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章 賊人格局太小

孫承宗的消息已經讓大明君臣知道該怎麼做了,這城外的一聲聲炮響讓他們迅速下了決定,這次甚至都沒有讓內廷太監們或者天啓本人出頭,新晉內閣大學士楊漣提議談和,並且贊同孫承宗信中所講,徐州賊要什麼且答應他,如今要緊的時候是讓他們先走,不然這局面真的沒辦法收拾了。

起身陳詞的時候,楊漣滿臉悲慟神色,魏忠賢和親近他的一方卻有些慚愧,到這個時候,這些死硬的清流風骨總還是有用的,天啓皇帝有氣無力的下旨,命趙南星去議和,下旨的時候,天啓皇帝也是眼圈通紅,強忍着眼淚不流下來,有明二百餘年,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局面,在他們心裡,這比起亡國來也差不多了。

但每個人心裡也有些不能說的,明以宋爲借鑑,唯恐重蹈覆轍,而到了這個當口上,他們突然明白了北宋南宋時候的君臣處境,管他怎麼喪權辱國,管他怎麼低聲下氣,只要還能苟延殘喘,只要還能維持,那就要繼續下去,只要能繼續下去,那就還有再起改變的機會,如果不能繼續,那就什麼都沒了。

“賊人鼠目寸光,定然難成大器,只要陛下勵精圖治,臣等用忠心辦事,我大明定會中興,定能滅此大賊!”在議和的決定發出後,左光斗沉聲表述,對這番話,大家倒是沒什麼意義。

軍國大事那裡容得了什麼僥倖,這徐州賊軍以少兵臨大國,兩萬餘兵馬一路摧枯拉朽到了京師城下,而且將各路援軍都是擊敗,從容逼迫,他們不趁着這個機會打下京師,鼎革天下,反而急着要議和,說明這些人鼠目寸光,只看着蠅頭小利,卻不知下一次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到了下次,大明已經知道徐州賊是何等強敵,怎麼會安排的這麼輕忽,到了下次,大明經此大難,肯定要勵精圖治,怎麼會這般頹唐,到了下次,沒準這徐州賊因爲沉迷富貴享受,早就失卻了強悍,甚至會被朝廷高官厚祿分化瓦解。

這麼好的機會你既然錯過,那就不會再有了,儘管天啓還在委屈難過,可腦筋清楚的太監和大臣們卻已經和想清楚了,忍一時之辱,還有再起的機會,賊人這次力求和談,就說明大明的氣數未盡,就說明大明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仍在保佑這大明江山。

“大明向徐州賠付軍費二百萬兩,若銀錢不足,可用糧食和銅鉛等代替”

“大明開放天津港、登州港、旅順港、海州港作爲通商港口,港口可設官府管轄,但港口以及周邊三十里內不得駐軍,徐州要在山東萊州府和青州府設立港口,官府不得干涉”

“大明山東、南直隸江北各府州縣、河南歸德府官署官吏可保留,但不得駐軍,不得徵收賦稅徭役,大明兵馬不得過境,徐州不進入鳳陽皇陵附近,保持漕運的暢通,保持淮鹽和鹽稅的上繳……”

“大明向徐州賠付匠戶五千戶,遷徙之時不得扣留家小,不得剋扣口糧,不得用饑民罪犯冒名頂替”

“大明天津港、登州港船廠船匠賠付給徐州”

“大明不得阻礙徐州通過河南、山西通往邊外的商路,不得厘金徵稅,若有侵害損失,以撕毀合約論”

“徐州貨物去往山東、南直隸江北各府州縣、河南歸德府之外各處,大明不得徵稅厘金,徐州商人可在大明及海外採買人口物資,大明不得阻礙”

“大明與徐州在河間府滄州以及南直隸揚州府揚州城各設代辦,遇事協調商議”

“徐州客商在外,各地風土不同,多有衝突……大明皇帝憐其謀生不易……特令徐州鄉老駐各地管束,與各州府並行審案”

最初的條件很籠統,無非是保證趙家軍對山東和南直隸江北地的控制,還有大明幾個港口的使用權,可到了具體商議的時候,就要一條條細談了。

兵臨城下,局勢如此,大明朝廷中的默契和常例完全沒了作用,當大明朝廷答應議和之後,吏部尚書趙南星和幾個被選中去議和的大臣想要反悔,想要在京中掀起輿論,可這一次天啓皇帝直接動了禁軍,十幾個御史被下獄,幾個人當天就被打死。

而躲在家裡稱病不出的直接被廠衛抄家找了出來,拿刀子威逼去議和,說得也很明白,若去,你家人子弟平安,若不去,滿門下獄等着定罪,去了想要耍什麼花樣也不行,你想想在廠衛手裡的家人。

吏部尚書趙南星和幾位同黨垂頭喪氣的離開京師,在他們離開的那天,孫承宗在數百精騎的護送下進入京城,天子提前一天已經下旨,朝臣們毫無異議的進行了廷推,孫承宗爲大明內閣首輔,而且違背常規的管兵部事,天啓皇帝已經信不過其他人了。

要說這大明議和隊伍裡有什麼讓人意外的,那就是新任兵部尚書王在晉,他因爲兵敗獲罪下詔獄,當趙家軍兵臨京師城下之後,王在晉這大敗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更關鍵的是,王在晉有對徐州賊的經驗,而且眼下這個局面,這兵部的差事就是個黑鍋薈萃,誰來管誰接下來或許就要倒大黴,出於這個考慮,王在晉居然比戰敗之前還升官了。

大家都知道新任首輔孫承宗在督師遼東的時候就和王在晉有矛盾,直接彈劾將王在晉去職,不過這個時候,孫承宗也沒有多說什麼,認可了這個認命,也有人說,孫閣老帶兵入京回援,手握重兵,身爲帝師,拜爲首輔,而且管兵部事,比起當年張江陵張居正都的權勢都絲毫不差,也該有個不和的王在晉牽制些。

但這讓人意外的,是王在晉出獄升官後,主動上奏請求加入議和使團,他說得很明白,自己和徐州賊打過交道,算是有經驗的,而且真正見識過徐州賊的實力,談和的時候懂得把握分寸,免得再釀成大禍,對他這個請求大家也無意見,自家願意背黑鍋,別人還能說什麼。

吏部尚書趙南星雖然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但在議和之前還是提心吊膽,生怕趙家軍獅子大張口,這喪權辱國的條件答應越多,自家的名聲就毀的越厲害,如今趙南星已經不奢望什麼官場富貴了,只求太平回鄉,只求死後能在方誌史書上有個好名聲,可如果答應的太多,那這些根本不可能。

使團大臣和太監們依舊驚詫於趙進和夥伴們的年紀,卻沒有人太過在意,局面都已經這般了,還在乎什麼年老年輕,真正讓他們詫異的是徐州的條件,雖然比事先多了很多細節,可這些真算不得什麼了。

二百萬兩是個不小的數目,可湊出來很容易,而且徐州還“體貼”的願意接受糧食和銅鉛等物,這甚至不用動內帑和國庫,直接在本年漕糧裡面調撥就好,至於那幾個港口,除了登州軍港目前要供應東江鎮和遼鎮殘餘之外,天津這邊真正要緊的是運河碼頭,海港距離城池有段距離,更多用於民間商貿,那旅順港甚至算不得港口,而且在建州韃虜的威逼下苟延殘喘,海州港甚至根本沒在官方文書上存在。

這幾個港口,想要的話拿去就好,說是威脅京畿,可從徐州到天津那是千里之遙,怎麼可能從海上過來,就算奸細耳目之類的潛入,難道現在就少了?其他幾處,只有登州軍港難辦些,沒了登州的支持,東江鎮和遼鎮殘餘恐怕很難堅持住,不過如今京師自保堪憂,誰還顧得上遼鎮那些殘餘,大家本來就不指望靠他們收復遼東全境。

至於山東萊州府和青州府那邊設置港口,那邊靠海的地方都是貧瘠州縣,糧食沒什麼出產,人口也不怎麼多,你們要勞民傷財的開港,那就隨你們來做。

五千匠戶以及船廠船匠這個要求,那就更是無所謂了,匠戶如同奴隸,每年都有逃亡,生產出來的東西也不堪用,算起來還比不得那些牛馬大牲口,既然徐州想要,那就給他們,至於什麼商路厘金徵稅之類的,大家甚至還存着點鄙視的心思,到底是沒見過世面的粗鄙鄉野賊寇,這些事哪還用提,現在誰敢對你們徐州的商貨厘金徵稅?

至於這山東、南直隸和河南幾處,趙家軍的做法倒是讓使臣們鬆了口氣,誰都明白這是割地,可官署官吏能保留,那就是大明的體制體面仍在,不駐軍不徵稅都可以找理由遮掩過去,這黑鍋可以不那麼重,事後也可以找理由推脫。

所有這些條件都在加重使臣們的一個判斷,那就是這夥兇悍無比的徐州反賊,實際上是鼠目寸光,貪圖財貨的胸無大志之輩,他們僥倖能有今日的局面,但肯定長久不了。

瓶頸期似乎要結束了,難道我要在出門期間多寫,好無趣……

感謝“戚三問、段逸塵、元亨利貞、光天使的祝福”四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204章 王法如此用第66章 朋友們自己的地方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753章 羣狼追虎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502章 爲什麼不即刻啓程第1668章 陷落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505章 其實不難第823章 大車這般用法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1364章 城頭忠義 城下反賊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087章 湯若望的信(2)第108章 勇者勝第231章 好大的手筆第566章 爾等不怕王法嗎第863章 是不是作假第51章 安排第1032章 路過而已第343章 橫刀欲奪愛第300章 城下第282章 真人活神仙第873章 好似藩鎮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1460章 總是島津家第309章 大哥第1301章 志氣激昂第866章 風馬牛不相及第1246章 有些不忍第221章 不服氣第451章 狂風暴雨之下第124章 進項第1418章 意外的情理之中第1450章 鑄幣第1404章 死鬥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1083章 局中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545章 冬日臨清第883章 議事房第1676章 死戰是爲求和第601章 捕快孟超第173章 種子第1227章 一炮兩斷一沾即走第964章 鎮定自若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56章 光陰似箭(2)第1065章 趁火打劫的兼併第171章 董家長輩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276章 怪事第189章 大哥,我膽子不小第1682章 這次沒有神風了第688章 造聲勢第324章 不能收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224章 卻是故人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1051章 崔文升的到訪第1601章 密謀和鼓動第221章 不服氣第982章 重炮開城第141章 傳頭李陽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1514章 柳生元齋第1045章 授旗校閱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七百八十九章第1240章 臨清潘主事第388章 看似荒唐實爲真第193章 跟着我第1343章 真正的趙家軍第1672章 寧做大漢一小臣第1578章 看得開第370章 總要面面俱到第1215章 猢猻散第1147章 未雨綢繆第1626章 會合後第863章 是不是作假第559章 真正的龍頭第1145章 急進急退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564章 幕府傾軋第914章 廣東香山某地第1424章 聲勢浩大的偵騎隊伍第225章 拜帖一張第349章 膽識和魄力第673章 那人可叫趙進第1187章 雷霆第769章 濟寧城太白樓第1685章 不使一家獨大第79章 趙某承擔第994章 奪門而逃
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204章 王法如此用第66章 朋友們自己的地方第1313章 江邊東岸第753章 羣狼追虎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502章 爲什麼不即刻啓程第1668章 陷落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505章 其實不難第823章 大車這般用法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1364章 城頭忠義 城下反賊第861章 真是不甘心第1087章 湯若望的信(2)第108章 勇者勝第231章 好大的手筆第566章 爾等不怕王法嗎第863章 是不是作假第51章 安排第1032章 路過而已第343章 橫刀欲奪愛第300章 城下第282章 真人活神仙第873章 好似藩鎮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1460章 總是島津家第309章 大哥第1301章 志氣激昂第866章 風馬牛不相及第1246章 有些不忍第221章 不服氣第451章 狂風暴雨之下第124章 進項第1418章 意外的情理之中第1450章 鑄幣第1404章 死鬥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1083章 局中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545章 冬日臨清第883章 議事房第1676章 死戰是爲求和第601章 捕快孟超第173章 種子第1227章 一炮兩斷一沾即走第964章 鎮定自若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56章 光陰似箭(2)第1065章 趁火打劫的兼併第171章 董家長輩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755章 咱們下馬第276章 怪事第189章 大哥,我膽子不小第1682章 這次沒有神風了第688章 造聲勢第324章 不能收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224章 卻是故人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1051章 崔文升的到訪第1601章 密謀和鼓動第221章 不服氣第982章 重炮開城第141章 傳頭李陽第906章 改進的火炮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1514章 柳生元齋第1045章 授旗校閱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七百八十九章第1240章 臨清潘主事第388章 看似荒唐實爲真第193章 跟着我第1343章 真正的趙家軍第1672章 寧做大漢一小臣第1578章 看得開第370章 總要面面俱到第1215章 猢猻散第1147章 未雨綢繆第1626章 會合後第863章 是不是作假第559章 真正的龍頭第1145章 急進急退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564章 幕府傾軋第914章 廣東香山某地第1424章 聲勢浩大的偵騎隊伍第225章 拜帖一張第349章 膽識和魄力第673章 那人可叫趙進第1187章 雷霆第769章 濟寧城太白樓第1685章 不使一家獨大第79章 趙某承擔第994章 奪門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