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

雲南自古就是偏僻的地方,那裡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民風彪悍,土地貧瘠,社會秩序非常混亂。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與傅友德、藍玉率兵30萬徵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留滇鎮守,其鎮滇10年間,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安定邊疆。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9月,沐英因義母馬皇后(朱元璋的孝慈皇后)病逝,悲傷過度而咳血。

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5月,沐英又因太子朱標的去世,遭受打擊而患病,於太子死後的兩個月,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48歲。

沐英死後,朱元璋十分痛心,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諡昭靖,侑享太廟。沐氏子孫世代承襲,鎮守雲南,現在已經傳到第十五代孫沐啓元。

與前輩英明果敢,與民爲善不同,這沐啓元是個十足的紈絝弟子,吃喝嫖賭無一不涉,也是虧得先輩們給他打好了基礎,任憑他海吃湖喝的混了好幾年。在天啓二年,貴州土司奢崇明造反的時候,王三善都奮勇抵抗,而沐啓元父親和沐啓元根本就不敢派兵協助,窩窩囊囊的守在雲南不敢出門。

其實朱有孝早就看到了雲南的情況,只不過苦於沒有得力的人手,沒有辦法再往這裡派能幹的人,只好讓沐啓元在這裡先混着。今年四月份,紅娘子派人進京報告,說是李信身子欠安,需要休息。朱有孝就知道李信的身子已經頂不住烏斯藏高原的氣候了,再加上這傢伙又是個工作狂,可能還有一個原因,紅娘子太漂亮了。怕是李信出什麼意外,直接發了八百里加急,讓李信和紅娘子去雲南就職,任命李信爲雲南總督,另外烏斯藏交由四川巡撫接管。

其實呢,李信的身子確實不太適應高原氣候,書生出身身家股太弱,再加上工作過於辛苦,發生了高原反應,不過還沒有病到起不了牀的地步,只不過烏斯藏地區是他收服回來的,怕是自己待的時間長了引人嫉妒,這纔想回到下面來。

李信載譽下了烏斯藏,蜀王自然要宴請一下,然後就讓李信挑選了一些親衛,還有紅娘子的女自衛隊二十多人,先讓紅娘子訓練着這些親兵。李信則隨着蜀王在成都遊玩養病,順便通過蜀王瞭解一下雲南的民風民俗,還有沐王府的一些情況,李信的意思是儘量不要和沐王發生衝突,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像沐王這樣的國公在大明還有不少,他們都是大明統治的根基,大明最忠誠的大臣。

本來在雲南這個省級地區是沒有總督這個職位的,只有雲南巡撫,就是代替皇帝巡邊的意思,雲南的軍政大權都是由沐王府代管,這在當時可是一個特例,就連嫡系的朱氏王孫都享受不了這個待遇,但是現在李信被授予總督,那就意味着雲南的軍政大權要歸李信所有,最起碼李信的位置是和沐啓元平起平坐的,看看蜀王對李信的姿態就能明白這種關係。

爲了保證李信能夠順利執掌雲南,朱有孝還讓四川都指揮使調撥給李信三千士兵,交由紅娘子指揮,可見朱有孝已經打算讓沐王府交出雲南的管理權了,只是礙於其他國公的面子沒有直接說明罷了,希望沐王府能夠明白這個意思。

天啓五年八月初,李信帶着三千精銳的火槍兵,從四川一路南下直奔雲南府,一路之上飢餐渴飲,並沒有什麼盜賊敢打李信的主意,因爲李信是川貴平叛的功臣之一,所以在四川的名聲非常好,再加上四川在蜀王的開明支持下,建設的比較好,道路也修的相對平坦。不過進入雲南以後,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這裡還沒有進行土改流的工作,還是按照原來的舊秩序進行管理,老百姓的生活依舊貧困。

李信進入雲南府以後,居住的是原來的巡撫衙門,不過是把它改成了雲南總督府,其他的沒有做什麼改動。按說以李信的官職,沐啓元應該按照習慣來接風,畢竟以後就是一起共事的同事了,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擺出了一副國公的架勢,等待李信的拜訪。

李信自然也不會認爲自己能比國公爺高貴,畢竟國公在大明朝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而沐王府更是特殊中的特殊,更重要的是要想治理好雲南,必須要得到沐王府的支持,那麼沐啓元不來接風,自己就去拜訪,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沒必要爲了一點面子和他鬧彆扭,一切都是爲了大明。

安頓好居住下來的第三天,李信就帶着一些土特產和蜀王的書信前來沐王府拜見沐啓元。要說這蜀王就是會辦事,本來李信結婚時他是以長輩的位置來操辦的,現在怕李信得罪沐王府不好開展工作,就專門寫了一封信向沐啓元說明了種種利害關係,希望他能夠配合,自己也能得到開明的名聲。

李信一行十餘人來到沐王府前,親兵客客氣氣的走到門前遞過拜帖,說道:“在下是新任雲南李總督門下,前來拜會沐王府國公爺,麻煩您請爲通報一下。”

已經高傲慣了的沐王府門前的門吏,看了看這個親兵,接過拜帖看了看,說道:“等着啊,看看國公爺今天有空嗎?要是沒空就明天過來。”

門吏說罷就進府去了,李信他們只好在外面等着,不料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李信就是在忍讓也有個限度啊,再怎麼着也是一省總督啊!就在李信準備打馬回府的時候,沐王府的大門總算是打開了。

原來門吏進去通報的時候,沐啓元正在和小妾門戲耍,這門裡只好呆呆的在哪裡等着,不敢打擾沐啓元的興致,這萬一要是衝撞了沐啓元,可是吃不了的兜着走。終於等到沐啓元看見他了,他纔敢上去遞過帖子讓沐啓元過目。

拿着帖子看着,沐啓元嘴裡嘟囔着:“什麼破總督,雲南只有巡撫,哪來的總督,小的們,沒空搭理他們,接下來聽崑曲,誰來一曲啊?”

沐啓元不知道李信是雲南總督嗎?當然知道,聖旨早就傳來了,只不過他做雲南王習慣了,得知這是來奪權的,那心裡能舒服嗎?以他的意思,你做你的總督,我做我的國公爺,我不搭理你不就完了,在各地的土司、府衙那個不聽國公爺的話,玩上三兩年滾回去就得了,在這裡還得本國公爺說了算。

雖然沐啓元不知好歹,但不代表整個沐王府的人都不懂事,沐啓元的母親沐老婦人就是一個精明的老太太,她一直幫着上代國公沐昌祚打理沐王府。沐啓元是在去年老國公去世後才接任國公爵位的,沐老婦人對這位小國公一點都不放心,暗暗地在他身邊按插着眼線。在看門的人裡面就有一個,那人看到李信有些不耐煩,就知道沐啓元使性子了,趕緊過去向沐老婦人報告去了。沐老婦人馬上就知道要壞事了,就趕緊帶着隨身丫鬟來找沐啓元,訓斥了他一頓,然後讓他去接李信,自己就在屏帳後面聽他們對話。

沐啓元礙於沐老婦人的威嚴,不敢不聽話,打開大門以後就皮笑肉不笑的喊道:“哎呀,李都督,實在對不起,是小的們不懂事,見我正在休息,沒有叫我起來,請進,請進。待會咱們好好喝一杯,爲李都督接風。”

李信本來正不耐煩向回去呢,這沐啓元卻出來了,而且還是滿面帶笑,就趕忙搭話:“國公爺客氣了,下官初來貴地,人生地不熟的,有許多事情都仰望幫忙呢,以後肯定要不少麻煩國公爺的呢。”

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十三章 收網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五章 家底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
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十三章 收網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五章 家底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