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內閣和外事司

在太子詢問的時候,皇上一直都沒有發話,只是靜靜地聽着。

“兒臣這些問題,只是自己獨自思索之下的疑問而已,顯然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兒臣之所以問父皇,也只是爲了探究父皇之深意而已……父皇既然這麼做,那肯定就是有深意的。”

“你的想法其實也沒錯,如果我把精力都花在南方,沒準確實可以開拓更多土地。”沉默了片刻之後,皇上點了點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北方雖然是苦惡之地居多,但是卻直刺腹心,因而更加需要先行蕩平?蒙古與京師近在咫尺,蒙古精騎若是一鼓作氣,用不了多久就能打到京師城下!所以,爲了保衛腹心,必須趁着現在蒙古各部分裂、相互廝殺的時候一鼓作氣佔住了蒙古,花多大的代價也要佔住,將大明北方的疆域一直往北推,推到京師不再受到腹心的危險爲止。前明說是天子守國門,說到底還不是站不住腳,沒辦法把國門再往外推了嗎?”

先將主旨說出來之後,皇上又換了個語氣,更加輕柔了許多,“再說了,此時我朝剛剛開國,正是上下將士最有銳氣、也是我家最爲進取的時候,再過得一兩代人,說不準那時候的大漢天子就滿足了,不想要耗費大量心裡開拓西域北疆了,前明不就是活生生的教訓嗎?爲父當然知道有些事情好做有些事情難做,但是正因爲知道,所以爲父才先想盡辦法趁着這天時地利,把難做的先做了啊!只要你我父子奮起雄心,開拓萬里北疆,將這些地方都化作我大漢疆土,到後來後人縱使庸碌,至少也還知道守土,不會輕易放棄。”

原來,原來父皇是在爲子孫謀啊……太子終於理解了父皇的用意。

片刻之後,他心裡又有些高興,因爲父皇是把他和自己都當成了開拓之君,對他也寄予了“爲後代子孫打下用來守成的江山”這一重任。既然父親有如此厚望,那自己就應該用盡辦法來實現。

“另外,南方我們也不是不打算開拓,只是還沒有到時候而已。”皇上突然又詭異地笑了笑,“我放緩在廣西和雲南對殘明的人的打擊,就是爲了放任那些殘明的人向南方逃過去,等到他們真的逃過去了,我們到時候不就有了口實發兵繼續南下了嗎?南方瘴氣和瘧疾都很厲害,我們的將士多爲北人,水土不服,所以我也不指望在現在就南下滅掉那些國家,不過……棒打還是要打一打的,先讓他們知道下威風。”

“兒臣明白了!謝父皇指點!”經過了皇上這一番隱秘的解釋之後,這下太子終於明白了皇上的全部謀劃了,因而心裡對皇上的崇拜又增添了幾分。

“謝什麼謝啊,我告訴你不是應該的嗎?你都問了,難道我還讓你稀裡糊塗的?”皇上仍舊和藹地笑着,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等下陪我吃晚餐吧,明天開始,你就帶着侍從們好好玩去!”

“皇上這次又給我們出了個難題啊!”

處理完手中的公事之後,當今大漢朝廷的丞相、雍國公王兆靖看着手中的這份會議記錄,輕輕又嘆了口氣。

這幾天以來,他已經好幾次審視自己手中的這份記錄了,每次都感覺壓力甚大,頭緒繁雜。

皇上說得簡單,派遣一個旅遠征日本——短短一句話而已,但是籌集供應一支艦隊和一支遠征軍渡海千里遠征一個異域國家,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恐怕就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啊。

更何況,皇上這次下達的遠征目的也十分複雜,他不想打垮日本人,而是想要讓日本人對他俯首帖耳,並且答應他提出的那些條件。也就是說,不但不能打垮日本,反而要讓日本維持一種可以運行的體制,然後才能利用這種體制來撈取好處。

又要打疼又要不讓它倒下,其中尺度就必須予以拿捏,還真是不能讓一羣粗漢軍兵去殺人放火亂來一氣!

一想到這裡,丞相的腦子就又微微疼了起來,這幾天他已經爲了這件事疼了很久了。

這都幾天了,差不多那邊也該有個眉目了吧。

帶着這個希望,丞相朝旁邊的隨從招了招手。

“把孔司長叫過來吧,現在我有時間召見他了。”

“是。”穿着內閣辦公廳的灰色制服的隨從,恭敬地垂下了腰,然後轉身離開了這座皇宮大殿。

沒錯,丞相現在所在的辦公地,就是前明皇宮的宮城內的一座宮殿。

在新朝建立後,雖然紫禁城已經成爲了新皇家的私產,但是皇上是一個並不喜愛奢華的人,他覺得佔據那麼大的宮城作爲住處毫無意義(甚至還基本不住進宮城),因此,他決定將紫禁城的東華門到會極門一帶的區塊作爲政府重要機關的辦公場所。

內閣和丞相的辦公廳就放在東華門以西不遠的文華殿,以示對丞相和內閣的重視(當然丞相和各個大臣的住處還是在宮城之外,只是在這裡辦公而已)。然後,因爲內閣現在實際上是政府的中樞,所以編制十分龐大,各個部署的辦公場所,直屬於丞相的那些也被放在了宮城當中,方便丞相來進行指揮,而其他的部則在京師其他地方找了辦公地點,有些就直接用大明六部當時的衙署。

雖然初創的時候,一些疏漏草率的地方難免會影響效率,各部之間溝通還有些不暢,但是在新朝建立幾年之後,經過了長時間的磨合,現在的內閣各個機構已經運轉成熟,或者說,他們已經建立了自己成爲國家權力機關的自覺,再也沒有了當初的那種草臺班子的匆忙慌張的凌亂感。

外交事務現在就是丞相的直屬事務,因此外務司作爲內閣公廳的下屬機關,自然也被安排在了宮城當中辦公,所以丞相在辦完公事之後,自然也就可以隨意去將外務司的主官宣召過來了。

而現在,外務司的負責人是孔璋。這是一箇中年人,面孔斯文,動作輕柔溫和,看得出來受過良好的家教。同時,因爲幾年來都身居高位的緣故,他的顧盼之間已經帶上了一些朝臣的氣勢,使得人不會因爲他的謙和舉止而對他有所看輕。

這個人是孔府出身,不過因爲不受家族待見的緣故,他很早就投靠了徐州這邊,並且爲徐州這邊出了不少力,算得上是個從龍功臣。因此,在新朝鼎力之後,朝廷也當然會給回報,將他封爲恪勤子爵。另外,皇上看在他在孔府的時候經常負責對外接待的份上,特意將外事司的司長職位交給了他,讓他全盤負責新朝的外交事宜,而孔璋似乎也對這份職務十分滿意,因此一得到這份事務,就全身心地投入了進來。

並沒有讓丞相多等,聽到了隨從的通報之後孔璋就放下了手中的事務,跟着隨從穿行於宮城裡的宮牆當中,很快就趕到了文華殿。

在前明時代,文華殿初爲皇帝常御宮殿,前明天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後因衆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參與政事,嘉靖十五年便改爲皇帝便殿,後爲明經筵之所,建築隨之改作黃琉璃瓦頂。嘉靖十七年,還在殿後添建了聖濟殿。這寬敞的大殿被皇上定位內閣辦公大廳和議事地倒也相得益彰,極其能夠體現出新朝和前明之間的不同來。

前明太祖防臣如防賊,千方百計削弱大臣的權力,甚至還廢除了丞相一職,但是到了最後,子孫一代代傳下來,最後大權還是不得不下放,最後竟然落入了文臣和閹宦手中,鬧出了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來。比較起來,皇上建立新朝之後就直接重設丞相,然後加強了內閣的權威,甚至將內閣放在宮城當中辦公,確實氣魄要大上許多。

丞相爲什麼要召見自己,孔璋心裡是十分清楚的——作爲外交事務的主要負責人,丞相在皇上那裡的知道了他的構想之後,一回來就馬上召見了他,然後將這個絕密的信息交給了他,要求他儘快整理出一項對日本的策略來,以便幫助大軍達成預期的目標。

不過,雖然此事頗爲棘手,但是和丞相不同,孔璋並沒有將這件事當成是分心傷神的雜事,而是當成了與自己的前途休慼相關的大事,因而雖然爲這事忙得頭疼,但是他卻樂此不疲。

因爲,做了朝廷的官員之後,他自然也有了和其他官員一樣的想法——想要升官、順便擴大自己部門的規格和權力。

不得不說,之前幾年朝廷的主要事務還是放在了內戰和對蒙古征伐上面,並沒有將外交事務放在考慮的前列,所以孔璋雖然殫精竭慮想方設法在外交方面擴大新朝的影響力,但是總有一種不被重視和支持的感覺。

接到這個重要任務之後,他的心思終於活絡了起來。他想要藉着征伐日本一事提高外務司的影響力。

第1029章 要明白些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第1400章 京師重臣韓某第40章 無事了第1397章 大膽賊子第1556章 躁動的公卿第1488章 爲國爭公心私心第1269章 正快意時第919章 夜間團坐第1674章 不能再退了第922章 大擴巡丁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225章 那還談什麼第929章 星火處處第125章 雲山寺如惠第1421章 一些話第487章 鹽市上第1060章 紂王的象牙筷子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282章 真人活神仙第886章 婚禮回程第1390章 全仗這口刀第913章 初到不順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1145章 急進急退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1413章 誰能想到大勢如此第1010章 西去徐州第1010章 西去徐州第624章 循序漸進的發展第860章 令郎大才第1464章 自南向北第1406章 千戶第207章 州衙大牢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1300章 濟南兵備道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1378章 慟然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330章 趙進的計劃第1452章 儲君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227章 上門了第1677章 一點點抹掉第1033章 成長第85章 重聚第58章 月有陰晴圓缺第1277章 又一根稻草第120章 告密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307章 大麻煩第1634章 借大勢行私心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152章 心路第652章 重本交好第1663章 不可避免的一戰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299章 城中亂 城門險第680章 夜驚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435章 安然第494章 以牙還牙第949章 這路數不對第1669章 大勢已去了第176章 是巧合嗎?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570章 山陽守備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1303章 內行看門道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884章 營屬第624章 循序漸進的發展第1107章 北上要路過臨清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29章 早晚知道第1258章 此時不能言勝第1252章 晨起演武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411章 有賊第1458章 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們第1428章 滿載物資的大車隊第730章 徐家和徐家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618章 不如土雞瓦狗第1386章 東廠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883章 議事房第977章 儀衛舍人喬山第298章 死又何妨第63章 且忍片刻第626章 北上的旅途第1536章 建省第1565章 真想見見他第389章 最可靠的人
第1029章 要明白些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第1400章 京師重臣韓某第40章 無事了第1397章 大膽賊子第1556章 躁動的公卿第1488章 爲國爭公心私心第1269章 正快意時第919章 夜間團坐第1674章 不能再退了第922章 大擴巡丁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225章 那還談什麼第929章 星火處處第125章 雲山寺如惠第1421章 一些話第487章 鹽市上第1060章 紂王的象牙筷子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282章 真人活神仙第886章 婚禮回程第1390章 全仗這口刀第913章 初到不順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1145章 急進急退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1413章 誰能想到大勢如此第1010章 西去徐州第1010章 西去徐州第624章 循序漸進的發展第860章 令郎大才第1464章 自南向北第1406章 千戶第207章 州衙大牢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1300章 濟南兵備道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1378章 慟然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330章 趙進的計劃第1452章 儲君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227章 上門了第1677章 一點點抹掉第1033章 成長第85章 重聚第58章 月有陰晴圓缺第1277章 又一根稻草第120章 告密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307章 大麻煩第1634章 借大勢行私心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152章 心路第652章 重本交好第1663章 不可避免的一戰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299章 城中亂 城門險第680章 夜驚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435章 安然第494章 以牙還牙第949章 這路數不對第1669章 大勢已去了第176章 是巧合嗎?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570章 山陽守備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1303章 內行看門道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884章 營屬第624章 循序漸進的發展第1107章 北上要路過臨清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29章 早晚知道第1258章 此時不能言勝第1252章 晨起演武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411章 有賊第1458章 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們第1428章 滿載物資的大車隊第730章 徐家和徐家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618章 不如土雞瓦狗第1386章 東廠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883章 議事房第977章 儀衛舍人喬山第298章 死又何妨第63章 且忍片刻第626章 北上的旅途第1536章 建省第1565章 真想見見他第389章 最可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