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建省

李靜思有意說得信心滿滿,討好元帥,“他麾下的部隊多北人,不習艦船水性那是確實,不過哪有人天生會水性呢?只要多練得幾次,也就能學會了,日本雖然是島國但是離大陸也不是特別遠,坐一坐船也廢不了太多功夫。趙旅正是良將,麾下的兵是精兵,絕對不至於克服不了這點困難,元帥且放寬心,看着麾下兒郎繼續立大功,報效國家吧!”

因爲中原和江南已經平定,只剩下了邊陲的幾個方向還在繼續打仗,所以大漢的陸軍現在實際上分爲了幾個主要的作戰集團,分別由一位元帥來坐鎮。

雖然元帥們都是多年的老兄弟,彼此之間親如手足,但是他們現在都已經是元帥之尊,麾下都有無數的部下,大家都等着依靠他們來升遷,所以還是隱隱然地根據手中掌握的力量分成了幾個山頭。

之前,因爲滅掉了建州女真政權的功績,東北軍和主將陳昇的聲勢和威望是軍中最高的,由東北升遷上去的軍內高層自然也是最多,然而到了最近,情況卻微微有些不同了。

其他幾位元帥姑且不論,但是分別控制了西北和西南兩支大軍的曹國公吉香和蔡國公石滿強兩位元帥,現在聲勢隱隱然已經追上了紀國公陳昇。

這兩位元帥所控制的大軍,因爲連年用兵的關係,現在規模上並不比東北軍要小,而且因爲遼東戰事已經逐漸平息的緣故,現在一直能夠刷軍功的地方也就在他們的轄區裡面,所以他們這兩個山頭的將領也大量得到了升遷——遼東縱使一直在努力去清剿建奴殘餘,威風和效果又怎麼能夠和那兩個連年起大兵清剿蒙古和殘明的地方比?

於是,原本軍內一家獨大的山頭,現在突然受到了兩個新山頭的擠壓,原本的地位也隱隱然有了一些動搖。在這種情況下,東北軍的高層軍官們心裡都有些着急,一直都想要找個新的掠取軍功的地方,以便鞏固和維持自己的地位。

而在得到了皇上打算征伐日本、並且任用趙鬆作爲主將的消息之後,東北軍的高層們也鬆了口氣。

皇上將趙鬆任命爲徵日的主將,一來是因爲趙鬆作戰果敢而且有勇有謀,一來也是確認了遼東和東北軍在軍中的地位。

征伐日本,可以看得出來,將會是近幾年當中大漢最大的軍事行動,而如果能夠馬到功成的話,只要趙鬆和麾下的直屬團得到功賞,那麼東北軍系統的聲勢自然又將大漲,重新回到當時的地位。

也就是因爲這樣,東北軍上下才會對趙鬆和這次遠征如此重視,一點也不敢輕忽。

雖然並非軍內人士,但是李靜思畢竟是多年曆練,看人十分精準,所以恭維巴結紀國公的時候效果奇佳。而且,一談起話頭來,他的精神就變得集中了,原本差不多就要虛脫的身體也稍稍恢復了一些。

“李大人……”就在他準備閉目再養養神的時候,卻聽到了旁邊的一聲招呼。

他轉頭一看,發現喊自己的人赫然是參議寧澤光。這位頗爲儒雅斯文的軍官,站了這麼久卻沒有顯得和他一樣虛脫。

“寧大人有何指教?”他有些好奇地問。

“在下位卑職微,哪裡談得上指教大人。”寧澤光微微笑了笑,“只是有件事想要問下大人罷了。”

“寧參議但問無妨,我知無不言。”

“不知道關於遼東建省的事情,現在進展到何種程度了?”寧澤光轉過視線來,重新看着遠方的海濤,就像是在問一件小事一樣。

“嗯……”然而,李靜思卻表情瞬間凝重了起來。

他沉吟了片刻之後,才輕聲回答,“內閣……內閣算是有些成算了吧,前陣子內閣還派了專使過來,專門詢問了建省之後需要注意的事宜。恐怕……恐怕建省之事已經爲期不遠了吧。”

新朝建立之後,大事向四方擴張,比之前明時代版圖已經大大增加,因此新增了許多新徵服的土地。比如他們現在所在的“遼東”,就泛指了一片極大的土地,之前瀋陽派出的清剿部隊,甚至還打到了庫頁島。

這些新徵服的土地既然被劃入了大漢的版圖,那按照大漢本土的模式來建立民政和民治機構自然也就順理成章,遼東這些年來已經差不多平靜了,因此內閣一直就在打算在整個遼東地區建立行省和府縣等等地方政府機構。

大漢因爲是新建的王朝,所以在很多地方沿襲了前明的制度,除了將龍興之地徐州另外劃爲一省之外,原本的地方行省和府縣的轄區並沒有多少改變。不過,因爲軍隊和政府已經分離,不再需要另外再設統領幾省的文官的緣故,朝廷並沒有設置總督,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就是巡撫。

按照朝廷創立的體制,地方巡撫只對皇上一人負責,由皇上專門諭旨任免,未經宮中同意內閣無法任用巡撫,而且巡撫品級很高,和內閣大臣平級。但是在實際操作當中,一般情況下出現巡撫缺額的時候,都是由內閣推薦候選人選,如果皇上沒有反對意見的話,就直接作爲諭旨下發,所以實際上內閣丞相也可以節制各地的巡撫。這樣做既可以避免內閣權力過於膨脹,也不至於讓地方政務紊亂,兼顧了皇權和內閣相權的平衡。

新朝的省一級的衙門仿照內閣例子,設置了多個專門負責不同事務的衙署,另外,因爲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地方衙門把書吏和外編衙役也列入了官府的編制當中,並且按照等級發放薪餉。

在前明時代,爲了節省政府支出,地方衙門的編制定得很少,而且書吏的薪水被定得極低,而且他們根本無法轉入到官員的行列當中,只能一直當小吏,看不到任何上升的通路。

結果,爲了全家的生計,這些人想法設法要額外創造收入,同時因爲沒有上升通道他們形勢也毫無顧忌,結果最後這些人欺上瞞下用各種方式欺壓百姓,謀求私利,造成百姓生活困苦怨聲載道,反而對朝廷相當不利。

新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訓,於是一方面大力監察官員的不法行徑,一方面則將這羣人也拉入到了官員的範圍裡面,給予他們足以養活全家的薪水,先前在徐州起家時的地方政府經驗,被很快地推廣到了漢人內地省份當中。

另外,內閣還頒佈了官員任用法則,規定衙役和書吏也可以因工作表現而升遷成爲地方主官,給了這些熟悉地方政務、善於處理地方事務的人以上升空間,也讓朝中多了一些能體察民情的官員——在現在的朝廷看來,這種官員比只能舞文弄墨的進士官要有用多了。

因爲這套方案照顧到了原本被忽視的差役和書吏的利益,所以他們十分擁護這個政策,執行起來非常快,所以伴隨着朝堂上的改革,這一套地方政府的改革也在穩步進行,現在原本大明疆土內的省份,除了川滇情況比較特殊之外,已經基本完成了。

不過,也只有依靠工商、廣開財源的新朝,纔有能力和資源去辦到這種改革。

內地省份的改革完成了以後,內閣開始將目光放到了邊境新徵服的土地上,想要用推廣內地官府模式、以及移民的辦法,來將這些土地融入到大漢當中,成爲漢家子民的沃土。

最先被選中的是遼東地區,因爲一來這邊被被大體平定了,已經沒有被外部入侵的風險,二來這裡的土地還算是肥沃,可以大量移民關內的農民,並且這裡還有大量煤礦鐵礦,更加值得開發。

經過了這兩年的準備之後,遼東建省的事宜已經正如進入了內閣的日程當中了,而李靜思是現在的遼東巡撫,他的意見自然也是內閣的重要參考,內閣多次就建省的細節問題徵詢他的意見。

內閣和李巡撫的往來,軍方自然也看在眼裡,不過秉承着軍人不得干政的原則,他們也不好直接問李巡撫。但是這個問題實在太過於重大,所以寧澤光就想要藉着這個機會,以不太刻意的方式套一套這位巡撫的口風。

“建省果然已經箭在弦上了嗎……”寧澤光微微頷首,神情卻頗爲複雜,“大人處事機敏,在遼東建省之後想必能夠牧民一方。”

“誰當巡撫,這是朝廷和皇上才能決定的事,在下哪裡能夠置喙……”李思靜一邊謙虛,一邊卻不自覺地流露出了一些志得意滿的情緒。“在下一直只想着效忠陛下,爲國盡忠,也沒有想過這種事。”

一個前朝進士說出這樣的話來頗有些古怪,如果是尖刻的人的話恐怕已經當面譏嘲過去了,不過寧澤光卻仍舊十分平靜。“看來這事確實已經底定了啊。不過,李大人,雖然說是遼東,但是如今我軍佔據的地方可是大得很,想來不會建一個省吧?”

第1512章 少年侍從們第250章 小臺唱大戲第453章 京師交際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1497章 前車之鑑未必重蹈覆轍第206章 人心不同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813章 公忠體國魏忠賢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1529章 區區小國而已第1176章 動大軍了?第108章 勇者勝第1110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1089章 湯若望的信(4)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42章 清貴之後第481章 揚州城第1328章 要塞內的奸細?第1665章 用倭人攻倭城不易第184章 思念第812章 各方動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992章 籌建田莊第1668章 陷落第1435章 財帛的動員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336章 手段你放手去用第1466章 京師棱堡羣第908章 路易的打算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232章 各色人等第1336章 要認真了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714章 我自巍然第54章 世上聰明多第1298章 過境的客人第682章 趙進有請第68章 夜行木宅第1057章 宗室朱行書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230章 萬衆來投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02章 捷足未必先登第1450章 鑄幣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156章 第二鍋第474章 前景無限第145章 掃蕩第195章 還要趕路第133章 酒坊第664章 自己人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373章 這個名字這個時代第23章 傳授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124章 進項第72章 此時見真心第1347章 廠衛的禍事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227章 上門了第1327章 終究是寡不敵衆第1217章 爲招安第682章 趙進有請第1310章 繁榮的港口第1131章 一波未平第1402章 散了吧第622章 出去看看如何第281章 流民第447章 明裡要謹慎第1431章 還是騎兵不夠多第1356章 金州絕境第1638章 無計可施第1424章 聲勢浩大的偵騎隊伍第1203章 瘋狂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871章 影響第710章 只有兩個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418章 你來還是我來第1017章 聖人子弟第1294章 有功當賞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第1082章 莫要繃得太緊第196章 磨刀夜路行第1103章 清江浦的海上人第1365章 一身輕鬆第1198章 鐵陣如山第550章 奇怪的客人第621章 趙鳳的百歲第1014章 是沒有賭贏第1351章 崇禎第673章 那人可叫趙進第87章 賠罪第1396章 官和賊第623章 南京的酒鋪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
第1512章 少年侍從們第250章 小臺唱大戲第453章 京師交際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1497章 前車之鑑未必重蹈覆轍第206章 人心不同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813章 公忠體國魏忠賢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1529章 區區小國而已第1176章 動大軍了?第108章 勇者勝第1110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1089章 湯若望的信(4)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42章 清貴之後第481章 揚州城第1328章 要塞內的奸細?第1665章 用倭人攻倭城不易第184章 思念第812章 各方動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992章 籌建田莊第1668章 陷落第1435章 財帛的動員第924章 太平不易第336章 手段你放手去用第1466章 京師棱堡羣第908章 路易的打算第580章 親疏有別第232章 各色人等第1336章 要認真了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714章 我自巍然第54章 世上聰明多第1298章 過境的客人第682章 趙進有請第68章 夜行木宅第1057章 宗室朱行書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230章 萬衆來投第14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02章 捷足未必先登第1450章 鑄幣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156章 第二鍋第474章 前景無限第145章 掃蕩第195章 還要趕路第133章 酒坊第664章 自己人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373章 這個名字這個時代第23章 傳授第1423章 他們需要勝利第124章 進項第72章 此時見真心第1347章 廠衛的禍事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227章 上門了第1327章 終究是寡不敵衆第1217章 爲招安第682章 趙進有請第1310章 繁榮的港口第1131章 一波未平第1402章 散了吧第622章 出去看看如何第281章 流民第447章 明裡要謹慎第1431章 還是騎兵不夠多第1356章 金州絕境第1638章 無計可施第1424章 聲勢浩大的偵騎隊伍第1203章 瘋狂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871章 影響第710章 只有兩個第1013章 要我何用第418章 你來還是我來第1017章 聖人子弟第1294章 有功當賞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1579章 對大名的暗示第1082章 莫要繃得太緊第196章 磨刀夜路行第1103章 清江浦的海上人第1365章 一身輕鬆第1198章 鐵陣如山第550章 奇怪的客人第621章 趙鳳的百歲第1014章 是沒有賭贏第1351章 崇禎第673章 那人可叫趙進第87章 賠罪第1396章 官和賊第623章 南京的酒鋪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