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競技場

“說起來”商洛忽然想起一件事,“這個項目,是不是也可以讓亞歷山大方面也參與進來?”

畢竟,亞歷山大方面的合作早就已經開始了。不過那裡的合作是商洛去之前就已經開始的,和商洛的關係不大。

【我記得那裡的合作,主要是和賽伯勒尼亞有關。雖然實際施工的時候還是羅馬人自己施工的,不過燈塔系統的獎勵還是和震旦的協助離不開關係。】

“話說,朝廷當時是怎麼願意幫忙的?”

“這個我正好知道。”維多利亞回道,“當時似乎是爲了還人情。修明堂的時候,羅馬人是出過力的。”

羅馬人對東方的稱呼是Imperium Sinica。對應的,羅馬人對自己的稱呼則是Imperium Romanum。Imperium代表帝國,Sinica則是震旦。

在羅馬滅亡的過程中,雖然不好說是“震旦出了力”,但在商洛來之前,實際上大家就已經在琢磨着怎麼對羅馬進行臨終關懷了——當然,當時還沒決定讓羅馬真的去死就是,只是升官發財,備着一副。朝廷實際上也並未對羅馬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派遣了技術力量前去參與賽伯勒尼亞的設計。

這姑且,算是幫羅馬修墳頭。

這件事往回推,就是修建明堂的時候了。如維多利亞所說,羅馬人當年也是出了大力氣的。

當年紫金山的山頂上修建大皇宮的明堂的時候,使用了石制的建築主體。這麼做是爲了防火。

畢竟: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明堂是天子接受諸侯朝覲的地方,自古以來的明堂都修建得極其高大。而明堂要協和天地,因此要求下方上圓——不過雖然規矩在那裡,但歷代多半都不把明堂當作宮殿內的主殿,多半是當作祭天的場合來使用。

大明修建明堂的時候,是在永慶中興時。那時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還是前現代,可以參照的例子就只有武則天的明堂“萬象神宮”。但萬象神宮的下場,就是在火災中被燒燬。

現在想想,萬象神宮不燒了纔是奇怪,遲早要被燒掉的。畢竟萬象神宮快有100米高了,即使是擱到現在也算是高層建築,一旦燒起來根本就沒有辦法滅火。

而大明的明堂是修建在紫金山頂上的。這不只是普通的高而已,還在周邊區域的制高點,一定會遭雷劈。如果還是和萬象神宮一樣用木頭來修,那這耗資億萬的工程奇觀能存在多久就只能看老天爺有多賞臉。

更要命的是,這玩意兒在整個京城都能看到。如果它真的“火”起來,那朝廷就要在天下人面前丟大人了。

所以當時朝廷果斷選擇從羅馬那邊招標了一個設計方案——以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爲基底來修建。

朝廷早就注意到聖索菲亞大教堂了。因爲非常巧合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不但同樣處於城市的最高點,而且也是下方上圓,甚至它還真的是羅馬人接受諸侯朝覲的地方,也是羅馬人祭祖的地方:歷代羅馬皇帝有不少就埋在裡頭了。

所以朝廷是把聖索菲亞大教堂當作羅馬的明堂來看待的。雙方在這裡出奇地一致——作爲國家的門面,這座奇觀一定要下方上圓,一定要又高又大。

朝廷其實也不是不能自己設計。畢竟當時雖然現代科學方興未艾,大明還是能自己解決石質穹頂的設計問題的,大明自己也確實設計過不少。

但大明之前設計的石質穹除了皇陵之外,也就是金匱石室,也就是皇家的檔案庫。《永樂大典》的原本就裝在裡面。那是歷代都會修建的石頭大樓,不但外面用不會着火的石頭修建,用來盛放文獻的容器也是金屬的匣子,從裡到外都燒不着。

大明雖然可以修建這兩種建築——尤其是皇陵,皇陵的穹頂還要承重,對穹頂的力學性能的要求相當高。當時大明修過一批規格很高的皇陵,有的在規模上甚至比始皇帝的墳頭還要高大。

然而無論是檔案庫還是皇陵,這倆都不是給活人住的地方。

“等下。”商洛問道,“維多利亞大教堂也不是給活人住的地方吧?”

“嗯其實裡面有不少人住的。許多人都在裡面起居。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羅馬皇帝也不住在裡面啊。聖索菲亞大教堂在羅馬,主要是當作國家的會客廳來使用,平日裡也作爲景點對外開放。”

“等等.原來是開放的嗎?”

“畢竟是教堂啊。”維多利亞答道,“正教會有些古典主義的樸素作風。只要是教堂,就必須開放讓人隨便進,也可以讓所有人進去禮拜。所以就算是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平日裡也是開放的——當然了,門禁不在教堂裡,在外面。君士坦丁堡的內城是不讓一般人進的,所以能進內城的人本身就是被篩選好了的,基本都是羅馬公民。真正的遊客,那就是你們了,你們的人去羅馬的時候,就是君士坦丁堡城牆內的唯一遊客。說白了,那是天壇啊,你們的天壇也是開放的吧。”

“這倒是這麼一想就沒問題了。”行政中樞不對外開放也是合理的。畢竟那裡真的有很多重要事務在處理,很難在無準備的情況下接納大量遊客,“不過話說回來,當時有不少我們的人看過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吧?”

“我猜是的,要不然你們也不會看中這裡作爲明堂的參考對象了。”

“最後,你們是怎麼幫忙的?”

“主要裝修和光學設計問題。因爲和教堂一樣,明堂的外殼不能太過於厚重——適當的厚重可以顯得莊重,但必須舉重若輕,進入其中要有‘飛昇’的感覺,還要有神聖感。你們這裡修石頭建築的設計師,以前修得最多的是墳頭,那裡面的東西不是給活人看的。所以,當時就找了些羅馬人,儘量把明堂的內部修得亮堂一些。以及我們的人來的時候,還掉了不少大理石作爲禮物。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理石,是來自埃及的花紋大理石。”

【花紋石也就是一種花石.嗯,所以運送花紋大理石的船隊也可以叫花石綱。】

“額這船最後安全到了吧?沒有被海賊打劫吧?”

“這倒是沒有。畢竟這是建材用的大理石——這些大理石不是用來做結構件的,而是用來做瓷磚。當時羅馬有一種有趣的設計:大理石有天然的花紋,我們會把大理石從中間剖開,剖出一個漂亮的橫截面,然後連續的截面對稱排列,就能營造出一些奇妙的對稱花紋。你現在明堂的話,應該能看見不少裝修隊來過的痕跡,許多位置比較低的地方用的就是這樣的大理石。和羅馬皇宮是一樣的配置。”

【我記得那有些還是老料子?】

“額”維多利亞有些難以啓齒。

“什麼叫老料子?”商洛問。【老料子的意思就是——和你們用來蓋大殿的木頭越用越少一樣。在羅馬人能夠採集到的花紋大理石的量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少了。畢竟之前用得太多,之後但凡容易採掘的地方基本都被採掘了一遍。所以,最後的解決方式方案是:拆廟。】

“是”維多利亞點了點頭,“其實這不是專門拆的。當時只要修宮殿,就得拆些舊廟——羅馬人的、希臘人的,還有古埃及的,只要有花紋大理石就難免一拆。我們拆了不少廟才湊足了料子送過來,都是上好的花石綱。”

“好傢伙”商洛捂着額頭,“你們當時花了血本了是吧。”

“因爲當年羅馬還沒有滅亡的意思,正是春秋鼎盛的時候。兩國的國交經常互有往來,偶爾還有些小摩擦。所以爲了結好震旦,增進一下互相的認知和理解,纔有了那個裝修隊。”

【現代,倒是震旦派了裝修隊過去了。目的嘛說是爲了友好倒也沒差,但主要是去做臨終關懷的。你看,到了修墳頭的時候,這就進入到了儒者的業務範圍了不是?‘儒’就是給人辦葬禮的吧。】

“也不能說全都是辦葬禮的,還有祭禮的。”但話說回來,送人上天確實是儒者的業務範圍。雖然後世人不怎麼說,但儒和葬禮在百家爭鳴的時候是個“梗”,拿儒開涮的時候基本都和葬禮有關。

《莊子·外物》就記載說有兩個儒者藉着辦葬禮的掩護去盜墓,他們一遍唸詩一遍找位置,進了目的和回家一樣熟悉。剛一開棺就能立刻辨析出“未解裙襦,口中有珠”,然後一邊念着“青青之麥,生於陵坡。生不佈施,死何含珠爲?”把死者罵了一頓,一邊熟練地把珠子給撬了。撬的時候沒傷到珠子分毫,業務精湛得不得了,堪稱業務能力過硬。

這雖然只是學術歧視的梗,不過儒確實是與葬禮有強相關性。

現在來幫羅馬人辦葬禮,修墳頭,倒也是業務對口了。

“所以啊。”商洛搖了搖頭,“確實是一報還一報.你們擅長修明堂,所以你們幫忙裝修了明堂之後,這邊就幫忙修了墳頭。姑且,也算對上了。話說,是什麼時候開始修的?”

“其實有幾十年了吧。”維多利亞回想了一下,“確實有不少念頭了。在我出生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不過,我記得你父親也在那裡?”

“是,他在那。”

“那你要不要把他調到你的手下?”

“還是等工作結束再說吧。他要找我的話,他會直接來找我的,不急着一會兒。”

“哦”維多利亞沒有多問。畢竟,親子關係有些彆扭的人不止商洛一個,她也差不多。商洛不急着去見,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她也就不多問了。

“那麼,擴建內米湖祭祀場爲夜勤局總部的任務,姑且還是讓敘拉古方面去完成了。可以吧?”

商洛點了點頭:“那就這麼辦。最好現在就開工,我們得抓緊時間。”

“這麼快?你要他們立刻拿出方案?那未免太快了吧。”

“修個競技場應該不慢吧?羅馬不是有個大競技場嗎?參照那個就好了。”

“有倒是有。不過.誒.”維多利亞摁着額頭,“要不我們拆廟吧。把大競技場直接拆過去好了。”

“這也拆啊?!”商洛整個人都愣住了。

“拆,都可以拆。怎麼不能拆了?其實羅馬那個大競技場啊,早就被當作採石場用了好多年了。因爲羅馬早就不舉辦大型公共活動了,閒着也是閒着,不如一併拆掉,拿到內米湖蓋個新的吧。你看,這連設計都可以省了不是?”

商洛剛纔聽維多利亞說“拆廟”還覺得有些震驚。現在直接在他面前要拆,這已經不是震驚,而是震撼了。

“我說維多利亞,那可是古蹟啊。”

“誒呀,你們才把那當古蹟。反正我祖宗修的,就是留給後人用的吧。那後人怎麼用,都有完全的自由。再說,拆了是用來用在更重要的用途上,又不是拆去鋪地板——這叫易地重建,是一種文物保護,怎麼能叫拆呢?我們給明堂搞裝修的時候,那纔是真的拆廟呢。”

“好吧。”商洛捂住了額頭,“這樣也好.也好”

至少這個方案特別方便,而且威力十足:舉行儀式,當然還是年頭更久的好。

“要不這樣如何。”商洛想了想,“你們要不再拆點別的東西過去?”

“比如?”

“比如,萬神殿?”

“可以啊。”維多利亞點了點頭,“拆,都可以拆。都算是易地重建。你哪怕把整個羅馬城平移過去都可以,反正內米湖也是羅馬城的範圍之內,不會破壞什麼魔法的。”

維多利亞說着便拿起了電話:“那我們,開工?”

商洛比了個拇指,維多利亞就開始給阿加莎女士發送文字形式的指令。

“好了,就這些。阿加莎女士那邊還在打電話。等她回來,會把敘拉古那邊的意見一起帶回來的。”

第595章 意識第660章 辦事第694章 皇帝第243章 道祖的垂問第238章 蘭芳亭第405章 呈現第1144章 王師的戰術第1202章 天子的劍印第496章 球球第697章 炸彈第192章 武仙座號第550章 錨點第811章 煉化第231章 賽車場第267章 服務器第63章 賽事第613章 測試第493章 談判第1535章 超現代研究者第1423章 徐福的長生藥第894章 飛劍第435章 降臨第667章 盒子第770章 天人的力量第747章 執政宮第317章 應聘第658章 拜訪第359章 比鬥第1097章 龍衆化形第888章 虛擬哲人王第576章 測試第394章 蛇丹第724章 賢者第953章 潛航第125章 武當山的禮物第520章 喇叭第817章 指路第1462章 驅邪院夜勤局第1338章 空間站的麪包第916章 金山第1565章 談判第178章 有限的可悲之物第366章 試劍第535章第413章 織造局第536章 溫泉第994章 漢字第1287章 極致的投擲第1504章 罐頭第1092章 大菜第1353章 休息時間第1483章 貓車快跑第55章 松江第1248章 免費的佐料第1444章 新的一天第602章 經脈第1341章 空間站的第一日第1170章 交換第590章 霸權技術第927章 大道第671章 仲國技術震撼第664章 維多利亞第545章 淨土第1413章 幹海之王的決斷第135章 情報第122章 玄修第795章 試探第705章 吹冷風第1491章 瓜院第1273章 金丹的解法第972章 定位第1367章 技術軍士第1257章 發射載荷第28章 修士第1045章 甩杆第73章 安排第1222章 拳擊第1152章第676章 事務第1010章 外賣第1402章 亞特蘭蒂斯的大使第962章 頭像第513章 化龍第265章 交換第324章 情報第261章 東廂和西廂第40章 走火入魔第158章 英雄巡禮的順序第607章 漕軍第1555章 熊貓的生活第281章 安排第1484章 閃擊第533章 休沐第1559章 禮物第444章 分饌第223章 餐室第348章 羅馬的知識第686章 暹羅第253章 十方淨土
第595章 意識第660章 辦事第694章 皇帝第243章 道祖的垂問第238章 蘭芳亭第405章 呈現第1144章 王師的戰術第1202章 天子的劍印第496章 球球第697章 炸彈第192章 武仙座號第550章 錨點第811章 煉化第231章 賽車場第267章 服務器第63章 賽事第613章 測試第493章 談判第1535章 超現代研究者第1423章 徐福的長生藥第894章 飛劍第435章 降臨第667章 盒子第770章 天人的力量第747章 執政宮第317章 應聘第658章 拜訪第359章 比鬥第1097章 龍衆化形第888章 虛擬哲人王第576章 測試第394章 蛇丹第724章 賢者第953章 潛航第125章 武當山的禮物第520章 喇叭第817章 指路第1462章 驅邪院夜勤局第1338章 空間站的麪包第916章 金山第1565章 談判第178章 有限的可悲之物第366章 試劍第535章第413章 織造局第536章 溫泉第994章 漢字第1287章 極致的投擲第1504章 罐頭第1092章 大菜第1353章 休息時間第1483章 貓車快跑第55章 松江第1248章 免費的佐料第1444章 新的一天第602章 經脈第1341章 空間站的第一日第1170章 交換第590章 霸權技術第927章 大道第671章 仲國技術震撼第664章 維多利亞第545章 淨土第1413章 幹海之王的決斷第135章 情報第122章 玄修第795章 試探第705章 吹冷風第1491章 瓜院第1273章 金丹的解法第972章 定位第1367章 技術軍士第1257章 發射載荷第28章 修士第1045章 甩杆第73章 安排第1222章 拳擊第1152章第676章 事務第1010章 外賣第1402章 亞特蘭蒂斯的大使第962章 頭像第513章 化龍第265章 交換第324章 情報第261章 東廂和西廂第40章 走火入魔第158章 英雄巡禮的順序第607章 漕軍第1555章 熊貓的生活第281章 安排第1484章 閃擊第533章 休沐第1559章 禮物第444章 分饌第223章 餐室第348章 羅馬的知識第686章 暹羅第253章 十方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