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徐州和建州

曹化淳本來是司禮監太監王安的義子,是宮內的紅人,可王安被魏忠賢逼死之後,他也就被打發到這邊來,而且日子越來越難過,說是馬上就要被髮配到邊疆做事,曹化淳倒是個忠厚性子,顧念家人喜歡孩童,對朱由檢一直是盡心盡力的照顧,雙方感情很是不錯。

“曹伴伴,我在屏風上寫幾個名字,讓自己一直記得,有機會和皇兄多提提。”朱由檢很是鄭重說道。

曹化淳苦笑了下,他知道朱由檢這個習慣怎麼養成的,卻是有宦官給朱由檢講述水滸故事,講到那徽宗在屏風上寫四大寇的名字,結果朱由檢就養成這個喜歡,上好屏風被墨塗了好多塊,不過屏風是小事,身爲親藩不安心享福,而總對國事發表意見,這可是取禍之道。

“殿下,萬歲爺願意聽殿下講這個,可其他人未必願意,到時候恐怕會對殿下不利,奴婢還不知道能在殿下身邊伺候多久,殿下一定要謹慎啊!”曹化淳壓低聲音勸道。

皇宮大內,人心兇險,朱由檢雖然年紀不大,可也比心智成熟許多,聽到曹化淳的話,沉思片刻之後用力點頭,開口說道:“曹伴伴,我記得了。”

“封殿下爲信王的旨意八月就下來了,等到那時候,殿下可比現在好的多。”曹化淳笑着安慰了句,瞥了一眼屏風上,卻見到上面寫着四個歪歪扭扭的字,卻是兩個地名,一個是“建州”,一個是“徐州”。

“皇兄總是念叨遼東建州女真,每次說起來都很發愁。”朱由檢開口說道。

曹化淳點點頭,微笑着說道:“殿下操心國事,可惜以後只能是個藩王..”說下半句的時候,曹化淳情不自禁的放低聲音,知道自己失言了,可在這時,卻情不自禁的閃過一個念頭,萬歲爺不在嬪妃身上下力氣,要是沒有孩子的話..。

想到這裡,曹化淳自己搖搖頭,先保全自身,再說其他,萬歲爺這麼年輕,有孩子還不是隨時的事情,想那麼多何苦來。

在徐州的喧嚷熱鬧中,徐州州城的大牢被提走了一批人犯,他們被押送着去往駱馬湖東岸的流民村寨,這批犯人倒是沒有受到什麼折磨,只是被押送的時候嘴被扎住沒辦法發聲,而且專門配備了人數相等的團練押送,不少人都看到這批犯人邊走邊大哭,只是發不出聲音來。

這批人犯在趙字營上層並不是什麼秘密,他們是潞王王府派到徐州的各色人等,有王府屬官,也有王府僕役,還有什麼王妃的親戚等人,來的時候都以爲可以作威作福,從徐州身上敲出一大筆好處來,卻沒想到直接被投入大牢關押緊閉,每個人都在那邊叫囂自己是王府來人,碰他們就是謀反,是殺頭抄家的大罪,可在牢裡最多換來一頓打,餓幾天肚子,漸漸的大家都是害怕了,這麼無法無天,天知道會不會要他們的性命。

不過最後的處置是按照流民俘虜對待,不得離開所在村寨,因爲這些人連滅口都沒必要了,且不提潞王王府已經幾個月沒有再派人過來,魯藩滅門的消息傳開,潞王王府上下自然能猜到些,驚懼非常,居然隔着幾層委託河南的商人來打招呼,只說自家派來的人都已經找到,卻是在河南境內遭到了綠林強盜的毒手,屍首已經收斂,和趙字營沒有關係,從其那些都是誤會笑話,不必當真。

按照內衛隊從衛輝府傳回的消息,潞王王府周圍戒備森嚴,官軍一時間沒有,他們自己開始花錢糾集民壯團練護衛,雖說沒什麼用處,壯壯膽總是好的。

趙字營從不把潞王王府那邊當成威脅,雙方隔着個黃河不說,還有幾個府在中間,潞王王府再怎麼多事都不會對趙字營造成實質的威脅,而且潞王王府的那些民壯團練什麼用處也沒有,趙字營內衛隊一直在收買潞王王府內部的人,對付他們可就和對付山東魯王完全不同了。

平定聞香教流民造反的官軍還沒有散去,趙字營雲山行在兗州府的經營就已經開始,首先是私鹽生意,趙字營勢力範圍之內,所有鹽貨生意都要從嚴黑臉他們幾人手中走,然後是糧食生意,控制了漕運這一段,等於是把握住兗州府糧食生意的命脈,讓趙進他們意外的是,濟寧城內三家屬於魯王王府的糧行居然被衍聖公孔府買走了一家。

曲阜縣距離濟寧城和滋陽城都很近,這場流民大亂的前因後果他們想必清楚的很,居然還是敢在老虎嘴裡奪食,這份膽量實在讓人意外,而且雲山行拿下其他兩家糧行的時候,也沒有預先判斷的那樣容易,明裡暗裡都用了手段,還多花了銀子,這纔拿到。

“..他們腦子壞掉了嗎?”對這個反應,趙進和夥伴們只有這一個想法。

不過趙字營的戰利品不是那麼容易吃下的,在濟寧要做糧食生意,尤其是要做大宗糧食生意,必須要和漕運上掛鉤,水路船運花費低廉,陸路車馬則是成本高昂,更別說水路可以調集來自南方的廉價糧食,這價錢就可以壓的更低。

雲山行派去濟寧的掌櫃一邊派人稟報趙進,一邊下令漕運碼頭,不準接衍聖公孔府盤下那糧行的任何生意,沒什麼不然,因爲大家都知道後果,所以孔府儘管盤下這個糧行,卻一樁生意也做不成。

“從前大哥總強調手續齊備,規矩做足,小弟一直覺得麻煩,現在才知道這種做法的好處。”王兆靖忍不住感嘆,如惠也是同樣的看法。

趙字營拿下兗州府西部各州縣的田地,沒有恃強霸佔,而是一筆筆銀子花出去購買,雖說大部分田地已經沒有主人,只需要在官府花一筆小錢就可以拿到地契田契,而且在大勝之後,趙字營完全可以大搖大擺的強佔,從民間到官府,沒有一個人敢有異議,大家都想活得長些。

可局面這麼一安定,孔府派出的買手和管事就在魯王王府田莊所在以及流民生亂的各處,大肆收購田地,衍聖公孔府在山東和魯王王府經營的一樣久,何況齊魯尊奉孔孟,地方官吏又都是靠着儒家經典考取功名做官,孔府的面子比魯王王府還要大些,如果趙字營手裡沒有田契地契,這上面肯定會有糾纏,沒有人敢和趙字營這樣的大豪硬碰,可麻煩事少不了的,搞不好還要驚動官軍,到時候又要刀光劍影一番,即便趙字營這樣的實力,在這次大戰後也要休養生息,也要消化戰果,不想再次大打出手。

所以趙進這按照規矩做事,這次就佔了大便宜,衍聖公孔府有再大面子,再怎麼不甘心,也沒辦法強奪已經有主的田地莊園,想要來硬的,那就是個笑話,你在這樣的豪強面前還敢動粗?

“這次把聞香教這個敵人打垮了,但又豎起了新的敵人,衍聖公孔府,那些想要在魯王王府遺產身上啃一口的山東官宦士紳,這些肯定會看我們不順眼了。”趙進對這個想得很清楚。

經歷過這麼多次,趙進的夥伴們也想得很開:“咱們地盤大,碰到的人就多,自然敵人也多,他們無非是藉着官身壓人,這富貴威風,在咱們徐州身上不好用。”

現在趙字營已經控制了兗州府三分之二的地盤,剩餘三分之一,也就是鄒縣和滕縣爲邊界再向西的區域,也就是費縣和沂州一帶,那邊已經是沂蒙山區,進出都不怎麼容易,平整土地不多,價值遠不如西邊。

在所控制的這些州縣土地上,本地士紳土豪即便心有不滿也沒有什麼抵抗的能力,他們都已經在聞香教反亂中大傷元氣,又知道趙字營的強勢,江湖綠林,響馬杆子更是不敢有任何的妄動,依附於聞香教的那些,不是被全滅,就是被抓取做農奴,其餘的都知道趙字營的實力,或者乾脆就在趙字營控制之中。

不說別的,兗州府江湖道上兩股實力最大,一個是漕運相關,一個是私鹽相關,這兩夥實力的命根都被趙字營牢牢掐住,早就臣服了。

“..。小的和幾位忠心教衆來到濟寧這邊,找到從前相熟可靠的人手,去往各處收拾整頓,卻沒想到濟寧、滋陽和鄆城一帶,已經有人在那裡傳教,儘管行蹤詭異,可還是能查出來源,沂州南無量教,青州府棒槌會,還有原來的白蓮教..”

這是鄭全和尤振榮幾人在濟寧那邊傳回來的消息,暗地傳教,組織煽動百姓的聞香教被打垮,從前被擠壓的其餘教門又是迅速擴張滲透進去,而且他們對趙字營都是敵視的態度,在這些地方上的教門看來,趙字營所做和他們沒什麼不同,無非是錢糧刀槍更多,對這樣彼此競爭的實力,自然不可能臣服或者聯合。

看書評區豬形樹懶讀者的建議,那個時代的加工能力做不到批量化,然後沒有什麼公差,這就決定了你定裝彈藥在不同火銃的效果不同,很多事,我們都要考慮到當時的加工製造能力

感謝“元亨利貞、林海觀濤2014、huifly、一身的黴味、hotbeast”幾位新老朋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85章 重聚第1244章 二楊殘部第1519章 大漢使團所在第1194章 戰前第1540章 新朝的激流勇退第186章 春節第229章 動刀斬首第1020章 殘渣而已第715章 鬨堂大散第57章 光陰似箭(3)第1117章 急忙趕來的餘致遠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701章 誰說的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544章 農夫和武士第150章 熱鬧聚會第1182章 錯判第364章 初始第1116章 黃河河壩第564章 大棍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907章 試炮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239章 老騎兵第739章 如何第49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72章 京城城外兵多賊少第289章 城中亂第22章 第一不是陳昇第1530章 將來的君臣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563章 不對勁第1439章 第一輪火炮齊射第50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59章 品酒會第1387章 求見魏公公第1455章 東邊不僅有日本第1255章 白刃接戰不易第1543章 演習第200章 尋根究底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237章 蛛絲馬跡第687章 自家人面前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976章 府城第1088章 湯若望的信(3)第169章 私心第1566章 鼓聲響起第738章 又聽到了這個名字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1422章 大慈悲第478章 南邊人來第1457章 內閣和外事司第1228章 都留下了第482章 早就預備好的退路第448章 賣第1301章 志氣激昂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435章 財帛的動員第364章 初始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968章 錘和砧第1060章 紂王的象牙筷子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1097章 湯若望的信(8)第240章 又是故人第681章 我想不出第992章 籌建田莊第136章 斯文掃地第1266章 大明的行家第676章 幾位第一次來徐州第179章 佔住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1662章 不足萬人的自信第1277章 又一根稻草第657章 不服氣第1601章 密謀和鼓動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766章 趙進關注的人第418章 你來還是我來第569章 山陽縣衙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366章 關外苦寒不可輕動第1210章 興旺的海州港第534章 抓孬種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529章 去不去何家莊第1635章 德川乃天下敵第1158章 鬥富與從善如流第826章 殺雞用牛刀第529章 去不去何家莊第594章 其他如常
第85章 重聚第1244章 二楊殘部第1519章 大漢使團所在第1194章 戰前第1540章 新朝的激流勇退第186章 春節第229章 動刀斬首第1020章 殘渣而已第715章 鬨堂大散第57章 光陰似箭(3)第1117章 急忙趕來的餘致遠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701章 誰說的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544章 農夫和武士第150章 熱鬧聚會第1182章 錯判第364章 初始第1116章 黃河河壩第564章 大棍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907章 試炮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239章 老騎兵第739章 如何第49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72章 京城城外兵多賊少第289章 城中亂第22章 第一不是陳昇第1530章 將來的君臣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563章 不對勁第1439章 第一輪火炮齊射第50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59章 品酒會第1387章 求見魏公公第1455章 東邊不僅有日本第1255章 白刃接戰不易第1543章 演習第200章 尋根究底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237章 蛛絲馬跡第687章 自家人面前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976章 府城第1088章 湯若望的信(3)第169章 私心第1566章 鼓聲響起第738章 又聽到了這個名字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1422章 大慈悲第478章 南邊人來第1457章 內閣和外事司第1228章 都留下了第482章 早就預備好的退路第448章 賣第1301章 志氣激昂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435章 財帛的動員第364章 初始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968章 錘和砧第1060章 紂王的象牙筷子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1097章 湯若望的信(8)第240章 又是故人第681章 我想不出第992章 籌建田莊第136章 斯文掃地第1266章 大明的行家第676章 幾位第一次來徐州第179章 佔住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1662章 不足萬人的自信第1277章 又一根稻草第657章 不服氣第1601章 密謀和鼓動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766章 趙進關注的人第418章 你來還是我來第569章 山陽縣衙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366章 關外苦寒不可輕動第1210章 興旺的海州港第534章 抓孬種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529章 去不去何家莊第1635章 德川乃天下敵第1158章 鬥富與從善如流第826章 殺雞用牛刀第529章 去不去何家莊第594章 其他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