原先因爲毛文龍給自己張了面子的喜悅就慢慢的消退了,一些憂慮和煩心慢慢的襲上心頭。

煩惱的事情上來了,打造木工的心思也就淡了,手腳也就慢下來,變得心不在焉了。

在一旁侍候的魏忠賢看出了天啓的煩惱,趕緊的遞上了手巾板:“爲的萬歲爺,看你這汗啊,這可不成的,先擦擦汗,喝口水喘口氣,什麼事情都不能着急不是,都要慢慢來不是。”

接過魏忠賢遞上的汗巾,天啓心不在焉的擦拭了一下臉,然後喝了一空茶水,將汗巾丟下,坐在一張凳子上,不由得一陣陣的發呆,也不知道心中想着什麼。

魏忠賢就給四周侍候的小太監們使了一個眼色。那些小太監就悄無聲息的魚貫而出,這木工房間裡就剩下里天啓和魏忠賢,這是魏忠賢獨寵的專利,別人是享受不到的。

靜靜的坐了很久,天啓輕輕的嘆口氣,轉過頭對着魏忠賢小聲的問道:“大伴,你說我是不是因爲高興過頭,決定操切了。”

魏忠賢立刻就明白了皇帝說的是什麼,雖然莫名奇妙的得了毛文龍送給的軍功,但在幫助皇帝還是幫助毛文龍上面,魏忠賢還是選擇了後者,這是忠心,這是根本。於是接口道:“毛帥平時爲人也是跋扈武斷,做事也不顧後果,本來應該派個人監視一下的,但他又每次都明目張膽的拒絕,說實在的,給他如此大的權力地盤,實在是有些讓人不放心。”

這樣的話也就魏忠賢敢在天啓的面前說,當然,現在的魏忠賢還只敢在沒有外人的時候才說,要不那些文臣知道了,一個內宦干政,按照祖宗法度,立刻就能當着天啓的面,將他棒殺了,天啓還不敢回一句的。

當然,兩年後東林這種愚蠢的不將皇帝放在眼裡的做爲,激起了還年輕的,有着巨大叛逆心理的天啓的反感,於是,天啓就開始不信任百官轉而信任家奴了。

東林就這樣將優勢拱手送給了魏忠賢,那時候敢於當着天啓面棒殺的,就不是魏忠賢,而是那幫百官了。

順着魏忠賢的話頭,天啓也擔心的道:“毛文龍的家小,寧可安置在苦寒戰亂的遼陽,也不放在京師安居,遼陽陷落,寧願送到千里迢迢之外的蘇杭,也不願就近安置京師,看來這個毛文龍對朝廷還是有戒心啊。”

感覺說的多了,天啓端起茶杯還想喝一口,卻看到茶已經冷了。

魏忠賢立刻準備呼喚小太監換茶水,但天啓卻搖搖頭阻止了他的動作,放下茶杯,眼睛盯着天棚悠悠的道:“我大明重文輕武也是不得不爲的,經宴講經的大儒們每每給我讀史,都讓我發現,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無不因藩鎮割據而亡國。大明能享國祚幾近三百年,便是當初洪武爺高瞻遠矚,但也不知道爲此多少人頭落地。”

然後長嘆一聲:“國祚傳到朕手,大明已經是風雨飄搖,如果再出藩鎮,那帝國傾覆也就是瞬息之間的事情啊。”

魏忠賢接口安慰道:“好在現在大明以文御武,各地總兵官都被督撫控制,一時半會還出不了什麼亂子,到可以安穩一時。”

天啓卻嘆口氣:“可是毛文龍卻是一個例外啊,這次開鎮江東,遠離核心之地,雖然劃歸了登萊巡撫處管轄,可是畢竟鞭長莫及,再加上他的性格,也不要我們監軍,一旦他利用無數遼東難民壯大了實力,到時候就難以制約了。”然後有些懊悔的埋怨自己:“都是朕一時高興混了頭,給出了這個大權力。將來毛文龍發展起來了,雖然會對復遼有大功,但也可能尾大不掉,會對大明有大患啊。”不知不覺間,天啓稱呼毛文龍從毛帥再次回到了毛文龍了。

對於天啓皇帝這樣的判斷,魏忠賢在心裡卻是有些不以爲然。

現在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是不斷壯大的後金,毛文龍有能力將鑲藍旗打敗,就有能力牽制後金,支援正面戰場,而他成爲藩鎮,那還是沒影子的事情呢,現在着急,是有些杞人憂天爲時過早,什麼事情先顧着眼前再說纔是應該。

於是爲了扭轉一下天啓開始鑽牛角尖,可能要反悔從新安置毛文龍而壞了復遼滅金的大事,於是魏忠賢就將原先的立場轉變了一點,是一點。

他慢條斯理的道:“原先毛文龍的確囂張跋扈,大嘴巴滿天飛,但從這次他報功上來看,似乎他轉了性子的。”然後開始數落毛文龍這次的表現:“首先不再四處撕咬告狀,四處得罪人,就是就事論事說這次戰鬥的經過,也沒埋怨王化貞的坐視不理,沒有指責熊廷弼的見死不救,不單如此,還將軍功四處送人,閣部九卿面面俱到,就連御膳房都給了三個人頭軍功,這可謂是四處結緣,這和他四處樹敵已經是大不相同。”

結果他不說還好,這一說反倒是適得其反了。天啓就豁然起身,在地中間焦躁的踱步:“如果他依舊四面樹敵倒是好了,可怕就可怕在他四面結緣啊,如果他在外手握重兵,在內再有人響應幫助,那就是一個未來的安祿山啊。”

魏忠賢現在都想狠狠的抽自己幾個嘴巴,自己這不是沒事找事,好心辦了壞事了嗎。

天啓不去看魏忠賢的表情,低着頭疾走一陣之後:“可是現在毛文龍的存在對復遼滅金有利,這真的是讓朕左右爲難啊。”

沒辦法,魏忠賢再次表示自己對皇帝的忠誠,於是建議道:“既然如此,那何不既扶持又限制呢。”

天啓皺眉:“怎麼個既扶持又限制?”

魏忠賢小心的建議:“老奴的意思是,現在毛文龍大戰虛弱,就要扶持他,讓他恢復元氣繼續給後金添堵,但等他實力漸長,我們就讓登萊掐斷他的糧草物資供應,讓他虛弱下去,只要掌握好度,毛文龍就只能乖乖的聽憑皇上您擺佈了。”

天啓聞聽,當時雙手一拍,高興的道:“大伴主意果然精妙,就按照這個辦法辦。”

現在,現在的毛文龍若是在旁邊聽到這話,估計就明白了後世山東登萊爲什麼總是不遺餘力的掐他脖子,滿朝文武全部和他做對的原因了,即便不是他的臭嘴得罪人,大家也要和他對着幹的。這就是政治。

正在天啓和魏忠賢計議的時候,門外一聲輕輕的稟報:“啓稟萬歲,順天府府尹沈光祚求見。”

天啓和魏忠賢就互相看了一眼,兩個人就一起納悶,毛文龍的舅舅沈光祚,他來幹什麼?

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335章 暴動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606章 暗訪林丹汗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043章 哲學問題第1182章 野心膨脹的袁崇煥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657章 孤臣黨跳出來了第1320章 援兵第886章 攻守同盟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1242章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1332章 動起來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346章 光復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第1252章 滅清第364章 火器呈威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1222章 壕溝鎖城第1304章 炮戰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742章 陰謀詭計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1093章 安撫降將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430章 衛所點兵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537章 開海啦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1703章 衆叛親離弟1234章 募集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271章 接受安插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242章 軍餉第949章 塌天大禍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287章 倒晉策2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1144章 滅亡的瘋狂前兆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
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642章 驅奴爲兵第335章 暴動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644章 決死之戰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606章 暗訪林丹汗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043章 哲學問題第1182章 野心膨脹的袁崇煥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657章 孤臣黨跳出來了第1320章 援兵第886章 攻守同盟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1242章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1332章 動起來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346章 光復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第1252章 滅清第364章 火器呈威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1399章 解救皇帝天啓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1222章 壕溝鎖城第1304章 炮戰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742章 陰謀詭計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1093章 安撫降將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430章 衛所點兵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537章 開海啦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1703章 衆叛親離弟1234章 募集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1278章 海戰的深遠意義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173章 攻擊富有集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271章 接受安插第911章 一封家書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242章 軍餉第949章 塌天大禍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287章 倒晉策2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80章 再襲鎮江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1144章 滅亡的瘋狂前兆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