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

因八房也有曾祖輩老太爺在世,沈瑞、沈全從三房出來,就越過六房、七房,先去了八房。

八房雖家貧,門風卻正,即便是歡迎沈瑞做客,也沒有像三房上下那樣諂媚,倒是隻做尋常親戚待的模樣。沈寶之父沈流已經做了教職,如今帶了妻子幼子在外任上,並不在松江。

八房老太爺見了沈瑞,敘了幾句家常,就吩咐沈寶陪着了。

隨即沈瑞又去了九房。

九房日子本就不富裕,六年前因參合侵佔孫氏嫁產之事,損失不少。沈瑞早已想不起這一茬,九房太爺卻是記得牢牢的,生怕沈瑞心中記了仇去,連族祖父的架子也擺不起,極盡討好之態。

倒是弄得沈瑞與沈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急匆匆告辭出來。

見過這些輩分高的族老,沈瑞又去了六房、七房打了個照面,就算應付完族人。

八月初九這日,沈瑞就去了松江府衙,見了知府劉琬。

劉琬已經五旬開外的人,沈械之所以沒將劉琬這父母官放在眼中,也同他的年紀有關。等到劉琬知府任滿,升到正三品也到了致仕年紀,前程有限。沈械正值盛年,又是京官,且有京堂爲族親姻親,自然是瞧不上劉琬一個小小知府。

沈瑞卻是想着蘇鬆富甲天下,能到松江任上做知府,那絕對不是一般人。劉琬官聲清明,並沒有明面上黨附哪位閣老,可真要半點背景都沒有,也不會在現下這個位置上。

沈瑞態度謙卑,劉琬面上的笑容就真摯許多。兩人之間的稱呼,從“府尊”到“世叔”,從“沈相公”到“世侄”,倒是一片和樂。

劉琬似乎還隨意地提及前幾年進京敘職時與楊廷和的小聚。

沈瑞不動聲色聽着,心中生出幾分疑惑。

聽着劉琬的話中之意,似乎對楊廷和頗爲推崇,並未提及其他朝臣,他身後竟然沒有旁人,只有楊廷和不成?

沈瑞心中有些訝然,莫非未來權相現下就開始在不知道的地方鋪陳人脈?可南直隸的缺本就是肥缺,松江知府又是掌印官,肥缺中的肥缺,單憑楊廷和有這樣大的能量?還是楊廷和幕後,另有其他?

沈瑞心中雖存疑惑,可與劉琬到底是面子上往來,只做到晚輩的禮數就是了,並不深談。

至於沈家各房,拜會完一圈長輩後,其他同輩、小一輩的應酬,沈瑞就藉口齋戒全都推了。

沈瑞年紀,半大不小,尚且未通男女之事,所謂齋戒,不過是素食三日罷了。

等到三日齋戒完畢,就到了八月十三。

雖說不過是沈瑞私祭,可各房頭都盯着他在松江舉動,有的是想要故意賣個好,有的是真心念着孫氏生前仁善,各房頭長輩雖沒露面,可都派了玉字輩的子孫過來陪祭,倒是將“小祭”做成了“大祭”,將“私祭”辦成了“公祭

眼看着門前一溜馬車,各色穿着素服的幾十號族親兄弟,沈琦摸着下巴,喃喃自語道:“會不會太招搖了?”

衆族親晚輩既來五房陪祭,少不得要先見長輩請安問好。

鴻大老爺也瞧出不對頭,私下對妻子道:“會不會過了?”

“源大嫂子生前解危扶困,幫襯了多少族人,難道還當不起族親晚輩一次祭拜?”郭氏輕哼道:“要我說,早就該如此,如今已經算晚了的……可見再多恩情,也是人死燈滅,記得的人少;反倒是權勢,不管什麼時候,都能動人

這次回鄉,對於五房諸人來說也是感觸頗深。

不說遠在京城的二房,就是松江八房中,五房如今風光也是不亞於宗房,鄉鄰族親上門巴結的人不是一個兩個。福姐不過七歲,可話裡話外打探福姐親事的人家已經好幾家。

鴻大老爺固然是向來好脾氣,也被擾得不厭其煩。要不是身子實在弱,經不得連番奔波,他都有心立時返京。

郭氏向來行事謹慎周全,並未露出丁點兒得意張狂,反而越發約束下人管事,對於五房旁枝與孃家人也軟硬兼施,敲打一二,生怕旁人藉着五房的名義爲禍鄉鄰,給沈瑛幾兄弟招惹是非。

還真是未雨綢繆,讓她發現一處不妥當來。那就是鴻大老爺庶叔家的堂弟,私下打着五房的名義,在松江商家那邊放貸。

五房雖富庶,可從來不沾這些有礙陰私的行當。郭氏聞言,立時惱了,打發人拿了帖子直接去縣衙,將鴻大老爺堂弟家的管事告了,告他“假冒家人招搖撞騙”。

那管事一頓板子熬不住,自然是將自己主人咬出來。

五房“知曉”是親戚行事,就撤了狀子,不過兩家就此沒了往來。倒是無人指責五房人情冷淡,反而覺得他們夫妻兩個厚道,沒有繼續追究此事。

沈瑞看着前來陪祭的衆族兄弟,並未覺得有什麼值得欣喜的。只是不管心中作何想,宗法社會,沈瑞也不好特立獨行,只能謝過衆族兄弟盛情,倒是一副領情模樣。

沈瑾在旁,眼見這番熱鬧,卻是心情複雜。

沈瑞已經出繼,禮法上已經不是孫氏之子,可孫氏體面卻依舊是從沈瑞身上得,而不是從他這個記嫡兒子身上。

當年孫氏故去時,沈珏不過九歲,在長輩眼中還是稚子,靈堂之上能避諱就讓他避諱了,生怕陰靈衝撞了孩子。因此,對於沈瑞當年處境,沈珏聽聞的多,眼見的少。

過後雖同情沈瑞失母,不再爭鋒相對,可到底難以感同身受。

如今祖父故去,沈珏千里迢迢地回來,在靈堂上也守了十數日,至親死別,宛如割心之痛;再看沈瑞,想着他當年處境,越發覺得他不容易。

看到衆族兄弟湊上前來,真心的少,虛情假意的多,沈珏就有些不耐煩,與沈全抱怨道:“這是趕大集麼?”

沈全忙道:“勿要胡說,到底是各房長輩的心意……”

沈珏眉頭皺眉死死的:“源大嬸子去了六年了,要是真念她的好,早做甚麼去了?”

沈全低聲道:“這些年逢年過節記得祭拜伯孃的族親好友,也大有人在。

五房就是如此,就是這兩年五房客居京城,松江這邊也安排管事每年幾次祭掃孫氏墓地。

沈珏訕訕道:“是小弟失言了……只是覺得今日情景太過滑稽,也就是二哥脾氣好,還受得了他們這些虛套……”

該請安見禮的見過,該打招呼的打過,剩下的就是要出城前往福地。

十數輛馬車,加上騎馬隨行的僕從小廝,拉着的香燭紙錢,浩浩蕩蕩地出了沈家坊。

沈家各房族人,知曉其中緣故,想起孫氏生前的爲人品性,不免又是一番感慨。要是孫氏尚在,以孫氏與人爲善的品格,各房都能沾了光;不過話說回來,要是孫氏真在,也沒有獨生兒子與人做嗣子的道理。

外姓街坊鄰居,不知其中詳情,少不得打探一二。

待曉得是爲了祭拜沈家四房先頭大太太,大家想起六年前的出殯場面,便只有嘖嘖稱奇道:“不過是舉人娘子,竟有恁地風光……就是誥命夫人,也未必有這般體面……”

沈瑞這邊,由親近的沈珏、沈全、沈瑾、沈寶、沈琴等人陪着,又有沈琦約束着其他不甚相熟的族親兄弟,跋山涉水,終於到了四房福地。

四房陽宅這邊,早已準備好祭祀用的各色物件。

沈瑞上次來福地,還是三年前隨徐氏離松江前。

三年光景,孫氏墓地變化不大。

只能說墳上的新土成了陳土,墓碑上的字跡也因風吹日曬不再那樣簇新。

墓碑前,已經擺了一桌祭席。

沈瑞看着眼前墓碑,精神有些恍然。

他察覺出哪裡不對了。

之前離開松江前,他有心想要將孫氏嫁妝捐出去,可因有顧慮,並未實現。孫氏的嫁妝沒有捐,那誥命是不是也就沒有下文了?

可話說回來,都說“夫貴妻榮”、“母以子貴”,古人女子並不是獨立個體,而是“三從四德”。她們能得到的誥命,也是因丈夫或者兒子。

孫氏誥命,真的是因捐贈嫁妝修路搭橋才得?還是因丈夫或者兒子有了仕途功名?

沈舉人已經奔五十的人,即便現下任教職,也不過是從九品,想要給妻子掙得“四品恭人”誥命,這輩子是沒指望。那剩下能指望的,就是沈瑾?

沈瑾出仕,且仕途到了正四品?

可恨他上輩子只看了一筆孫氏記載,並未去查看她的丈夫與兒孫的記錄。

沈瑞摸了摸太陽穴,只覺得方纔那一瞬間,針扎似的疼,不過是六年功夫,上輩子的事情竟然像是隔了好些年,漸漸模糊起來。

“二哥,怎麼了?這是頭疼?”沈珏正留心沈瑞,見狀不由擔心道。

沈瑾聞言,也帶了擔憂之色望向沈瑞。

沈瑞搖頭道:“沒事,就是想起早年的事……”

沈瑾低下頭,神色有些黯然,沈珏則是轉過頭,望向宗房福地的方向。

孫氏故去六年,沈瑞想起還如此難受;太爺還沒有出百日,爲何自己從寢食難安到如今的尋尋常常,像是已經適應了太爺離去,眼淚流不出來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夙世冤家(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夙世冤家(七)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與人爲善(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三百八十章 追悔莫及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崩地陷(二)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十四章 靈前孝子(七)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雙喜臨門(一)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五)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四百章 管中窺豹(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鶺鴒在原(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658章 田月桑時(六)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四百零九章 秋來風疾(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頂門立戶(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
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夙世冤家(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夙世冤家(七)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與人爲善(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歸壽(二)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九章 靈前孝子(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三百八十章 追悔莫及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崩地陷(二)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第625章 晚來風急(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十四章 靈前孝子(七)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雙喜臨門(一)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五)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四百章 管中窺豹(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鶺鴒在原(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六百二十章 鳳凰于飛(十九)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658章 田月桑時(六)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沈氏分宗(二)第四百零九章 秋來風疾(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頂門立戶(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