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

巴格雅魯讓王衝等一兩天是因爲張強也在躲避。

隆武南明的人每天找他,煩不勝煩,也讓他對於南明死心了。

以前朱聿健的時候,大家都是合夥做生意,明明白白,我張強也不裝你是你大明的孝子孝孫,不鳥你什麼,我就是要借用你大明的宗親子孫這塊牌子,展我的勢力,壯大我爭霸天下的實力,大家互相不干涉。

可如今隆武南明和華夏軍鬧得如此不愉快,出於大家一脈相承的名分上,把你第二次從汀州府裡面救了出來,你卻以你是大明朱家子孫的名義告訴我。

你要我效忠於你,你要做我的皇帝,我打下的地盤,我的子民,我的軍隊都要屬於你,你給我個閒職頭銜,讓我感恩戴德,謝恩後回去養老吧。

還有這麼感恩的?

有這麼鳩佔鵲巢的?

這是什麼?

客大欺店啊。

當然隆武朱聿健還不可能這麼無恥,無恥的是蘇觀生這些腐儒一般的官員,他們覺得張強就應該營救隆武,這是做臣子的本分,張強應該把華夏軍交給隆武朝廷,讓他們指揮華夏軍的軍隊,然後想辦法敗光。

這個邏輯是很有市場的,在後世的張強看來,這簡直就是忘恩負義,簡直就是令人想要提着菜刀找人理論的節奏,所以張強直接不理他們,你們愛咋就咋,原先想着的給隆武南明安排給廣州府的,然後讓他們去和永曆南明,清廷去搞摩擦去,後來他們來了以後如此作爲,張強就不這麼想了。

兩次把他們扶起來,兩次倒下,作用不大,甚至不如魯監國明軍積極,成果大,不如永曆朝廷那殘廢朝廷更加有效用,這樣考慮之下,張強就不管他們了,去自己的工業基地,兵工基地仙居縣去巡視去了。

自從那天在饒州府和系統交換了火槍和圖紙,張強就對新的火槍上心了。

而弗朗索瓦?弗朗西斯,這是哪個傢伙給自己弄的新的名字,不知道他是不是研究火繩槍研究的走火入魔了,也許是當初自己使用精神控制法的時候,傷害了他的神經,使得他有些行爲失常,讀儒書,學大明的人的生活習慣,整天除了搖頭晃腦的晃悠幾句詩詞,就是鑽到實驗室去研究如何讓火繩槍更加上檔次。

這個上檔次有着相當的傳統,就像後世,外國人的思維是散的,創新能力比較強,而中國人的思維是橫向和逆向的,橫向是指,中國人會在原有的物質的基礎上,弄出多種花樣來,把一件事物玩的欲生欲死,花樣百出,娛人愚己,而外國人是散的思維,總是能把東西弄得更加人性化,更加先進和得體。

實際上火繩槍這種槍,張強不是很喜歡,但大量裝備和研究只是爲了和敵人保持半步的先進性,而不能教會敵人太多,本指望着弗朗索瓦這個人能把火繩槍研究的更加透徹一些,然後向燧槍,線膛燧槍轉變,可這傢伙就吃準了火繩槍了,使勁提高火繩槍的實用性和先進性,問題是火繩槍有多先進,張強作爲後來者難道不知道嗎?

它的缺點足以掩蓋它的優點,所以被淘汰了,雖然張強現在處的歷史上,歐洲人要用到十八世紀末才放棄了火繩槍,使用燧槍,線膛來複槍。

所以張強直接把任務安排給了塞巴斯蒂安這個火炮專家,讓他一肩挑,火槍和火炮一起來研究,因爲這個傢伙比弗朗索瓦更加忠心也懦弱一些,但實力卻更加強一些。

現在張強就在火炮工廠的實驗室裡面。

說是實驗室,其實就是當初火炮工廠起家的南方的一個圓筒形的類似四合院一樣閉合的宅院。

三層,院子中間的天井有些大,大到足以把一些小型的鍊鋼,鍊鐵的爐子裝在裡面,然後再放上一系列的陳列的式樣炮樣,現在加上做出來的各種槍樣。

看似寬敞的院子裡面忙碌的人不少,使得院子變得擁擠了起來。

“大都督,鋼輪火已經做到了極致,燧石火改變不了的缺點就是隨着使用時間的延長,彈簧機件會變得不是很協調,然後不能保證每次擊都能點燃火藥,而且每次擊之前,必須把擊鐵手工扳動到可以擊的位置固定住,這個無論如何做,都必須使用極大的力氣,力氣小了,都不能保證扳動扳機擊鐵。”塞巴斯蒂安對張強道。

張強認真聽着塞巴斯蒂安的介紹,仔細查看手中已經做出樣板的燧槍。

燧槍是被拆卸開的,各種精巧的機件都擺在張強面前。

塞巴斯蒂安黏着一個橡皮圈一樣的東西道:“這是根據你說的使用樹脂煉化的防止子彈走火漏氣傷害士兵的氣墊圈,這個很實用,不過太過脆弱,大概擊百槍左右就得更換一次氣墊圈,士兵們必須熟練掌握,這對士兵的訓練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

“這沒有什麼,我相信士兵們能克服的。”

張強不是很在意。

聽見張強說的,塞巴斯蒂安道:“這樣,我就能省下很多工作,不必費腦子去研究其他的了,就按照這種方式定型好了,還有一個問題是,採用鋼輪摩擦火還是使用擊鐵打擊燧石火,這兩種我建議是使用燧石打擊火,比鋼輪摩擦火火率高,但是燧石太大,必須夾在槍外部進行工作,這有些妨礙視線和影響命中率。”

張強笑道:“那就把燧石按到火藥倉頂部一些的槍托裡面去,弄個活動的燧石裝填機構,燧石用完或者不太好用的時候,直接換掉。”

塞巴斯蒂安點點頭,“這一件事情也定下來了,下面就是火藥,也就是引藥的事情了,這個沒有辦法解決,還得手工倒入引藥,然後裝填進火藥和子彈,這也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情。影響射的度。”

“那能不能像荷蘭人鼓搗出的那樣,使用整體的子彈,******,引藥等裝在一體的後裝填鐵殼彈筒?”張強不由自主的還是想要讓自己的槍更加先進一些。

“這個不是不可以,但你也看到了缺點同樣明顯,射程不遠,漏氣,不過他們把槍膛做的比子彈略微小一些,後面寬一些,前面窄一些,使得子彈的動能更大,出膛的度更加快,但子彈變形,註定射程也不會太遠。”塞巴斯蒂安辯解道。

“嗯,就這麼辦,按照原先的圖紙,還有咱們改進的一些辦法,快的製作出樣槍,試用定型以後,要做到能快生產,換裝部隊,然後再製作一些帶着線膛的荷蘭人那樣的遂槍,裝備我的衛隊,還有把短火銃也改變一下,把火繩更改爲燧槍,或者把鋼輪改爲遂石,短火銃也不需要太大的距離,三五十米就可以了,加上線膛,事先安裝好子彈,一的也能起作用,改爲轉輪轂的五的就更好了。”

兩個人不斷的討論和完善燧槍,以及短火銃,不知不覺日頭偏西,一天又過去了。

張強覺得明天再去參觀火炮工廠,看看火炮的生產,火炮也得慢慢來,不能走的太快,還有就是他不是身上有着無數主角自帶技能光環的穿越者,他無法改變太多技術方面的東西。

時代太遠,即便是一個技術男,沒有完備的工業體系也無法做到先進性和實用性快展,碾壓敵人。

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四百章 反擊2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九十章 朝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
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四百章 反擊2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九十章 朝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