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是不是太託大了

因爲此時不光是東林黨還朝,京城的中流砥柱是孫承宗和王在晉這種手裡有兵的實力派,他們的觀點就比較持重,就連東林清流領袖楊漣和左光斗都是如此,他們之所以這麼想,就是因爲見識到趙家軍的強大後,就愈發覺得魏忠賢當日那些看似荒唐的舉動多麼正確,甚至有些顧全大局的意思。

有這些人的意見在,就連崇禎皇帝都沒辦法追究太深,所以閹黨大多數人都得了善終,無非是降級罷黜,發配遠地,手上沾血的做得太過的自然要有報應,其他人甚至還留了一線再起的機會。

魏忠賢、王體乾以及一應人等被髮往鳳陽灑掃皇陵,現在大家都以爲那是死地了,因爲鳳陽那邊是孤城,四周都是徐州的地盤,魏忠賢和徐州敵對如此,兇殘如趙進,怎麼可能留他活命,這麼一去,就是要去送死了。

而且大家心裡都有數,這發往鳳陽灑掃,這一路實際上就是死路,這些年得罪的仇家肯定要半路下手,這老貨必死無疑,現在是考慮京城內的局勢,現在管着司禮監的王承恩,管着御馬監的曹化淳,以及那些在信王時候就巴結上的幸運兒,以後朝政該圍着他們轉,那些已經註定敗落的老貨還理會什麼。

不過明眼人能看出來,新君登基後的發展和從前那些次不太一樣,按說新君登基必然要在內閣任命自己親信的人,而且孫承宗是天啓皇帝的老師,和崇禎這邊關係不太大,更不要說孫承宗對魏忠賢的態度沒那麼明確,這樣的人自然要換下來,而王在晉數次大敗,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就明確表示過,這樣的人不能用,可這二人還穩穩的呆在內閣內,從上到下,沒什麼要換他們的聲音。

原因很簡單,孫承宗手裡抓着薊遼邊軍,而王在晉手裡則是有會剿趙進的殘部,別看是殘部,也是各處集合起來的數萬兵馬,因爲曾被王在晉統領過,又被留下來拱衛京畿要地,後來要靠着在內閣的王在晉調度供應,自然就有了統屬的關係。

手裡有兵,誰敢輕舉妄動,這些丘八大爺動不動就要拿着刀子鬧事,你把幾位閣老換了,就算他們安心聽從王法,萬一那些軍爺藉機鬧事殺進京城怎麼辦?

更不要說,崇禎皇帝很不喜歡如今鎮守遼西的熊廷弼,可怎麼也沒辦法換掉,甚至還給加了兵部尚書銜,爲何如此,就是因爲這熊廷弼和孫承宗以及王在晉都不和,要是有什麼制衡,也只能這麼來制衡了。

因爲趙家軍渡海北進,崇禎皇帝也催促遼鎮和遼西將門東進,務求在徐州賊之前取得對韃虜的一場大勝。

旨意一出,除了幾個爲博倖進的清流跟着跳,連東林黨自己都是反對,內閣六部更是不會通過,崇禎皇帝非但沒有他兄長天啓的手腕,反而執拗異常,既然這邊不過,那就直接把旨意下到熊廷弼手裡。

但這樣的旨意被稱爲中旨,沒有經過外朝的副署,嚴格來說沒有效力,或者說這麼多年來,朝臣有過很多次不聽中旨的先例,熊廷弼更是毫不留情的駁了回來,熊廷弼的性子同樣不好,直接在奏疏中說明,若逼遼鎮兵馬東進,恐怕要滿盤皆輸,甚至會釀成大禍。

所謂大禍,無非兩件事,一個是遼西全部丟失,建州女真逼近山海關,另一個就是所謂的關寧鐵騎翻臉不認人,畢竟現在選擇多了,不願意擔上投降韃虜的污名,還有徐州人那邊可以去。

又有傳說崇禎皇帝在宮內砸了茶具,杖斃了幾個不長眼的宦官,可所有人都知道,這位新君登基初始就丟了大臉。

最近京師裡的風向又有變化,沒有人明着說,甚至私下裡飲宴的時候也不怎麼見人談起,可莫名的傳開一個說法,說是徐州賊妄自尊大,渡海北進定然要吃個大虧,那建州韃虜在關內眼線密佈,這些消息怎麼可能瞞得住他們,到時候一方在海上飄搖,一方在岸上嚴陣以待,勝敗肯定很分明。

不管真實情況如何,這說法倒是暴露了一件事,最起碼有人這麼想,而且很希望如此,至於傳說崇禎皇帝在宮內焚香祝告的事情,那就未必是爲此了..

大明京師盼着趙家軍渡海出事,而天下間其他各處屬於不知所措但又隱約興奮的狀態,但登州府不同,登州府城的港口更是不同,所有見識到趙家軍渡海場面的人都是不同。

很多人也見過大明自山東向遼鎮輸送軍資兵丁,百餘艘船滿載物資浩浩蕩蕩的運送過去,看起來頗爲壯觀。

但那時的壯觀景象比起現在所看的,就什麼都不是了,登州府的士紳百姓不是沒見過大兵過境,也不是沒見過大批的糧草過境,可卻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

這徐州兵馬看起來人數不多,據說也有近萬,可近萬官軍行動聲勢浩大,卻不是眼前這個樣子,若是經過一個縣城,恐怕一天兩天都走不完,而且會沸翻揚天,滋擾地方,四下不得安生。

趙家軍過境的時候,青州府、萊州府和登州府地方各州縣雖然聽過趙家軍的規矩森嚴,可還是做好了防備,財貨糧食都是藏好,年輕女眷躲遠或者上山,務求萬全,然後還是按照從前的經驗,由地方上的豪強牽頭,大家湊出一筆勞軍的銀子和物資,等大軍經過的時候送上去。

就這麼提心吊膽的等着,甚至還集合民壯鄉勇做了萬一的預備,但過了幾天卻是納悶,心想着趙家軍未免走得太慢了些,怎麼大隊還沒來,找人一問才知道,趙家軍已經過境了..

大夥不是沒看到軍隊過境,可看着那規模,看着那行進,還以爲是打前站的前哨,等縣裡支應的人一說才知道,敢情他們覺得規模小的前哨,就已經是大軍本身,那樣緊密有序的隊列,那樣行進的速度,他們根本沒有見過。

當然,地方上同樣沒見過這等不敲詐勒索,不騷擾打攪的過境軍隊,等聽到這趙家軍是照價購買了部分物資,大家都是瞠目結舌,覺得這根本不可能。

更讓大家感到納悶的是,這趙家軍沒有攜帶太多的軍資,那官軍攜帶五日或三日耗用的行糧,等到吃光用盡後就去洗掠地方或者全軍崩潰,這徐州如此富庶,怎麼也做出這樣的蠢事來,難道這一路就靠着銀子買?在關內你還能靠着銀子買,或靠着刀子去搶,可去了遼東地方你怎麼辦?

所有這些疑惑在到達登州港口後都煙消雲散,這麼多大船,這麼多物資,如山如海,有了這些什麼都足夠,而且這些大船還不住的向下卸貨,因爲要騰出艙位來裝運士兵和裝備,據說還有些船隻沒有出現在港口,從長山島到大竹島再到隍城島,自登州軍港到遼東金州,海上島嶼密佈,這島鏈就是天然的道路和兵站,那些很少在登州港出現的巨大海船,將滿載的糧食運送到一座座島嶼上,然後不停的轉運。

登州府這邊的士紳百姓知道趙家軍在海上有關係,卻沒想到有這麼大的關係,比起登州軍港的官船,趙家軍調集的船隻都可以稱得上巨大,漂浮海上,如同城池一般,更有漁民從海上回來,說還有番人的大夾板船,那上面全是火炮,只不過沒有入港。

全是火炮?看着港口這些大船上就有不少火炮,那全是火炮是個什麼概念,大家想都想不出來。

萊州府和登州府的士紳百姓和關內不同,他們是知道海的,知道這廣大洋麪上到底有什麼,到底意味着什麼。

登萊兩府的士紳百姓並不把海洋視爲絕地,他們也知道從前軍糧海運的“傾覆漂沒”到底是怎麼回事,當看到趙家軍的海上力量之後,他們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從建州女真入侵遼東,遼鎮軍民逃向山東,遼地和魯地的民衆第一次這麼團結,大家都爲趙家軍的渡海北進鼎力相助,儘管趙家軍不需要他們幫什麼忙,有人想要出錢,有人想要參軍,大家都踊躍的想要參與其中。

說什麼新舊鼎革,說什麼新朝氣象,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看到了,這就是民心所在。

除了暫編第一師的人馬之外,山東雲山行和農墾田莊的大批人等也雲集在登州軍港,雲山行在本地採購軍資,僱傭民船,甚至還要和那些頂尖豪商敲定遼貨將來的供應,甚至還有大商人過來詢問遼東田地的價錢,他們也知道建州女真的強大,但這時候是下注的時候,願賭服輸是底線,萬一贏了怎麼辦?

而農墾田莊的人則是抽調出大批遼民出身的莊頭、管事、軍兵,甚至還有普通的莊戶,他們將來要做什麼很明確,就是在遼東建立起相同的體制,將遼東的漢民甚至女真人、蒙古人組織到這個體系裡,爲趙家軍輸送糧食,輸送兵員,爲趙進鞏固和加強對那裡的統治。

第412章 草窩賊來了第77章 丁工孟第1283章 這裡在務實做事第632章 傾談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103章 小算計第228章 去不去第929章 星火處處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405章 臘月出遠門第448章 賣第616章 灘塗上第204章 王法如此用第826章 殺雞用牛刀第112章 寧爲奴第360章 好大一份嫁妝第475章 收尾清算第684章 重稅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第752章 打服了他第573章 鄉親自該分潤第1161章 鐵陣前第1377章 誰也不信第973章 我遇到了官軍第1086章 湯若望的信(1)第112章 寧爲奴第182章 年會分紅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1174章 這是拿第275章 鄭全來訪第263章 方外若俗世第1281章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第36章 後怕第190章 殺第1227章 一炮兩斷一沾即走第1383章 人笑我癡 我亦笑人第367章 得失權衡第287章 夜談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931章 滾雪球第511章 刀不出鞘要生鏽第166章 駱馬湖上第621章 清江浦的密會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1114章 其實是人口買賣第1502章 家事也是天下事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1286章 護國英才第738章 又聽到了這個名字第132章 酗酒第631章 偶遇第1019章 劫船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1110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1373章 湯古代的決斷第1350章 大義動人心第1320章 徐州造靠得住第500章 就這麼了結豈不是笑話第238章 並不意外的推測第822章 咱們大家能忍嗎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1344章 感慨萬千第412章 草窩賊來了第627章 京師尋常地第23章 傳授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1656章 大風暴下的蟲蟻第1269章 正快意時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1574章 大漢似暴秦第333章 女人們第780章 笑面相對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582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439章 方知第1155章 趙進到第1021章 紈絝廢物第69章 一夜第49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015章 兩成股第1613章 炮擊,炮臺第1439章 第一輪火炮齊射第1038章 撲了個空第1278章 以炮迫和第1391章 看似淡然第431章 徐州趙進在此第81章 妥當可笑第937章 葛田豐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539章 大車幫
第412章 草窩賊來了第77章 丁工孟第1283章 這裡在務實做事第632章 傾談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103章 小算計第228章 去不去第929章 星火處處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405章 臘月出遠門第448章 賣第616章 灘塗上第204章 王法如此用第826章 殺雞用牛刀第112章 寧爲奴第360章 好大一份嫁妝第475章 收尾清算第684章 重稅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第752章 打服了他第573章 鄉親自該分潤第1161章 鐵陣前第1377章 誰也不信第973章 我遇到了官軍第1086章 湯若望的信(1)第112章 寧爲奴第182章 年會分紅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1174章 這是拿第275章 鄭全來訪第263章 方外若俗世第1281章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第36章 後怕第190章 殺第1227章 一炮兩斷一沾即走第1383章 人笑我癡 我亦笑人第367章 得失權衡第287章 夜談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931章 滾雪球第511章 刀不出鞘要生鏽第166章 駱馬湖上第621章 清江浦的密會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1114章 其實是人口買賣第1502章 家事也是天下事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1286章 護國英才第738章 又聽到了這個名字第132章 酗酒第631章 偶遇第1019章 劫船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1110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1373章 湯古代的決斷第1350章 大義動人心第1320章 徐州造靠得住第500章 就這麼了結豈不是笑話第238章 並不意外的推測第822章 咱們大家能忍嗎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1344章 感慨萬千第412章 草窩賊來了第627章 京師尋常地第23章 傳授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1656章 大風暴下的蟲蟻第1269章 正快意時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1574章 大漢似暴秦第333章 女人們第780章 笑面相對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582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439章 方知第1155章 趙進到第1021章 紈絝廢物第69章 一夜第49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015章 兩成股第1613章 炮擊,炮臺第1439章 第一輪火炮齊射第1038章 撲了個空第1278章 以炮迫和第1391章 看似淡然第431章 徐州趙進在此第81章 妥當可笑第937章 葛田豐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539章 大車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