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父業子當承(上)

知縣大老爺要新建預備倉、修葺縣學學舍、修葺名宦祠,別人聽到也就聽到了,沒有多想什麼。但在不滿於個人現狀、尋求一切機會的方應物耳朵裡,總覺得其中政治意圖頗可玩味,須知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方應物在心裡把知縣計劃的三項修建工程串聯起來,感到很有意思,當然最終着眼點還是要落在這個名宦祠上。

每個地方都有本地的鄉賢和名宦,其中名宦就是在本地做過官,同時又德行卓越的,由本地人推舉並上報。對官員而言,能成爲一地名宦,那是相當不錯的政治資本,死了後會入此地名宦祠享受供奉。

方應物研究過無數史料素材,最擅長見微知著的分析。這次他從汪知縣舉動腦補和附會出如下政治隱喻:

汪縣尊修預備倉,是象徵有政績;修葺縣學則是提醒秀才生員們本官很出色,畢竟“公論出自學校”,縣學生員的輿論影響力很大:而修葺名宦祠則是要引導別人把自己和名宦聯繫起來。

三項修建連起來看,其內涵就是“本官意欲幹出一番政績,希望你們這些本地士子要認真領會精神,捧一捧本官當名宦”。

因而方應物推斷出這個汪知縣似乎是一位有名宦情結的人,所以試探了一句“老父母日後當入本縣名宦祠”,這一下子真是撓到了汪知縣的癢癢處。

說白了,這位縣尊大老爺就是想做名宦。汪知縣單名一個貴字,從成化十一年中了進士並選官淳安縣,於當年年底到任以來,至今將近一年半功夫,從未聽過如此貼心的話。

這方應物是一個知趣的人!汪知縣對方應物的好感又提升了一個檔次,他的思想覺悟明顯超過所有縣學生員和縣內士紳。

但汪知縣仍是極其遺憾的想道,可惜這方應物不過是一個讀過幾年書的白身而已,說話沒有什麼影響力。倘若方應物是本地士紳名流,那便決然不同了。

方應物覺察到汪知縣態度變化,於是大膽上前一步,從大堂門口進了堂內,要繼續與知縣攀談幾句。

對此汪知縣不以爲杵,縣中想和他說話的人太多了,但只要看着對方順眼,又適逢其會的話,機會當然可以給。

正當此時,忽然有個皁隸搶在方應物之前,對汪知縣道:“稟報大老爺,時辰已到,該散衙閉鎖了!”

原來按縣衙規制,每天要定時散衙並關門落鎖,夜間隔絕內外並安排巡卒,只有知縣可以自由出入。

但這一下,便將汪知縣與方應物之間的對話氣氛打斷了。

本來與方應物說話就是無可無不可的事情,眼見下班時間已到,汪知縣便也失去了繼續的興致,起身說幾句辭別場面話:“今日事畢,本官觀你天資聰穎,回村後務要潛心向學,不可辜負青春韶光。”

方應物心裡暗道,這當值皁隸八成是故意的,難道是譚公道的朋黨故意搗亂,阻止他和知縣拉關係?他不過是一白身村民。能與知縣攀談的機會可是難得,錯過這個村就難有下個店了。

想到這裡,方應物腦子飛快轉了轉,急中生智的深腰揖拜道:“小民方纔感念老父母之廉正,心中偶得絕句,敬獻與老父母爲謝。”

聽到方應物要獻詩,而且多半是吹捧自己的詩,汪知縣生了幾分興趣,這種事可是他做官一年半以來的頭一遭。

但他又不好明目張膽的鼓勵別人獻上頌詩,故而只是靜靜的捻鬚笑而不語,既沒有阻止也沒有催促,耳朵卻早已悄悄豎了起來。

雖然沒有得到明示,但縣尊停住了腳步,這足以說明一切了,方應物難道看不來麼?張口便吟誦道: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人間疾苦聲,君恩必報憂黎庶,一枝一葉總關情!小民斗膽以此絕句贈老父母,題名贈淳安縣尹汪公。”

他口中吟完四句,卻心內唏噓一番,自己終於也走上了抄襲後世詩詞的宿命之路嗎?

那汪知縣聽到這四句,眼睛睜得溜圓溜圓,險些脫口而出一個“好”,但幸好硬生生的憋了回去,老臉通紅的咳嗽了幾聲。這可是別人爲他獻上的頌詞,他喊一嗓子“好”算怎麼回事?

汪知縣原本只是抱着姑且一聽的心思。一個十幾歲少年人能做出通順的詩就不錯了,不可能有太高水平,所以聽完後勉勵他幾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足夠了。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方應物隨口唸出這幾句的水平超出了他的想象,反差之大險些讓他失態。作爲正牌進士,汪知縣雖不是文學大家但基本的欣賞能力還是有的,他立刻體會出這首詩的妙處。

這幾句有聲有畫,有情有景而又情景交融,通篇沒有一字肉麻的諛辭,沒有一處露骨的比喻,但卻不動聲色把自己高高擡起了。堪稱是一首足以流傳揚名的上等絕句,百金難買,若說不喜歡肯定是假的!

汪知縣不知如何評價,說好很不妥當,說不好太違心,半晌才感慨道:“君恩臣必報,此乃本官之職責也。”

方應物靈機一動,開口對答道:“父業子當承,亦是在下之宏願也。”

汪知縣愣了一愣,回味過來後大笑道:“有趣,有趣!”周圍一干愚笨皁隸面面相覷,尚不知有趣在哪裡。

汪知縣隨口一個“君恩臣必報”,方應物便彷彿做對子一般答道“父業子當承”。這首先是上下對偶,字眼上可謂是天衣無縫毫無破綻。

同時“父業子當承”的含義又是意味深長,十分耐人尋味。既可以理解成方應物表決心,立志要繼承父親的成就,發奮努力去考秀才;也可以理解爲方應物求人情,向知縣暗示我想當秀才,請你照顧照顧......

這個不經意間發生的文字小遊戲很巧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對此汪知縣並不着惱,反而覺得方應物文采風流、才華橫溢。便吩咐道:“今日已遲,明日到縣衙中來,本官要考較考較你的學問。”隨後就回了內衙。

方應物出得大堂,已經是黃昏時候,見到族人便道:“縣尊爲我等做主,已然將那惡人處置了,不必再擔心。此事傳出去後,我們村子將會少許多麻煩。”

等衆人輕輕歡呼過,方應物又道:“我不回去了,今夜在縣城找地方投宿。”

他明天要再次受知縣接見,而且還計劃去縣學討要父親該領的稟糧。他不想來回跑路,所以今晚就不回上花溪村了,明日直接在縣城活動。

他可以不回去,但其他族人則是必須要趕回去的,明日還有農活,耽誤不得。於是衆人與方應物作別告辭,將隨身零散的銅錢都交到方應物手中後,連夜趕回村子去。

這時代,凡是寺廟多半都是備有客房,可供客人留宿。方應物送走了族人,便來到淳安縣西廟投宿。果然這廟裡後院空着幾件客房,方應物選了一間略微乾淨的住下。

在屋中單調無聊,方應物關上房門,信步出了廟,在周圍散步。但此時天色已黑,處處黑燈瞎火,實在沒有什麼好看的。

轉到了廟北,方應物遠遠瞧見有巷口隱隱約約閃現燈光。便被吸引過去,站在巷口向裡面望去,卻見有幾家點着燈的店肆,貌似是飯莊酒鋪之類。

這裡也許就是本縣夜生活一條街哪,不過總共也沒多家店肆,看來商品經濟還沒有瘋狂發展起來,方應物猜測道。

當中有一家院落,沒有掛任何招牌,只在大門上掛着一對紅紗大燈籠,照亮了門下方寸之地。門口有個小廝,靠在牆上不住的打瞌睡。此院八成是風月場所,方應物一眼就看出來了。

大明立國百年,雖然間或有靖難、土木堡等大事件,但江南、浙江一帶基本上太平無事,少有動盪。承平日久,繁榮娼盛的腐朽景象已經開始侵蝕淳安縣這個偏僻山區小縣了嗎?這簡直是歷史中沒人能逃過去的規律,方應物大發感慨道。

不過他的腳步沒有閒着,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大門。方專家要對明代社會的腐朽文化事業進行實地考察和批判。

小廝在門口打瞌睡,居然將粗布衣衫的方應物放了進去。方應物進去後,便發覺院子裡面的大堂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隱隱約約聽到許多議論聲。

方應物拾階而上,進入了堂中。看見屋內人數不少,有一二十個之多,或坐着、或站立,神態卻都是安閒。

看得出來,這些人大約都是本縣的上流人物,因爲這些人要麼是綢緞綾羅遍體,要麼是士子儒衫,只不過沒有公然穿出制服襴衫而已。

內裡還有一道竹簾,隔開了一個小空間,裡面大概是所謂的“名妓”。

此時正有一人,二十六七年紀,正站在堂中慷慨激昂的演說:“近來南京姑蘇風氣多有美人詩會,才子一展所長,美人明眸青睞,屢成佳話也!我淳安幸有白梅這等才色雙絕的美人點綴,吾輩今夜可效仿風氣,掄才奪美入洞房,豈不快哉!”

惹得堂中一片叫好不提,方應物也若有所悟,果然是從成化朝開始,民間風氣開始解放了,史料誠不我欺。

說話張羅的那人對着門口而立,說完正好看見方應物進來,便覺十分礙眼。因爲方應物穿着十分不體面,和這裡不很搭調。

這年頭的衣服,體面不體面只看三點,腰身肥不肥,袖子寬不寬,下襬長不長。腰身越肥、袖子越寬、下襬越長的衣服必然就越體面,像秀才制服襴衫就是以寬袍大袖爲特點的,而官服更是登峰造極。

方應物今天出門,雖然從自己幾件衣服中選了最體面的一件粗布料子衣衫穿上,但還是很破舊。

這件說是衫很勉強,袍袖也就比普通長衣略微寬鬆三分,下襬離地小了三寸,但就這已經是他最好的衣服了。不過在這個嘉賓滿座的廳堂中,就顯得極其礙眼和格格不入。

面對滿屋子異樣目光,方應物渾然不以爲意,灑脫的笑了笑,在最外圍找了個空位置坐下。

一屋子“上流人士”只不過是一羣連研究史料都上不了的歷史塵埃而已,有什麼可畏懼的?新人難出頭,若有這麼個場合炒作揚名似乎很不錯,順手刷刷名聲好了。

第422章 證人找到了......第15章 功名之路第734章 “真相大白”第595章 冷場帝第408章 令人心寒!第512章 狼來了第363章 三座大山第149章 學霸型先驅者第240章 下不爲例第31章 茶鋪裡的消息第107章 聰明人的對手戲第606章 聲望變現的**第453章 首席之爭(下)第52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111章 風口浪尖第615章 七年之癢第131章 漢賊不兩立!第406章 這是什麼狀況?第597章 還不動手?第197章 年輕人要有勇有謀第483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9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60章 終於派上用場了第650章 從來未有事第291章 爐火太旺第469章 狠角色第83章 臺閣風新解第762章 與你無關第614章 失敗的陰謀論第519章 宿命?(下)第584章 仇人見面第413章 青天與潑婦第604章 與己無關第79章 口角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156章 口才太好的下場第12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62章 操心的方應物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第484章 大數據之法!第777章 這次我親自來!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434章 莫須有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538章 一步遲步步遲第541章 財貨動人心第512章 狼來了第359章 廷審(上)第527章 偷雞不成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546章 獨木不成林第688章 納頭便拜第519章 宿命?(下)第337章 風雨欲來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22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290章 具有大明特色的戰鬥第77章 困居第161章 成了!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3章 寄人籬下第571章 這個前任是極品第793章 塵埃落定第25章 紅袖添香晝讀書第637章 新流派第442章 京師之虎(下)第459章 掃雪(上)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343章 鎮撫司(下)第25章 紅袖添香晝讀書第414章 有人挖坑?第580章 抓我作甚?第200章 綠蓑煙雨溪邊客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455章 看不見的手第764章 不成熟?第767章 訴衷情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335章 怎麼辦才能躲開?第48章 秦失其鹿第57章 書院之行(下)第457章 掐指一算第127章 義薄雲天第83章 臺閣風新解第710章 回馬槍(下)第439章 牆頭草(下)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756章 明知不可爲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675章 感謝不殺之恩!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797章 帝王心術第135章 虎落平陽第260章 方應物進府三百一十六章 即便全天下人都相信你下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593章 後殿所見(上)第701章 下不爲例第736章 聰明人
第422章 證人找到了......第15章 功名之路第734章 “真相大白”第595章 冷場帝第408章 令人心寒!第512章 狼來了第363章 三座大山第149章 學霸型先驅者第240章 下不爲例第31章 茶鋪裡的消息第107章 聰明人的對手戲第606章 聲望變現的**第453章 首席之爭(下)第52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111章 風口浪尖第615章 七年之癢第131章 漢賊不兩立!第406章 這是什麼狀況?第597章 還不動手?第197章 年輕人要有勇有謀第483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9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60章 終於派上用場了第650章 從來未有事第291章 爐火太旺第469章 狠角色第83章 臺閣風新解第762章 與你無關第614章 失敗的陰謀論第519章 宿命?(下)第584章 仇人見面第413章 青天與潑婦第604章 與己無關第79章 口角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156章 口才太好的下場第12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62章 操心的方應物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第484章 大數據之法!第777章 這次我親自來!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434章 莫須有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538章 一步遲步步遲第541章 財貨動人心第512章 狼來了第359章 廷審(上)第527章 偷雞不成第536章 王命旗牌的威力(上)第546章 獨木不成林第688章 納頭便拜第519章 宿命?(下)第337章 風雨欲來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22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290章 具有大明特色的戰鬥第77章 困居第161章 成了!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3章 寄人籬下第571章 這個前任是極品第793章 塵埃落定第25章 紅袖添香晝讀書第637章 新流派第442章 京師之虎(下)第459章 掃雪(上)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343章 鎮撫司(下)第25章 紅袖添香晝讀書第414章 有人挖坑?第580章 抓我作甚?第200章 綠蓑煙雨溪邊客第625章 嚴峻的形勢(下)第455章 看不見的手第764章 不成熟?第767章 訴衷情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335章 怎麼辦才能躲開?第48章 秦失其鹿第57章 書院之行(下)第457章 掐指一算第127章 義薄雲天第83章 臺閣風新解第710章 回馬槍(下)第439章 牆頭草(下)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756章 明知不可爲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675章 感謝不殺之恩!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797章 帝王心術第135章 虎落平陽第260章 方應物進府三百一十六章 即便全天下人都相信你下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593章 後殿所見(上)第701章 下不爲例第736章 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