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各有各的難處

,。

“寧參議說得沒錯,朝中也是如此看的,這一大片疆土交給一位巡撫來直轄,總有一些忙不過來的,所以朝中的意思是將其分作三四個省,分別設置巡撫來轄領。”

表面上,他是遼東巡撫,將轄下的一大片疆土重新劃做幾個行省,縱使他能夠擔任其中一個省的巡撫,那看上去也是虧了。不過,實際上他卻並不反對朝廷這樣的安排,因爲他這些年來擔任的這個巡撫有名無實,遼東的軍政民政一直都由軍方說了算,他只能對紀國公唯唯諾諾,一點反對意見也不敢提。縱使軍方一直以來對他的態度還算是不錯,但是他心裡其實還是覺得憋屈的。

等到重新劃省,建立民政機構的舉措完成,那時候他就可以真正享受一位巡撫的權柄了,哪怕轄下的地區會大大縮水,那也是好事。

“原來如此……”寧澤光微微點頭,不見喜怒,只是低着頭沉吟着,“分了省之後,我們行事怕是會麻煩許多啊……幾個省都有省城,到時候都要分兵駐紮,而且他們各自都有保境安民的責任,再要互相協調溝通就麻煩了……”

“怎麼會?寧參議多慮了!”李靜思聞言臉色一邊,他生怕軍方不同意遼東建省的計劃,要求推遲,壞了他的美夢,所以言辭越發恭敬了。“遼東是大漢軍隊打下來的,以後也要靠大漢軍隊來維持,不管建省不建省、建了幾個省,軍隊的意見,各省還是會聽從的。另外,我朝一貫是軍政分離,縱使巡撫也不能隨意調兵,到時候即使分了省,各地的駐軍還是要聽從瀋陽的命令,絕不會耽誤了軍機大事!再說了……紀國公功勳如此之大,威望如此之高,又有哪個巡撫敢於與國公相抗?參議不必擔心!”

他說得十分篤定,也顯得比較誠懇,所以寧澤光也像是慢慢按下了心來。【 .】“紀國公若是在,那我等自然什麼都不用擔心,可是紀國公終有一天會離開遼東的吧?那時候還能不能如此,可就難說了。”

李靜思僵住了。

他不明白寧澤光爲什麼突然這麼說,因爲紀國公本人在場,什麼都聽得見,一般來說沒人會當面議論自己上司的去留的。可是他投瞟紀國公,卻發現國公本人仍舊靜靜地站着看着海面,沒有做出一點表示來。

難道這是國公本人授意他來對我詢問的?李靜思突然閃過了一個念頭。

他越想越覺得對頭,不然的話,寧澤光這樣的人精怎麼會這麼大膽,在國公大人面前談論如此緊要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問題就更加複雜了,國公到底想要從他這裡知道什麼事情呢?

新朝文武分離,尊崇軍人地位,而在遼東,這個情況更加嚴重,甚至可以說是武官完全壓過文官,即使以後建省,李靜思也不指望自己能夠完全和瀋陽平起平坐。內閣裡面有人對軍隊的勢力膨脹頗有微詞,這個情況他是知道的,但是他完全不敢參與到這種爭論當中。

內閣跟他徵詢意見的時候,他也只是老老實實地據實回答,從來不會寫上對軍人的怨言或者攻擊之詞,唯恐被牽涉到了內閣和軍方的鬥爭當中,成爲軍方的眼中釘。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當被寧澤光問到頭上的時候,他心裡驀地就有些慌亂。

難道朝廷裡面有什麼變動,紀國公將會被召回朝廷嗎?可是我一點也沒有收到風聲啊?

“紀國公是國之柱石,也是大漢軍隊的棟樑,那人人都仰慕尊敬的。不管他在不在,想來誰也不至於與紀國公爲難。”猶豫了許久之後,他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自然,也不會跟朝廷的軍隊爲難。”

“難說,難說啊……眼下遼東都是在紀國公手下,說實話也是大權一把抓,以後若是建了省了,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好一直延續的,不然各個省的巡撫不還是要事事請示國公,建省不建省還有多少區別?所以,就算內閣不跟大人明說,我看國公大人恐怕也未必能夠一直呆在遼東。”寧澤光臉上微微露出了笑容,但是卻突然嘆了口氣,“帶兵有帶兵的難處,李大人雖然是聰明人,但是畢竟是文臣,恐怕也體會不到我們的難處啊……”

“此話怎講?”李靜思小心翼翼地問。

他已經確定了,這肯定是紀國公本人在跟他談話,只是因爲話題有些不太方便,所以授意寧澤光來跟他說——不然的話,寧澤光絕對不會說得這麼露骨。說實話,紀國公就算有這樣的擔心也很正常,畢竟就算他是皇上的心腹老兄弟,朝廷也不會喜歡讓一個統兵大將一直呆在一個地方手握大軍。

“我們軍人打仗,講究的是上行下效,衆志成城。戰時如此,不打仗的時候也還是如此,所以大家平常也是抱成一團,共同進退,紀國公你是知道的,他早已經功成名就,該得到的皇上也都給了他了,不管到時候是留是走,反正也是了無遺憾……就算是在下,蒙皇上和國公的垂青,已經得了銀蘭,還得了封爵,我這輩子也值了,還用得着再求什麼?”寧澤光臉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然後又是一聲長嘆,“大家就是放不下手下的這些兒郎啊……”

這一聲長嘆,讓李靜思更加感覺到奇怪了,但是他明白,接下來對方要跟自己說的事情,肯定更加重要。

“寧參議,有什麼要我做的事情的話,儘管說吧,只要我幫得上,絕對不會不幫的。另外,參議手下的大軍,那是於國於陛下都有絕大功勞的,斷不會有人敢於對他們不利,我不會,其他人想來也不會!”

他這番話說得斬釘截鐵,將誠懇表露無遺,寧澤光笑着頷首,而李靜思用眼角看了看,發現紀國公本人也是微微笑了笑。

無論是寧澤光還是紀國公本人,他們都應該知道,將遼東建省並納入大漢民政體系內是大勢所趨,也是皇上本人的意志,他們不會提出什麼公開的反對意見。也不會公開跟巡撫或者其他地方官員爲難,但是背地裡使絆子,方法可多得是。

李靜思知道,自己不管是現在還是真正建省以後,都有不少地方要求着軍方的合作,他想要盡一切的努力去巴結討好紀國公——不管紀國公和寧澤光以後在不在這裡,只要他們留下幾句話,就可以爲李靜思帶來不少好處。

“李巡撫這份心,真是讓我等大爲感動啊。我等捨命拼殺,保家衛國,圖的是什麼?圖的還不就是讓天下安定,讓萬民可以安居樂業?”寧澤光滿面的感慨,“只是,有些人不明白我們這份赤誠之心,非覺得要跟武人過不去纔是忠於國家,宋明兩代,因爲文武相爭,鬧出了多大的禍患?殷鑑不遠,萬萬不可重蹈覆轍啊。”

“自然如此,自然如此。”李靜思一邊不住地同意,一邊則在暗自揣摩對方的深意。

“遼東,是將士們浴血拼殺得來的土地,現在將士們有不少也留在了這裡,安居樂業,多多少少也有了各自的田地和產業。軍人,說到底也是萬民之一,他們安泰了,國家不也就安泰了?還請李巡撫日後多多照顧,不要讓大家爲難啊……”寧澤光這時候突然長身一揖,“不過李巡撫也放心,遼東大軍,現在就已經有人退伍了,以後恐怕還會有更多人退伍,退了伍就是民,該服的管也一定得服,誰要是仗着自己有老關係不把官府放在眼裡,我們第一個就饒不了他們!”

李靜思臉色微微一邊,顯然終於明白了對方的深意。

誠如對方所言,遼東就是紀國公麾下的大軍一舉打下來的,現在也是靠着這支大軍守衛,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演變,這支大軍除了征服者和守衛者之外,也成爲了遼東這一片廣大土地的建設者,甚至可以說,已經超過了建設的層級。

遼東新開墾的土地,很多都落入到了軍人的手裡,有些士兵自己耕作,有些人是地位比較高的軍官,他們則僱傭了內地的移民來耕種,變成了地主。除了土地之外,遼東現在興起的行業,都有軍方的人在參與,別的不說,遼東新開發的礦山,還有人蔘和木材交易,甚至現在這座金州港,這些行業和地方,新近發家起來的商人,或多或少都與軍方內部的人有關係。

爲了防止軍隊的戰鬥力腐化,朝廷三令五申,不允許軍人經商,並且給官兵定了很高的薪餉,然而在這裡實際效果就不如人意了。

在內地省份,到處都有視線盯着,軍隊的作爲要收斂許多,但是在遼東,朝廷的禁令就要打上很大的折扣,雖然明面上高級軍官們沒有直接去參與,但是實際上……遼東之前就是蠻荒之地,現在的秩序也都是靠軍隊來維護的,不和軍隊扯上關係,誰又能安安穩穩經商?現在遼東數得上字號的商戶巨賈,其實背後都數得出靠山。

,。

第1226章 第1224 船隊第1600章 宮廷政治總是相通第857章 賠個精光第183章 喝一個第223章 茅村集的鄭全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1323章 皮島百姓第837章 徐州龍氣第1572章 國王拜見太子第520章 君再來第584章 只下猛藥第8章 我要學武第1353章 金州第1637章 和親第549章 又要過年了第144章 瘋子也是人第1595章 暗議謀劃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1081章 多個選擇第60章 觀刑第1542章 軍中不得蓄奴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1626章 會合後第294章 去不去第1628章 圖窮匕見的未免太早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296章 不講規矩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255章 坐地第372章 都是雞毛蒜皮第54章 世上聰明多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415章 百姓心裡有桿秤第1088章 湯若望的信(3)第1671章 連德川家都來人了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196章 磨刀夜路行第414章 偶遇而已第1152章 要安定人心第1683章 江戶的炮聲第1544章 農夫和武士第661章 是不是急了些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63章 且忍片刻第488章 行險第1431章 還是騎兵不夠多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87章 賠罪第1338章 沒有等來第472章 事先如此第1274章 撕咬粉碎第778章 魯王府第748章 幾年第524章 稱病第266章 城中案第667章 老神仙第460章 填壕燒水第78章 清理手尾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1559章 送別第660章 能防能守第461章 開了寨子大夥隨意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1521章 使團暗議第352章 行路疾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21章 興高采烈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313章 是背叛嗎?第294章 去不去第425章 方寸地的惡戰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378章 慟然第1271章 總要做過一場第484章 請大家看第981章 在濟寧的徐厚生第551章 聰明人的糊塗第1031章 不是說理的時候第1024章 濁流第826章 殺雞用牛刀第668章 徒兒和兒子第41章 各有奧妙第716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732章 臨清城外第1044章 第一旅第1462章 東征軍的組成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354章 小鐘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883章 議事房第1578章 看得開第903章 天啓二年的地震第804章 詭異蹊蹺第391章 父子夜談第638章 用人當疑第841章 看到了第885章 人心不同第959章 大富貴在前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
第1226章 第1224 船隊第1600章 宮廷政治總是相通第857章 賠個精光第183章 喝一個第223章 茅村集的鄭全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1323章 皮島百姓第837章 徐州龍氣第1572章 國王拜見太子第520章 君再來第584章 只下猛藥第8章 我要學武第1353章 金州第1637章 和親第549章 又要過年了第144章 瘋子也是人第1595章 暗議謀劃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1081章 多個選擇第60章 觀刑第1542章 軍中不得蓄奴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1626章 會合後第294章 去不去第1628章 圖窮匕見的未免太早第1605章 源自百年前的信心第1296章 不講規矩第510章 無趣無聊第255章 坐地第372章 都是雞毛蒜皮第54章 世上聰明多第958章 在此處等待第1415章 百姓心裡有桿秤第1088章 湯若望的信(3)第1671章 連德川家都來人了第600章 人人皆知第196章 磨刀夜路行第414章 偶遇而已第1152章 要安定人心第1683章 江戶的炮聲第1544章 農夫和武士第661章 是不是急了些第1102章 興旺的工場第63章 且忍片刻第488章 行險第1431章 還是騎兵不夠多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87章 賠罪第1338章 沒有等來第472章 事先如此第1274章 撕咬粉碎第778章 魯王府第748章 幾年第524章 稱病第266章 城中案第667章 老神仙第460章 填壕燒水第78章 清理手尾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1559章 送別第660章 能防能守第461章 開了寨子大夥隨意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1521章 使團暗議第352章 行路疾第1589章 港口的勞作第21章 興高采烈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313章 是背叛嗎?第294章 去不去第425章 方寸地的惡戰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1378章 慟然第1271章 總要做過一場第484章 請大家看第981章 在濟寧的徐厚生第551章 聰明人的糊塗第1031章 不是說理的時候第1024章 濁流第826章 殺雞用牛刀第668章 徒兒和兒子第41章 各有奧妙第716章 悽悽慘慘慼戚第732章 臨清城外第1044章 第一旅第1462章 東征軍的組成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354章 小鐘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883章 議事房第1578章 看得開第903章 天啓二年的地震第804章 詭異蹊蹺第391章 父子夜談第638章 用人當疑第841章 看到了第885章 人心不同第959章 大富貴在前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