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次真的很痛

五月底六月初的京城天氣漸漸酷熱,已經到了盛夏時節,不過卻漸漸流傳起充滿正能量的忠臣孝子故事。?

人性光輝十分燦爛,還伴隨着慷慨激昂的熱血詩句,聞之令人唏噓。若非民心如此,楊家將岳家將也不會流傳幾百年而經久不衰。?

“父親報國恩,兒作忠魂補!”?

“風吹枷鎖滿城香,簇簇爭看新庶常!”?

“報國從來惟忠烈,此身七尺只隨方!”?

“宋室忠臣死,方家是後身!”?

其實對方應物而言,百姓感動不感動並非最重要的,朝廷大臣們有所感觸就行了。?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可謂是煞費苦心,既不能太過火又不能太平淡。太過火,直接激怒皇帝不是好事,讓別人反而心生反感更是壞菜;太平淡,就無法觸動人心,那又有什麼用??

所以,塑造忠臣孝子典型的過程中,拿捏分寸纔是最難之處。像婁天化建議的當街嚎啕痛哭這種把戲,若不是能真心投入,一眼就會被京師官場的老油條們識破爲做作。還不如時而淡淡的哀愁,時而突發的憤激比較自然,不會被人識破質疑。?

卻說這忠孝故事是流傳了,但當事人方應物今天稱病躲在房中,愁眉苦臉的看着兩張請帖。?

他沒有料到,樹起忠孝兩字後,先招來的不是蜂蝶,卻是蒼蠅,對此實在有幾分無可奈何。?

如果要找什麼話來形容他此時的心情,上輩子時空倒是有一句很合適的名言:騎着白馬來的不見得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

第一封名帖上的“御前錦衣衛指揮使司指揮同知萬”,便是獨寵後宮萬貴妃的弟弟萬通,時任從三品錦衣衛指揮同知,還是實職的。不是帶俸寄祿的虛官。?

在方應物印象裡,此人日後也升爲了錦衣衛指揮使,一直幹到成化天子駕崩,這才失去靠山,將位置讓了出來。?

萬通萬大人的名聲不怎麼樣,和他兩個兄弟一樣,因爲姐姐緣故從底層驟然顯貴,但市井無賴性格不改。當了錦衣衛官還是喜歡在市井廝混,各種敲詐勒索的爛事沒有少幹。江湖人稱萬二。?

至於第二封名帖上的“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劉”,便是當朝三個內閣大學士中排名第三的劉吉,也是史上著名的紙糊三閣老之一。?

一般史書講究爲尊者諱,做官做到了宰輔的地步,在史書裡形象偉光正的居多。但史書上對這位劉吉劉閣老則是很不客氣。評價就是尸位素餐、精於營私,他的名聲尤其可見一斑。?

劉吉的名聲大約也就比當今首輔萬安強一點,他比萬安強就強在,還沒有無恥到在給天子的奏疏裡夾雜春宮,以此討好天子的地步。?

方應物知道,日後江湖中人給此公起了個名號叫劉棉花。爲什麼叫棉花,耐彈也。他這份耐力和厚度獨步江湖,不空前也絕後。?

在上輩子的史書上,劉棉花成化十一年進入內閣,一直幹到了弘治五年。先後當了十八年宰輔。?

彈指一揮十八年,任憑政壇風雲如何激盪,任憑言官科道百般圍攻彈劾謾罵,劉棉花卻始終屹立不倒。巍然聳立在內閣笑傲羣雄。?

他的前輩商輅被迫辭職致仕,他毫髮無傷;幾年後與他同期的次輔劉珝倒了。他還是毫髮無傷;十年後,與他同期的首輔萬安倒了,他反而趁機當上了首輔。?

特別是十年後新登基的天子非常討厭劉吉,在這種狀態下劉棉花還是穩穩地當了將近六年首輔。最後告老還鄉,得了善終,死後追贈太師。?

雖然名聲不怎麼樣,但單純從做官技術而言,這是絕頂高手。方應物身爲先知般的穿越者,想起劉棉花的技術也只能自嘆不如。?

從歷史遐想裡脫離出來,單看這兩份名帖,如果說劉棉花召見,方應物還可以理解。怎麼說都是讀書人一脈,雖然身份差得很遠,但卻同屬士人階層的。?

但錦衣衛指揮同知萬通萬大人的召見,則讓方應物莫名其妙,完全摸不到頭腦。?

萬通是皇親國戚,比皇后家勢力還大的國舅,職位上又是掛靠武官的,秉性氣質上與自己幾乎沒有交集,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平白無故的召見他,是爲的什麼??

當然,最讓方應物鬱悶的還是,還有點名聲的人以及潛力無窮的正派小生們按兵不動,卻先招來了兩個不怎麼正面的人物。?

細想也不奇怪,奸猾小人在捕風捉影、投機取巧方面確實要比大多數正人君子靈敏的多。?

換句話說,面對同一個人時,正人君子考慮很多,比如此人是不是同道,值不值得往來。但奸猾小人則完全不用顧慮,只要有利,就可以下手拉攏。?

事已至此,方應物也只能面對現實了,見還是要見的,不去拜見就是平白得罪人。這兩個人都是明天召見他,不過劉閣老約了午後,萬指揮約了晚上。?

打定了主意,方應物也就不裝病了,又去通政司和錦衣衛衙署大門外轉了一圈,傍晚回來休息,爲明天兩個會面養精蓄銳。?

閒話不提,次日方應物上午便到了西城劉閣老宅邸附近,然後找了間茶鋪乘涼。一直過了正午,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方應物又起身前往劉府。?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在正午陽光下長時間趕路,導致精神萎靡或者形象不佳。?

到了劉吉宅邸,因爲閣老事前吩咐過門官,所以方應物很順利的就被帶着向後院書房走去。?

劉棉花劉閣老今年不過五十出頭,以歲數而言,算是很年輕的大學士了。他當年在科場也不是善茬,二十三四歲就中了進士,然後考中庶吉士,從翰林院一路升到入閣。?

方應物見到劉吉。暗中打量過,見他眉目很細,眼珠不大但卻很有神采,臉型很尖,鬍鬚較爲稀疏。?

作爲與商相公、王恕打過交道,並在汪廠督手底下走過一遭的人,方應物也算有所歷練了。?

這次他見到閣老大學士,倒也不慌亂緊張。不疾不徐的行過禮,寒暄問候幾句。便閉口不言,靜待主人發話。?

劉吉自然也是在觀察的,不由得暗中點頭,此子舉止自有大家風範氣度,不是普通少年人可比。?

劉閣老開口便是責問。“我聽說了你的事情,雖則孝心可嘉,足以感天動地。但你這詩句中,多有詆譭之語。比如不見同聲稱義士這句,莫不是諷刺朝廷諸公;又如誰知今將相、還是姓秦人這句,與謾罵有何不同?”?

方應物暗歎道,和這些大人物正式會面談話時。總是很累人。他們先開口從不單刀直入正題,總是要另起話頭繞上幾圈,美其名曰考驗後進。?

但無論如何,都要小心應對。這回方應物自然不會當着面頂撞。“晚生救父心切,又擔憂父親處境安危,故有此急躁之語。”?

劉吉搖頭道:“老夫問的不是這些。吾輩說起來,也是令尊同僚。你用詩句諷刺是何道理?須知令尊下詔獄,很大緣故是天子真怒。至於震怒的原因在於你父親彈劾了天子身邊近幸,並非因爲你父親彈劾了內閣。?

所以你應當知道,導致令尊身陷囹圄的根本在於君側之人,而不是內閣。但你卻在詩句中嘲諷了滿朝大臣,卻對君側之人輕輕放過,你能告訴老夫其中緣故麼?”?

劉吉所說的君側之人,說白了就是三種勢力——貴妃、僧道方士、權閹,但以劉棉花的謹慎,即使在私下裡談話也不會輕易說出那些字眼。?

他問的也很犀利,在重重掩飾中,直接抓住了要害地方。是的,你方應物爲什麼不敢在詩句裡諷刺真正的罪魁禍首,卻只敢諷刺文官??

換成一般人,估計還在感慨方家滿門忠孝,一時半刻哪能注意到方應物的這個破綻。?

方應物記起,史書上對劉棉花的評價還有三個字——多智數。如此看來名不虛傳,此人人品先不予置評,也絕對不是合格的宰輔,但肯定是最好的政客。?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方應物略一思索,答道:“俗語云,不讀書不明理,那讀了書就該明理。滿朝諸公都是讀書人,如果犯了不明理的事情,晚生也該諷喻幾句作爲規勸。若能促進風氣更正,那麼善莫大焉。?

至於君側之人,都是以佞幸見寵,非我輩讀書之人,不明理不奇怪,晚生有何道理諷喻彼輩?漢賊不兩立,晚輩也沒有義務去規勸他們改過,所能做的就是實際行動而已。”?

劉吉輕喝道:“好辯術,硬是被你說得通!但明人不說暗話,在老夫看來,原因就是兩點。?

其一,吾輩文官近年勢頭衰微,最不得帝心,天子還是更喜歡身邊那些倖進之輩。你對朝廷諸公諷刺也好、謾罵也好,大概是沒有觸怒天子的危險。?

其二,其次,諷刺君側近幸,有可能被暗算,甚至有可能會丟命,那些人是不會講究臉面的。?

但諷刺朝中諸公卻相反,不但會漲名望,而且你沒有單獨指名道姓,吾輩自然也不便自己認領去。何況人言可畏,吾輩礙於臉面不好懲治你,誰也不想出面當那個姓秦人。”?

方應物聽到劉閣老一條一條的列出來,臉上微微動容,心神卻已大震。又聽劉閣老反問道:“老夫想到的就是這些,是也不是?”?

當然是了......方應物額頭微微冒汗。?

這劉棉花當真意想不到的厲害,他所列出來的,完完全全就是自己心裡的算計,一絲一毫也不差!這等於是將自己的心思徹底扒了出來,一件一件晾出來看。?

不愧是政壇不倒翁,這份眼力心術確實非同凡響!?

方應物自從穿越以來,依仗超越五百年的專業積累和對名人的理解,只有對別人誅心的時候。但今天卻猝不及防,被這劉棉花這非穿越土著一劍誅心了!?

第一次真的很痛啊......()?

第206章 你說的不錯第695章 充滿惡意的世界第430章 蓄勢待發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399章 沒文化真可怕(上)第689章 言多必失......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614章 失敗的陰謀論第416章 快刀斬亂麻(下)第273章 第三個第53章 你被雙規了第611章 趁早覺悟罷!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574章 願爲東主赴湯蹈火!第194章 日後走着瞧第86章 喧賓奪主第556章 才子的命運第400章 沒文化真可怕(下)第172章 日後有緣再見!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169章 最後一課......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50章 秋糧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第616章 惱火的汪太監第773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429章 日從西出?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第428章 搶戲的......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91章 去留問題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67章 名利雙收第82章 作繭自縛第784章 繼續耿直第322章 錢財與名聲第277章 我再想想法子第708章 義氣第765章 圍困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292章 你辦事我放心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20章 欺人太甚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113章 技術型大學士第602章 小插曲第51章 被加稅了......第351章 我不介意!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795章 畫風又不對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545章 杞人憂天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83章 不能讓他知道......第142章 誣陷?第649章 浮沉百態第248章 看榜第292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147章 怎麼能叫無恥?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70章 入學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153章 兇手謎團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704章 失控了(上)第735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88章 奇怪的才子第257章 狗血啊......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735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714章 還有臉來說?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118章 無往而不利第210章 流言版本更新第5章 外面的規矩第589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684章 流言蜚語第488章 稟性難移三百一十四章 享受過程第488章 稟性難移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365章 安全感第93章 諂媚之徒第652章 不佔理的方應物第141章 十年一遇的人才第41章 府試不公的秘密第262章 操心的方應物
第206章 你說的不錯第695章 充滿惡意的世界第430章 蓄勢待發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379章 西廠追債(上)第399章 沒文化真可怕(上)第689章 言多必失......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614章 失敗的陰謀論第416章 快刀斬亂麻(下)第273章 第三個第53章 你被雙規了第611章 趁早覺悟罷!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555章 生意服從於政治第574章 願爲東主赴湯蹈火!第194章 日後走着瞧第86章 喧賓奪主第556章 才子的命運第400章 沒文化真可怕(下)第172章 日後有緣再見!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169章 最後一課......第237章 僞君子與真漢子第50章 秋糧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第616章 惱火的汪太監第773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429章 日從西出?第195章 消失的方應物第428章 搶戲的......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91章 去留問題第702章 人名樹影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607章 特殊人才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67章 名利雙收第82章 作繭自縛第784章 繼續耿直第322章 錢財與名聲第277章 我再想想法子第708章 義氣第765章 圍困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292章 你辦事我放心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20章 欺人太甚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113章 技術型大學士第602章 小插曲第51章 被加稅了......第351章 我不介意!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795章 畫風又不對第601章 太后有旨第545章 杞人憂天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83章 不能讓他知道......第142章 誣陷?第649章 浮沉百態第248章 看榜第292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147章 怎麼能叫無恥?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70章 入學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153章 兇手謎團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704章 失控了(上)第735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88章 奇怪的才子第257章 狗血啊......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735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714章 還有臉來說?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118章 無往而不利第210章 流言版本更新第5章 外面的規矩第589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6章 請借縣誌一閱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139章 還來得及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684章 流言蜚語第488章 稟性難移三百一十四章 享受過程第488章 稟性難移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365章 安全感第93章 諂媚之徒第652章 不佔理的方應物第141章 十年一遇的人才第41章 府試不公的秘密第262章 操心的方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