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大漢的文武

“你真以爲你看了一些隻言片語就對日本全明白了嗎?你打了這麼多年仗,還不知道知己知彼幾個字?”皇上不悅地皺了皺眉頭,“日本雖然並非我國的邦交國,和前明來往也不是很多,但是你以爲真的不需要同日本打交道了?再說了,你不是要發動各地豪族起來反對幕府嗎?難道你打算只靠自己就能辦成?”

皇上的詰問,讓趙鬆額頭出現了點點冷汗。

“臣知罪,皇上責備的是。”

“你有什麼罪?你就是怕麻煩!”皇上搖了搖頭,“你覺得帶兵打仗纔是自己的分內事,不想和軍對外的人有什麼牽扯,對吧?”

“皇上……皇上說的是。”趙鬆有些羞慚,頭低得更加低了,“臣是大老粗,沒讀過多少書,所以不太會跟文臣打交道,深怕因此誤了事……”

“你不想被內閣管?”皇上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趙鬆越發緊張了,額頭上的汗珠也越來越大。

雖然他知道自己深受皇上寵信重用,但是有些事是不太能說的,他也從不敢多說。不過,今天是利益攸關,他不能緘口不言,只能強撐着說下去。

“皇上,臣絕無自私自利之心,內閣承天下要務,爲皇上支撐國家,臣對內閣絕無意見,而且對丞相也滿心敬重。臣之所言絕非是爲了自己,而是……而是爲了確保此次征伐的順利!”趙鬆離席,站着躬下了身來,“臣也知道,這次出征所需要的軍資需要內閣來籌集和維持,也知道攻伐日本需要內閣的幫助,但是政出多門只能讓上下混亂,令不行禁不止,所以,臣想讓皇上明確兩方的界限,不讓內閣干涉到我軍的指揮當中!”

“你不想讓內閣人的管住你?”皇上也十分嚴肅地盯着趙鬆,“你的意思是,讓內閣的人給你打下手?”

“臣被皇上任命爲此次遠征的總指揮,臣認爲自己就是對日交戰的總負責人,也應該是對日交涉的總負責人,其他對日本交流的人都應該受到臣的節制,做那些有利於我軍的事。這是臣個人的理解……”趙鬆大起膽子,強行說出了自己的要求,“皇上說過,戰場瞬息萬變,最重要的是臨機應變,臣深以爲然。軍隊最重要的就是隨機應變然後上行下效,臣如果不能做到臨機專斷的話,那如何能夠保證打勝仗?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臣寧可不接受這重任,以免貽誤軍機,害了大軍的將士!”

他這一番話十分激動,顯然是發自肺腑。

他也是從前朝走過來的,早已經見識到了當時前明朝廷對武將的打壓和防範,也見識到了在文臣和太監監軍的管束之下,軍隊打仗如何束手束腳,又如何不堪戰,因此他決不能容忍這種事在他自己身上發生。因此,今天一聽到皇上說有內閣的人要參與到戰事當中,他決定冒冒險,拼着今天皇上興致高,讓他定下兩邊的高低來,如此他才能夠安心準備打仗。

“好了,別想那麼多,我怎麼會和前明一樣,動不動給你派上幾個監軍督師呢?”彷彿是爲了讓他安心似的,皇上將指揮棒也放到了桌子上,“上面的安排你就不要多質疑了,總之你放心,打仗的事情都由你一個人負責,內閣的人是幫你的!”

雖然皇上沒有明確說這次是內閣外務司的人作爲他的下屬,但是得到了皇上這樣的保證之後,趙鬆仍舊喜不自勝。

“謝皇上!”他直接跪了下來。

在他的帶領下,其他幾位參議軍官也紛紛離席,同時向皇上跪了下去。

“早點休息吧,會議過兩天就開,馬同濟,黎黃河到時候也差不多該到京城了,我會直接把他們調到你們那裡的。你和他們在會議之前可以好好溝通下,到時候在大會裡表現好點。開完了大家各自回家,好好過個年節!”皇上揮了揮手,示意旁邊的書記將會議記錄拿給他看,“好了,你們先回去休息下,辛苦你們了!”

接着,當拿起記錄慢慢看的時候,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皇上又加了一句,“對了,你們到時候也給太子準備一份計劃,不用寫得太細,淺顯易懂就行了,到時候太子也會列席會議。”

太子到時候也會出席會議?

這幾個人又是一陣面面相覷。很快,他們又重新平靜了下來,然後再次告謝,次第離開了房間。

他們確實需要好好準備一下了。

又是一場大雪。

自從進入臘月,這寒冬似乎一天比一天厲害,大雪幾乎隔一兩天就來上一場,京城又被這場大雪澆得漫天素白。

這樣的天氣裡面,京城裡家家都禁閉門戶,原本繁華的市鎮,現在看上去倒像是白色的荒漠一樣。

在前明末期,天氣就十分寒冷了,每年京畿各地都會下上幾次大雪。寒冷的天氣不僅讓居民的取暖成了問題,而且物資流動不暢也會造成糧價高漲,所以當時京畿每年都會有不少人在冬天因爲飢寒交迫死去。

但是,自從大漢新朝立國之後,最近的年景要好多了,每次到了天氣開始轉冷的深秋集結,朝廷都會通過海運從南方運輸大量糧食,然後從山西等地發掘一些煤炭運到京城,然後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轉賣給京城的居民,讓他們可以稍稍免於飢寒,也讓京畿地區得到了多年來已經罕見的太平景象,市面有井有條雜而不亂,一點都不像是是個初創的新朝。

然而,和京城內的平靜不同,在城外的駐軍大營裡面,今天卻是車水馬龍的景象,從京城各處的馬車踏雪而來,紛紛會集到軍營的門口。巡邏的士兵們緊張地在各處巡邏,搜查這些遠道而來的馬車,一直沒停的鵝毛般的大雪,好像沒有對他們造成任何影響似的。

這些馬車在軍營門口劃定的專門區域停下來以後,車廂裡面的人也一個個走了出來,站到了門外。

衛兵們很快圍了上來,按照他們早已經十分熟悉的流程,將馬車伕和隨同人員都隔了開來,然後帶到了另外指定的休息區域。而剩下的一羣人,則三三兩兩地聚在了一起,一邊寒暄一邊踏入了軍營的大門。

這些人相貌各異,有的器宇軒昂有的其貌不揚,雖然穿着都不是十分顯眼華貴,但是他們行動舉止當中都有一種淡淡的氣度,圍在他們旁邊的衛兵雖然神色冷峻,但是都十分恭敬,比之對待之前的那些人要收斂了許多。

他們都是朝廷的文武官員,也就是組成這個新生帝國中樞的那一羣人,而他們今天就是被皇上特意召喚過來,討論一項重大事項的。

而作爲外務司的小官,周璞這次也在這些人之列。

在前明,除非是頂尖的內閣大臣,否則一般的大臣是很難見到皇上的,而且一般除了朝會也不會接見那麼多大臣。像一羣人召見到軍營當中覲見更加是聞所未聞,新朝的制度改革之處實在甚多。

一開始因爲沒有先例,所以文武大臣們覲見的時候總會造成一些混亂,還鬧出了一些笑話和衝突,讓自以爲見慣了大世面的京城老居民們還暗中嗤笑了不少次,笑話大漢朝的這些新貴們果然都是小門小戶出身,不懂規矩上不得檯面。

不過,經過了這幾年的多次覲見之後,這些大臣們也慢慢地習慣了,慢慢地也形成了一套覲見時不成文的規矩,也讓羣臣覲見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這些大臣們,依照文武的區別分成了兩排,各自走在了不同的路上,然後依照官階資序和爵位高低前後排列,同時,有可能在御前發言的人也可以先行聚在一起商量接下來的召對,以避免到皇上跟前時應對失措。

今天來的大臣們自然也是按照這種心照不宣的規則來排列的,文官和武官左右分列而行,而領頭爲首的就是丞相雍國公王兆靖,走在他旁邊的人就是財相平原侯陳宏。

他們兩個都是皇上起家的時候就跟着皇上做事的老臣子,這些年又一直呆在京城,因此得到覲見的機會最多,行事也最沒有拘束。

這兩位重臣雖然神色輕鬆,但是舉止間仍然各有特色,雍國公王兆靖目不斜視昂首挺胸,目光炯炯,將一國首席大臣的風範十足地演繹了出來,而財相陳宏卻左顧右盼,好像心裡在想着什麼心事一樣。

當走入到了軍營內部之後,丞相因爲心情甚好,所以湊到了陳宏的旁邊,然後含笑打了個招呼。

“想什麼呢?在這兒搖頭晃腦的。”

“太簡陋了,這兒。”陳宏又輕輕搖了搖頭,然後看了看腳下露出泥土來的地面,“立國都已經好幾年了,皇上住的地方還沒有我們好,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心裡都有愧啊……”

“皇上喜歡簡樸。”因爲提到的是聖上,所以丞相的笑容也馬上消失了,不過語氣還是很輕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跟他說過幾次請他住回皇宮了,他都是不肯。”

求一波打賞、月票和訂閱,謝謝大家

第1024章 孔璋第399章 報應啊第189章 大哥,我膽子不小第1482章 倭銅貿易第1315章 借兵第1616章 抵抗第974章 騎兵踏營第1244章 二楊殘部第1390章 全仗這口刀第1040章 殺氣森森第488章 行險第1661章 商人無大義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226章 誰家地盤第206章 人心不同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160章 營銷手段第848章 戰場問答第1212章 李思明李思閩第791章 新來遼事第839章 蔡舉人家的武人第622章 怎麼會忘記第902章 遼西走廊的大火第735章 庸碌輩第181章 真是好酒第39章 驚恐之極第165章 雲山寺的高粱第1238章 給一個大教訓第1024章 孔璋第37章 小事而已第321章 黃河邊的徐家第1042章 大力之下無小慧第1194章 戰前第642章 崩潰第963章 都在算計之中第50章 恩威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1057章 宗室朱行書第1360章 炮聲中越跑越快第1624章 島津反了第743章 揚眉吐氣的總舵第397章 宿州吏目第1575章 能贏嗎第290章 鄉親齊聚何家莊第749章 快去第302章 城門要開了第953章 等不等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390章 夫妻或合夥第1331章 出戰方能堅守第349章 膽識和魄力第449章 查禁私鹽第382章 趙進的婚禮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979章 不忍第157章 二鍋頭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816章 我們委屈啊第76章 沒想過會這麼冷漠第88章 不識好歹第1307章 徐州式的勝利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第545章 冬日臨清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1290章 遠行前的交代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1386章 東廠第507章 鹽市大局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第670章 行險不能第1630章 漢軍和漢協軍第519章 徐州局面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1064章 幾個人第893章 廣義的巡丁第571章 戛然而止第1504章 絢爛煙花之下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107章 狹路相逢第1252章 晨起演武第726章 恩威並施第972章 徐州方是仙國第1483章 史上曾經第1352章 是不是太託大了第160章 營銷手段第1273章 鐵騎如狼第1257章 坍塌的城池第145章 掃蕩第181章 真是好酒第435章 安然第1488章 爲國爭公心私心第1490章 一葉障目否第577章 兄弟們第1554章 有功當賞第689章 束手束腳的堅壁清野第945章 咱們先走第1577章 換馬第581章 江威武館的焰火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640章 尊漢討幕
第1024章 孔璋第399章 報應啊第189章 大哥,我膽子不小第1482章 倭銅貿易第1315章 借兵第1616章 抵抗第974章 騎兵踏營第1244章 二楊殘部第1390章 全仗這口刀第1040章 殺氣森森第488章 行險第1661章 商人無大義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226章 誰家地盤第206章 人心不同第1367章 如山如海的供應第160章 營銷手段第848章 戰場問答第1212章 李思明李思閩第791章 新來遼事第839章 蔡舉人家的武人第622章 怎麼會忘記第902章 遼西走廊的大火第735章 庸碌輩第181章 真是好酒第39章 驚恐之極第165章 雲山寺的高粱第1238章 給一個大教訓第1024章 孔璋第37章 小事而已第321章 黃河邊的徐家第1042章 大力之下無小慧第1194章 戰前第642章 崩潰第963章 都在算計之中第50章 恩威第322章 白銀 人心第1057章 宗室朱行書第1360章 炮聲中越跑越快第1624章 島津反了第743章 揚眉吐氣的總舵第397章 宿州吏目第1575章 能贏嗎第290章 鄉親齊聚何家莊第749章 快去第302章 城門要開了第953章 等不等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390章 夫妻或合夥第1331章 出戰方能堅守第349章 膽識和魄力第449章 查禁私鹽第382章 趙進的婚禮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979章 不忍第157章 二鍋頭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816章 我們委屈啊第76章 沒想過會這麼冷漠第88章 不識好歹第1307章 徐州式的勝利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第545章 冬日臨清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1290章 遠行前的交代第162章 花花轎子第1386章 東廠第507章 鹽市大局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第670章 行險不能第1630章 漢軍和漢協軍第519章 徐州局面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1064章 幾個人第893章 廣義的巡丁第571章 戛然而止第1504章 絢爛煙花之下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107章 狹路相逢第1252章 晨起演武第726章 恩威並施第972章 徐州方是仙國第1483章 史上曾經第1352章 是不是太託大了第160章 營銷手段第1273章 鐵騎如狼第1257章 坍塌的城池第145章 掃蕩第181章 真是好酒第435章 安然第1488章 爲國爭公心私心第1490章 一葉障目否第577章 兄弟們第1554章 有功當賞第689章 束手束腳的堅壁清野第945章 咱們先走第1577章 換馬第581章 江威武館的焰火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640章 尊漢討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