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

對南明國的打擊不是一時半會兒纔出現如此效果的,是經歷幾年的功夫才成功的,從南明國復國佔據廣東府開始軍情部的探子就開始策劃了,收買瓦解南明國的將領和士兵,派遣細作商人觀察南明國的經濟形勢,彙總起來,交由軍情部探子帶回華夏軍中樞地盤,由總督府當初巴格雅魯在的時候的情報分析部門展開分析。

然後從經濟,軍事上全面滲透,安插俘虜營的在廣東和廣西州的士兵返回家鄉,帶去華夏軍的強大和清明,宣傳華夏軍,之後又幾次給南明國以援助,以援助的形勢結交南明國的官員,儘管這些官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可總是被軍情部探子偵查得到,然後各種結交。

送到南明國援助南明國的俘虜的同清軍和明軍交戰,以及海盜交戰的那些俘虜們,去了當了南明國的官兵以後,就成爲了新的潛伏在南明國的探子,友好人士,華夏軍的好朋友,到時候派遣一個營的俘虜去探查,結交,然後把他發展成爲華夏軍的探子。

可以說從一開始,朱聿健想要擺脫華夏軍就觸發了這種情況,使得華夏軍對於南明國的控制越來越深入。

之後,工商部成立,一個任務和職能就是通過物資援助和商人買賣佈置軍情部探子和滲透影響南明國。

朱盼盼接掌工商部以後,加大了商業滲透,把各種華夏軍發明的生活物資輸送到南明國,看起來是南明國因此經濟繁榮,稅收越來越多,其實是華夏軍在通過此種方法,在經濟上對他們加強影響。

這種影響隨着時間和力度的加大,最終導致了南明國的經濟完全依賴於華夏軍,貨幣被華夏軍控制了一大半,自從南明國同華夏軍交惡開始,這種控制就更加明目仗膽了。

深深地宮殿中,已經學習和接受了很多華夏軍理念的朱聿健常常憑欄處,哀嘆思索,苦苦的尋求南明國的生存之路,卻毫無辦法,華夏軍太強大了。

蘇觀生站在後面半天不說話,戰戰兢兢的,他預感到什麼了。

果然,一會兒,朱聿健嘆口氣轉過身來道:“蘇愛卿,看來只能犧牲你了,否則南明國保不住了,你可願意爲朕分憂?”

蘇觀生老淚縱橫,一鞠躬到底,用顫抖的聲音道:“老臣願意爲了社稷的安危犧牲自己,但求陛下善待老臣的家人和族人。”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朱聿健揮揮手。

蘇觀生蹣跚的離開皇宮,他一輩子服務於皇帝,沒有登上這個首輔的時候希望能當上首輔,當上了首輔卻無法實現自己輔佐君王開創世紀,光復大明江山的偉業,卻被朱聿健拋棄,他不知道他這一生是否後悔當上首輔。

其實朱聿健是不得不殺他,因爲朝中反對同華夏軍和睦相處的主要是他,爲了維護朱家皇朝的利益,蘇觀生是旗幟鮮明的反對向華夏軍妥協,主張消滅華夏軍,但這種理想和仇恨埋沒了他的理智和才能,使得南明國走到現在地步。

蘇觀生運用的方法不對,手段和目的也不對,不看形勢和時機,憑着自己的理想去行事,這也是讀書人掌握權力的毛病。

朱聿健雖然也恨華夏軍,但他在他那卑微卻精明,世故的頭腦中特別注意做事的方法,手段和時機,只是他對於外界的理解和了解的太少,不能從大局上把握整體形勢,皇帝就這點不好,一切都憑着大臣們給他灌輸的理念和天下形勢,好壞區別來判斷事物,依賴臣子們,沒有太多的才華和能力,他的開明和勵精圖治是站在一個虛妄的沙灘上的理論。

如今看到一方勢弱,施政手段和目的達不到,他就換另一方聽起來比較有道理的大臣來主持朝政,爲他治理天下。

現在倒向華夏軍的一方勝利了,聲勢浩大,於是他就得依靠他們了。

再一說,這也是漢人皇帝的通病,當敵人虛張聲勢,狐假虎威,恐嚇威脅的時候,他們總是沒有辦法去解決問題,而粗暴的去解決自己的頂樑柱,去解決自己的忠臣良將,來討好敵人,自斷臂膀。

宋朝是這樣,岳飛等人被殺,唐朝是這樣,明朝也是這樣,他們其實和清朝的慈禧差不多,都把臣子當奴才,當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目的是他的王朝不要滅亡,或者他享受生活的過程不要被打斷,即便是丟掉一些土地,殺掉一些忠臣良將,只要敵人答應讓他繼續苟延殘喘下去,他就毫不猶豫。

用我黨的話來說這是腐朽的統治階級自身統治的特性決定的,是統治階級的軟弱性決定的,這樣的統治階級已經跟不上形勢,跟不上發展,而我黨是符合歷史,符合科學,符合人民的熱切希望取代統治階級的必然統治階級。

張強在金華中樞總督府內讀到此種情報的時候,不由的感慨萬千,息事寧人,不原起干戈,這是漢人的劣根性決定的,沒有耐心,沒有鬥爭的堅強意志,這是漢人的弱點。

他繼續低頭看情報,孔四貞在身後給他捏着肩膀,李自成的老婆高氏在一旁給他打着扇子,高氏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半老徐娘,風韻猶存,尤其是在投靠了華夏軍之後,不再過着顛簸流離,輾轉戰鬥的生活,原先黑紅的臉龐也白了起來,原先皺着的眉頭也舒展了,在華夏軍新式化妝品的妝點下,猶如一個二十八九的女明星一般性感靚麗,看的張強真是熱血沸騰,不能把持,好幾次眼睛看着文書,不由自主的頭頭的瞟到她的身上,看着那高聳的山峰,肥大的臀,豔麗的面容,丹鳳眼流露出一種魅人的風情,就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朱盼盼是一個忙人,傾向於事業,對於金錢的熱衷比起對於他這個正統老公來更加熱烈,因此時常在外辦公不回總督府,牀底之間陪伴張強的就只有一個孔四貞,一個孔四貞,如何能解決如今飢渴難耐,如狼似虎的張強。

所以張強有時候總感到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卻沒有地方發泄。

張強和偶然轉頭看向他的高氏眼光一對,連忙轉頭,低頭看文件。

蘇觀生在自己宅邸自縊身亡,蘇正清被解除了軍權,安了一個巡查百官的文官職位,賦閒在家。

南明國派遣李光熊來華夏軍請罪議和。

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四百章 反擊2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
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四百章 反擊2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