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憑證(第一更,求支持)

可有憑物?

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張煌言的心底暗罵自己一聲。心想到,當初大王先是陷於賊手,後又流落於民間,又怎麼可能會有什麼憑證?

可,可空口無憑啊!

空口無憑之下,又如何能說服得了天下?

儘管內心傾向於相信大王是先帝的子嗣,可是張煌言卻希望能夠有所憑證,有了憑證不但能夠一解他心頭的疑惑,同樣也能讓一解天下人的疑慮,讓天下人明白,淮王纔是大明皇位最正統的繼承者。

空口無憑。

誰都可能說自己是先帝的子嗣或者大明宗室,若是如此,那豈不是誰都可以稱自己是皇帝?

“張尚書可知,我大明一共有玉璽二十方,也就是“二十四寶”,初時有十六寶,後來成祖皇帝因璽寶毀失,命人補刻數寶。再往後,武宗絕嗣,世宗皇帝是武宗族弟,以興獻王世子身份入主大統,世宗繼位後於嘉靖十八年,其又下旨增添御寶,而新制七寶曰: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大明受命之寶、巡狩天下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討罪安民之寶、敕正萬民之寶,與國初寶璽共爲御寶二十四,尚寶司官掌之。如此,也就是大明二十四寶。”

原本一直沉默不語的錢磊,表面是說的是玉璽,可實際上說的卻是大明自高皇帝后的兩次易統之變。每一次國統更迭,都會新制玉璽,而每次新制玉璽之後,都會以其新制御寶爲寶器。而這新制御寶同樣也帶着異乎尋常的含意。也正因如此,世宗所制的新制七寶,對於現在的大明才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這一點錢磊知道,張煌言也清楚,甚至可以說,天下但凡是個讀書人,都非常清楚,世宗新制御寶於大明的意義。

“如果本官所記不差的話,世宗欽制七寶,除天子寶外,皆落入清虜之手……”

突然,張煌言的話聲猛然一頓,他詫異的看着錢磊,然後又把目光投向朱明忠,難道說,天子寶在淮王這裡?

天子寶當年不是下落不明瞭嗎?

甚至清虜還言稱其毀於紫禁城的兵火之中!

清虜之所以如此宣稱,是因爲玉璽象徵着一國的法統所在,歷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視御寶的徵信作用,將其作爲國家的象徵物,是皇帝治理天下的憑證。有了大明的天子寶,滿清甚至可以名正言順的取代大明。只是讓滿清失望的是世宗欽制七寶之中,作爲皇帝象徵的天子寶卻下落不明。

天子寶在什麼地方?

滿清沒有得到,李闖同樣也沒有得到,早在李闖進京之前,大明天子寶就已經消失了。

那塊“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爲何會消失?

曾幾何時,沒有任何人去思考這個問題,那時候,對於天下的仁人志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將清虜趕出中原。可是現在,當錢磊說出這個玉璽的時候,張煌言似乎明白了爲何“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會消失。

因爲是烈皇帝把天子寶送了出去,爲何送出天子寶,恐怕正是爲了讓太子有身份的憑證。

在衆人的驚愕中,朱明忠取出了一個檀木盒,然後摸着那個雕刻有龍紋的木盒,緩聲說道。

“當年被送出宮躲避時,爲免遭窺視,便將此物藏於京中,兄弟三人立誓,他日非大明天下得復,否則絕不得起出此寶……”

沒有什麼比這塊“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更具有說服力了,甚至在看到那個木盒的瞬間,張煌言相信了,他所有的疑慮都隨着看到玉璽的瞬間打消了。所有的疑惑,所有的不解,都因爲玉璽的出現,而消失的無影無蹤。而呂留良甚至在看到那玉璽的瞬間,更是淚如雨下。

“尚書可需要加以比對玉璽?”

錢磊反問讓張煌言的神情不由爲之一窘。

“臣、臣……”

想到這些年屢次犯上的舉動,張煌言吱嘸着想要謝罪時,朱明忠卻止住他說道。

“孤現在只是大明的淮王,至於這定王……”

話聲略微一頓,朱明忠搖頭說道。

“先待天下平定,再從長計議吧。”

所謂從長計議,不過只是託辭。待到天下平定時,這天下只有一個人可爲人君,就是眼前的大王。對此,再也沒有人會懷疑,甚至現在,他們心中的最後一個坎,隨着玉璽的出現,而煙消雲散了。

很多時候,人總是如此,當他們願意相信一件事情的時候,只需要一個簡單的佐證,他們就會選擇相信。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很多所謂的“士人”那種偏執的性格使他們只要相信了某件事情,就會找出一萬種理由來證明自己選擇是正確的,他們會想方設法的用各種謊言與藉口來證明自己。當然,在這裡,並談不上什麼偏執,更談不上用謊言和藉口來證明,最重要的是,他們願意相信這一切,願意相信眼前的這位大王確實是烈皇帝的子嗣。

就像一直以來,在天下許多百姓看來,烈皇帝必定還有子嗣存活在世,他們之所以對此深信不疑,是因爲他們覺得,像烈皇帝那樣一個即便是在身死之時,尚且心念百姓的好皇帝,是絕對不會絕嗣的,老天總會開眼的。

當然,這是百姓們良好的願望,而這樣的願望同樣也存在於張煌言、呂留良等士宦官員的心中。也正因如此,在傳出朱明忠是烈皇帝的流言之後,許多人才會選擇相信,他們甚至覺得,也只有紫禁城,才能培養出像淮王那樣的人物,甚至曾暗自尋思着,如果淮王真是烈皇帝的子嗣,那就再好不過了。而現在看到這塊玉璽之後,本就有的期待與面前證據,讓他們不加懷疑的選擇了相信。

懷揣着這種心態的張煌言,知道天下不知多少人和他一樣,都懷揣着這樣的心思,現在聽大王還想要繼續“隱瞞”身份,立即大聲反駁道。

“臣以爲,大王勿需如此謹慎,今日已非往日,往日帝尚在,而大王落於民間,不意因此引得紛亂,今日既然帝已逝,大王自當繼承大明皇位,以爲正統,以此璽授印,下旨晉、閩兩藩討逆,如此,天下不日便可平定。”

張煌言的話聲剛落,那邊呂留良又跟着說道。

“司馬所言甚是,大王,方今天下人誰人不感念烈皇帝?誰人不期盼天下共主尚在?他日大王不意因已而起紛爭,從而令大明陷入內訌,大王仁義如此,天下誰人不知?今日既先皇已去,大王既是烈皇帝之子嗣,理當繼承大明皇位,以安天下士民人心!”

勸進!

此如朱明忠所面對的勸進,與李子淵截然不同,李子淵所面對的不過只是所謂的“天下有德者居之”,而朱明忠所憑藉的卻只是兩個字——“正統”,他是烈皇帝與烈皇后所出嫡子,自然是大明皇位最正統的繼承人。

有了這個正統的存在,普天之下的士民都不會生出絲毫反對之心。當然,張煌言、呂留良他們之所以會如此信心滿滿,是因爲那塊“天子寶”,否則他們絕不會這麼自信。

當然,對於他們的勸進,朱明忠不需要拒絕,不需要遵循古制要“婉拒三次”,畢竟,他是大明皇位真正的繼承人,既然如此,那麼繼承皇位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拒絕了。

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有了張煌言的“勸進”,有了“正統”這個招牌,朱明忠便可以以朱慈炯之名,順理成章的繼位爲帝,然後再以“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去號令天下,號令天下忠臣義士興兵討逆。

當然,與過去朱由榔只能寄希望予他人不同,對於手握強兵的朱明忠來說,他所需要的僅僅只是晉藩、閩藩對他的承認。對他大明皇帝身份的承認。

這種承認,並不僅僅只是一方“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所能換來的,或許一方天子寶,可以打消世人的疑慮,但是想要得到閩藩、晉藩的認可卻是另一回事,而沒有他們兩藩的認可,一切都只是空談。

“閩藩那裡,臣會在返回江西的途中,親自去南京遊說閩王,若是臣所料不差,閩王應該不會拒絕,畢竟,殿下是其姑丈……”

對於張煌言的這番話,朱明忠只是不以爲意的笑了笑,所謂的“姑丈”在利益面前不過只是一張薄紙罷了,對於閩藩他早有了其它的打算。

“再就是晉藩,殿下有大恩於晉藩,若是殿下能修書一封與晉王,並曉之以大義,想來晉藩亦不會有絲毫反彈之心,唯一讓臣擔心的,還是李賊,他既然弒君,就是爲了篡位爲帝,加之現在洪承疇領西南數省以及四川歸降李賊,令其實力大增,若是其調動洪賊數十萬大軍,其實力雄厚,恐怕遠勝於我……”

聽到張煌言的擔心,朱明忠只是哈哈笑道。

“洪承疇……他那裡,我可還真不擔心,他洪承疇表面上是以數省相投,麾下數十萬人馬,可那些人馬,又有多少是他的?別忘了,還有吳三桂、還有李國英哪!”

第651章 跨越時空的記憶第43章 出航(第一更,求支持)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49章 吞併(第一更,求支持)第124章 去遠方(第一更,求支持)第94章 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45章 亂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498章 大進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4章 深山歸途(第二更,求支持)第191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37章 內舉不避親(第二更,求月票)第349章 攜手(第二更,求支持)第479章 在白崖(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84章 歡宴(第二更,求月票)第259章 蒸汽(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86章 儒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3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52章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352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40章 鹽民苦(第一更,求月票)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8章 噩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章 黃河(第二更,求支持)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597章 人皆有私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23章 賭命(求推薦、求收藏)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11章 必須(第一更,求支持)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90章 無憂(第二更,求支持)第142章 瀋陽事(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有何話說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0章 下瓜洲(明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章 圍城(第一更,求月票)第42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第486章 僞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14章 可憐人?(求支持,求月票)第539章 噴氣實驗室(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2章 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349章 攜手(第二更,求支持)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223章 施琅(求月票)第160章 (求票,求支持)第121章 在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183章 扶持(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182章 迎接(第二更,求月票)第332章 不會忘記(第一更,求支持)第269章 襲擊(求支持,求月票)第33章 亡國之相(第一更,求月票)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92章 驚聞(第二更,求月票)第295章 移民(求支持,求月票)第325章 冬雪(第一更,求月票)第23章 巴達維亞(第一更,求支持)第418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第275章 阿瓦(求月票)第296章 紐約(求支持,求月票)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507章 這不是結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39章 裁與屯(第二更,求支持)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407章 下國臣(求月票,求支持)第518章 重新創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章 城內外(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386章 平天下(求支持,求月票)第56章 開啓時代(第一更,求月票)第301章 向西(第一更,求月票)第46章 天命昭昭(第一更,求支持)第2章 長亭外(求月票,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84章 逃難(第二更,求支持)第303章 (第一更,求月票)第6章 天下大變(求支持,求月票)第166章 葉爾羌(第一更,求支持)第248章 馬商的野心(求月票)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489章 英倫落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45章 初抵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99章 范文程(第二更,求月票)第356章 開封(五一雙倍月票,求票)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88章 君王(第二更,求支持)
第651章 跨越時空的記憶第43章 出航(第一更,求支持)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49章 吞併(第一更,求支持)第124章 去遠方(第一更,求支持)第94章 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45章 亂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498章 大進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4章 深山歸途(第二更,求支持)第191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37章 內舉不避親(第二更,求月票)第349章 攜手(第二更,求支持)第479章 在白崖(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84章 歡宴(第二更,求月票)第259章 蒸汽(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86章 儒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3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52章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352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40章 鹽民苦(第一更,求月票)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8章 噩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章 黃河(第二更,求支持)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597章 人皆有私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23章 賭命(求推薦、求收藏)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11章 必須(第一更,求支持)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90章 無憂(第二更,求支持)第142章 瀋陽事(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有何話說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0章 下瓜洲(明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章 圍城(第一更,求月票)第42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第486章 僞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89章 圍城(第一更,求支持)第14章 可憐人?(求支持,求月票)第539章 噴氣實驗室(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2章 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349章 攜手(第二更,求支持)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223章 施琅(求月票)第160章 (求票,求支持)第121章 在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183章 扶持(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182章 迎接(第二更,求月票)第332章 不會忘記(第一更,求支持)第269章 襲擊(求支持,求月票)第33章 亡國之相(第一更,求月票)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92章 驚聞(第二更,求月票)第295章 移民(求支持,求月票)第325章 冬雪(第一更,求月票)第23章 巴達維亞(第一更,求支持)第418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第275章 阿瓦(求月票)第296章 紐約(求支持,求月票)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507章 這不是結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39章 裁與屯(第二更,求支持)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407章 下國臣(求月票,求支持)第518章 重新創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章 城內外(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386章 平天下(求支持,求月票)第56章 開啓時代(第一更,求月票)第301章 向西(第一更,求月票)第46章 天命昭昭(第一更,求支持)第2章 長亭外(求月票,求支持)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84章 逃難(第二更,求支持)第303章 (第一更,求月票)第6章 天下大變(求支持,求月票)第166章 葉爾羌(第一更,求支持)第248章 馬商的野心(求月票)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489章 英倫落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45章 初抵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99章 范文程(第二更,求月票)第356章 開封(五一雙倍月票,求票)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88章 君王(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