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

皇上的臉上仍舊佈滿了笑容,“怎麼把那些金銀楸處置好,我心裡已經有了底了,今天把你們叫過來,就是爲了提前跟你們說一聲……本來還是打算晚點說的,不過今天既然你們已經吵成這樣了,那就早點跟你們說了吧。”

原來皇上早已經對這些金銀礦的處置有腹稿了?幾位重臣心下大驚。

皇上剛纔在會議上的表現,已經讓他們微微有些迷惑不解了,更讓人震動的是,皇上居然早就在不動聲色之間已經有了決定,但是卻沒有在會上說。這到底是爲什麼呢?每個人都在心中思索,但是卻怎麼也沒有頭緒。

不光是重臣們,就連太子也茫然不解,不知道父皇到底用意爲何。但是不管怎麼樣,父皇有個處置意見總比沒有要好,所以他反而放心下來了一些。

“敢問——敢問陛下,到底將要如何處置呢?”定了定神之後,帶着一絲期待,丞相緊張地問。

“你們今天都吵成那樣了,我再不給出了一個結果的話,恐怕這陣子你們都睡不好覺吧?不過,如果過於偏袒你們一方,恐怕你們心裡會更加興。”皇上並沒有直接說,而是先嘆了口氣,“這個皇帝其實也難當啊。”

“臣等絕無此意,還請皇上明鑑!”怨望的罪名誰也擔當不起,因此大臣們個個都連忙跟皇上告罪。

“別那麼緊張,我隨口說一句。”皇上並沒有什麼生氣的意思,“不過,你們吵得那麼厲害,我真的也不能不多想想啊……”

伴隨着這一聲長嘆,他悠然擡起了頭來,“你們都說要把這金銀礦獻給我,心意我是領了的,不過這大漢的天下本來就是我在坐,又何必多此一舉,把金礦都攬在手裡呢?難道我還要和前朝的萬曆皇帝一樣,整天派着人去那裡收礦稅?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不妥,不妥!還是收歸國家手裡,纔是名正言順!”

皇上這話,引起了大臣們各自不同的反應,石滿強和趙鬆是頗爲憂慮的對望了一樣,而丞相和財相則喜形於色,覺得自己的苦功終於還是有白費,皇上終歸還是以大局爲重,採納了己方的意見。

然而,他們的喜色並沒有持續多久,皇上很快就讓他們重新陷入到了惶惑不解的境地當中。

“不過,誠如之前有人所言,把大權都歸結到駐日使團或者外務司手裡,確實不利於制衡,因此還得另外找個處置的辦法來……”

這出乎意料的發展,讓幾位重臣都是面面相覷,不明白皇上到底做什麼打算。

好在,皇上也沒有賣關子。“你們兩邊,都是股肱之臣,讓哪邊吃虧我都不喜歡,所以乾脆就只好另闢蹊徑了。這次打下日本是爲了什麼呢?還不就是爲了讓那些金銀弄到我們這裡來,充實國家財計所用?而國家財計所用,最依賴的是什麼機關呢?依我看莫過於大漢銀行了,因此,乾脆把它們劃歸到大漢銀行手裡,由大漢銀行來獨立進行管理使用吧。”

“大漢銀行?”重臣們又是一怔。

這是一個他們沒有想到過的辦法。

大漢銀行經過了多日的籌備,即將正是開辦了,而在他們看來,這是大漢用來給國民鑄錢和儲蓄匯兌的地方,如何能插收到外國的礦上上面去?而且,就算是插手了,這體制又該如何架構呢?

所以,他們一下子都沒有做聲,而是繼續等着皇上的下文。

“不過,既然要劃歸到大漢銀行裡面,那就要事前做好準備,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皇上繼續說了下去,“大漢銀行和內閣的財政部關係十分緊密,但是大漢銀行的位置十分重要,不能就當做財政部的下屬機構了。正好,有了日本金銀礦礦務的監理權,我看乾脆趁着這個事,在大漢銀行裡面設置一個監理會,然而日本礦務上設立一個下屬的監理局。讓監理局來負責日本礦務的監理,監理會在國內管理大漢銀行,你們看如何?”

眼見大臣們還是有些懵懂的樣子,皇上繼續解釋了自己的用意。

“日本的金銀雖多,但是若不能活用的話,就不能富國富民,所以納入大漢銀行轄下是最好的。如果把他們僅僅只是搬到庫房裡面去存着,不管是存財政部的庫房裡還是存皇家內庫的庫房裡面,那和埋在地下有什麼區別?”

皇上的意思大家已經明白了,但是大臣們一時間卻沒有明白過來,他們仍舊在努力思索着,想要弄清楚皇上的意思。

之前大家都說日本孤懸海外,爲了避免政出多門的局面,要加強當地的駐派機關的職權,結果現在皇上一句話,除了駐日使團和駐軍之外,還要再加上一個直屬於大漢銀行的監理局,原本的雙頭局面變成了三頭,這倒成什麼事了?

還有,大漢銀行異軍突起,好像皇上十分看重這個機構,他到底打算怎麼樣?

這些問題,大臣們都想不出答案來。

石滿強和趙鬆兩位武將還好,他們都是帶兵打仗的人,提出把日本金銀礦務收歸到皇家手下本來也就是爲了討好皇上而已,因此看到皇上有自己的意見,他們也就不再牴觸了。

而丞相和財相的想法則不大一樣,在皇上說要創立大漢銀行的時候,他們原本是一直當做內閣財政部的下屬機構,而這幾年來,大漢銀行的籌備工作也一直都是財相在親自負責,正是在財相的悉心組織下,脫胎於雲山行錢莊業務的大漢銀行的籌備工作纔會那麼順利,一開始就儼然已經成爲了一個龐然大物。

結果,現在皇上卻說他對大漢銀行另有打算?要把大漢銀行獨立出內閣的架構?

兩位大臣都有一種失落感,尤其是財相陳宏,心裡更加是一痛。從他手裡奪走大漢銀行,不說前期花費的心血,以後的職權豈不是也會受到大大影響?

現在國家的財計都掌握在財相手裡,每年的鑄幣和預算也都是通過他來拍板決定,要是大漢銀行被獨立出了財政部,那他就沒有辦法獨自來監理國家財政事務了,這種結果實在太讓人難以接受。/p

“皇上……大漢銀行涉及國計民生,要加強管理是勢在必行的,”因爲實在不忍心,即使看出皇上計議已定,財相仍舊忍不住插言了,“但是,若是直接獨立出內閣,那……那我等怎生是好?大漢銀行若是不歸內閣統轄,以後勢必會需要兩邊時常溝通以免齟齬,可是我等每年擔負國家政務,已經是筋疲力盡,要是再爲了一言可決的事情再和大漢銀行三番兩次溝通,豈不是橫生枝節,耽誤了其他大事?再說了,皇室和國家有多少財用支出,不可能事事全部先行預算,總有些突發的情況,如果財政部不能掌握全權的話,到時候如何速做決斷?如果不能速做決斷,那豈不是耽誤了皇上的大事?種種情弊,還請皇上……還請皇上三思啊……”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越來越低,簡直就像是跟皇上哀求似的了。

其他人也理解他不想要讓自己的職權被削除侵蝕的心情,所以沒有人在心裡笑話他,反而心有慼慼,生出了一股同情之意。

然而,他如此懇切的話,卻並沒有讓皇上收回成命,甚至連一絲猶豫都沒有。

“財相所言確有道理,種種情弊確實需要多加考慮,不過,將大漢銀行獨立於內閣之外是勢在必行的,這些情弊可以慢慢克服,還請財相日後多加努力!”皇上的語氣斬釘截鐵。

他的重臣們雖然都是一時人傑,而且在多年的理政帶兵當中都已經被鍛煉出了豐富的經驗,但是他們畢竟還是從大明那樣一箇舊時代走出來的,腦子裡還沒有多少近現代應有的思想,因此他們很多問題都轉不過彎來,還停留在舊日的那一套思考範圍以內。

正因爲如此,他們就不太明白中央銀行的重要性,也就不知道中央銀行保持相對的獨立性,有多麼重要了。

不過,雖然不理解皇上的用意,但是這些大臣們畢竟還是十分忠心勤勉的,因此哪怕不情願,丞相和財相還是垂首表示自己領會了皇上的意思。

“臣明白了,臣……回去就着手安排,讓大漢銀行的機構和財政部徹底分開。”丞相點了點頭,然後他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不過,請問皇上,這個監理會又該如何設置?也是要臣自行尋人嗎?”

既然皇上親自說要設置這個監理會,那麼他肯定是極其重視的,所以丞相先問一下,免得自己亂作犯了皇上的忌諱。

果然如他所料,皇上對監理會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這個監理會十分重要,挑選人選可不能草率從事,要謹慎一點來。”

“那皇上已經有了人選了嗎?”丞相好奇地問。

他是今天才從皇上口中聽到這個名詞的,所以完全鬧不明白,不過從“會”這個字眼來看,這應該是一個由很多人組成的機構吧。

第506章 亂紛紛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1101章 徐州紡紗機第905章 一窩火第1484章 未戰先料必勝第1471章 召見第1640章 尊漢討幕第304章 關門 關門第1591章 總要有個大義名分在第166章 駱馬湖上第743章 揚眉吐氣的總舵第72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527章 這杯毒酒飲不飲第1345章 濟南莫家第1397章 大膽賊子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595章 女兒第1199章 善火器必不善白刃第1270章 大難臨頭見親疏第729章 篩過去第564章 大棍第1484章 未戰先料必勝第1266章 大明的行家第1465章 大漢的文武第1604章 虛與委蛇第1470章 爲陛下考量第1318章 幾次三番第939章 餅換命第872章 未必皆喜第191章 雪和血第1029章 要明白些第1186章 這不好打第102章 想飽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367章 得失權衡第306章 反擊第793章 遼陽城下第465章 退一步站一步先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1654章 倭京就在眼前第529章 去不去何家莊第320章 要下重注第1055章 不可污衊太平第1062章 遼東百姓第290章 鄉親齊聚何家莊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161章 口口相傳第921章 雪上加霜的山東第1015章 兩成股第694章 圍逼第1026章 抓賊第1018章 駱馬湖岸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1137章 爲了這日子第639章 男兒閒時第786章 你會造火銃嗎第1340章 等到第805章 只怕驚動第1134章 學宮聚衆第1022章 好大一注財貨第638章 用人當疑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35章 見一個人第613章 先去山東第159章 品酒會第1076章 你得賠第1442章 向前 向前 向前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918章 土布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5章 習武第884章 營屬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477章 海軍謀劃第113章 害怕第782章 你們怕了第1418章 意外的情理之中第1142章 呂家莊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601章 捕快孟超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1684章 無路可走第954章 江北衆望所歸第1153章 前所未見的比武場第565章 鉅債第364章 初始第1542章 父子不同第395章 你是個好人第203章 報官第1092章 湯若望的信(5)第897章 論人心第1006章 農墾貿易總管第708章 趙龍第1486章 全權處置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1284章 大局面第512章 河南事第377章 王家父子的話
第506章 亂紛紛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1101章 徐州紡紗機第905章 一窩火第1484章 未戰先料必勝第1471章 召見第1640章 尊漢討幕第304章 關門 關門第1591章 總要有個大義名分在第166章 駱馬湖上第743章 揚眉吐氣的總舵第72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527章 這杯毒酒飲不飲第1345章 濟南莫家第1397章 大膽賊子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595章 女兒第1199章 善火器必不善白刃第1270章 大難臨頭見親疏第729章 篩過去第564章 大棍第1484章 未戰先料必勝第1266章 大明的行家第1465章 大漢的文武第1604章 虛與委蛇第1470章 爲陛下考量第1318章 幾次三番第939章 餅換命第872章 未必皆喜第191章 雪和血第1029章 要明白些第1186章 這不好打第102章 想飽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367章 得失權衡第306章 反擊第793章 遼陽城下第465章 退一步站一步先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1654章 倭京就在眼前第529章 去不去何家莊第320章 要下重注第1055章 不可污衊太平第1062章 遼東百姓第290章 鄉親齊聚何家莊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161章 口口相傳第921章 雪上加霜的山東第1015章 兩成股第694章 圍逼第1026章 抓賊第1018章 駱馬湖岸第210章 當年故事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1137章 爲了這日子第639章 男兒閒時第786章 你會造火銃嗎第1340章 等到第805章 只怕驚動第1134章 學宮聚衆第1022章 好大一注財貨第638章 用人當疑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35章 見一個人第613章 先去山東第159章 品酒會第1076章 你得賠第1442章 向前 向前 向前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918章 土布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5章 習武第884章 營屬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1477章 海軍謀劃第113章 害怕第782章 你們怕了第1418章 意外的情理之中第1142章 呂家莊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601章 捕快孟超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1684章 無路可走第954章 江北衆望所歸第1153章 前所未見的比武場第565章 鉅債第364章 初始第1542章 父子不同第395章 你是個好人第203章 報官第1092章 湯若望的信(5)第897章 論人心第1006章 農墾貿易總管第708章 趙龍第1486章 全權處置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1284章 大局面第512章 河南事第377章 王家父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