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

的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孔有德部將真的不值得張強關注,他現在已經堪比巔峰時期的李自成一般的人物了,其名聲在東南已經如雷貫耳,火山爆發一般顯赫了,西南的百姓和軍隊也對他聞名已久,談其色變,對於長江兩岸的清軍更是談之色變,聞之千里逃遁,恨不得不見他纔好呢。

對於華夏軍,清軍已經得了恐懼症了,非到必要的時候,凡是和他接觸過的清軍都不想再見到華夏軍,當然總有一些人不自量力,或者初生牛犢不怕虎,想要拿華夏軍立功升官,但華夏軍給他們的往往是夢寐般難忘的教訓,甚至連反悔的機會都不會給他們。

劉良佐提議問南明國要高志祥,這會加劇華夏軍同南明國的關係的動盪,這對於想要一個穩定後方的張強來說,不可取。

因此他覺得不應該理會劉良佐的提議,劉良佐擦眼觀色看到張強猶豫不決,最後又有一種果決的神色,馬上知道了張強不想管這件事情,可劉良佐可不能不管,他收了高志祥的好處,如果不管不盡力,那麼以後可能不會有人求自己辦事情了,再說裡面還摻雜着一個李成棟,他的想法是把李成棟爭取過來,這不就是自己在華夏軍裡面立的一個大功勞嗎?

在華夏軍裡面,要說戰功,自己的確有一些,先前在衢州府擔任守備的時候,可是盡職盡責,保證了衢州府的穩定和發展,衢州府一直沒有戰事,沒有被清軍滋擾,這點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相信這點整個華夏軍都記着的,後來跟隨大軍出擊,他可是守饒州府保證那場大的戰役最關鍵的人物和功臣,這點是明確過的,後來華夏軍甚至給他頒發了勳章,賞了他不少的金銀,他的名望在華夏軍裡面還是很響亮的。

之後進攻南昌府,鎮守南昌府,九江府,和清軍對峙,也從來沒有出過事,這點清清楚楚的記着他的功勞,但後來朝中大明和南明投靠過來的官員多了,他有點懈怠了,恢復了以前在大明當官的作風,這才被貶爲懲戒營副使,副總監,屈居了藺養成之下,此刻說什麼也要立一功,重新升入中樞,或者在華夏軍軍隊中站穩腳跟,獲得帶兵權。

鑑於此,他必須抓住機會,這次高志祥找上他,是因爲兩個人以前在清軍中見過面,有過交集,關係還不錯,如果能把高志祥成功的救出來,他在華夏軍裡面也有夥伴了,高志祥受自己的救命恩惠,那以後還不是跟着自己走嗎?

他在華夏軍裡面呆久了,知道軍隊方面,魏無忌無疑是大拿,是一股相當大的勢力,擁有無可置疑的權利和威望,文官裡面,周粥深得張強信任,自身也有一批跟隨着,還同大明投靠過來的官員們關係不錯,尤其是拉攏了朱大典以後,他在文官裡面也無人能撼動了。

接下來是尤海波一系,軍隊裡面有杜歌,杜歌是活動人手,亦軍亦官,同時杜歌同文官裡面的唐殿風也有不錯的關係,還有水師裡面的張英提督這個幫手,是朝中的第三大勢力。

朝中最弱的勢力是賀錦和藺養成這一系了。

賀錦同水師裡面的阮述,阮武,同軍隊裡面的阮進,祁三升,馬惟仁,馬惟興這些大順軍,南明水師官兵有瓜葛,藺養成附屬於他這一派。

另外的人,文官系統裡面就是金聲,錢秉鐙,方以智,古月笙他們態度不明瞭,不過他們都是自命清高,不加入任何派系,看起來是一直效忠於張強這個大都督的,但關係彼此間不會太親近,可以說是一個鬆散聯盟。

軒轅龍飛不用說了,他是誰都不靠的,只對張強大都督死忠的,這是誰都知道的。

劉良佐知道自己誰都靠不上,對張強忠心是肯定的,但朝堂上也必須有自己的勢力,或者附從某一個勢力,否則無法進步,把高志祥拉過來,自己就有小弟了,把李成棟拉過來,自己就有盟友了,或者自己的盟友可以再加上張名振他們,他是魯監國一系的投靠官員,自己如果擁有了一系,可以同他們組成一個鬆散聯盟,一邊效忠大都督,一邊能在朝堂發出自己的聲音。

這是他的謀劃。

考慮來,考慮去,他見張強猶豫,果決的表情,知道不妙,連忙道:“大都督啊,華夏軍以前不收降將是因爲華夏軍名聲不顯,如今華夏軍橫掃大江南北,眼看統一大業指日可待,咱們不能光靠武力就想着征服這片土地,要多實行懷柔政策,招降納叛,瓦解敵人勢力。

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早日將異族趕出我漢人的土地,光復大明江上,早日入住大寶,一統天下,高志祥就是一個契機,大都督何不開一個口子,讓更多有志之士加入我軍,爲我軍效力呢?”

聽劉良佐這麼一說,張強也覺得自己以前做的太保守了,以至於華夏軍到現在,自己穿越已經十一年了,居然才統一了大明四分之一的土地,僅僅是西南諸省,是不是有點太慢了。

要是按照自己先前規劃的進度,可能統一完整個大明故土,自己得用二十年時間,雖然穿越的時候,自己在歷史上的年齡不過是十六歲,現在已經十一年了,那麼就是二十七歲,如果再用二十年,那麼統一以後的江山誰享受啊。

雖然那時候自己不過四十多歲,可人生已過半還多,這個時代的衛生條件不好,自己也不是什麼大拿,說不定六十歲就走了,到時候,即便自己的兒子不小了,二十歲左右,可他有時間治理這個天下嗎?

有能力降服手下這些驕兵悍將嗎?

看來得加快速度了,以後再搞同化教育,先把地盤打下來再說。

想到這裡,他對劉良佐道:“也不是沒有辦法,這樣吧,我派人去一趟南明國,商量一下高志祥的事情,你還有稟報的嗎?沒有的話,趕緊去管理你那一攤子事情去,讓俘虜們開山鋪路,修橋,挖河,就像咱們在原先浙江州和福建州做的那樣,我想你不會陌生吧,做不來吧?”

劉良佐並沒有絲毫的對張強的不滿,我向你報告了這件事情,也算了立了功了,卻聽不到你獎勵我,反而催我趕快去給你幹活,出苦力,因爲他知道這個大都督的脾性,他這麼說就是肯定他的功勞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而且主要是先前他的官就不小了,提督啊,蕭飛累死累活,到現在不過是總兵,軒轅龍飛先前也是提督來着,後來改制以後,直接降爲參將,慢慢升上來,現在不過是個總兵,而張強卻沒有把他降級,仍然是提督,想想以後要升到提督這個級別,得費多大功夫,出多大力,打生打死,多大軍功才行,所以他也就不會生出什麼不滿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2371章 交替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
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2371章 交替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