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黃河(第二更,求支持)

“藩無罪何故流萬里。”

甚至還不等桂王封藩於宣南的旨意於廷中發出,那邊消息靈通的報社就將這一新聞發出,一時間各種爭論不止,而一句“藩無罪何故流萬里。”就似乎大有一副皇家苛刻宗藩的意思,不過這總歸是皇家內部的事務,雖有爭論,但影響倒也不大。

正當報紙上爭論着“藩無罪何故流萬里。”的時候,身爲皇帝的朱明忠卻已經離開京師,沿黃河開始的河務巡視,畢竟現在中都就在黃河邊,所以新朝對河務極爲重視,因爲黃河年久失修,所以此時的黃河岸畔,尤其是北岸,總能看到正在忙碌着整修大壩的民夫。

在經過其中的一段河道,得知河務總督潘明禮就在工地上,於是朱明忠便命人傳他到船上來。

得知陛下巡視河務,身爲河務總督的潘明禮立即從他的船上下來,來到到皇帝坐着的多槳船上求見。儘管是命人傳他過來,但在他上船時,朱明忠還在埋頭批閱着文書,見他進來,也只是擡了一下頭說。

“不要行禮了,坐吧。”

便又繼續寫下去。

只是在圓凳上坐了半個屁股,然後潘明禮便一直等陛下寫完了,才小心謹慎地說。

“臣不知聖駕巡視河工,未能接駕,還請陛下恕罪。”

看了一眼潘明禮,朱明忠說道。

“身爲河務總督,自然是河務第一,至於迎來送往的瑣事,無需分神!”

潘明禮的曾祖父是明代著名的水利專家潘季訓,四次出任總理河道,主持治理黃河和運河。潘季訓在治河中,總結了前人對於黃河水沙關係的認識,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針,對後代治黃有重要影響,而潘家在治河上也是家學淵源,正因如此在河務總督的人選上,最終朱明忠選擇他作爲河務總督。

“現在北河道修建的怎麼樣了?”

朱明忠提到的“北河道”,指的是利用北直隸境內的北宋黃河故道讓黃河改道北流。

將黃河改道北流,這是治黃治淮的關鍵。自從南宋時黃河奪淮,河道由北改南,再到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南岸的河堤加固,斷絕了黃河向南決口的危險,從而使黃河的河道變得比較穩固。但這並不符合現在大明需要,所以兩年前,朝廷才決定利用北宋黃河故道,讓黃河改道北流。

“陛下,北直隸黃河故道,雖說已經荒廢數百年,大多數河段只剩一堆沙泥,雖然經人工挖掘後既可恢復如故,可如此一來工程量極大,預計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方可完成河道挖掘。”

十年!

默默的點點頭,朱明忠說道。

“十年……用十年時間的換取一勞永逸,倒也值得。一但黃河改回北宋故道,自滎陽北流入海,那麼淮河的壓力就可以減輕。”

之所以治理黃河,是爲了解決淮河的問題,現在淮河位於京畿道內,關係着京師的安危,自然不能像明代治理黃河一樣只想着“保漕”、“保運”,現在對於大明來說,最關鍵的是恢復淮河河系,

“黃河的奪淮奪泗入海,淤塞了淮河下游入海通道,造成淮河兩岸洪水排泄不暢,四處氾濫,這也是淮河兩岸旱澇不斷的根本原因。黃河侵佔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現紊亂,從而導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或澇或旱。現在雖說淮河下游部分河牀已經被擡高,令先祖當年“蓄清刷渾”,淮河含沙量較少,水清,爲了加強衝沙力量,令先祖又加高、加厚高家堰大堤,將淮水攔蓄於洪澤湖,提高洪澤湖水位,使清水可以順利入河,借清水之力,沖刷渾濁的黃水。認爲,這樣清口以下的河道,便會更爲通暢。不過這一工程效果不大,因爲淮河水少,不敵黃河,清水很難順利入河,可一但黃河北歸故道,沒有了黃河河水補充,“蓄清刷渾”自然也能起到效果,久而久之,相機放水沖刷河道,淮河河道應該能夠恢復舊時模樣,如此淮河流域自然可以恢復……”

聽着陛下的話,儘管對於陛下這種“黃淮各復其道”的治河理論早已經研究過無數次,但潘明禮仍然會驚訝於陛下的治河方略。其實說白了,這個治河理論,就是採用一定的人工干預,進面藉助自然的力量,恢復黃淮兩條河道的舊貌。

“淮河爲害的根本原因是入海口爲黃河所奪,只要恢復其入海口,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至於黃河……”

沉吟片刻,朱明忠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問題的根本在於河沙,而黃河上絕大多數所有的河沙,都來自於陝北,自從秦漢於陝北地區墾殖,伐盡山林,變草原爲耕地之後,黃河就不可逆轉的成爲一條泥河,所以,治黃的根本還是治少,而治沙的根就是陝北。那裡本就貧瘠不適合耕種,待陝西收復之後,朕計劃將陝北各府縣裁撤,百姓遷移至東北或者四川等地,陝北完全封禁,二十年內,若是陝北地區無人伐木、種植,其當地的樹木就會生長起來,耕地也會變成草地,只要沒有人去破壞,那裡的環境,必定會在幾十年內恢復如初。”

封起來就長草了,這是二十一世紀一位環保專家的“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的理論,生態系統也如生物有機體一樣,存在適應環境和自我修復的各種能力。利用自然力進行生態修復的過程可以簡單理解爲“圍封”,就是在保證土壤不損失的前提下,促使自然分佈的各類繁殖體(種子、孢子、果實、萌生根和萌生苗等)能夠“安家落戶”並得以自然繁衍。

類似的試驗不僅在北方的治理沙化土地的過程中取得成效,在南方治理荒山時,同樣取得極爲顯著的成果。只要大部分生態退化沒有超過生態閾值的地方,均可藉助自然力恢復,人工恢復應爲輔助措施。自然力恢復尤其適合廣闊的沙地草地、草原、荒漠、南方山地、北方山地之陰坡等。因爲那些區域土壤保存較好,且具備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熱、光、養分等有利條件。在地廣人稀的區域,更應提倡自然力恢復。

或許在二十一世紀無法做到將陝北地區的人口遷移,然後封區育林育草,但是在這個時代,經過幾十年的天災人禍之後,陝北地區的人口不過只有區區幾十萬,加之無論是四川或者東北,都需要移民補充,遷民封地恢復環境,自然也就沒有問題。

只不過,到底需要多少年才能完全恢復陝北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朱明忠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自然之力下時間會修復一切。

“淮黃先治沙,治沙先治根。”

默默的念着這幾個字,潘明禮發現幾乎每一次見到陛下時,都能學到很多頗爲新鮮的學問,沙的根在陝北?雖說好奇,但他並沒有發問,將來等到陝西收復之後,他肯定會過去仔細調查一番。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在與陛下談論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河務之後,潘明禮猶豫片刻後,說道。

“儘管直言。”

“陛下,臣以爲北宋故道,應該修以北派,而不應是更省時的東派。”

潘明禮的建議讓朱明忠一愣,北宋時的黃河入海口並非只有一處,而是“兩股河”,北宋慶曆八年,黃河決口河水氾濫後分爲兩脈:黃河從澶州橫隴埽決口,衝出一條新河道,稱爲橫隴河,從滄州南入海。慶曆八年河決澶州胡埽,從現在的天津衛入海。這就是宋代兩股河的北派。而這次挖掘廢河道,之所以選擇東河道,是因爲東河道更短。

“哦,說說你的想法。”

朱明忠已經預感到潘明禮要說的話,肯定有他的用意,便示意他說下去。

“陛下,雖說東派、北派河口相隔不過數百里,而河道距離也不過數百里,可是北派河道卻橫穿整個北直隸,自從黃河奪淮之後,北直隸旱災不斷、土地貧瘠,也與黃河南移有很大關係,如果黃河沿北派河道北移,黃河沿線必可多少千百萬畝的水澆良田,如此,北直隸地方必定可復爲北宋時的米糧之鄉,如此,北方邊地再無糧餉之憂。”

潘明禮的建議,讓朱明忠微微一愣,當初選擇東線,是因爲東線相比北線短了幾百裡,可以節省時間、工費,可現在他的建議,卻又讓朱明忠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借助黃河恢復北方農業。在這個時代區分土地良劣的就是水,水澆地就是最好的良田,有了水,北直隸的農業就能再次發展起來,那些畝產百斤甚至幾十斤的田地,可以變成畝產二百斤良田,相比於長遠的回報,增加的開支和工期似乎並非不可以接受。

儘管心裡傾向於潘明禮的建議,但朱明忠並沒有馬上表態,只是略微點頭說道。

“此事,你回頭上個摺子,交給內閣討論,這船艙裡有些悶?走,到外邊透透風吧。”

站在的船頭上,看着這渾濁的黃河,朱明忠不由得心潮起伏。黃河水清而聖人出,也許再過個三四十年,這黃河水便不復今天的渾濁了,也許到那時,這黃河也就是名不副實了……

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86章 還都(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91章 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578章 太子駕到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94章 離開(第一更,求支持)第415章 王與將 (求支持,求月票)第378章 戰地記者(求支持,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331章 巴爾幹(第二更,求支持)第101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443章第41章 風力(第二更,求月票)第355章 北上(第二更,求支持)第170章 師徒(第二更,求月票)第613章 現實的問題第596章 時代之門第110章 忠貞營(第二更,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42章 歸航 (第一更,求月票)第232章 投向遠方(求支持,求月票)第143章 空口(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128章 還京(第一更,求支持)第397章 天意(求支持,求月票)第368章 北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21章 藥物實驗室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2章 利益至上第204章 劃時代的發明(第二更,求支持)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618章 肥肉第12章 漕幫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35章 告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648章 曼哈頓第140章 盟友(第二更,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14章 講武堂(第二更,求月票)第81章 前夜(第二更,求月票)第227章 抵達(求月票,求支持)第111章 大牛(第一更,求支持)第521章 藥物實驗室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59章 別離(第一更,求支持)第247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313章 天佑(第一更,求支持)第388章 鐵人戰象(第二更,求月票)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79章 民生(第二更,求支持)第140章 瑣事(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2章 少爺與家臣第11章 君與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25章 衆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281章 發明家(求支持,求月票)第75章 鎮守(第二更,求支持)第122章 東北(第二更,求支持)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296章 紐約(求支持,求月票)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271章 南京事(求支持,求月票)第17章 新朝(第二更,求支持)第351章 今非往日(第二更,求支持)第85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93章 生死與共(第一更,求月票)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94章 城破(第一更,求支持)第63章 人心變第30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67章 衙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0章 長沙(第二更,求支持)第17章 新朝(第二更,求支持)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104章 煌言(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章 夕陽(第二更,求月票)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2章 紅豆山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5章 馬穆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72章 遍地黃金第41章 一羣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3章 求賢(第三更,求月票)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第109章 民之憂第158章 江山北望(第三更,求支持)第467章不列顛的神仙水(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513章 白髮魔女傳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429章 王憂第264章 印象(求月票,求支持)第125章 通濟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395章 入城第105章 拓殖(第三更,求月票)
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86章 還都(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91章 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578章 太子駕到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94章 離開(第一更,求支持)第415章 王與將 (求支持,求月票)第378章 戰地記者(求支持,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331章 巴爾幹(第二更,求支持)第101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443章第41章 風力(第二更,求月票)第355章 北上(第二更,求支持)第170章 師徒(第二更,求月票)第613章 現實的問題第596章 時代之門第110章 忠貞營(第二更,求支持)第430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42章 歸航 (第一更,求月票)第232章 投向遠方(求支持,求月票)第143章 空口(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128章 還京(第一更,求支持)第397章 天意(求支持,求月票)第368章 北望(求月票,求支持)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21章 藥物實驗室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2章 利益至上第204章 劃時代的發明(第二更,求支持)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618章 肥肉第12章 漕幫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35章 告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648章 曼哈頓第140章 盟友(第二更,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14章 講武堂(第二更,求月票)第81章 前夜(第二更,求月票)第227章 抵達(求月票,求支持)第111章 大牛(第一更,求支持)第521章 藥物實驗室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59章 別離(第一更,求支持)第247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313章 天佑(第一更,求支持)第388章 鐵人戰象(第二更,求月票)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79章 民生(第二更,求支持)第140章 瑣事(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2章 少爺與家臣第11章 君與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25章 衆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281章 發明家(求支持,求月票)第75章 鎮守(第二更,求支持)第122章 東北(第二更,求支持)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296章 紐約(求支持,求月票)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271章 南京事(求支持,求月票)第17章 新朝(第二更,求支持)第351章 今非往日(第二更,求支持)第85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93章 生死與共(第一更,求月票)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94章 城破(第一更,求支持)第63章 人心變第30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67章 衙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0章 長沙(第二更,求支持)第17章 新朝(第二更,求支持)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104章 煌言(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章 夕陽(第二更,求月票)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2章 紅豆山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5章 馬穆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72章 遍地黃金第41章 一羣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3章 求賢(第三更,求月票)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第109章 民之憂第158章 江山北望(第三更,求支持)第467章不列顛的神仙水(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513章 白髮魔女傳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16章 皇太子的召見第429章 王憂第264章 印象(求月票,求支持)第125章 通濟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395章 入城第105章 拓殖(第三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