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熱竈與冷竈

成化二十一年開春,宮廷裡外、朝堂上下充滿着非常躁動的氣息,無處不有無處不在。

廟堂之上,文臣裡最有權勢的四個人,也就是三閣老加上一天官展開了激烈的撕逼大戰,只這一件事就能把半數朝臣席捲進去。

這場大混戰還是名人方應物一手引發的,雖然方應物的手法輾轉騰挪妙到毫巔,在極端不利的局面下維護了方家的利益,但卻讓朝廷高層變得混亂不堪。

如此動盪產生的根本原因,既有現實利益的搶奪,又有多年矛盾積累爆發的緣故,方應物只是充當了想渾水摸魚的導火索。

上次出現這種級別的動盪局面,還要追至八年前,也就是成化十三年的時候,更是方應物穿越的那一年。那時少年妖孽汪直橫空出世,他在天子默許之下,用最簡單粗暴的手法打得文官連連潰敗,在短短一年時間裡,朝堂上半數大員換了人。

自此之後,朝廷基本格局就穩定下來了,一直維持到今天,期間或有些鬥爭,但並沒有影響到總體格局。

也正是從成化十三年開始,天子才擺脫老一輩大臣掣肘,實現了對朝廷的掌控。當然,也正是從成化十三年開始,風氣便急轉直下,纔有了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諷刺。

一晃八年過去,朝廷裡又要出現週期性的、宿命般的動盪,而且不止朝廷,宮廷裡也有情況!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被罷免併發配至鳳陽,肯定要引發連鎖反應,亦要引起朝臣矚目。

雖然明面上內外不許交結。但實際上朝臣與司禮監太監的關係還是很**的。對朝臣而言,如果是自己的熟人上位,那麼就相當於在宮中有了強大的同盟,其中意義不言而喻。

那麼第一個問題就出來了,現有司禮監太監裡。誰來接替掌印太監位置?是天子信任的覃昌,還是資歷較深的陳準、蕭敬?還有第二個問題,就是司禮監太監出現了空額,誰能補入?

如果第一個問題裡,無論誰來接替掌印太監,都可以理解。也都能服衆,那第二個問題就比較令人無語了。司禮監太監有個慣例就是,必須出自內書堂,從小接受精英教育,面對閣老詞臣時。文化水平方面不丟分不掉價。

當前除去司禮監太監之外,權勢最大、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太監分別是汪直與樑芳,所以這兩人都是最熱門的司禮監太監候補人選。

而汪直和樑芳的文化水平,只能讓人呵呵呵呵了,人人皆知這兩人都是不學無術的典範一個靠當密探和刷軍功起家,一個靠逢迎拍馬吃喝玩樂起家,都不是文化型的太監。

由此可見,在當今天子治下。宮中是多麼混亂昏庸,能出人頭地的都是這般非主流人物。

當然,說起整個朝廷的躁動。還少不了最敏感的東宮問題。在當前太子被廢幾乎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連羣臣伏闕諍諫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以命抗爭都沒有效果,還有誰能阻止太子被廢?

唯一的疑問也就是天子將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宣佈,朝臣將如何面對這種情況而已。

衆所周知,東宮問題不僅僅是太子一個人的問題,還是整個朝局的問題。特別是翰林詞臣的大問題。

雖然翰林學士們相對比較有節操,講究形象體面。不至於做出捧高踩低、落井下石的事情,也不會現在就扔掉太子不管不問。但架不住人人都有點私心。

如果太子換人,那麼東宮的大臣屬官肯定也要換人。現在是徐溥、丘浚、劉健、謝遷、李東陽包括已經被貶謫的方清之這一批,那麼將來就是另一批別人接替!

任何一個眼下正處於“不得志”狀態的翰林詞臣,想到這樣的機會都會心動,心裡難免要打小九九。於是素來號稱清高超然的翰林院裡,也出現了詭異的氣氛。

總而言之,朝廷裡裡外外充滿着洗牌前的躁動不安,五品以上中高層官員裡,不知道還有幾個人能靜心工作。

如果要評選淡定之星,想必方應物入選的概率很高,如今朝中上下沒有比他更淡定的人了。

他的目的無非就是兩點,一是保護自己,二是讓父親儘可能少吃點苦頭。這兩點目前都已經達到,方家出風頭階段已經結束,還有什麼不能淡定的?

因而送走了父親後,方應物大多數時間都閉門不出,也不見外人。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方應物消息閉塞,恰恰相反,方應物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知道的都多,各種東廠耳目不是擺設。

汪芷翻看着消息彙總,一邊對方應物道:“邵宸妃爲了將來鞏固根基,暗中籠絡浙江名流,要不要我給你牽線?其實她對你們方家這樣忠義之士觀感不壞。”

“不需要!”方應物想也不想的拒絕了。

邵宸妃便是太子候補朱祐杬的生母,若當今東宮被廢,換了朱祐杬爲太子,那邵宸妃就徹底母憑子貴了。而且邵宸妃是浙江人,說起來還是方應物的本省同鄉。

不過方應物又想起什麼,提議道:“不過你可以給那謝遷牽線,如何?謝遷也是浙江人。”

汪芷會意的壞笑幾聲,“你可真陰損,這不是給謝學士下鉤子麼但是別玩火自焚、弄假成真,萬一真換了太子,謝遷又交結上了,你哭都哭不出來。”

隨後汪芷繼續翻看消息彙總,“李東陽想請假,回祖籍茶陵尋根問祖。”按照方應物要求,汪芷所報出來的消息以翰林詞臣範圍爲主。

方應物聞言搖搖頭,瞧這樣子,李老師肯定是心灰意冷、垂頭喪氣了

話說李東陽雖然祖籍湖廣茶陵,但祖父起便在京師住下,到李東陽這代算是京師土著了,李東陽本人到目前爲止沒回過祖籍。這會兒他突然要請假回祖籍,方應物當然看得出來,肯定是意氣消沉的表現。

李東陽當初外號李十八,就是因爲在翰林院快坐了十八年冷板凳。好不容易在前幾年和方清之一起入東宮侍班,走上了金光大道,也算是苦盡甘來,終於熬出似錦前程了。

誰料現在又風雲變幻太子危在旦夕,眼看着前程再次完蛋,重新獲得希望之後再次失望,這種打擊之沉重可想而知。

方應物伸個懶腰,起身道:“冷竈必須燒,今天便去拜訪一下老師。”

也許有人看得出太子是冷竈,也許會有人覺得方家父子是冷竈,但有誰知道李東陽也是大冷竈?()

ps:晚上還有!

第57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8章 話不投機第389章 本官不是炮灰!第416章 快刀斬亂麻(下)第290章 具有大明特色的戰鬥三百一十九章 其中內情第660章 此事真沒有完第57章 書院之行(下)第297章 棉花的可怕之處第520章 欽差財神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375章 虧空(上)第349章 廠衛第423章 民心如水第248章 看榜第515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133章 歷史真奇妙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12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421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下)第604章 與己無關第743章 正主現身第410章 難言之隱(下)第662章 人才難得(中)第689章 言多必失......第252章 女人是麻煩第617章 獲救第344章 讀書人的話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22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06章 人在江湖第287章 一地雞毛第248章 看榜第367章 這都是命!第578章 事有反常......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782章 功名的路口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628章 另一種解讀第779章 耿直的漢子(上)第22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94章 汪直何人?第493章 你不上誰上第571章 這個前任是極品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727章 以不變應萬變(下)第201章 嘲諷臉第491章 我要當使節三百一十七章 老子和兒子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298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418章 各懷心思第180章 市井流言第620章 我知道你行第206章 你說的不錯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370章 半日翰林(下)第213章 一張大餅第514章 簡直就是搶劫!第117章 不爭就是爭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367章 這都是命!第339章 警告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533章 逼娼爲良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742章 接近的真相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730章 先發制人第441章 京師之虎(上)第345章 如何是好?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697章 老人與雛兒第796章 還是原來的配方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368章 半日翰林(上)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72章 父行千里兒擔憂第234章 敢與我同往麼?第452章 首席之爭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777章 這次我親自來!第636章 你不懂第435章 黑暗時代(上)第262章 操心的方應物第558章 不勞你操心了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三百二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244章 我是被逼無奈......第665章 又是誤會?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526章 可解燃眉之急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7章 輿情三板斧
第57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8章 話不投機第389章 本官不是炮灰!第416章 快刀斬亂麻(下)第290章 具有大明特色的戰鬥三百一十九章 其中內情第660章 此事真沒有完第57章 書院之行(下)第297章 棉花的可怕之處第520章 欽差財神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375章 虧空(上)第349章 廠衛第423章 民心如水第248章 看榜第515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133章 歷史真奇妙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12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21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第421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下)第604章 與己無關第743章 正主現身第410章 難言之隱(下)第662章 人才難得(中)第689章 言多必失......第252章 女人是麻煩第617章 獲救第344章 讀書人的話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22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06章 人在江湖第287章 一地雞毛第248章 看榜第367章 這都是命!第578章 事有反常......第92章 老夫能爲你做的......第782章 功名的路口第323章 看臉的殿試第628章 另一種解讀第779章 耿直的漢子(上)第22章 殺人不用刀(上)第94章 汪直何人?第493章 你不上誰上第571章 這個前任是極品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727章 以不變應萬變(下)第201章 嘲諷臉第491章 我要當使節三百一十七章 老子和兒子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298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418章 各懷心思第180章 市井流言第620章 我知道你行第206章 你說的不錯第354章 宮中府中(下)第370章 半日翰林(下)第213章 一張大餅第514章 簡直就是搶劫!第117章 不爭就是爭第268章 錯綜複雜第367章 這都是命!第339章 警告第4章 特權的威力第533章 逼娼爲良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742章 接近的真相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730章 先發制人第441章 京師之虎(上)第345章 如何是好?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697章 老人與雛兒第796章 還是原來的配方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368章 半日翰林(上)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72章 父行千里兒擔憂第234章 敢與我同往麼?第452章 首席之爭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第777章 這次我親自來!第636章 你不懂第435章 黑暗時代(上)第262章 操心的方應物第558章 不勞你操心了第687章 天下最大的冷竈三百二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244章 我是被逼無奈......第665章 又是誤會?第553章 民意的勝利第526章 可解燃眉之急六百二十三章 名不虛傳第20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7章 輿情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