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暮靄(下)

第二十六章

暮靄(下)

很顯然,他本人就是那三個懂海戰的將佐,其中之一。所以,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讓李彤聽了之後,心情愈發地深重。

“照你這麼說,還要海防營幹啥?不如直接解散了,還能替朝廷省點兒餉銀和糧食!” 劉繼業在旁邊卻聽得怒不可遏,皺着眉頭大聲奚落。

“不是還能給杭州那邊點起烽煙報信兒麼?”周建良倒是個好脾氣,明知道劉繼業在貶損自己,卻依舊賠着笑臉拱手,“另外,咱們陸上還有炮臺。真的有海盜打上門來,多少也能對着他們的戰船轟上幾炮。”

“你就不怕把海盜轟急了,上岸打你的炮臺?” 劉繼業斜了下眼睛,衝着他大聲反問。

“應該不會吧,他們有那功夫,哪如早點往杭州趕?!” 周建良的臉上,依舊帶着笑容,就像自己是彌勒佛轉世,“或者打下縣城來,都比跟炮臺死磕強。海盜之所以佔一個盜字,就註定是搶了就跑。炮臺就是一個石頭堡壘,裡又既沒錢又沒多少糧食。大炮也不是船上能用的型制,他們搶了去,只能化掉練銅…”

“煉,煉,煉,我看你才最欠煉!!” 劉繼業終於忍無可忍,擡起腿,將周建良踹了個四腳朝天,“好歹你也是個堂堂武將,海盜打到家門口了,居然只求他們看不上你的炮臺?!你這種廢物,留着就是給大明丟人,還不如…”

“劉將軍,息怒,息怒啊!” 與周建良同來的崔永和見狀,連忙衝上去,死死抱住了劉繼業的後腰,“他說的全是實話,全是實話。海防營落到這般田地,真的怪不得他。從我等調來這裡那時起,海防營最好的戰艦就是鳥船。跟海盜的大船作戰,等於送人頭上門。除了把心思放在炮臺和烽燧上,您叫我等又能怎麼樣?!”

一邊勸,他一邊用目光偷偷向李彤打量。就指望自己的這些話,能讓新來的上官聽得進去,別胡亂燒那三把大火。讓衆將士,誰都無法安生。。

“繼業,有話好好說,他好歹也是你的同僚!”李彤心裡,雖然此刻恨不得將名義上自己麾下的所有海防營將佐,全都打個半死。卻不得不強壓怒氣,阻止劉繼業繼續動手。

“同僚,老子有這種同僚,羞也羞死了!” 劉繼業照顧自家姐夫面子,立刻停住了對周建良的拳打腳踢,嘴巴上,卻依舊不依不饒,“沒大船,他們不會找人造?老子就不信,偌大的浙江,沒有一個能造大船的船塢!”

“有,有,但是沒錢啊!” 崔永和怕被殃及池魚,鬆開劉繼業的腰,一邊快步後退,一邊大聲解釋,“上頭每年撥下來錢,連發軍餉都不夠。運貨賺到的錢,也得有一大半兒來彌補維護船隻和炮臺的開銷。咱們想要出海跟海盜作戰,至少得打造三百料以上的福船才行。並且船舷板還得專門加厚!那種船,不算人工,光木料和膠柒,鐵釘等耗費,加起來就得七萬兩上下,每艘再配上二十門佛郎機炮…”

“多少?” 劉繼業和李彤兩個,都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本能地大聲追問。

“七八萬兩,還不算炮錢。炮不能用朝廷造的,太重,威力也不足。得專門去找西夷預訂。” 周建良一軲轆從地上爬起來,梗着脖子高聲迴應。“並且至少三艘以上,才能與鳥船一起組建船隊。否則,好虎架不住羣狼!”

“還得三艘?” 李彤本能地重複,心臟越來越冷,越來越重,宛若所有血漿都變成了萬年寒冰。

按理說,他和劉繼業兩人,都出自富貴之家,從小到大,花起錢來都沒眨過什麼眼睛。可二人以前最大的開銷,不算在遼東招募壯士的那次,也沒超過二百兩銀子。而打造一艘沒安裝任何佛郎機炮的戰艦,竟高達七八萬!

“三艘是至少,如果想直達朝鮮,則需要更多!”說到自己的本行,周建良半點兒都不含糊,繼續梗着脖子大聲補充。

“一艘船就這麼貴,福建那邊,怎麼造得起那麼多?” 劉繼業堅決不肯相信,瞪圓了眼睛繼續咆哮。

“福建距離雞籠島近,島上有荒山,只要上了岸去,四人合抱粗的大樹,可以隨便砍。而咱們浙江這邊,卻只能跟商販買。” 崔永和也梗起脖子,滿臉委屈地補充。

登時,劉繼業再也說不出話來了,年青的臉上,寫滿了沮喪。如果是七八千兩,甚至一二萬兩銀子,他還能咬着牙掏空自己的家底兒去湊,或者豁出去臉皮,向王重樓請求支援。而七八萬兩,把劉家和李家全都掏空,都未必夠!王重樓那邊再位高權重,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巨大數額的挪用!

“咱們海防營直轄的鳥船,還有三個衛所的大船,每年幫人運貨,加起來大概能有一千兩左右盈餘。” 彷彿擔心李彤還沒打消重整艦隊的心思,周建良向後退了幾步,啞着嗓子繼續彙報,“所以,想要造戰艦,就得讓都指揮使使司那邊撥下專款,或者直接給咱們派一些能賺錢的肥差。但光有戰艦還不夠,卑職剛纔說過,咱們更缺的是打海戰的行家。海上風高浪急,不會打仗的,船上裝滿大炮,也轟不到對方。而會打的,把握住時機,三五十炮下來,就能將對手的船舷鑿成篩子!”

“我知道了,你們兩個先下去吧!” 李彤擺了擺手,臉上的笑容好生苦澀。

想簡單了,自己又把事情想簡單了。原本還以爲,只要接掌了海防營,即便不能直接開着戰艦去追殺倭寇,好歹也能替朝鮮戰事再度爆發早做準備。而現在,至少三艘船,至少二十四萬兩銀子,彷彿三座銀色大山從天上壓了下來,壓得他無法支撐,無法閃避,甚至連呼吸都越來越艱難。

饒是如此,他依舊未曾死心。第二天,就分別給宋應昌和王重樓寫了信,將自己目前遇到的情況如實告知,請求二人給予指點。隨即,又分別向浙江都指揮使司和兵部,呈交了公文。提醒後兩者,浙江海防形同虛設,需要抓緊時間調撥資金,打造戰船,以備不測。

然而,無論是宋應昌,還是王重樓,在回信當中,都沒能給出什麼太好的主意。前者雖然也懷疑倭寇議和的誠意,但到目前爲止,卻沒找到任何有力證據。

敵我雙方的和談,一直進行得非常順利。倭寇除了釜山及其周圍的四處險要所在之外,已經從朝鮮各地盡數撤軍。而朝廷派去核實日方誠意的第二波使者,也再度確認,日本人目前所說的條件,與上次薛蟠等人送回來的一模一樣。

如是種種,令宋應昌已經有些舉棋不定,所以不願支持李彤再跳出來橫生枝節。而王重樓,雖然依舊相信李彤的判斷,最近卻被南京吏部尚書李三才纏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分神。

至於浙江都指揮使司和大明兵部,大概都認定了所謂“海防形同虛設”,只是李彤這個不安分的傢伙,故意危言聳聽。所以,沒行文對他進行申斥,已經是瞧在他以往戰功赫赫的面子上。想要下撥那麼大數額的銀兩,肯定是癡人說夢!

“不信沒了張屠夫,就吃帶毛豬!” 劉繼業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李彤的鐵桿兒支持者,見自家姐夫因爲四處求告無門而鬱鬱寡歡,主動站出來大聲提議,“不就七八萬兩銀子麼,咱們自己想辦法。以前沒人幫忙,周建良他們每年都能靠着鳥船賺出上千兩盈餘,現在咱倆把家裡的關係都用上,再拉上守義,從南到北來回運送貨物,總麼着也能翻個十來倍。再不行,咱們就冒險下一次雞籠,自己砍木頭運回來。反正鳥船快,萬一途中遇到海盜,咱們打不過也能跑!”

這也算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了,總好過坐困愁城!而倭寇騙得了大明一時,不可能一騙到底。說不定哪天露了餡兒,惹得萬曆皇帝震怒,下令二次東征。屆時,兵部肯定會想起遠在浙江,還有一個海防營。屆時兵部只要再多少下撥一些,海防營就不愁造不出可用之艦船!

於是乎,兄弟倆就做起了兩手準備。一邊想方設法利用既有的條件去賺銀子,一邊日日期盼倭寇的陰謀能早日自行敗露。結果,從秋天等到白雪飄飄,也沒等到想要的消息,卻接到了朝廷的邸報,遼東經略宋應昌年老體衰,主動上表乞骸骨。萬曆皇帝再三挽留不得,只好賜以一品虛職,讓他衣錦還鄉。

宋應昌一走,李如鬆再長期率軍駐紮大明境外,就太顯眼了。所以,沒多久,後者也被調回。新任的備倭提督顧養謙,乃是清流推崇的能吏,上任之後,推動和談愈發不遺餘力。倭寇那邊,也全力給予他配合。雙方關係日漸密切,很快,就拿出了一份據說是豐臣秀吉親筆所書的《關白降表》!

朝廷中諸位“能臣”喜出望外,齊聲誇讚顧養謙做事得力。而顧某人得到誇獎之後,也愈發勤勉,一聲令下,將留守於朝鮮一萬六千大明將士,又撤回了三分之二。

剩下的五六千兵馬,分別駐守於朝鮮的十餘座城池,已經無法對倭寇造成任何威脅。小西行長對顧養謙的識趣非常滿意,投桃報李,又將各種廉價的馬屁,成車成車往大明這邊送。

如此一來,朝中再也聽不到對倭寇請和的懷疑之聲。只是因爲與日本隨着隔着大海,信使往來頗爲耗費時日,所以,和議的正式文本,才遲遲沒有完成。

日復一日, 好消息不斷,每一個消息,都讓朝廷諸多重臣揚眉吐氣。每一個消息,也讓李彤這樣曾經真正在朝鮮血戰過的將士,連連扼腕。

隨着春去秋來,海上又開始冷雨如注,他連扼腕力氣,也沒了。每天對着只盈餘了不到一萬兩的賬冊,和空蕩蕩的海港,自斟自飲。

又過了年,他和劉穎的婚期,也提上了日程。待二人操辦完了婚禮,送走了賓客,再度安靜下來,也就到了萬曆二十三年夏天。

這一日,海上波瀾不興,劉穎乾脆提議,坐船去外邊的洋麪上增長見識。剛好李彤也覺得髀肉復生,便滿口答應了下來。

因爲到任之後,並沒有做什麼大的折騰,並且通過家族關係,讓海防營以戰艦運貨的“副業”欣欣向榮,周建良等原班將士,對李彤這位上司都非常滿意。聽聞僉事大人想要攜帶家眷出海,立刻把剛剛返回港口檢修的一艘鳥船,給收拾了出來。

鳥船的名字裡,之所以佔了一個鳥字,不是因爲其形狀,而是因爲其性能。特別是未裝載任何貨物,只帶了二十幾名乘客的情況下,簡直化作了一隻掠海飛燕。才揚帆啓航沒多久,便擦着舟山島的邊緣“飛”向了外洋。

水天一色,汪藍如翠,間或有白鷗翩翩繞過桅杆,更給讓人心中徒生幾分歡悅。同行的劉繼業,王二丫和顧君恩等人,垂下釣鉤,不多時,就拉了七八條三尺多長的大黃魚上來。

“咱們身後向南一點兒,就是普陀山。山上到處都是寺廟。一年四季,都有香客乘船出海投擲食物祈福,所以這一片兒,黃魚都長得又大又肥!” 作爲地頭蛇,周建良當仁不讓地擔任了諮客(注1:導遊),指着身後隱約可見的島嶼,大聲向衆人介紹。

“聽你這麼說,這魚可就吃不得了!” 劉繼業一直就喜歡跟此人拌嘴,斜了對方一眼,笑着說道,“否則一旦得罪了廟裡的佛陀,豈不會降罪下來?!”

“將軍這是哪裡的話,這大黃魚生下來,就是一道名菜。行善的施主投喂歸投喂,下了船,照樣得找個店家大快朵頤!” 周建良毫不建議,笑呵呵地給出解釋。“不信,等會兒咱們把船靠到普陀去,沿岸一大溜專門做魚的館子,裡頭吃魚的,全都是香客!”

恰好有一艘裝滿了香客的鳥船,從斜前方的洋麪上緩緩駛過。船上的香客,將油炸過的饅頭,麪餅之類,不要錢般往水裡丟。每當有魚羣前來爭食,香客們便發出大聲歡呼。彷彿饅頭和麪餅是自己這一輩所犯下的罪孽般,只要被魚吃掉,就可以一筆勾銷。

“媽的,把這些麪餅饅頭,給路邊乞丐吃,給自家佃戶吃,他們都捨不得。偏偏拿去餵魚。如此糟蹋糧食,就不怕天打雷劈!” 關叔以前生活的島上日子清苦,見不得有人如此將尋常人家輕易都吃不到的食物往水裡丟,皺着眉頭大聲叫罵。

罵聲未落,忽然,水下暗流洶涌。緊跟着,一頭比鳥船小不了多少的巨鯨,快速鑽了出來。

魚羣被嚇得一鬨而散,佈施的香客們,也驚叫連連。那巨鯨卻對身邊事物不屑一顧,猛地用丈半寬的尾巴打了下水面,“轟隆”,拍起了一道白色的水浪。

“啊——” 船上的香客尖叫着爭相走避,你推我搡,各不想讓。竟與巨浪形成了合力,令船身剎那間失去了平衡,左搖右晃。幾名衣衫華貴的老儒身子骨弱,被人推得站立不穩,在船身搖擺的一瞬間,如餃子般落向了海面。

“不好,趕緊靠過去救人。萬一被巨鯨吞了,有死無生!” 關叔扯開嗓子,大聲要求 。瞬間忘記了,剛纔自己還在詛咒,那些香客應該被天打雷劈。

“救人,趕快救人!”李彤也不願眼睜睜看着香客被鯨魚吞吃 ,果斷髮號施令。

周建良先前爲了討好李彤,在戰艦上配備的全是一等一的好水手。此時此刻,剛好全都發揮了特長。大夥齊心協力,帆槳並用,將戰艦操得如同飛一般。眨眼間就趕到了出事地點,將纜繩和浮木,交替下扔。

好在那巨鯨只追逐魚羣,對吃人毫無興趣。所以落水的香客雖然一個個被嚇了半死,卻全都有驚無險。不多時,就被兩艘船上的水手們,用纜繩給拉了上來,蹲在甲板上瑟瑟發抖。

“您老人家沒事兒吧,要不要先進艙去喝點兒熱水?!” 李彤看蹲在甲板上的一名老儒非常眼熟,忍不住皺着眉頭走過去,彎下腰詢問。

“沒,沒事兒!老夫,老夫這輩子,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救命之恩,老夫不敢言謝。。還請恩公…” 那老儒渾身上下分明溼得像個落湯雞般,卻兀自嘴硬,一邊大聲迴應,一邊努力想把身體站直。

才站了一半兒,他腳下忽然晃了晃,差點兒再度摔倒,“你是李生,李將軍?當年投筆從戎的國子才俊李子丹?老夫乃是,不對,下官乃,不對,老夫眼下已經致仕,鄙人…”

“周縣尊,竟然是您?” 李彤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剛纔順手丟下的纜繩,竟然撈上了一個熟人,上元縣令周士運。連忙伸出手,將此人的身體扶穩。“您老怎麼有空跑普陀山來了?趕緊進倉,晚輩這就命人去給您準備薑湯!”

“不敢,不敢。你,你現在是三品將軍。鄙人,草民已經致仕,可不敢在您面前以前輩自居!” 周士運雖然不做官了,卻依舊像做官時一樣謹慎。一邊彎腰下拜,一邊連聲謙虛。

“您老千萬別客氣,咱們不算外人!” 在他鄉能遇到一個故人,雖然以前除了替江南喊冤那次外,沒更多交往,李彤依舊覺得心中親切。伸手托住周士運的胳膊,笑着叮囑。“走,進去換衣服喝薑湯。周遊擊,你看看對面的船是不是自己人的。是的話,讓他們把縣尊的行李和下人,都 送過來。咱們一會兒,自己送縣尊回岸上!”

“使不得,使不得。周某何德何能,敢搭乘將軍的座艦?!” 周士運堅決不肯,連聲拒絕。然而,終究沒李彤力氣大,只好半推半就地往船艙裡頭走。

剛巧對面的鳥船,屬於定海衛,也歸海防營的管轄之下。因此,周建良去聯絡之後 ,很快,就有人放下舢板,將周士運的行李和兩個僕人,都給送了過來。

兩碗薑湯落肚,又換上了乾爽衣服,周士運終於不再拘束。不待李彤詢問,就主動告知,自己去年歲末已經致仕,此刻趁着清閒,正打算把年青時沒時間看的名山名剎,逛上一個遍。免得哪天走不動了,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您可真放得下,居然這麼早就致仕?換了別人,恐怕恨不得老死在衙門裡,連鬼魂都不要離開官印半步!”劉繼業口無遮攔,見周士運舉手投足間,隱約帶着出塵之意。忍不住笑着打趣。

“那有什麼放不下的?!” 周士運笑了笑,得意地搖頭晃腦,“人生苦短,二十歲就可蓄鬚,三十歲便有人自稱老夫。老夫今年都本着六十去了,何必再守着縣令的位置,惹討人嫌。趁着還沒糊塗,趕緊給別人騰地方。既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落個好人緣!”

“聽起來,好像還有點道理!” 劉繼業聽得似懂非懂,皺着眉點頭。

“你還年青,前途遠大,不懂纔好!” 周士運不做官了,反而比做官時顯得更有人味兒。笑着看了劉繼業一眼,大聲補充。

說罷,又仔仔細細看了兩眼他和李彤身上的袍服,非常好奇地詢問,“對了,兩位將軍,怎麼都到了海上?老夫記得,老夫記得一前還是半年前,你們不是押着俘虜進京向皇上獻捷麼?唉,看老夫這記性,居然想不起來是哪年了。總覺得就發生在昨天一般,卻一轉眼…”

“前年的事情了!” 李彤笑了笑,臉上隱隱涌起了幾分失落。

“這麼久了?” 周士運愣了楞,再度上下打量李彤,“朝廷是派你們倆來整頓海防麼?也對,據說,馬上對倭國,也要大開海禁了。這對倭國的海禁一開,舟山附近的海面上,肯定會有海盜聞風而至。你們兩個都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的愛將,理應提前派過來爲大明鎮守門戶!”

“前輩過獎了,大明猛將如雲,我們兩個,當年只是借了李提督的勢罷了!” 李彤最不想提的,就是整頓海防這四個字,訕笑着輕輕搖頭。

“怎麼可能,天下如李子丹者,除了張維善,劉永貴,老夫從未聽說過第三人!”周士運皺起眉,大聲誇讚。隨即,又意識到李彤臉色不對,笑着點頭,“不說這些了,不說這些了。既然有緣被二位將軍所救,老夫就厚着臉皮,再討一壺酒喝。老夫這輩子,喝過上司的酒,喝過同僚的酒,就是沒跟任何一位將軍喝過。不知道兩位將軍,可否賞老夫這個薄面?!”

“前輩願意留下了喝酒,李某求之不得!” 難得有個熟人坐在一起說說話,李彤立刻欣然答應。

既然是出來遊玩兒,座艦上好酒好菜,自然提前預備得整整齊齊。一聲命令下去,很快,熱氣騰騰的菜餚和美酒就端上了桌。賓主分頭落座,一邊追憶南京的風光,一邊欣賞眼前海色,不知不覺間,就都已經熏熏然。

“老夫癡長你們兩個幾歲,今天就託一回大。” 周士運喝得口齒都不利索了,卻依舊捨不得放下酒盞。一邊示意隨從給自己倒滿,一邊笑呵呵地向李彤和劉繼業說道。“老夫當初進士及第,也比你們現在大不了多少。老夫也曾經想着,做一個張太嶽那樣帝王師,再不濟,也能做個王陽明第二。卻不料,幹了一輩子,直到致仕,居然還是一個縣令!”

“前輩懷才不遇,着實可惜!” 李彤聽得心有慼慼,舉起酒杯,向周士運發出邀請,“來,喝酒,一醉解千愁!”

“就怕是,酒入愁腸愁更愁!” 周士運徹底喝高了,絲毫不體諒此間主人的心情,連連搖頭。“兩位,且聽老夫一言。老夫當年,也是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沒必要心急。只要哪天朝廷振作起來,自然有老夫出頭之日。呵呵,老夫沒想到,轉眼之間,老夫就真的成了老夫!”

“多謝前輩點撥。” 能聽出對方,是在藉機勸自己振作,李彤笑着向周士運致意。“奈何四海昇平,寶劍空利…“

”四海何曾昇平過?” 周士運忽然收起笑容,以手拍案,“兩位,老夫不知道你們爲何如此,卻知道你們不該如此。朝廷再操蛋,憑着張太嶽積攢的家底兒,只好也能繼續折騰個四五十年。可是,二位,朝廷有資格操蛋,你們卻沒有操蛋的本錢。朝庭操蛋之後還有機會重新振作,你們二位,等朝廷不再操蛋了,可就也像老夫一樣,白髮滿頭,對什麼都有心無力!你們今天救了老夫的命,老夫得對得起你們救命之恩。聽老夫一句話,莫讓時勢的悲哀,成了你們自己的悲哀。你們這輩子,真的沒有多少歲月可供蹉跎!”

說罷,舉起酒杯,將裡邊的酒水一飲而盡。然後栽倒在面前的矮几上,大醉酩酊。

第四卷《小重山》卷終。

第十七章 勝負 (上 )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下)第十八章 金牌 (下)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十九章水落(上)第九章寶物(中)第六章 使舵 (下)第一章狗官(上)第一章 潛流 (中)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上)第十一章三國(上)第二章互啄(下)第十七章 權謀(下)第四章 收穫 (中)第十九章 揚名 (中)第十五章 奇貨 (中)第八章反殺(上)第七章 揚帆 (中)第十九章 死地 (中)第六章 使舵 (下)第十八章 暴露 (下)第九章 壯士 (下)第十九章 獻俘(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上)第十八章 秋光 (上)引子江南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下)第四章 天威(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八章 疑雲 (下 )第八章將門(中)第十九章水落(中)第二十章石出(下)第七章 揚帆 (中)第二十三章 奇兵(中)第五章 風向(中)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下)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十九章 死地 (中)第十八章 暴露 (上)第七章 危機 (中)第十五章剝繭(下)第十五章 清流 (下)第十一章 奇兵 (下)第三章噩耗(下)第四章娼妓(中)第二十六章 辟易(上)第二十六章 辟易(中)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第三章 曲直 (上)第十六章 光暗(下)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第十六章 光暗(上)第四章娼妓(下)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上)第十二章變數(下)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下)第五章 上賓 (中)第九章 交易 (上 )第八章將門(中)第二十六章 遲暮 (上)第五章 風向 (下)第十九章 獻俘(中)第九章 馳援 (中)第十二章 大明 (下)第十章黑白(中)第七章老儒(中)第二十六章 辟易(上)第十五章 雪仗 (中)第十二章 爭奪 (中)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二十四章賭命(上)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中)第一章雛鷹(中)第十六章 交鋒 (下 )第九章寶物(下)第八章 疑雲 (下 )第十六章 交鋒 (下 )第九章 馳援 (下)第二十章 旋渦(上)第二十八章醬缸(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中)第二十五章絕境(中)第八章 立威(中)第十章 逆風 (上)第十七章 權謀(下)第二章 旋渦 (中)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第十一章城狐(中)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中)外篇二 劉繼業第二十五章 又逢(下)第四章 碧蹄(下 )第十三章 錦衣 (上 )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十三章 攻防 (中)第十八章 金牌 (下)
第十七章 勝負 (上 )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下)第十八章 金牌 (下)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十九章水落(上)第九章寶物(中)第六章 使舵 (下)第一章狗官(上)第一章 潛流 (中)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上)第十一章三國(上)第二章互啄(下)第十七章 權謀(下)第四章 收穫 (中)第十九章 揚名 (中)第十五章 奇貨 (中)第八章反殺(上)第七章 揚帆 (中)第十九章 死地 (中)第六章 使舵 (下)第十八章 暴露 (下)第九章 壯士 (下)第十九章 獻俘(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上)第十八章 秋光 (上)引子江南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下)第四章 天威(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八章 疑雲 (下 )第八章將門(中)第十九章水落(中)第二十章石出(下)第七章 揚帆 (中)第二十三章 奇兵(中)第五章 風向(中)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下)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十九章 死地 (中)第十八章 暴露 (上)第七章 危機 (中)第十五章剝繭(下)第十五章 清流 (下)第十一章 奇兵 (下)第三章噩耗(下)第四章娼妓(中)第二十六章 辟易(上)第二十六章 辟易(中)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第三章 曲直 (上)第十六章 光暗(下)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第十六章 光暗(上)第四章娼妓(下)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上)第十二章變數(下)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下)第五章 上賓 (中)第九章 交易 (上 )第八章將門(中)第二十六章 遲暮 (上)第五章 風向 (下)第十九章 獻俘(中)第九章 馳援 (中)第十二章 大明 (下)第十章黑白(中)第七章老儒(中)第二十六章 辟易(上)第十五章 雪仗 (中)第十二章 爭奪 (中)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二十四章賭命(上)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中)第一章雛鷹(中)第十六章 交鋒 (下 )第九章寶物(下)第八章 疑雲 (下 )第十六章 交鋒 (下 )第九章 馳援 (下)第二十章 旋渦(上)第二十八章醬缸(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中)第二十五章絕境(中)第八章 立威(中)第十章 逆風 (上)第十七章 權謀(下)第二章 旋渦 (中)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第十一章城狐(中)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中)外篇二 劉繼業第二十五章 又逢(下)第四章 碧蹄(下 )第十三章 錦衣 (上 )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十三章 攻防 (中)第十八章 金牌 (下)