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

聽了劉良佐的建議,張強覺得這是個好辦法。

給南明國俘虜,支援他們一些經歷過戰爭考驗的老兵,這一直是華夏軍拉攏南明國的招數,只不過雙方的關係因爲一系列的原因導致總不是那麼融洽。

既有合作,又有敵對,一段時間,雙方誰都埋怨對方不對自己好,不完全倒向對方;另一端時間,雙方由於共同的敵人,不得不像最親密的戰友一般背靠背的同敵人戰鬥,暫時忘卻雙方的不快,共同對敵;而大多數時間,雙方保持着一種看不見,癒合不了的距離,把對方當做敵人看待,互相防備。

這是因爲畢竟隆武南明是東南大多數人承認的正統合法的皇位繼承人,而同在東南的華夏軍由於脫胎於南明政權,所以被視爲非法,背叛的人。

這樣的形態,天生就是死敵,就像貓和老鼠一樣,誰也彌補不了貓天生野性,不知道什麼時候貓會把老鼠這個好朋友當點心吃了,老鼠也天生知道貓是自己的死敵,即便再同貓親密,也時刻保持着距離,以免那天貓野性恢復了,一口咬死他。

如今看起來華夏軍天生具有貓的野性,因爲它比較強大,同時也揹着背叛的惡名,是叛匪,這是南明國人認爲的,而相對弱小的南明國認爲自己天生弱小,對於越來越強大的華夏軍保持着一種距離,因爲他們被坑怕了。

用多餘的俘虜去交換高志祥等人雖然不能彌補這種裂痕,卻可以緩和雙方的關係,讓華夏軍不至於馬上就應付四面楚歌的危機。

因爲張強準備剿滅了湖北州境內的永曆明軍和李過忠貞營大順軍,還有陳友正的反正軍,就進攻魯國明軍,主要是進攻投靠了魯國的洪承疇這支原先的清軍,華夏軍絕對不會允許家門口有這麼一支強大的力量。

這支力量不僅強大,還在不斷進步,他們善於學習,這纔是張強忌憚的。

“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同張亮部長去辦,一定要辦好,把高志祥這個人和同樣想要投靠咱們的人給弄回來,咱們不要他們做什麼,只是給外人做一個榜樣,投靠咱們有好處,不投靠咱們就滅了他,明白嗎?”

張強對劉良佐叮囑道。

“是,大都督,我一定給你把這件事辦好,那麼我這裡的事情?”劉良佐問道。

張強揮揮手,“懲戒營俘虜調派,安排,不用你親自去做,讓下面人去做,我讓古月笙順便看着就行了。他是這裡的最高行政官員,這些事情也有他的一份,他不管誰管?你去吧。”

“是,大都督,聽我的好消息吧。”說完,劉良佐這次真的走了,去辦事情去了。

張強也跨上戰馬帶着親衛營去外面轉轉。

武漢府府城簡直就是一座大兵營,同時也極爲繁忙,百姓人口衆多,還有因爲戰爭失去土地,家園的逃難的百姓;以及從各地趕來這裡的俘虜大軍,民兵大軍,守備部隊,還有維持秩序的近衛旅官兵。

近衛一旅在城外駐紮,時刻都是作戰部隊,精銳的部隊,近衛二旅在城內駐紮,負責保護府衙,重點人物,官員,還有張強,同時協助守備部隊維持秩序。

張強帶着親衛營在城內轉了一圈。

可以看出洪承疇在這裡還是經營的不錯,這樣一座高大的城池,如果真的從九江府調兵來攻打,哪怕是打破城牆,衝進城裡面,也將面臨着重大的損傷,否則無法拿下這裡。

由於這裡是長江上比較重要的大府府城,同時也長江水道要道,因此這個府城極爲龐大,周長達到了六十多裡地,光城牆就高達二十多米,相當於八九層樓那麼高,城內各種巷戰工事,都是朝着火器時代的那種碉堡的樣子修建的,都是在重要的路口,官員府邸,稍微有點規模的大宅院都像是一座獨立的碉堡,小城寨,這樣的工事,要攻打它,必定要動用大炮,死傷無數人。

即便敵人用的是弓箭也不好攻下,如果是火器,那麼連盾牌都不管用了,這樣的大城,不死傷幾萬人是難以拿下的,這不得不讓張強暗中喊一聲僥倖。

包圍了一個鰲拜,嚇跑了洪承疇,這裡只要駐紮一萬清軍,那麼華夏軍要想憑着一個野戰旅拿下這座大城,那真是妄想。

多爾袞死的真是及時啊,他一死,洪承疇馬上嚇的轉投魯國,同時收縮了兵力,雖然知道他早就準備了兩年時間,就是爲了阻擋華夏軍的前進的腳步,想要在這裡同華夏軍比消耗,可如今看到武漢府府城,他還是覺得應該感謝多爾袞的死。

城內看過,再往城外走一遭,城外更讓張強吃驚,洪承疇不僅把華夏軍原先對付他的那一套拿出來了,還弄出不少改動。

比如三道戰壕防線,他弄成六道戰壕防線,每一道大約是一里地間隔,正好城上的最重的八千斤的紅衣大炮能打到第一道防線的戰壕外面數百米之處,支援哪裡的守衛戰壕的步兵。

戰壕外面的屯堡營寨,關隘,弄的比華夏軍更多。

在府城十幾裡地處就建有大的衛星城,衛星城夾雜在舊有的鎮子和村子之間,依靠地勢,山林,山嶺,溝壑,河流,構成了險要的防守要塞,如果兵力充足,弄個十幾萬人防守這裡。

在這個沒有坦克的時代,張強要憑着排槍槍斃時代的部隊攻佔外圍防線,就得和敵人拼人數,這是洪承疇要把華夏軍拉到和他們同樣的水平來打華夏軍啊。

屯堡,營寨建立在壕溝前面,中間,從哪些屯堡的痕跡來看,敵人肯定是佈置了不少大炮,弩車,投石機等重型遠程武器,華夏軍要想要進攻這裡,不得不拿出華夏軍最新的武器,開花彈,否則就憑着實心炮彈,要砸幾萬斤實心炮彈才能摧毀這些堅固的營寨和屯堡啊。

如今這些工事都被華夏軍佔領了,華夏軍削弱了這些工事,因爲目前來看華夏軍還真不擔心敵人擁有那麼龐大的兵力,或者那麼強大的軍隊來攻打這裡,因爲華夏軍在這裡的兵力已經達到十來萬兵力,敵人除非再來一次六七十萬的強大兵力,否則,光打破他們佈置的外圍防線,就得付出幾十萬兵力,和華夏軍拼消耗,才行。

一名騎兵跑過來,在通過了數道檢查和通報以後,來到張強面前,“稟報大都督,我軍十九野戰旅在進攻荊州府時候遭到敵人的伏擊,損失一個百戶的輜重兵隊伍,在我軍騎兵趕去的時候,半路上又遭到了敵人騎兵和步兵的圍攻,騎兵一支斥候小隊全軍覆沒,一支百戶中隊損失慘重,王玉羣旅長正在全軍出動,對敵人進行圍剿。”

張強知道如果只是這樣的小事情,蕭飛不會派人來告訴自己的,一定有其他的事情,或者更加重要的事情和自己商量和彙報。

他想了想,轉身對身邊的傳令兵道:“讓近衛一旅馬上拔營,咱們去孝感縣城。”

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2371章 交替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十一章 奪軍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
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六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射擊第2371章 交替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十一章 奪軍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