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徐州布

真正不願意離開的是那些中上之家,他們不愁柴米,往往都是文士相關,對這徐州有情懷在,他們不願意離開,可看着趙進設置出種種規費,又把城內人口不住的向外抽調,他們在城內也越來越難過,只能自己琢磨辦法。

至於知州衙門上下更是離不開,他們也是爲難的很,南直隸每一處縣城在編不在編的官差白役起碼過千,而徐州這樣的大城居然過百都難,因爲無人願意當差,只有拿着糧餉的才耐性子堅持,再這麼抽調下去,連耐性子的都忍不住了,官府還怎麼維持,可守土有責,離開這州城,官府也就不是官府了。

官吏和士紳們聯合活動,趙進的父親他們是勸不動的,趙振堂絕不會干涉自己兒子的決定,陳昇的父親陳武則是早早的去濟寧那邊過年,根本不接茬,唯一能找,而且能說上幾句話的就是王兆靖的父親王友山,在徐州城他是最頂級的名流名士了。

王友山和大家所想的差不多,他也有自己的判斷,就接下這個委託,直接奔何家莊這邊來,知曉來意之後,王兆靖很是惱怒,先去趙進那邊請罪,然後準備將自己父親勸回去,不過趙進阻止了他,親自去見王友山。

“..小侄這邊始終需要人力,最信得過的就是徐州人..。外面遭災波動還可以從容救濟,如果徐州這邊真鬧了大災,那就動了根本,惹出多少是非,這次水災不過是一羣人亂傳消息,這都已經掀起風波..”

“..徐州地勢西高東低,從前建城是爲了運河過境,現在這已經沒有意義,今年僥倖,水勢不大,可如果真發了大水,那徐州城內外就是死地,偌大徐州,就是徐州蕭縣是窪地,水全要涌過去,與其那時候大痛,不如現在短痛速決..”

“..今年小侄登高看水勢,徐州城進水,東邊被洪水蔓延,西邊則是無事,小侄這邊動的不僅是徐州,淮安北區這次洪水也有波及,也在轉移..”

趙進有什麼說什麼,很是坦誠直接,王友山聽完之後沒有說太多話,只是讚了句深謀遠慮,然後又是回返徐州,這讓王兆靖很是內疚,跟趙進道歉之後,又要去城內相勸,這個被趙進阻止,說長輩還是要敬重的,大不了明年春天用強,那時候也就沒什麼是非了。

誰也沒想到,王友山回去三天後,居然將王家從城內搬出,直接來到何家莊王兆靖的住處這邊安置,趙進的父母早就已經來到這邊,王友山的這個舉動讓大家很奇怪,接下來州城內的富貴人等也開始向何家莊這邊遷居,倒是讓這邊有些手忙腳亂,只能向周圍村鎮安置。

按照城內傳過來的消息,王友山回去後和等待他消息的人講:州城這邊不吉,不然不會日漸凋敝,那趙進如此興旺,也是因爲沒有留在州城內,而且眼下這風水招禍,不然不會有洪水進城,那趙進一步步可曾做錯,大家不如順應大勢。

一看城內最顯貴的人家都要搬家了,不管從官面上還是趙進這一邊,而且這話說得也是在理,大家情願不情願的都只能跟從,王友山回來這個表態也讓大家明白了趙進的意志不可逆轉,相比於老輩人的唉聲嘆氣,年輕人包括年輕士子們都興高采烈。

徐州和邳州以及周圍區域的年輕一代,誰沒去何家莊玩過,不少大富人家在那邊還有別業,何家莊的繁華熱鬧,規矩乾淨,都其他地方很少有的,更不要說那不次於清江浦的玩樂享用了,而且年輕人還在那邊感覺到一股朝氣,一種和其他地方都不同,卻又蓬勃向上的朝氣,這種氣質讓人惶恐,但又讓人覺得興奮。

倒是徐州衛在搬遷區域內的人毫不猶豫,徐州衛的富貴人等能搬去何家莊那邊的早就搬過去了,至於下面各個千戶所的軍戶們,年輕力壯的不是去做家丁就是去做工,家裡田地都是老弱婦孺再耕種,本就是個維持的意思,現在既然有人要搬遷,自然一鬨而散,都跟着過去了。

指揮那一級和千戶那一級,有的不會去管,有的心裡也不情願,可這個根本沒辦法攔阻,想必城內無可奈何的知州官府,他們更沒辦法違逆趙進的命令。

“這個事情要抓緊辦,我們的織場需要人,我們也需要地方種棉花,這個全要靠徐州和蕭縣那邊騰挪。”趙進對這件事強調了不止一次。

如果說只是爲了避免洪水可能造成的災害,趙字營就從徐州州城和蕭縣縣城向外遷移百姓的話,一方面會激起反彈,另一方面則是會耗費巨大,除了那些富貴人家之外,尋常百姓離開遮風擋雨的地方,又哪有能力去置辦新的,如果不給於安置,那肯定會激起變亂。

但現在的徐州對人力有極大的需求,而且不能用那些絕望麻木的流民,也不能用那些剛剛安定下來,才覺得有了點歸屬感的前流民莊戶,這些人力只能讓徐州邳州對趙字營知根知底的本地百姓來做,因爲徐州布的銷量太讓人驚喜,甚至可以說太讓人震動了。

去年的徐州布僅僅是收集各處賣不掉的庫存棉花開始紡線織布,然後還收購了存在各處莊園內的布匹,年中投放到清江浦那邊的時候數量根本不值一提,屬於丟在水裡沒有水花的範疇,可到了秋天,山東那邊的棉花開始南下,徐州布的產量開始爆發了。

原來山東和北直隸的棉花銷售大宗都是在松江府那邊,把持在布商和棉商的公會之中,而且每年松江豪商都有意限制採購,一方面是保證松江本地棉花的銷路,另一方面則是壓低山東棉花的價錢,每年山東棉農都有因爲這個破產的,可今年不同,還沒等松江棉商們動手,趙字營的貿易廳買手們已經開始採購,逼得松江布商棉商比往年提早一個月北上,而且也是敞開購買。

餘致遠爲這件事特意懇求,趙字營也不想一開始傷了和氣,給松江棉商留足去年採買的數量,其餘的自己掃清,然後紡紗織布投入市場,趙字營這邊不想傷了和氣,可松江布今年一出來的價錢就比往年低了半成,據說如果願意大宗採買還能低下一成去。

按照滿心歉意的餘致遠傳來的消息,松江棉商布商已經大會幾次,一方面派人去山東和北直隸的產棉地提價敲定明年包買,另一方面合議將棉布價錢壓低,就是準備讓趙字營的徐州布賣不出去,將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生意對手打垮。

若不是面積和人口不如蘇州,單論賦稅和財富,松江府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府,富甲天下這個名號也當得起,當地人傑地靈,從內閣首輔、內閣大學士到尚書、侍郎之類,從沒有斷過,松江豪商在京師和南京都有這樣那樣的關係和後臺,在官面上也從來沒有吃過虧。

而且徐州趙字營的力量從未越過長江,江南士族富家僅僅聽過些傳聞,唯一有實證的就是松江餘家的船隊,可可等海貿走私的勾當,無非是和江湖人以及海主們勾結而已,看不到大家眼中。

不放在眼裡,不像山東和南直江北區域那樣被趙字營的武力震懾,所以對付這徐州布也沒什麼猶豫的,直接就是用出了手段。

收購棉花,僱傭織工,建立織場,然後將布匹運送到地方銷售,幾尺布不值什麼錢,可變成大宗的數目後花費的銀錢同樣是巨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降低半成一成的價錢就會讓徐州沒什麼利潤,然後老主顧們會優先選擇松江布,讓徐州布或者壓貨或者壓價,壓貨的話等於先期投入的巨量資金停滯,壓價的話等於少賺或者賠本,第二年難以爲繼。

就算這一年徐州布賣出去了,松江棉商布商甚至賠本,第二年徐州布也支撐不下去,到時還是松江布的天下。

松江豪商們的打算沒什麼錯,甚至也沒什麼玄妙,任誰都能猜到,不過這是商場上以本傷人的手段,有雄厚資本的人就可以這麼欺凌比自己弱的商戶,這等赤裸裸的競爭已經傳承了千百年。

和松江豪商們所想的一樣,他們降價半成,徐州布也跟着降價半成,再然後他們降價一成,徐州布也跟着降價一成,對於這樣的行市,收購棉布的各路商人自然樂見其成,棉布流水一般的向外銷。

過了半個月,松江布再降一成,但這次降價已經讓不少松江布商直接限賣,賣的越多,虧得越多,只有豪商們還在聯合起來對打,但這邊降價,徐州布毫不猶豫的跟着再降下去一成,而且沒有限賣。

天下間棉布集散的地方,一在松江,一在清江浦,到這個時候,已經沒什麼人在松江買布了,全都蜂擁到清江浦那邊去,往年此時熱鬧無比的松江布市變得冷冷清清。

感謝“元亨利貞、戚三問、段逸塵、吳六狼、油濃縮”幾位新老朋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504章 揚州夜第961章 立場不同第808章 調查第1206章 掃蕩第1499章 皇子們第1249章 軍陣如堅城第1658章 和談也是一種選擇第279章 豐厚第1106章 互通有無的談判第622章 出去看看如何第1515章 一切的開始第533章 或有隱憂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980章 流賊破城第40章 無事了第1081章 多個選擇第1094章 海州港口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1017章 聖人子弟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1332章 狂風將至第208章 那寺第1362章 速戰速勝第303章 咱們兄弟一起第1661章 天子使臣第965章 雷霆霹靂第842章 這是大功第250章 小臺唱大戲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815章 斷第1248章 京內京外第1655章 這艘船要沉了第1664章 攻城戰第301章 甕城有兩道門第716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771章 將來的前途第13章 我教你個法子第1572章 國王拜見太子第1310章 繁榮的港口第575章 說法第126章 講和的條件第1002章 徐州和建州第904章 他瘋了嗎第160章 營銷手段第1474章 元帥的心思第726章 恩威並施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1675章 這是決戰了嗎第933章 再擴第1406章 千戶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1459章 海那邊的詳情第784章 並不順利的人生第1616章 輪迴終有報第760章 安置第605章 鐵鉤第1091章 冬末初春第668章 徒兒和兒子第462章 以銀市勇第927章 做個總兵都不差第1616章 輪迴終有報第430章 一起去第97章 官面第817章 餘家佔了便宜第1221章 招安還是議和第149章 趙公子第285章 小算計第1216章 閹黨就是錯誤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862章 招撫的人第515章 聽過徐州的事情嗎第1672章 寧做大漢一小臣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216章 走好啊第438章 回徐州第1426章 適合伏擊的谷地第470章 不跑難道等死嗎第1458章 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們第391章 父子夜談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185章 白送的莊子第604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1626章 戰爭就是政治第649章 損不足補有餘第38章 捕快之威第1662章 不足萬人的自信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1368章 復州灣第914章 廣東香山某地第409章 餘波未了第386章 齊家兄弟的過去第1657章 兄弟第1387章 求見魏公公第432章 雙溝巷戰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323章 搬家可否第307章 大麻煩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
第504章 揚州夜第961章 立場不同第808章 調查第1206章 掃蕩第1499章 皇子們第1249章 軍陣如堅城第1658章 和談也是一種選擇第279章 豐厚第1106章 互通有無的談判第622章 出去看看如何第1515章 一切的開始第533章 或有隱憂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980章 流賊破城第40章 無事了第1081章 多個選擇第1094章 海州港口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1017章 聖人子弟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1332章 狂風將至第208章 那寺第1362章 速戰速勝第303章 咱們兄弟一起第1661章 天子使臣第965章 雷霆霹靂第842章 這是大功第250章 小臺唱大戲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815章 斷第1248章 京內京外第1655章 這艘船要沉了第1664章 攻城戰第301章 甕城有兩道門第716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771章 將來的前途第13章 我教你個法子第1572章 國王拜見太子第1310章 繁榮的港口第575章 說法第126章 講和的條件第1002章 徐州和建州第904章 他瘋了嗎第160章 營銷手段第1474章 元帥的心思第726章 恩威並施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1675章 這是決戰了嗎第933章 再擴第1406章 千戶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1459章 海那邊的詳情第784章 並不順利的人生第1616章 輪迴終有報第760章 安置第605章 鐵鉤第1091章 冬末初春第668章 徒兒和兒子第462章 以銀市勇第927章 做個總兵都不差第1616章 輪迴終有報第430章 一起去第97章 官面第817章 餘家佔了便宜第1221章 招安還是議和第149章 趙公子第285章 小算計第1216章 閹黨就是錯誤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862章 招撫的人第515章 聽過徐州的事情嗎第1672章 寧做大漢一小臣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216章 走好啊第438章 回徐州第1426章 適合伏擊的谷地第470章 不跑難道等死嗎第1458章 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們第391章 父子夜談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185章 白送的莊子第604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1626章 戰爭就是政治第649章 損不足補有餘第38章 捕快之威第1662章 不足萬人的自信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1368章 復州灣第914章 廣東香山某地第409章 餘波未了第386章 齊家兄弟的過去第1657章 兄弟第1387章 求見魏公公第432章 雙溝巷戰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323章 搬家可否第307章 大麻煩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