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爭辯

“你是不是覺得朝中不該有這樣的想法,我們沒有扯旗造反,每一次都留了餘地,讓大家能含糊就含糊過去,然後我們又讓他們知道徐州是難啃的硬骨頭,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必然多錯,就沒有人去做,就任由咱們這麼含糊着起來,直到遮掩不住的一天?”趙進開口問道。

王兆靖遲疑片刻,才苦笑着回答說道:“大哥這話直截了當,不過就是這個道理,以小弟對朝中人物的瞭解..”

說到這裡,王兆靖又是停住,收了笑容說道:“其實小弟也想過,朝野終究會出現有識之士,開始針對徐州我等,但沒有想過這個人居然是魏忠賢,一個閹黨奸邪,居然能看得這麼準。”

他語氣很是猶疑,顯然對自己的判斷也不怎麼把準,邊上一直在翻看賬簿計算的如惠這時插嘴說道:“或許這魏閹只是想要博取功勞,草原蒙古和建州女真不敢去碰,覺得咱們好欺負,結果卻碰了釘子。”

“未必,魏忠賢不用要什麼功勞,他的立身之本是天啓的寵信,只要這個在,誰也撼動不了他,所以這就是我納悶的地方,平白無故招惹我們做什麼。”王兆靖搖頭說道。

趙進沉吟片刻後說道:“這次魏忠賢下了大本錢,這個佈局應該在天啓三年年初就已經開始,那堤壩決口的消息讓他提前發動,派來主持暗盤的是魏忠賢的親信,各路兵馬也都是他的義子私人,他甚至考慮到了文臣和政敵會有阻撓,求的就是快,爲的就是將徐州各路分割然後分而擊破。”

屋中幾人的神情變得嚴肅,趙進又是說道:“朝着最嚴重的方向去想,魏忠賢和他的心腹親信,應該在第一次斷絕漕運的時候注意到我們,在平定聞香教大亂之後對我們重視,然後各路明暗眼線蒐集我們的消息,越來越覺得我們徐州是心腹大患,這才決定剿殺,魏忠賢一方意識到了我們的強大,卻沒有想到我們竟然這麼強,所以還是失敗,可這次失敗讓他們覺得我們更是大敵,所以要發動半個天下的力量來和我們決戰。”

“大哥說得不錯,北地能動的邊軍駐軍都在動員,還不計工本的編練新軍,這的確要和我們決一死戰,接下來不知道要打多久,南邊各省也有大軍。”王兆靖慎重說道,而坐在一邊的如惠眉頭皺起,不住的翻看手中的賬簿。

趙進神情倒是平靜,淡然陳述說道:“這就是攘外必先安內的做法,將內憂平靖,然後傾盡全力對付外患,這個做法倒也不能說錯,只能看他們能不能做成了。”

王兆靖笑着說道:“大哥對這些閹人可是高看,這可不能傳到外面去,士林已經視徐州是生死大敵、洪水猛獸,如果再讓他們知道大哥這個念頭,那就更是勢不兩立。”

話說得有點彆扭,屋中幾人只做沒有聽出來,說到底王兆靖是清貴出身,對宦官們的看法始終很差,而趙進卻時不時的有所誇獎,這讓王兆靖受不太了,偶爾就會蹦出幾句話來,王家父子已經覺得現在該收攏士子文人了,而不是這般鄙視仇視。

“宦官們爲皇帝做事,也就是爲這大明做事,盡忠辦差的,當然值得高看一眼,可所謂清流正人們做事卻想着政爭,卻想着自傢俬利,兩相比較,你覺得該高看誰?”趙進回問道。

王兆靖眉頭皺了皺,沒有理會身旁如惠遞來的眼色,他剛要說話,趙進卻打斷了他,自顧自繼續說道:“皇帝直接下命令給宦官,宦官執行命令去做事,可能在做事的過程中做壞了事,但往往能把事情做成,稅兼、礦監能把稅銀搜刮上去,他中飽私囊荼毒鄉里是壞事,但對於皇帝來說,銀子收上來了,國庫充盈,可以養兵打仗,可以賑濟災民,可以發下糧餉俸祿,而文官們呢,講聖人,講道理,可就是不做事,不收銀子,也不是不收,只是不替國家收,任滿之後私囊都跟着滿了,別的不說,你也知道這遼餉收取,從上到下層層加碼,官吏差役一層層分潤,然後交上去的還是不足額的,百姓被盤剝的只能作亂造反,可埋怨是誰,是這個朝廷,是皇帝,而不是下面做事盤剝的官吏人等。”

“大哥,這是兩碼事。”

“不,其實是一碼事,我承認有清官忠臣,也有報國效力的義士,他們讀聖賢書行聖賢道理,這個的確讓人敬佩,在遼東殉國的那些,和咱們鬥智鬥勇死傷的那些人,他們都是,不過他們只要在這個官場就要按照官場士林的規矩做事,按我看來,眼下大明官場這個體系實際上是個障礙,有這個障礙在,善政也會變成惡行,雷厲風行也會變成拖延不前,錢財、精力和人才都消耗在這爭鬥和扯皮上,中樞爭鬥,波及天下,外戰和地方上同樣沒辦法改善。”趙進語氣已經嚴肅起來。

王兆靖臉色漲紅,卻還能按捺傾聽,趙進拿起手邊的茶碗喝了口,繼續說道:“說到這裡,我的確佩服那魏忠賢了,他不是好人,他手裡死了不少不該死的好人,按照我們的消息和各種傳言,魏忠賢和徒黨的確做了很多奸邪惡行,可大略上看,朝中那些正人君子就幹得比他好多少嗎?天啓皇帝沒辦法讓文官們執行他的意願,文官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所以天啓被折騰的沒辦法了,去當木匠,去沉溺享樂,讓魏忠賢站出來,幫他執行意願,這魏忠賢做的不錯,在拼命的維持皇權體統,維持這大明。”

趙進深吸了口氣,手在扶手上拍了拍,指着王兆靖說道:“把我說的這些記錄下來,我要說的不是閹黨和清流,我說的是我們自己,經過這一戰之後,我們要建立自己的官府機構,要有自己的官吏差役,我知道你父親、你、曹先生、周先生還有各方相關的人等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要用讀過書明事理的儒生,有人要用我們自己培養出來的莊頭管事和掌櫃夥計,還有人說直接用鄉里賢達,也有人說用家丁團練的,但選爲我們做事的人,根本不是在於他們的出身,也不在於他們知道什麼大道理,而是忠心於我們,能執行我們的要求,達到我們的目標,在差事和大道理衝突的時候,要去專心辦差;在民心民願和差事之間衝突的時候,要去專心做事,要知道我們是做什麼起來的,也能因爲不做什麼敗下去!”

隨着趙進陳述,王兆靖臉上的激動褪去,換上了複雜難言的神色,一直在翻看賬簿的如惠也是擡頭,有些錯愕又有些興奮,而屋中的幾名親衛則是瞪大了眼睛,趙進所說的話他們似懂非懂,聽着卻隱約覺得暢快。

趙進說完後,屋中沉默了會,王兆靖緩聲說道:“大哥,你的意思小弟懂了,咱們不走繼往開來那條路,而是要開天闢地,自創一番新局面。”

他這麼一說,諸人除趙進外都是點頭,因爲王兆靖這番話把大家似懂非懂可表達不出的說明白了,王兆靖臉色很鄭重,又是開口說道:“大哥,這條路恐怕千難萬險,不好走啊!”

趙進端起茶碗本來要喝,聽到這個又是放下,搖頭說道:“幾千年的傳承,幾千年的規矩,這些東西纏在身上,你要繼往就得被捆住,你還怎麼開來,不如打碎他,壞的不好的,我們不要,好的有用的,我們留下,這纔是最好走的一條路。”

聽到這話,王兆靖愣住,如惠若有所思,趙進又是問道:“兆靖你和曹先生都喜歡和那幾個洋人聊,你覺得他們那邊的法度規矩還有風俗怎麼樣?”

這次王兆靖沒有出聲,如惠開口說道:“若真像這些番人所說的,他們那個什麼歐羅巴所在,神佛當道,人人搏命逐利,寒門子弟沒有出頭之日,不瞞老爺講,有時真覺得那邊是斯文喪盡的禽獸之國。”

趙進笑了笑,如惠卻沒有注意到趙進的表情,只是沉吟着說道:“可聊起來卻隱約有種感覺,這些番人身上似乎有種昂然向上之氣,求暴利,求新知,求富貴,爲這些願意漂洋過海,搏命冒險,這股氣在咱們大明少見的很,不,在大明天下,屬下只在老爺治下看到過,屬下猜測,若是那番人這麼一直下去,十年幾十年或者百年以後,就是咱們徐州的模樣嗎?”

“番人的那些法度和規矩的確有好的地方,但內裡卻比咱們華夏傳承差出太多,番人那邊的法子和規矩,好的我們要用,可華夏的傳承要留着不能丟,這樣才能不犯番人們的錯,又不會捨棄咱們的長處。”王兆靖在這個時候卻插言說道。

如惠沒有出聲,趙進笑了,王兆靖又是鄭重其事的說道:“大哥走出的這條路,正是秦漢時候法儒夾雜,王霸並行的大道,番人那邊匠造之術尚可,其他的就不必借鑑了。”

感謝“江峰李孟王通、元亨利貞、zzb、段逸塵”幾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932章 你知道我也知道第1463章 推演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1章 開始第470章 不跑難道等死嗎第1480章 七成把握第七百八十九章第228章 去不去第1487章 文武爭利第787章 第一波第1008章 樸實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622章 出去看看如何第1652章 德川這個逆賊第974章 騎兵踏營第1359章 緊張輕鬆大不同第124章 進項第1182章 錯判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40章 無事了第1098章 湯若望的信(9)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368章 投還是不投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332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1379章 秋意濃第148章 關鍵是勇氣第876章 豪商匯聚第1604章 該做的戒備第245章 這麼大場面第778章 魯王府第139章 萬事齊備第709章 來了第1080章 海上的風險第951章 緣由第1007章 不能涼了人心第1232章 東林清正第264章 佛後血滿地第822章 咱們大家能忍嗎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1198章 賊在向前第36章 後怕第1368章 復州灣第364章 初始第398章 齊眉寨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1307章 徐州式的勝利第463章 漸漸的下風第1298章 過境的客人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900章 比武大會之外的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28章 均分第113章 害怕第1598章 寧予大漢,不予幕府第1450章 鑄幣第443章 過年了第561章 鬧哄哄第1231章 兄弟談大局第277章 拜見主公第899章 興龍社第664章 自己人第1358章 金州、建州、徐州第278章 大搬家第1443章 後續第555章 我回來了第526章 欺負徐州沒人嗎第1681章 向奈良的壓迫第848章 戰場問答第508章 財源通達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559章 天真下的瘋狂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1272章 京城城外兵多賊少第301章 甕城有兩道門第200章 尋根究底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150章 熱鬧聚會第895章 攔車動手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第1128章 這裡不是徐州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518章 歸德府的利益第1207章 家事天下事第166章 駱馬湖上第497章 赫圖阿拉的一天第106章 挑釁第1392章 魏廣微第217章 教頭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981章 在濟寧的徐厚生第369章 熙熙攘攘第1250章 偷營第1639章 焦土和三光
第932章 你知道我也知道第1463章 推演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1章 開始第470章 不跑難道等死嗎第1480章 七成把握第七百八十九章第228章 去不去第1487章 文武爭利第787章 第一波第1008章 樸實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622章 出去看看如何第1652章 德川這個逆賊第974章 騎兵踏營第1359章 緊張輕鬆大不同第124章 進項第1182章 錯判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40章 無事了第1098章 湯若望的信(9)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368章 投還是不投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332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1379章 秋意濃第148章 關鍵是勇氣第876章 豪商匯聚第1604章 該做的戒備第245章 這麼大場面第778章 魯王府第139章 萬事齊備第709章 來了第1080章 海上的風險第951章 緣由第1007章 不能涼了人心第1232章 東林清正第264章 佛後血滿地第822章 咱們大家能忍嗎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1198章 賊在向前第36章 後怕第1368章 復州灣第364章 初始第398章 齊眉寨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1307章 徐州式的勝利第463章 漸漸的下風第1298章 過境的客人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900章 比武大會之外的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28章 均分第113章 害怕第1598章 寧予大漢,不予幕府第1450章 鑄幣第443章 過年了第561章 鬧哄哄第1231章 兄弟談大局第277章 拜見主公第899章 興龍社第664章 自己人第1358章 金州、建州、徐州第278章 大搬家第1443章 後續第555章 我回來了第526章 欺負徐州沒人嗎第1681章 向奈良的壓迫第848章 戰場問答第508章 財源通達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559章 天真下的瘋狂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1272章 京城城外兵多賊少第301章 甕城有兩道門第200章 尋根究底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150章 熱鬧聚會第895章 攔車動手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第1128章 這裡不是徐州第1381章 兩個錦衣衛第518章 歸德府的利益第1207章 家事天下事第166章 駱馬湖上第497章 赫圖阿拉的一天第106章 挑釁第1392章 魏廣微第217章 教頭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981章 在濟寧的徐厚生第369章 熙熙攘攘第1250章 偷營第1639章 焦土和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