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臨清潘主事

當第一旅的馬隊出現在滋陽城外的時候,整個滋陽城內都陷入了詭異的安靜,滋陽守備想要變裝逃跑,可大營周圍被知府知縣屬下的衙役緊緊看住,根本找不到機會,兗州知府已經得了消息,說這次徐州兵馬還沒有殺官造反的意思,但大家都要懂得分寸,不要讓別人難做。

府衙和縣衙的人當然明白分寸,他們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是徐州提前做了安排,現在城內早就要亂起來,趁火打劫的場面肯定少不了,至於這高聳城牆根本不是阻礙,即便不用大炮,也會有無數人搶着從裡面開門邀功,既然都這麼明白,那就不要莽撞做什麼錯事,所以索性爲徐州人馬着想,先把官軍看住了,別給滿城父老添亂。

對知府和知縣的安排,滋陽城內的士紳都頗爲支持,這纔是爲民着想的好官,甚至有人聯絡了官軍裡面的幾位把總,如果真有人莽撞,官軍內部就會有義士出現,滋陽守備和兩個千總最後被允許拿着自己的積蓄帶着家人離開,兵卒們沒有絲毫的勇氣,交出兵器後出城投降,他們都聽說徐州帶人還算寬宏,種地吃飯總比當兵苦熬要強。

在得到趙進的允許之後,兗州府纔開始急報濟寧,說徐州賊兵北上,意圖不軌,兗州府上下決意抵抗,但寡不敵衆,請求朝廷和省府速速援救..

說起來會讓人哭笑不得,在趙進率領大軍自濟寧沿運河出發之後,告急的文書才從府城發出,而且絕不趕路,就這麼跟着趙家軍的大隊行進,而在這個時候,偌大兗州府已經沒有官軍存在了。

“..現在的山東只有登州府新招募的遼兵,數量幾千,形不成戰力,此時即便出動也不在話下,濟南府的千餘官軍現在都已經收縮到府城,不必擔心什麼,如果登萊鎮和濟南府的官軍正面來戰,那就是送死,如果他們想要走側翼抄後路,滕縣團、沂州團和那些軍兵營會給他們好看.。。”

趙家軍各部在濟寧城下會合後就拔營出發,到東平州梁山左近的時候紮營,趙進召集衆將軍議,軍帳中的氣氛談不上緊張,這一路根本沒有什麼抵抗,只有士紳土豪帶着酒肉糧草過來勞軍,更有膽大的帶着青壯過來投靠,大家都以爲要變天了。

不是沒有戰鬥,但這戰鬥卻不是趙家軍和官軍之間的,而是趙家軍騎兵四出,掃蕩那些假冒徐州名號趁火打劫的賊匪惡霸,那也和追獵沒什麼區別。

桌面上有由趙進提議,幾名被抓的傳教士製作,用膠泥和細沙作爲原料,形制相對簡單的沙盤,大概的地形起伏,城池村寨山丘河流等等,都在上面做了標註,這樣看起來就直觀很多,趙進拿着根細木杆指點解說。

“山東西三府境內不會有什麼大規模的戰鬥,但攻取城池的時候,或許城內官府豪紳會組織民壯守城,不過我們這次的火炮足夠大,那幾處要緊城池內都佈置着內應,那也不是什麼阻礙。”

聽到趙進的話,軍帳內的諸將臉上都露出笑容,原本趙字營最頭疼的就是高牆深溝,大夥都捨不得用精銳的家丁軍士消耗攻城,可現在大炮轟過去,什麼城牆城門都直接轟塌了,城牆上那些滾木礌石弓箭之類的,在火炮面前就是個笑話。

“山東的關鍵是臨清城,我們的北進大營就設在那裡,東昌府、濟南府和河間府這三處,也只有臨清城那邊能給我們提供足夠的糧草,按照內衛的消息,宣府官軍現在才過良鄉,薊鎮官軍還有一日纔到天津,如果不出意外,決戰戰場就在河間府了,我們的進退都要依託於臨清,所以那邊一定要切實掌握!”

大軍行進,無時無刻都要考慮糧食和水源,沒有了這個,就不要談什麼戰力,而且水路對輜重糧草的運輸也有極大意義,有這個前提在,再看對方的目標,那麼行軍路線已經可以大概確認了,官軍一定會在天津那邊匯合,然後沿着運河一路南下,除了水路本身之外,也只有運河一線才能足量供應大軍的糧草了。

所謂奇兵和偏師,也只不過是在彼此距離一天到兩天內做出的佈置,而且這還是要冒很大的風險,在這樣的十萬之衆的對抗上,大勢很容易判斷。

“朝廷的意思其實和我軍殊途同歸,我們準備在濟寧和臨清設立大營,他們則是準備在天津和臨清設立大營,戶部已經有人在臨清籌集糧草,李家現在也在幫我們調撥囤積,按照目前的行軍速度看,我軍肯定會早到臨清,但如果臨清那邊有人想要做什麼極端的勾當,對我們就有很大的風險,諸位,這一戰務求萬全,不能有一絲的風險,馬隊先行出發,控制臨清城外的糧倉,不求奪城,但一定要控制住糧倉,如果控制不住,我們也不擔心失敗,但這次就出不了山東了!”

地處東昌府北部的臨清州格局和兗州府的濟寧州差不多,運河在城外,糧倉和繁華地界也都在城外。

正月時候,徐州人馬和官軍在東平州那邊大戰,官軍潰敗,臨清州上下還跟着驚慌失措了一番,不少人去找李巡檢父子表示要對徐州效忠,還有人直接在李巡檢父子面前磕頭的,直接喊“天王萬歲萬萬歲”,等到徐州主動退兵,這才安靜下來。

接下來就是魏公公魏忠賢那瘋狂的計劃,讓臨清州這邊又是擔驚受怕,然後魏公公被召回,朝廷要招安徐州,再接下來,就是朝中的清流們提出了更瘋狂的計劃,想要勝過一個極端瘋狂的,你只有比他更極端瘋狂,只是這讓臨清州的豪商和士紳們發愁驚懼。

雖說這城內有過聞香教的聖姑,又有李巡檢這樣和徐州勾結緊密的,但臨清州畢竟還是大明國土,王法治下,當朝廷戶部和省城巡撫那邊都派人來到之後,臨清州這邊就被督促着運轉起來。

朝廷願意出銀子,又有戶部的威勢壓下,而且還有糧商背後的大佬們默許,那些吸漕運血的糧商們或情願或不情願的開始吐回去,但這些都是在賬目上的變動,運河碼頭上那麼多糧倉其實沒有什麼進出,無非是某某糧屯糧倉此時劃歸某方。

讓臨清很多人啼笑皆非的是,戶部和巡撫那邊在蒐羅糧食,李家和雲山行也在採買,雙方居然互不干涉,甚至還有在某家那裡彼此擡價的情形,說起來也不奇怪,如果是尋常商戶,官府派出吏員差役拿着封條就給徵用了,可能做漕糧生意的角色哪有好惹的,你敢徵用,明日裡就官位不保,這些和清流大臣千絲萬縷的豪商們這次已經在捏着鼻子爲國做事了,就該高價採買做些補償。

按照大家從前的經驗,都覺得這次徐州還會被動迎戰,朝廷派大軍南下,搞不好戰場還是在兗州府境內,濟寧附近,誰能想到這次徐州趙家軍反應的很快,朝廷還在調集兵馬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濟寧集結完畢,朝着東昌府這邊來了,任誰都能想到,這臨清城是對方必然要動的。

原本臨清州上下對戶部和省城的來人都很熱情,在消息到來後迅速冷淡了下來,那省城來人倒是不含糊,得到消息的一個時辰之後,立刻帶着人回濟南,爲什麼耽擱了一個時辰,要把在臨清州這邊撈到的好處之類的裝箱裝車,不然這次可就白來了。

戶部派來的那位主事潘和建倒是很快做出了決定,他將隨員和護衛兵卒們喊到一起,然後將院門屋門都是緊閉,臨清城盯着這邊的人都覺得笑話,這位東林出身的戶部潘主事來到臨清後調子喊的很響,口口聲聲爲國做事,結果糧商們送上來的銀子,擡過來的女子都是笑納,實在看不出那裡是“清”了。

白花花的金銀擺在堂前,已經被分成了等大的份數,看到這錢財,隨員護兵和僕役們都是瞪大了眼睛,眼尖的還能認出來,這就是糧商們送過來的好處,每份怎麼也有個百把兩,拿去買房置地怎麼也算能過幾年好日子了。

潘和建穿着官袍,長衫下襬卻用繩索綁緊,手裡拿着一柄長劍,滿臉決然的說道:“諸位,朝廷大軍行動遲緩,徐州反逆卻來得快,逆賊肯定要早到臨清城,這城外糧草搞不好全被反賊奪取,成了他們造反禍害天下的資本,只怕徐州賊本來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更有附逆的奸邪之輩在城外爲他們積儲糧草,真真是罔顧大義,混賬之極!”

下面的隨員護兵和僕役只盯着金銀看,對這位潘主事的訓話沒什麼興趣,誰不知道這些勾當,這本不是秘密,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潘主事拿出這麼多金銀要幹什麼。

“本官讀書知大義,定當忠君報國,怎麼能坐視這臨清州落在賊軍手中!”潘主事大義凜然的說道,他話音未落,卻有人向後退了幾步,大家是辦差伺候人養活自己,可不想跟着你去和反賊作戰,或者守城什麼的,那可是自尋死路。

給我些激勵和振奮,我會寫出更好的故事,月中了,起點和創世的兄弟姐妹們,把月票給過來,大明武夫需要你們的支持!!!

感謝“段逸塵、戚三問、風中龍王”三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803章 爲何被抓第1268章 大義大義第83章 楊舉人第1247章 無人忠心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064章 幾個人第420章 來路上的煙柱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55章 光陰似箭(1)第403章 漕運種種第168章 漕上第1215章 猢猻散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440章 若無趙字營第98章 金銀耀目1280章 賊人格局太小第1037章 田家兄弟第443章 過年了第215章 再見如惠第1138章 有仇必報第1363章 城頭的目眩神迷第384章 盡歡第995章 最後的佈置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921章 雪上加霜的山東第1482章 倭銅貿易第704章 不知可有旨意第1241章 一粒糧食也不能留第46章 路上所見第1005章 棉、布、人心第931章 滾雪球第526章 欺負徐州沒人嗎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679章 何家莊第1350章 大義動人心第909章 外患隱憂第140章 平時第1082章 莫要繃得太緊第1037章 田家兄弟第1454章 鄭家人第849章 知己不知彼第540章 私鬥第299章 城中亂 城門險第356章 亂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82章 爲這個,值得第1410章 號稱十萬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717章 居然如此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588章 加官第877章 第三個洋人第1606章 萬不可重蹈覆轍第929章 星火處處第1357章 熟悉的旗幟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1585章 卑微的使者第992章 籌建田莊第1155章 趙進到第1508章 皇儲觀陣第1609章 聽到炮聲第809章 誰能做主第80章 二百兩第50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46章 趙進不過是守戶犬第1262章 遲來的敗兵第102章 想飽第798章 遼東的結局第1045章 授旗校閱第1674章 不能再退了第1309章 向東看第165章 雲山寺的高粱第441章 邳州客來第887章 同飲第646章 魚和網第731章 謝明弦第312章 夜談第239章 老騎兵第1221章 招安還是議和第542章 松江餘家第194章 兄弟們第1385章 終究還是牽掛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第472章 處置第37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21章 清江浦的密會第1294章 有功當賞第745章 不對第41章 各有奧妙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20章 抓號開打第720章 回家第1471章 召見第1164章 謝玉瓏第593章 李永芳第497章 赫圖阿拉的一天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1136章 至聖先師的牌位
第803章 爲何被抓第1268章 大義大義第83章 楊舉人第1247章 無人忠心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064章 幾個人第420章 來路上的煙柱第1146章 在青州府的防備第55章 光陰似箭(1)第403章 漕運種種第168章 漕上第1215章 猢猻散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440章 若無趙字營第98章 金銀耀目1280章 賊人格局太小第1037章 田家兄弟第443章 過年了第215章 再見如惠第1138章 有仇必報第1363章 城頭的目眩神迷第384章 盡歡第995章 最後的佈置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921章 雪上加霜的山東第1482章 倭銅貿易第704章 不知可有旨意第1241章 一粒糧食也不能留第46章 路上所見第1005章 棉、布、人心第931章 滾雪球第526章 欺負徐州沒人嗎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679章 何家莊第1350章 大義動人心第909章 外患隱憂第140章 平時第1082章 莫要繃得太緊第1037章 田家兄弟第1454章 鄭家人第849章 知己不知彼第540章 私鬥第299章 城中亂 城門險第356章 亂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測第82章 爲這個,值得第1410章 號稱十萬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717章 居然如此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588章 加官第877章 第三個洋人第1606章 萬不可重蹈覆轍第929章 星火處處第1357章 熟悉的旗幟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1585章 卑微的使者第992章 籌建田莊第1155章 趙進到第1508章 皇儲觀陣第1609章 聽到炮聲第809章 誰能做主第80章 二百兩第50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46章 趙進不過是守戶犬第1262章 遲來的敗兵第102章 想飽第798章 遼東的結局第1045章 授旗校閱第1674章 不能再退了第1309章 向東看第165章 雲山寺的高粱第441章 邳州客來第887章 同飲第646章 魚和網第731章 謝明弦第312章 夜談第239章 老騎兵第1221章 招安還是議和第542章 松江餘家第194章 兄弟們第1385章 終究還是牽掛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第472章 處置第37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21章 清江浦的密會第1294章 有功當賞第745章 不對第41章 各有奧妙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20章 抓號開打第720章 回家第1471章 召見第1164章 謝玉瓏第593章 李永芳第497章 赫圖阿拉的一天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1136章 至聖先師的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