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揚州

丁武被叫到了趙進這邊,他所知一切草窩子的事情,都要細細說明。

“原來草窩子裡村寨不少,這裡不用繳納賦稅,鹽鹼地雖然多,可能種地方更多”

“草窩十八寨被滅掉之後,草窩子裡剩下的都是賊窩了”

“馮家抓人去海邊做鹽,女人和孩子送到揚州和清江浦賣掉”

“。丁家圍每年種田販賣,賺的五成甚至更多都要給馮家的人,可就算這樣……”

“馮家在沭陽城東邊靠海的地方,已經建了幾個大莊子,聽說是在裡面存鹽和安置人手的”

從他的話裡能得出很多信息,馮家不願意流民在荒草灘裡修建村寨,不過這些事情也是防不勝防,這片地域很廣大,然後山東、河南和鳳陽府又連年鬧災,總是有人跑進去。

另外,馮家也需要大批不在明面上的人力,他們家除了在“官方私鹽”上大賺之外,還要在真正的私鹽上摻一筆,而且從丁軍的話裡猜測,搞不好比任何一家鹽梟做的都大。

丁軍說着說着就哽咽起來“往年大家再緊巴也要去外面買幾掛鞭炮,拆了大家拿着放”

說起來也是巧,他說到這個,外面不知道那裡的鞭炮噼裡啪啦的響起來,告訴大家,現在正月過年。

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最熱鬧的時候,連徐州這樣的凋敝地方都熱鬧非凡,更不用說揚州城了,如今說起這裡,大家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富甲天下

海州產淮鹽,集散卻在揚州,天下有三分之二多的地方食用淮鹽,每年一船船白花花的鹽貨出去,一船船白花花的銀子進來,鹽商和官府打交道,往往都是世襲,一代代賺到的銀子積累下來,都是潑天般的財富。

鹽稅是大明賦稅的根本之一,可越收越少,按照規矩每年七八百萬的額度,七折八扣的只交上去一百多萬銀子,朝廷派人下來整飭一次就能多收一點,然後又是恢復原狀。

官鹽私鹽上賺得的銀子,剋扣下來的鹽稅,自然不能讓鹽商們都吃下去,內廷各衙門,外朝內閣和戶部,地方上的鹽運司到巡檢,再到方方面面的文武官員,人人都有分潤。

這麼多銀子撒出去換回來自然是方便和人情,天長日久下來,構建了龐大而又細密的關係網,方方面面無所不包。

除了官面上,江湖上甚至教門中也是如此,大家都想在鹽上發財,陸上的綠林草莽不必說,水上的漕運那就是教門天下,他們想要吃鹽上的錢財,自然要和鹽商們彼此幫襯,這關係也是越來越緊密。

到了萬曆年間,大夥都做得熟了,經歷的也多了,很多鹽商自己蓄養團練護衛,或者和江湖草莽勾結緊密,這都不是新鮮事,刀把子畢竟是自己的才放

不過這些東西,明面上你是看不到的,外人過來,只能看到鱗次櫛比的店鋪和商行,看到街上如織的行人商旅,看到運河樞紐之地的萬商雲集。

正月初的時候,就算揚州也看不到什麼春色綠意,城東官道直通運河碼頭,東門不遠處又有水門,連接南北水關,高橋碼頭和十二碼頭也在這邊。

此時正是最熱鬧的時節,別處正月,家裡關門熱鬧,街面上冷清,而揚州不同,城內城外都是一副喧嚷繁華,出城訪友,入城探親,輕便車馬,新衣慢行,當真滿眼太平。

官道不遠處則是保揚湖,便是後世的瘦西湖了,此時名字雖沒有那麼風雅,可已經是揚州富貴人家的遊樂之所,徐州那邊連黃河都已經封凍,而揚州這湖面上僅僅在陰處有幾塊薄冰而已,入眼的只是停靠在十二碼頭上的畫舫,丹青描繪,金銀貼飾,雕樑畫棟浮於水上,從其中不時傳來輕吟淺唱,絲竹樂音,更有歡聲笑語傳出,讓人遐思不停。

黎大津走在官道上,他現在已經不是披甲武夫的模樣,穿着一身黑底紅邊的袍子,頭上戴着方帽,腰間挎着一柄長刀,十足的衙門班頭打扮。

黎大津走在路上,不時的有人過來打招呼,大家都是客氣恭敬,這位黎爺可不是那種沒身份幫閒的白役,而是吃着衙門糧餉的副總班頭,據說府衙裡各位老爺對他也客氣的很。

在富貴地方當官,有好處也有難處,好處自然是銀子多,一任一輩子就足了,難處就是處處沒辦法做主,壓根沒什麼當官的威風,街面上轎子碰了什麼人,沒準就是誰家的下人奴僕,要不然就是那位大佬的親戚,你還得主動賠罪賠銀子,當然這比蘇杭松江一帶好了不少,那邊街面上隨便一個人,搞不好就牽扯到六部內閣那位大佬身上。

除了做官耍不得威風,衙門裡的事情也沒辦法做主,因爲官員科舉出身,幾年一任,好不容易做熟了也要離任調職,全靠下面的吏目差役做事,而揚州府衙,江都縣衙的吏目差役,全都是各家豪門的奴僕私人,安插進來替他們把持着,免得不方便。

黎大津就是馮家安插在府衙裡的人,不過馮家在府衙縣衙裡的人太多,倒也不差這一個,時間久了,大家也發現,這位黎爺根本不管衙門裡的事務,這邊消息靈通,很快就知道爲什麼了,之所以給個副總班頭的位置,就是爲了行事方便,馮家外宅那些舞刀弄槍的廝殺漢,全靠這位黎大津管着,揚州水上陸上的江湖人物,也要賣他面子。

這是什麼人物,說白了不過馮家一個護院,可差不多管着揚州黑白兩道,隱約龍頭一樣的身份了。

更有傳聞說這黎大津的威風,隨隨便便近千人馬都能拉的起來,可最少是個千總守備的位置。

雖說大家敬畏,黎大津在揚州這邊行事卻很收斂,他知道馮家勢大,可其他幾家也不含糊,馮家的威風在於把手伸到了淮安府那邊去,其他幾家雖然沒這麼多動作,可錢財勢力比馮家也就差一點而已,背後更是有通天的背景,萬一冒犯得罪了,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今天是正月初四,路上各種售賣新鮮玩意的攤販,大人們領着孩子,穿着心意走來走去,處處歡聲笑語,黎大津走在人羣中,眼神不時掃動,幾個看着長相平常的人物都陪笑着低頭,黎大津皺眉搖頭,那幾個人物點頭哈腰的離開

黎大津知道這幾位都是小偷,趁着年節過來撈一筆,他這個副總班頭雖然掛名,可該做的事情卻要做些,這是黎大津做事的習慣,不管實職虛名,有了差事就要認真做。

當年在狼山副總兵麾下做事,看不得同伴壞規矩,結果惡了衆人,要不是父輩和各處關係不淺,很可能就被人揹後捅了刀子,因爲這個才被送到馮家這邊來。

誰也沒想到在馮家做起來了,當年黎大津不過是個總旗,管這幾十個人,現如今在馮家做事,在軍中卻已經有了個千總的職位,實打實的,只要去了就能上任,馮家對待手底下人從來不小氣。

黎大津緩步前行,馮家在城內也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宅院,可揚州城內大佬的規矩,都是在城外有園子,年節的時候都是住在那邊。

誰家沒有上百幾百的僕役,又要養個戲班子什麼的,城內那麼多人,那麼多宅院,怎麼也做不寬敞,呆着很不爽利,城外就方便很多了。

黎大津走出城門的時候回頭看了眼,繁華依舊,歡聲笑語,他卻忍不住想到草窩子裡的景象,和揚州比,用天上地下來比,都顯得近了。

這麼多年清下來,草窩子裡越來越荒,只留着給馮家做基業,黎大津從那邊回來沒多久,一想到逃掉的趙進,他就感覺很不舒服。

揚州富豪的宅院,講究臨水,還講究距離城池不遠,馮家的府邸園子兩點都符合,佔地廣大那就更不必說了。

鹽商豪富畢竟是商人,一到年節就要去各處送禮拜訪,可馮家卻不同,門前排滿麼問候送禮的車馬。

馮家老太爺馮金髮今年六十三歲,他最大的成就不是把已經敗落到底的家業恢復,並且膨脹了幾倍,而是當年資助的讀書人有人在朝中地方做了大官,一位是吏部的侍郎,一位是河南的巡撫,除此之外,還七拐八拐的和內廷某公公攀上了親戚,並且把這些關係越維持越親厚。

每年馮家的確大筆銀子送到各處,可因爲這些照拂看顧,每年賺到的更多,地方上對他越發的敬畏。

馮家如今的家主馮少賢路數和他父親差不多,不過他讀書不成,卻和江北的幾位鎮將關係親厚,而且靠着當年吃喝嫖賭的和南京城內不少勳貴成了朋友,有了這份照顧,家業自然也是興旺發達。

黎大津自然不用從正門走,他走得側門,門前看守的僕役和他很熟悉,笑着打了個招呼放他進去。

第168章 漕上第1116章 黃河河壩第779章 潞王府第275章 鄭全來訪第1323章 皮島百姓第1106章 互通有無的談判第1215章 猢猻散第1340章 等到第264章 佛後血滿地第871章 影響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114章 其實是人口買賣第188章 官道上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1133章 分寸是什麼第1177章 空莊第574章 家丁對團練第447章 明裡要謹慎第896章 沉下心來第535章 浮躁的情緒第1494章 皇家第769章 濟寧城太白樓第976章 府城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1030章 內亂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763章 進門第236章 走後如何第1421章 一些話第553章 看似無意卻動心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第122章 評價第1119章 真心實意第1476章 太子在議事大廳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203章 報官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411章 有賊第739章 如何第878章 願爲進爺爭光第898章 誰最忠心第124章 進項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818章 總要有個萬全之策第1113章 毛文龍第1643章 還是端着第1054章 夢境中的道路第424章 官軍和綠林巨寇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1178章 戰龜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989章 滕縣一路第1212章 李思明李思閩第504章 揚州夜第295章 此去徐州第953章 等不等第1407章 下雪了第1066章 徐州武館的葛田豐第1044章 第一旅第1084章 遠客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471章 召見第860章 令郎大才第134章 葉家寡嬸第1016章 山東爭地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228章 去不去第1683章 江戶的炮聲第106章 挑釁第1623章 漢軍巍然不動第279章 豐厚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75章 見血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1310章 繁榮的港口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706章 形勢大好第209章 聖人田莊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1407章 下雪了第946章 效死登仙第901章 夜聚第571章 戛然而止第875章 比武大會的傳言第1121章 洪災駭人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102章 想飽第128章 均分第1287章 邊關大事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23章 傳授第533章 或有隱憂第236章 走後如何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701章 誰說的第972章 徐州方是仙國第1402章 散了吧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
第168章 漕上第1116章 黃河河壩第779章 潞王府第275章 鄭全來訪第1323章 皮島百姓第1106章 互通有無的談判第1215章 猢猻散第1340章 等到第264章 佛後血滿地第871章 影響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114章 其實是人口買賣第188章 官道上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1133章 分寸是什麼第1177章 空莊第574章 家丁對團練第447章 明裡要謹慎第896章 沉下心來第535章 浮躁的情緒第1494章 皇家第769章 濟寧城太白樓第976章 府城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1030章 內亂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763章 進門第236章 走後如何第1421章 一些話第553章 看似無意卻動心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1325章 勇者方能出戰第122章 評價第1119章 真心實意第1476章 太子在議事大廳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203章 報官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411章 有賊第739章 如何第878章 願爲進爺爭光第898章 誰最忠心第124章 進項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818章 總要有個萬全之策第1113章 毛文龍第1643章 還是端着第1054章 夢境中的道路第424章 官軍和綠林巨寇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1178章 戰龜第1070章 去往登州府的商隊第989章 滕縣一路第1212章 李思明李思閩第504章 揚州夜第295章 此去徐州第953章 等不等第1407章 下雪了第1066章 徐州武館的葛田豐第1044章 第一旅第1084章 遠客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471章 召見第860章 令郎大才第134章 葉家寡嬸第1016章 山東爭地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228章 去不去第1683章 江戶的炮聲第106章 挑釁第1623章 漢軍巍然不動第279章 豐厚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75章 見血第1427章 勇悍不退的誤會第1310章 繁榮的港口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706章 形勢大好第209章 聖人田莊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1407章 下雪了第946章 效死登仙第901章 夜聚第571章 戛然而止第875章 比武大會的傳言第1121章 洪災駭人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102章 想飽第128章 均分第1287章 邊關大事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23章 傳授第533章 或有隱憂第236章 走後如何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701章 誰說的第972章 徐州方是仙國第1402章 散了吧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