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海軍謀劃

“是,皇上。”丞相點了點頭,然後轉過身來看着羣臣,“現在,會議開始!今天會議的主旨,就是攻伐日本,皇上的意旨是要興一支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日本當權的幕府,令得幕府答應我朝的要求,將礦藏的金銀交由我朝處置,並且讓我朝獨佔與日本的貿易權,各位想必已經知情了吧?”

在說了開場白之後,丞相的視線很快就停留在了趙鬆的身上。

“要讓日本聽憑我朝處置,那自然首先是要打垮幕府,令他們無路可走。這也就必須要靠我朝的大軍打服日本,所以,軍事是最爲緊要的事務,一切都以打贏爲前提。此次遠征,帶兵統帥的人是滎陽伯趙鬆,現在就由他來說一下軍事方面的準備吧。”

“是。”趙鬆聞聲就站了起來,然後他旁邊的幾位參議軍官也從身邊的盒子裡面拿出了一些早已經謄抄好的小冊子,到處散發到了每個人的手中。

“冊子裡面是這次攻打日本的機密事項,還請各位大人予以保密。”趙鬆先是跟這些人叮囑了一番,然後繼續解說,“此次征伐日本,因爲後勤所限,也爲了方便轉運作戰,所以兵力限定爲一個加強了的旅。這一個特別編制的旅將會有三個滿編團,其中和一般的團相比每個團還要加強配備精銳連隊。除了步兵之外,還要配屬由三個騎士連隊組成的騎兵營直屬旅正,另配屬火炮五十門,又有輜重團和工兵團共兩千人支持,總計兵力約爲八千人左右。”

“八千人啊……”丞相略微沉吟了一下,“這個數目可不算少,運輸和供應起來也不簡單啊,不能更少點了嗎?”

“丞相,幕府雖然老舊不堪,但畢竟算個是龐然大物,雖然不能和我朝相提並論,卻總還是有幾分實力的,其軍兵再怎麼樣弱勢,人數總歸擺在那裡,不能等閒視之。”趙鬆連忙爲自己辯解了,“我軍必須保有一定數量的軍隊,才能與其周旋並且決戰而勝之。我們明白遠征的難處,一直都希望將兵力保持在最低限度內,這個兵力已經是我同幾位參議一起詳細參研、ˋ復討論才得出的數字,我軍除了輜重和工兵外,能戰的兵不過六千,無論如何都無法再削減了……”

“這麼說看來是沒法再少了。”因爲趙鬆說得入情入理,所以丞相也並不糾結與兵力問題上,反而點頭同意了他的看法,“那兵你打算從哪裡調?”

“既然兵力如此少,要對抗的又是一個龐然大物,所以這次選兵就必須慎重,一定要精選精銳兵士,承蒙皇上擡愛,他已經准許我從各地優先選精兵。另外,有些戰略方向現在還需要重兵,所以不能從那裡抽調。”趙鬆先向皇上垂首表示感謝,“具體的選兵方案是——從遼東本將原本帶領的那個旅裡面精選一個團,然後從貴川方向石滿強石元帥的麾下精選連隊,構成一個團,由黎黃河擔任團正,另精選連營長官;從兩廣方向抽調一個團,由馬同濟擔任團正,另精選連營長官。這樣的話,三個團都是精選的部隊,我等必定能夠上下一心、如臂使指,擊敗日本幕府!”

丞相再度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質疑。

趙鬆的話裡話外都暗示自己的部隊構建是皇上親自批准甚至親自制定的,再加上他對軍隊的人事安排向來就不太能管,所以他也不打算糾結這個問題。

“八千人海上遠征……所需要的花費可真是不少。”丞相重新陷入到了沉吟當中,然後突然擡頭,看了看坐在對面不遠處的海軍大將劉濤。“九江侯,你們海軍能夠撐持嗎?八千人的軍勢和後續的輜重糧秣,都不是小數目,運輸起來有沒有困難。”

坐在圓桌的角落邊,身穿藍色軍服、佩戴着一等銀蘭花勳章的軍人,就是海軍軍政部的部長九江侯劉濤。

他之前是海商出身,在徐州開始經營海商商貿之後,很快投入到了徐州的勢力當中,並且參與了海軍的創建,成爲海軍的創始人之一,因而在新朝建立之後很快就成爲了海軍的負責人之一而且被封了侯爵。

海軍,是大漢在建立之後h皇上所特意建立的新兵種,由京中的海軍軍政部負責統轄。

統領海軍預算的制定和使用、海軍戰艦和海軍基地的建設維護等等事宜,是海軍的中樞衙門。而各個港口和海上所有的戰艦,由海軍各個艦隊負責統轄,艦隊總司令是一個西洋人,路易-德-羅什福德。

這個西洋人原本是一個傳教士,不過他沒有什麼宗教熱情,反而一心想要發財,歷經了很多艱險來到了東方國家,他本來是想爲明朝皇帝鑄炮的,沒想到卻輾轉落到了徐州手裡,並且很快就投身到了徐州,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鑄造、機械和造船等等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了徐州的工匠們。

於是,後來他也成爲了海軍的主要創始人,在新朝建立之後,被皇上繼續任命爲各個艦隊的總司令。因爲自己已經是法國貴族家族出身,所以他謝絕了中國皇帝的封爵,只接受了海軍元帥的封號。

爲了方便指揮各個海上的艦隊,平時他一般駐節在松江府,主要指揮東海和南海的艦隊。

而他的副手、海軍艦隊副總司令就是琅琊侯蔡德,他平日裡駐紮在天津,主要指揮北方的艦隊,他也同樣事務繁雜,所以兩個人都沒有出席會議,只由海軍軍政部部長代表海軍列席。

這些年來,海軍雖然得到的軍費並不如陸軍多,但是因爲皇上比較重視,所以一直都能夠得到蓬勃的發展,經過了上上下下多年的辛苦經營,正在海軍的實力已經蔚然大觀,擁有了一直龐大的作戰艦隊,儼然已經成爲了西太平洋地區不可置疑的主宰。

也正是因爲對自己的海上力量這麼有信心,所以皇上和趙鬆纔會這麼放心大膽地謀劃征伐日本。

聽到了丞相的問題之後,一臉嚴肅的九江侯不敢怠慢,連忙恭敬地回答了。

“回丞相,此次遠征需要消耗的資源確實甚大。經過了我等的測算之後,得出的結論是可以勉強支撐,現在北方海上大片封凍,原本從南方運送食的運輸船現在有不少閒置了下來……如果同時暫時將各個艦隊的富餘運輸船全部抽調的話,支撐這支遠征軍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還需要從各個艦隊抽調運輸船啊……”丞相有些驚詫,“這樣不會影響到各個艦隊的平常巡航吧?”

“我們之前已經跟天津和松江聯繫過了,他們都回答說目前暫時沒有大的行動,可以騰出一批運輸船來供這次攻伐使用。”九江侯的

語氣依舊十分恭敬,並沒有因爲文武分離的原則而對丞相有什麼不敬,“不過,他們都說此次戰事需要結束,不然到了明年如果一整年都無法使用這些運輸船的話,可能會對明年海軍艦隊的行動產生影響。另外……從南方調運糧食的任務也十分緊迫。”

“民政部已經跟我彙報過了,最近京畿和北直地區的糧倉的存糧都十分樂觀,明年春夏應該能夠支撐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明年春夏運輸糧食的任務會鬆一些。”丞相馬上解除了他的疑慮,“不過,不能一直都依靠存糧來消耗,畢竟天下初定,京畿和北直的農業還沒有完全恢復……必須得速戰速決!”

實際上,在定鼎天下之前,民政部和農業部的官員們之前一直擔心北直地區的糧食狀況,生怕統一天下之後,朝廷運糧不濟養不活北方的全部百姓,又造成饑荒和流民,衝擊京畿地方的秩序。

哪裡知道,等到他們真的統一了全國,並且接收了前明官府和皇室的土地之後,卻發現情況要比他們之前所想象得要樂觀得多。

以保定府爲例,在保定府,前明皇室有大量的皇家莊田,哪怕到了萬曆末年經常災荒的年景,也能夠出產大量糧食。但是,管理這些皇莊的御馬監和地方豪強,卻虛報了這些皇莊的糧食產量,然後將糧食都隱匿了下來私自發賣,大發了橫財,而那時候卻又無數黎民百姓在饑荒當中哀嚎,掙扎在餓死的邊緣。

新朝建立之後,皇上痛感前明臃腫不堪的宮內機構,和橫行不法的太監團體,所以一登基就廢除了前明宮廷當中的所有內監機構,而且宣佈以後再也不在宮中使用太監。前明宮中和宮外的太監也被一一遣散,有文化有能力的被錄用爲文吏,和正常文吏一視同仁,沒文化又年老、找不到生路的則被集中安置。同時,皇上還明確昭告天下,大漢從他這一代開始,絕不再使用太監,並且一併控制宮廷開銷,這樣,綿延兩千年的太監製度,也終於在新朝建立之後壽終正寢。

我想讓你們看到這個世界的細節

第1504章 絢爛煙花之下第1529章 區區小國而已第445章 誘之以利第211章 這就是你的將來第1153章 參加比武的人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911章 來歷分明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464章 方寸間的攻防第364章 初始第1542章 軍中不得蓄奴第620章 這是個開始第1494章 皇家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874章 文武匯聚卻無用第325章 算賬第966章 這纔是炮第75章 見血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1580章 長崎酒宴第1065章 趁火打劫的兼併第1528章 太子出京第902章 遼西走廊的大火第123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704章 不知可有旨意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1068章 暗地裡的結社第151章 月黑風高第1352章 是不是太託大了第390章 夫妻或合夥第616章 灘塗上第339章 這是我們的何家莊第114章 左右不分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97章 官面第785章 從失敗走向失敗第1354章 攻守艱難第972章 徐州方是仙國第725章 豪賭第429章 都是自己人第689章 束手束腳的堅壁清野第77章 丁工孟第842章 這是大功第1330章 我不走了第1185章 馬不停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第503章 試做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第36章 後怕第872章 未必皆喜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1060章 紂王的象牙筷子第1460章 總是島津家第1382章 臨行前的忐忑第615章 知道該做什麼了第117章 這就是離別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400章 我自家莊園第707章 邳州周參將第795章 城內城外第1363章 城頭的目眩神迷第69章 一夜第1511章 看似不近人情第923章 李子游的請求第483章 苦等的鹽商第1627章 立花宗茂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1172章 打獵去第1129章 匪盜第1633章 分而治之和分化第918章 土布第76章 沒想過會這麼冷漠第1122章 西高東低第156章 第二鍋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450章 鑄幣第807章 魯王府來人第1563章 老中們第1514章 柳生元齋第134章 葉家寡嬸第1086章 湯若望的信(1)第959章 大富貴在前第291章 酒匠第225章 拜帖一張第1171章 小西征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487章 鹽市上第435章 安然第1087章 湯若望的信(2)第1527章 這杯毒酒飲不飲第1080章 海上的風險第792章 瀋陽之後是遼陽第935章 大亂魯南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4章 我和你打
第1504章 絢爛煙花之下第1529章 區區小國而已第445章 誘之以利第211章 這就是你的將來第1153章 參加比武的人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911章 來歷分明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464章 方寸間的攻防第364章 初始第1542章 軍中不得蓄奴第620章 這是個開始第1494章 皇家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874章 文武匯聚卻無用第325章 算賬第966章 這纔是炮第75章 見血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1580章 長崎酒宴第1065章 趁火打劫的兼併第1528章 太子出京第902章 遼西走廊的大火第123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28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704章 不知可有旨意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1068章 暗地裡的結社第151章 月黑風高第1352章 是不是太託大了第390章 夫妻或合夥第616章 灘塗上第339章 這是我們的何家莊第114章 左右不分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97章 官面第785章 從失敗走向失敗第1354章 攻守艱難第972章 徐州方是仙國第725章 豪賭第429章 都是自己人第689章 束手束腳的堅壁清野第77章 丁工孟第842章 這是大功第1330章 我不走了第1185章 馬不停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第503章 試做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第36章 後怕第872章 未必皆喜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1060章 紂王的象牙筷子第1460章 總是島津家第1382章 臨行前的忐忑第615章 知道該做什麼了第117章 這就是離別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400章 我自家莊園第707章 邳州周參將第795章 城內城外第1363章 城頭的目眩神迷第69章 一夜第1511章 看似不近人情第923章 李子游的請求第483章 苦等的鹽商第1627章 立花宗茂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1172章 打獵去第1129章 匪盜第1633章 分而治之和分化第918章 土布第76章 沒想過會這麼冷漠第1122章 西高東低第156章 第二鍋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450章 鑄幣第807章 魯王府來人第1563章 老中們第1514章 柳生元齋第134章 葉家寡嬸第1086章 湯若望的信(1)第959章 大富貴在前第291章 酒匠第225章 拜帖一張第1171章 小西征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487章 鹽市上第435章 安然第1087章 湯若望的信(2)第1527章 這杯毒酒飲不飲第1080章 海上的風險第792章 瀋陽之後是遼陽第935章 大亂魯南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4章 我和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