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東林清正

自從魏忠賢被召回京師之後,天下間就開始傳揚着“衆正盈朝”,清流文臣們開始揚眉吐氣,當然,這“衆正”和“清流”主要是說出身於蘇鬆常幾府的東林黨人及其附庸,其他人是沾不到什麼光的。

但這個衆正盈朝遠沒有外面說得那麼風光,現在朝中閹黨的勢頭的確弱了,但也僅僅是弱了而已,被會剿徐州牽連的一干人也不過是被貶斥,論罪下獄的還沒有,甚至有些大員僅僅是被申斥和罰沒俸祿,官位仍在,權勢沒有被影響。

究其原因,就是魏忠賢沒有倒臺,他雖然在會剿徐州這一戰中受了重挫,但聖眷仍在,眼見着局面沒辦法收拾的時候,天啓皇帝派自己的老師孫承宗去河間府召回魏忠賢,回到京師後,司禮監提督太監的位置沒有丟,只不過比先前要低調很多。

誰都能看出天啓皇帝的迴護之意,東閣大學士、遼東督師孫承宗儘管和魏忠賢沒什麼交情,可彼此間也沒有仇怨,加上又是天子的老師,能不折不扣的執行天啓皇帝的旨意,如果天啓皇帝直接安排司禮監或者內閣派人過去,恐怕旨意一樣,但魏忠賢在河間府就要上吊自盡了。

因爲這個安排,魏忠賢的黨羽們就有幾分底氣在,內閣六部科道等處的東林黨人就知道天子並沒有放棄魏忠賢,就沒辦法趕盡殺絕,斬草除根,所以現在每日裡通政司收奏摺都要收的手軟,言官們整日裡攻訐魏忠賢一黨禍國,說會剿地方豪賊居然還能這般慘敗,有辱國體,動搖國本,而且調集大軍在河間府是心懷叵測,如果想要改變這個局面,唯有罷黜奸邪,讓清流正人當權,才能一掃頹勢,重振國威。

可這些奏摺根本沒有什麼用處,魏忠賢的確灰頭土臉的回來,可根基未損,天啓皇帝對他的信任依舊,這就很難撼動閹黨的勢力,更不要說閹黨那邊也有自己的言官,整日裡說什麼有黨人趁着國家危難要挾天子,這纔是真正的心懷叵測。

原本立場就很模糊的內閣首輔葉向高在這個時候表現的很傾向東林黨,整日裡和吏部尚書趙南星攪在一起,已經有風聲放出來了,說是吏部尚書趙南星準備推動京察,藉着這次考覈,將京城官場洗刷一遍,全都換上東林黨人,然後發動對閹黨的總攻。

如今朝中東林領袖其實就是這趙南星,外人都覺得他現在正紅火,卻不知道趙南星如今焦頭爛額,甚至不敢拆信閱讀,只能讓妻妾代辦,魏忠賢被召回京師之後,朝中的確空出了些位置,這些位置很快就被東林黨人論資排輩的補上,主管官吏任命的趙南星自然在其中出了不少力,也得了很多人情好處,但這遠遠不夠。

自魏忠賢得勢以來,一直在打壓東林黨人,多少人辭官回鄉,多少人被罷官免職,大家嘴上說着不同流合污,可實際上卻對復出望眼欲穿,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怎麼能不瘋狂活動,這些壓力就落在了趙南星和相關人等的身上。

東林黨人的根基不在京師,而是在江南,東林黨人的主力不是內閣大學士,六部九卿,而是科道清流,趙南星如果不能滿足那些人的要求,他這個位置也坐不穩,大明官場極重鄉黨評議,若是江南那邊鬧將起來,現在攻訐魏忠賢的奏摺馬上就會轉向趙南星。

可現在根本空不出這麼多位置,魏忠賢一黨元氣仍在,想要強行推動京察甄選,恐怕會遇到極大的反彈,風險實在太大,不過趙南星知道,眼下這局面恐怕輪不到自己做選擇了,吏部天官這位置本就找人垂涎,不要說旁人,就連東林黨內部都有大佬躍躍欲試,稍有遲疑,恐怕就要辭官致仕。

吏部尚書趙南星不得不推動這京察,在京師的內閣大佬們也急着讓他這麼做,除了依附魏忠賢的幾個人始終沉默,內閣首輔葉向高最爲焦急,趙南星擔心東林內部的壓力,而首輔葉向高則是擔心孫承宗那邊。

按照大明規矩,東宮帝師本就是必定入閣的人選,孫承宗爲人方正,聲譽卓著,更是衆望所歸,更難得的是,連魏忠賢一黨都對孫承宗敬畏三分,如果他做首輔,幾乎是理所當然的,當孫承宗在京的時候,葉向高和內閣諸人時時刻刻覺得芒刺在背,覺得這位置根本坐不穩,直到孫承宗自請去遼東督師,這才讓大夥鬆了口氣。

有明一代都以京官爲重,二十餘年不出京師入閣纔是美談,人一外放,一旦做實事,那就必然會有疏漏錯處,而且和京師天隔地遠,沒辦法時時聯絡,再深厚的情誼也會疏遠,孫承宗再怎麼被天子敬愛,都會慢慢的歸於平淡,再說這孫承宗年紀不小,估計就是致仕回鄉的下場了,

本來不擔心,可突然間天啓皇帝放着京師這麼多大學士不用,反倒讓遠在薊鎮遼東的孫承宗去召回魏忠賢,這代表着什麼,代表着天子心裡地位最高的,最放心的那個大臣還是孫承宗,對方還是有重返內閣,登上首輔寶座的機會,這讓葉向高好像熱鍋上的螞蟻。

有傳聞說葉向高甚至罵過建州女真,說爲何在這個時候偃旗息鼓,顯得孫承宗那老兒督師遼東有功,這些都是市井坊間的傳說,但葉向高的急迫人人都能判斷的出來,他之所以對京察着急,就是要藉着這次官員輪轉變動,將自己的徒黨安插進去,或者讓儘可能多的東林黨人上位。

這孫承宗是北直隸保定府出身,自然和出身江南各處的東林黨人格格不入,只要東林大興,憑着他們的鬧騰勁頭,孫承宗想要回京重入中樞恐怕難的很。

也有人爲這孫承宗抱不平,這位東閣大學士、遼東督師就是厭煩了內閣衆人的排擠,還有東林黨人捕風捉影的攻訐,才主動要求去遼東那邊督師,明明和京師大局沒什麼干係,卻總是被人扯上,但這些抱不平的聲音很微弱,也很容易被人攻訐爲閹黨或者奸邪小人。

京師百姓的消息靈通,那徐州趙進大破幾路官軍的消息他們同樣知道的很早,當時京城人心惶惶,甚至因爲有人吆喝着徐州賊殺過來了鬧過亂子,可到了這個時候,京城百姓甚至都在懷疑徐州賊這個傳聞的真假,因爲絲毫看不到什麼緊張,也沒聽過什麼兵馬調動,只知道朝中的政爭,你罵我閹黨,我罵你奸邪,局勢好似一鍋粥,然後徐州那邊也再沒什麼消息。

也難怪百姓們懷疑,這反賊大勝之後難道還會縮回去,不應該一路打過來嗎?怎麼就這樣無聲無息了,就在這樣的氣氛中,趙彥和崔文升的聯名的奏報和文帖到了京師

按說招安徐州這等大賊,有了什麼消息動向肯定要幾百里加急送到京師,可趙彥和崔文升談完之後當真是心灰意冷,又不想在風口浪尖上被人當做替罪羊,索性用上了拖字訣,這加急文書每天只走三十里,就這麼磨磨蹭蹭的到達了京師。

奏報要送到天子御前,文帖則是知會內閣和六部,和這兩份公文一起的還有崔文升和趙彥聯名的幾封信,信上所說的都是他們兩個人的判斷,徐州賊寇所有的要求其實都不過分,因爲他們只不過在明確自己已有的權力,幾處港口的要求也可以答應,因爲徐州賊寇若想要做什麼,他們不需要通過這個港口。

“賊勢兇悍,不可力敵,當拖延周旋,以圖後效。”崔文升在信上說得很誠懇,趙彥也表達了差不多的意思,現在天下四處用兵,牽一髮動全身,既然這徐州賊寇目光短淺,那就先跟他們敷衍着,等過些日子再做計較,到時候或者賊寇自己內部崩散,或者大明已經平定四方空出手來,到時候再做計較不吃。

“那趙進說得其實沒差,多活一天是一天,多活一年是一年,咱們年級這麼大了,這個道理咱們應該懂。”這是崔文升和趙彥私下裡的交談,這個就不會寫在紙上了。

可京師這個局勢下,崔文升和趙彥兩個過氣替罪人物的言語誰也不會聽,大家只看到了這回報上所說的內容,區區徐州偏僻之地的豪賊,居然就敢對朝廷吆五喝六,居然還要限制官軍調動,還要決定賦稅增減,甚至還要來到京城附近的港口,這當真是膽大包天,這當真是忘乎所以,朝廷的體面放在何處,大明的尊嚴又在何處,若不是閹黨禍國,又怎麼會有這樣猖狂的豪賊!

“閹黨亂政,只知道壓迫士紳百姓,剋扣軍餉,民心浮動,將士們又怎麼肯奮勇向前!”

“那魏閹本就心懷叵測,每日只知道放縱兵馬劫掠民間,怎麼可能去打勝仗,肯定是畏敵不前,臨陣退縮,甚至和那豪賊勾結!”

請起點和創世的兄弟姐妹們支援幾張月票

感謝“用戶天天,段逸塵,戚三問、mellonwu、樺記、風中龍王、哥特式騎士”幾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998章 徐州五學堂第318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761章 女人的初見第1664章 攻城戰第488章 行險第1456章 太子的疑問第1384章 此時虎落平陽第1508章 皇儲觀陣第1217章 爲招安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72章 此時見真心第340章 真是天作之合第219章 齊家莊第485章 先威後利第257章 遲來的援軍第1308章 進士老爺要造反第1247章 無人忠心第1572章 國王拜見太子第1384章 此時虎落平陽第653章 大市的火第636章 牛金寶第1144章 橫衝直撞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742章 山東路上第1434章 這戰場容不得迴旋第45章 小玩意第1524章 松浦家第893章 廣義的巡丁第1100章 此去遼東第774章 魚臺縣的嚴黑臉第1523章 商館第1545章 下注第1526章 借師助剿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890章 持劍相對第1467章 內閣的打算第216章 走好啊第1606章 萬不可重蹈覆轍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602章 牛勝傑第1335章 守不是死守第315章 回家第4章 我和你打第1638章 無計可施第969章 橫衝直撞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438章 回徐州第840章 單鬥第731章 謝明弦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307章 徐州式的勝利第251章 破第144章 瘋子也是人第1166章 保衛徐州第1255章 白刃接戰不易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1243章 寓教於戰第277章 拜見主公第22章 第一不是陳昇第458章 流民寨外第1201章 這纔是勝利第382章 趙進的婚禮第1673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1071章 登州府城第620章 這是個開始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1282章 信任很難第1319章 建州登岸第1496章 朝中有派別第1044章 第一旅第867章 最好的時機第890章 持劍相對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532章 自信和硬說不該這麼自信第37章 小事而已第389章 最可靠的人第744章 這就是本教的實力第49章 現實的生活第737章 雲山行分店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1047章 新奇第444章 春節大會第1252章 晨起演武第1585章 卑微的使者第912章 萬全之行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1097章 湯若望的信(8)第851章 全軍向前第1259章 不被重視的主帥第18章 敗家子第1167章 潰逃的徐州賊第888章 心裡話第108章 勇者勝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824章 虛情假意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118章 點石成金的法子第542章 松江餘家第1043章 徐厚生的禮物第1641章 鎮壓
第998章 徐州五學堂第318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761章 女人的初見第1664章 攻城戰第488章 行險第1456章 太子的疑問第1384章 此時虎落平陽第1508章 皇儲觀陣第1217章 爲招安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72章 此時見真心第340章 真是天作之合第219章 齊家莊第485章 先威後利第257章 遲來的援軍第1308章 進士老爺要造反第1247章 無人忠心第1572章 國王拜見太子第1384章 此時虎落平陽第653章 大市的火第636章 牛金寶第1144章 橫衝直撞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742章 山東路上第1434章 這戰場容不得迴旋第45章 小玩意第1524章 松浦家第893章 廣義的巡丁第1100章 此去遼東第774章 魚臺縣的嚴黑臉第1523章 商館第1545章 下注第1526章 借師助剿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890章 持劍相對第1467章 內閣的打算第216章 走好啊第1606章 萬不可重蹈覆轍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602章 牛勝傑第1335章 守不是死守第315章 回家第4章 我和你打第1638章 無計可施第969章 橫衝直撞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438章 回徐州第840章 單鬥第731章 謝明弦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307章 徐州式的勝利第251章 破第144章 瘋子也是人第1166章 保衛徐州第1255章 白刃接戰不易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1243章 寓教於戰第277章 拜見主公第22章 第一不是陳昇第458章 流民寨外第1201章 這纔是勝利第382章 趙進的婚禮第1673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1071章 登州府城第620章 這是個開始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1282章 信任很難第1319章 建州登岸第1496章 朝中有派別第1044章 第一旅第867章 最好的時機第890章 持劍相對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532章 自信和硬說不該這麼自信第37章 小事而已第389章 最可靠的人第744章 這就是本教的實力第49章 現實的生活第737章 雲山行分店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1047章 新奇第444章 春節大會第1252章 晨起演武第1585章 卑微的使者第912章 萬全之行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1097章 湯若望的信(8)第851章 全軍向前第1259章 不被重視的主帥第18章 敗家子第1167章 潰逃的徐州賊第888章 心裡話第108章 勇者勝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824章 虛情假意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118章 點石成金的法子第542章 松江餘家第1043章 徐厚生的禮物第1641章 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