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看似不近人情

說到這裡,老人又是一陣長吁短嘆。

“你爲國家做工,國家自然也要爲你補償,哪有白白使役你的道理。”爲了避免讓老人傷心,太子連忙轉移了話題,“工地上辛苦不辛苦?我看你搬運石料似乎有點累。”

“這不算太辛苦,以前做農活的時候,天還沒亮就得起來,做到日落才能回家,那時候才叫辛苦。”老人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並沒有不滿意,“而且工地上因爲草民年老力衰,所以也沒有給草民安排太多活幹,所以日子還算輕鬆。要說苦,草民有幾個朋友在別的工廠做事,那纔是辛苦呢……他們有的人在火藥廠幹活,那裡很危險,聽說經常有人把自己燒着了,不過爲了一碗飯吃,也只好戰戰兢兢做下去了……”

“原來是這樣。”太子默然點頭。

火藥廠的工作十分危險,他是早有耳聞的,但是他也知道這種事自己無法完全避免,畢竟國家的火藥需求擺在那裡,只能敦促那些工廠儘量按安全規章辦事,另外多安排些撫卹了。

巡視棱堡,不能一直在一個地方打轉,所以太子決定換個話題了。

“老孫頭,你在工地上也做了這麼久了,爲國辛苦,有什麼缺的嗎?”

他已經決定從自己的私房錢裡面拿出一些,給這些工人多發些工錢,雖然這筆錢不多,但是總算是一片心意。

哪知道,這個老人並沒有提出錢或者待遇方面的要求,反而臉色一陣忸怩,好像有什麼話想說但是又不敢說的樣子。

莫非是有什麼話這裡人不准他說嗎?

“但說無妨,別怕!”他連忙給對方鼓勵,“我是太子,我在這裡說話算數的,如果有什麼事他們做得不對,我能幫你做主!”

“太子殿下,草民……草民對工地上的人沒什麼意見,只是……只是……”老人又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了出來,“草民只是有一個請求……”

“說吧,能辦到話我就辦。”太子馬上答應了下來。

“草民……這些年來在工地上幹活,也積攢下了不少錢了,而且草民的兒子也有了積蓄。這些積蓄加起來可以在家鄉買上不少地……家鄉之前連年戰亂,可跑了不少人,有很多荒地!”得到了太子的鼓勵之後,老人大起膽子說了起來,“現在草民的兒子成了家,也生了孩子,所以生活打算安定下來,草民的媳婦也說要我們回鄉。可是……可是草民和兒子都跟工地上面申請,但是工地上說不放人,不許草民回鄉……”

一邊說,老人突然又磕氣頭來,言辭十分哀切誠懇。“之前工地要敢工期,不放草民回去,草民也能領會。可是……如今這裡都已經完工了,草民幾次陳情,上面還是不準,眼看草民已經到了這把年紀,不知道……不知道哪天就會去了,草民生怕死在異鄉啊……草民思念家鄉但是沒法回家,實在無奈……還請太子做主……”

不許人歸鄉?好過分!這工地又不是牢房,都已經做完了,還不準人走嗎?太子突然心裡升起了一股怒氣。

剛聽到這裡的物資供應穩定的時候,他還頗爲高興,覺得這裡的管理者總算做了好事,可是聽到這話的時候,原本的好感頓時一掃而空。

就在他打算答應老人的要求,並且準備把工地的管理人都叫過來申斥一下,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的衣襟卻突然被人扯了一下,他怒而回頭,然而卻發現扯自己衣襟的人居然是親舅舅工相徐厚生。

難道……難道這事竟然是舅舅默許的?

爲何要如此呢?

雖然滿心的不解,但是太子最終還是改變了想法,沒有直接允許這個老人的請求。“好,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這邊回去問問,看看能不能有什麼別的辦法。”

“謝太子!謝太子!”雖然太子的話有些保留,但是這個老工人哪裡聽得明白其中的彎繞?他只知道太子金口玉言,既然都已經這麼說了,那他的願望估計就能完成了。

一邊這麼想着,他的眼睛裡幾乎都要掉出眼淚來了,他連連磕頭,結果額頭上的灰塵越積越厚了。

太子看得愈發可憐,連忙轉身走開了。

他往旁邊的一座工棚走了過去,而舅舅徐厚生也跟在了後面,一起走進了工棚。太子朝後面的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不許跟進來。

“舅舅,這裡工地爲什麼不許人走呢?我看……我看他們挺可憐的……”

相比於他的急切和激動,工相徐厚生的表情卻古怪了許多。他默然嘆了口氣,最後長嘆了一聲,“哎……這是因爲我的命令,是我下令各處工地不允許有經驗的工人和工匠回鄉的。”

“舅舅,爲何要如此!”太子大驚。

不許人回鄉,這不是強人所難嗎?一向帶人溫和的舅舅,怎麼能作出這樣的事情來?

“他們是挺可憐的,可是我們放他們走,他們就回不來了!這些工人都是積年的老工人,技術都經驗都練出來了,放回去他們就去種地,結果我們這裡回頭還要再重新慢慢訓練工人……”工相沉下了臉,又嘆了口氣,“有些事情,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的啊……”

大漢的工業發達,對工人提供的待遇也不錯,但是有很多工人原本是農民轉化來的,他們當年就種慣了地,雖然爲了生計不得不做了工,但是心裡還滿是之前那種對土地的眷戀。在積存了一筆工錢之後,他們普遍地就想要辭工回鄉買地種田,尤其是在天下初定的現在,到處都有荒蕪的田地,更加激起了他們的這種念頭。

世世代代的農民,對土地的眷戀已經成爲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崇拜,幾年時間的工人生涯顯然無法根除這種崇拜。另外,工人雖然收入不錯,但是工作條件普遍要比務農要惡劣,雖然火藥廠那種燒死人的現象在其他行業並不多見,但是機器切削掉手指或者造成其他傷勢的事例卻比比皆是,至於過度工作,長時間勞累更加是平常之事。

因爲這些惡劣條件,即使能夠掙到錢,這些工人普遍對做工也沒多少眷戀,再加上心裡對土地的迷戀,那麼攢好一筆錢之後想要回鄉買地種地就很正常了。

而對國家來說,有經驗的工人是需要時間培養的,走了之後工廠就要蒙受損失,而新培養的工人又會有回家買地種地的念頭,所以工人的流失就成了各地工廠——不管是官辦的還是民辦的——所共同面對的大難題。

一種辦法是聽之任之,任由大片工廠衰敗——這是工相怎麼也不肯承受的。

一種解決辦法是降低工錢,讓他們沒有買地的本錢,只能繼續被留在工廠裡面供使役,但是這種辦法工相也不願意用。

所以他只能用發佈行政命令,禁止有經驗的工人離崗來制止這種現象了。

自從他發佈了命令之後,各地老工人辭工回鄉的事例顯著減少,而且即使回鄉也會被地方官強制送回來,所以大漢的工廠總算保住了足夠的合格工人。這個老孫頭和他的兒子因爲在工地上做了幾年,而且已經成爲了有經驗的工人,所以也在禁令限制之內。

雖然這種辦法有可能不近人情,但是這是目前所能夠選擇的最好辦法了。

聽完了工相的解釋之後,太子的思緒變得有些混亂了。

他作爲一國太子,最希望的就是百姓人人生活安泰,國泰民安,然而工相這裡卻以國家之所需爲由,頒佈了不近人情的命令,而他卻感覺舅舅這裡也有道理。

這……到底怎麼樣纔好?

“治國之道,紛繁複雜,太子殿下,確實難爲你了。”看着有些迷茫糾結的太子,工相有些同情地嘆了口氣,“舅舅的性子你是知道的,與世無爭,絕不是喜歡害人的人。可是……這世事紛繁,有的時候我也只能硬下心腸來做些沒辦法的決定啊!”

“舅舅……非這麼做不可嗎?”太子嘶聲我呢。

“嗯,非這麼做不可。”工相直接點了點頭,“太子莫要忘了,我朝以工商立國,也正是因爲有了工商的收入,我朝對農民的稅賦才如此之輕,徵發徭役也如此之少,如果因爲一點點私情就放棄的話,那天下所受的害反而更重。我之前想不通這些道理,但是在工相的位子上做久了,想不通也得想通了,有些事就是無奈之舉但又不得不做,這就是一件。”

太子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這麼多年,我也差不多想明白了,治國自然要靠仁義,但是仁義有小仁義也有大仁義,爲了一兩個人就破壞了大事就是小仁義,爲了天下着想就是大仁義。”工相繼續侃侃而談,“想盡一切辦法保證工業,發展工業,就能讓更多人有飯吃,有衣穿,這就是大仁義,爲這個,做點違心的事情也可以,我做得了。”

第81章 妥當可笑第1459章 海那邊的詳情第1318章 幾次三番第823章 大車這般用法第1118章 點石成金的法子第1660章 忠奸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1376章 我們不是明軍了第28章 大家都在進步第96章 公差靠山第1342章 說過要報仇的第2章 爹、娘、叔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194章 戰前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1605章 亂起第1172章 打獵去第518章 歸德府的利益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668章 坐化仙去第1282章 信任很難第631章 偶遇第722章 算賬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519章 大漢使團所在第859章 匡太監第584章 只下猛藥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1084章 遠客第500章 就這麼了結豈不是笑話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538章 清江浦第515章 聽過徐州的事情嗎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688章 臨戰前的喜悅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200章 尋根究底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1155章 趙進到第203章 報官第1128章 這裡不是徐州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1032章 路過而已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043章 殺雞儆猴第780章 笑面相對第86章 驚悸不安第730章 徐家和徐家第1346章 雨打風吹去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589章 此處該有守備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1396章 官和賊第1000章 皆看徐州第40章 無事了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683章 江戶的炮聲1636章 倭奸第242章 出其不意第1100章 此去遼東第11章 木淑蘭第880章 短訓班和五斗米第846章 定策易變第1254章 炮聲就是開戰的信號第1228章 夾板大船第1458章 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們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444章 春節大會第1086章 湯若望的信(1)第1126章 遼民姚七第879章 周王府的也來了第686章 又要過年了第620章 這是個開始第857章 賠個精光第621章 趙鳳的百歲第1400章 京師重臣韓某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873章 好似藩鎮第964章 鎮定自若第1353章 金州第1653章 任我宰割第172章 火箭第1586章 罪狀第598章 有心無意的閒談第1530章 將來的君臣第859章 匡太監第1268章 大義大義第201章 被自盡第73章 問得出第401章 孫大林第832章 我知道你家第1690章 大漢衝鋒不停第603章 你很不錯第252章 鋒刃所向第121章 這麼多第1329章 得知消息之後第249章 來了 來了第1072章 當街禍事
第81章 妥當可笑第1459章 海那邊的詳情第1318章 幾次三番第823章 大車這般用法第1118章 點石成金的法子第1660章 忠奸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1376章 我們不是明軍了第28章 大家都在進步第96章 公差靠山第1342章 說過要報仇的第2章 爹、娘、叔第1534章 血仇不敢忘第1194章 戰前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1605章 亂起第1172章 打獵去第518章 歸德府的利益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668章 坐化仙去第1282章 信任很難第631章 偶遇第722章 算賬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519章 大漢使團所在第859章 匡太監第584章 只下猛藥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1084章 遠客第500章 就這麼了結豈不是笑話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538章 清江浦第515章 聽過徐州的事情嗎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688章 臨戰前的喜悅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200章 尋根究底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1155章 趙進到第203章 報官第1128章 這裡不是徐州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1032章 路過而已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043章 殺雞儆猴第780章 笑面相對第86章 驚悸不安第730章 徐家和徐家第1346章 雨打風吹去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589章 此處該有守備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1396章 官和賊第1000章 皆看徐州第40章 無事了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233章 小心謹慎爲上第1683章 江戶的炮聲1636章 倭奸第242章 出其不意第1100章 此去遼東第11章 木淑蘭第880章 短訓班和五斗米第846章 定策易變第1254章 炮聲就是開戰的信號第1228章 夾板大船第1458章 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們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444章 春節大會第1086章 湯若望的信(1)第1126章 遼民姚七第879章 周王府的也來了第686章 又要過年了第620章 這是個開始第857章 賠個精光第621章 趙鳳的百歲第1400章 京師重臣韓某第118章 各家不同第873章 好似藩鎮第964章 鎮定自若第1353章 金州第1653章 任我宰割第172章 火箭第1586章 罪狀第598章 有心無意的閒談第1530章 將來的君臣第859章 匡太監第1268章 大義大義第201章 被自盡第73章 問得出第401章 孫大林第832章 我知道你家第1690章 大漢衝鋒不停第603章 你很不錯第252章 鋒刃所向第121章 這麼多第1329章 得知消息之後第249章 來了 來了第1072章 當街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